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 第22章 谈合作

在科举世界卖教辅 第22章 谈合作

作者:秦朝独立的榛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4 12:44:50 来源:文学城

赵继儒越过父亲,上前抓住谢霁的手臂,说道:“贤弟,你解读的实在是太好了。想不到一本《千字文》你竟能做到如此引经据典,愚兄实在佩服。你快跟我说说,你是咋学的?”

谢霁被他这热情的态度搞的很不好意思,道:“是阿姐教的好。”说罢,想了想,又补充一句:“我说的这些大半《千字文解读》里都有。”

“就是你们赠给父亲的书?”

赵继儒连忙去翻那一摞书,从中找出一本《千字文解读》,聚精会神的翻看起来。

赵童生这时才神色恢复如常。

不过开口时他看的是谢韫,“我曾听说谢先生乃是饱学之人,姑娘这书也是谢先生教的?”

谢韫也不刻意谦虚,道:“我爹爹确乃学识渊博之人,我们姐弟二人谨记他身前教诲,只盼着能不坠家声,不辜负爹爹的拳拳期望。”

“说的好。”赵童生脸上露出满意之色。

实际上他刚才怔愣良久,是心里的惊涛骇浪远甚赵继儒。连赵继儒都看出来了此书的引经据典之妙,他作为一个经年累月专门钻研治学之道的老手,心里比他更要震惊上几百几千倍。

有人说治学之道乃是一书囊括万书。只这一本《千字文解读》,就能看的出来编纂者的学识功底之深厚。她若是没有读过这么多书,如何对《史记》《诗经》等信手拈来,随意取用?

偏偏对方还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赵童生越想越觉得后背发寒,这样深厚的功底,就算是一个才智上等的人,只怕没有十年的读书功底也是不能的。

这就等于是他教一个学生教上十年之久,也许才堪堪能达到如此融会贯通的地步。可读她之书的人,如谢霁,只需要将这些书上的内容全都背下,就能轻松抵了旁人十年的苦功。

你说不公平吧?可谁叫你没遇到个好老师呢?能将自身所学全数塞进学生的脑子里。

又是短暂的沉默之后,谢韫发现上首之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已与刚进门时不同了,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与探究。

只听他道:“老夫教书十几年,这些开蒙之物讲了不下百遍,可看过姑娘之书,方才知道差距。只从此书就可窥见姑娘功底之深厚,老夫怕是没什么能指点你的。你今日慷慨赠书又是为了什么呢?”

谢韫道:“我赠先生书,确实是为了请教。这世上知识虽多,我也虽能做到凡我所会尽数传人,但凡事都讲究个循序渐进,先生估计也听说了,乡邻前些日子因看到了我弟弟的学习成果,竟全都到我家来争相购书。”

“我虽觉得这些书若是真能惠及更多人,一来能开启民智,二来能鼎盛一地之学风,三来嘛,说句先生不爱听的,每卖出一本,我弟弟明年入私塾的学费就能多攒一分。双方算是互惠互利。可我唯一担心的就是贪多嚼不烂,我弟弟能够背诵掌握的,不一定人人都能如此。”

“是以这才想请教先生,请您以这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掌掌眼,这些书应该如何删繁就简,才能适合大众。”

谢韫这一番长篇大论,实话里夹着吹捧,吹捧中又是句句肺腑之言,虚虚实实,实际就一个意思,我虽然学识渊博,但没有教学经验,今日来找你,便是看上了你十几年的教学经验,讨教来了。

偏偏这番话赵童生十分受用,他教了十几年了,都对谢韫的编书之才叹为观止,此时能胜人一筹的还真就是这十来年的教学经验了。

他道:“我看倒是可以,不过你就不怕我将你这书中内容尽数学去?”

谢韫自信一笑:“先生尽管取用,我求之不得。爹爹在世时,时长感叹怀阳县文风不盛,我听的多了,也时常自己琢磨一番……”

一个小姑娘,竟还操心文风之盛,赵童生被彻底勾起了兴趣,“那你倒是说说,琢磨出什么了?”

“以我们家为例,我弟弟十三岁的年纪才开蒙,前面整整荒废的七年时间,是他不愿读吗?还是读不起?”

她看向赵童生,“还都是。他不想读是从来没人告诉过他读书的好处,读不起是因读书的代价实在太过昂贵,寻常开蒙识些字就得三五年起步,考个秀才更是要蹉跎十来年,更不要说再往上走了,那简直天方夜谭。人说鱼跃龙门,可孰不知贫民家庭出来的孩子,智慧和财力都无法支撑他哪怕只是跳的高一些。”

赵童生面色凝重,轻轻摩挲着手里的《论语解读》,想起了自己年轻时。是啊,若是自己那时有这样的书,何至于蹉跎到不惑之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

谢韫还在继续,“可再看江南之地,学风之盛,每年进京赶考的江南学子是北方学子的十倍之多。这还罢了,关键是那水乡之地,五岁小儿开口吟诗,七岁稚童提笔做对不是个例。论起智慧,人家经过几代书香的熏陶,与我们相比,自然称得上家学渊源,论起资源,本朝泰半大儒都出自江南,教育资源的丰盛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她言辞恳切,“先生,我这些书或许有人会说有违读书之人推崇的钻研之道,可又何尝不是一条捷径呢?南北几代人的差距,若是不想些捷径,我们这土坷垃里何时能出一个盛年的举人进士?”

谢韫这番话,绕是赵童生这等年纪,也不禁为之动容。

整个怀阳县考中举人的寥寥无几,考中进士的更是没有一个。

饶是他,在功名之路上浮沉半生,却始终连门都没有扣响,等到开班讲学,已然没有了心气。这十几年来他教出来的学生,学的最好的也只是去县城米粮店做学徒,只因识了字出师的比旁人快了一年。

再扭头看一眼长子,如今已然十六了,考了两年,至今还卡在府试上。他心里有预感,这孩子怕是会步了自己后尘,运气好一点,一辈子就是个童生了,运气不好,连童生只怕都考不上。

可此时谢韫的话,就像是又给他铺了一条路,还是一条不用拐弯的捷径。

谢韫说完后,就见赵童生眼睛看向虚空处,显然是因她的话陷入了沉思中。她也不打扰,只静静坐着等他细想。

半晌后,赵童生回过神来,他从长子手中拿过那本《千字文解读》,翻到考校谢霁的那句话,将书中内容大概浏览一番,才像是品味着谢韫最后说的那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说道:“姑娘胸有大志,可惜了。”

他这意味不明的一声叹息,听得赵继儒和谢霁同时一愣。

谢韫却听懂了,她微微一笑,道:“先生不必惋惜,人生在世并非只有一条路可走,我虽是女子,可我目标清晰,早就选好了路,而今的关键在于先生愿不愿意与我同行呢?”

“你希望我如何做?”

谢韫并未急着开口,而是瞥了一眼赵继儒。赵童生反应过来,吩咐长子道:“为父今日上课推迟半个时辰,你代我去看看,莫要那些猴儿掀了屋顶。”

赵继儒躬身应是,就要出去。

谢韫道:“让阿霁跟你一道去吧,瞧瞧真正的学堂是什么样的。”

于是谢霁跟着赵继儒一同出了屋。

谢韫这才开口,“先生若是愿意,日后上课时可将我今日所赠之书当做教材。”

这样一来,凡是上他课的学生定要人手一部三件套,不过她也保证道:“想必先生也听说过,我的书虽然与市面上的刻印不大一样,但价钱却是实实在在的便宜,我可以保证,就算先生替我做了这宣传,我也不会趁机涨书价,相反,若是定书的人越来越多,有了一定的规模,书价也许还会再往下降一些。”

“除此之外,我也承诺,从今日开始,凡是因先生的推荐来定书的学生,我每卖出一本,都给您百分之五的利润,算是酬劳。”

赵童生看着她,问道:“小姑娘,这才是你今日来找我的真正目的吧?” 之前说了那么多原来都是铺垫啊。

谢韫回看向他,不躲不避,“先生,我今日所说均是肺腑之言,先生若是没有与我一样的想法,又怎么会心生感触?再者,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虽然都怀着一颗教书育人的心,可前提是我们得有足够的实力去支撑伟大的梦想,不然一切都只是空谈,过过嘴瘾罢了。”

谢韫说到这里,也再不做更多的解释。她相信对方能想明白,甚至想的还要比自己通透。

实际上,这与他开班讲学是一个道理,你说要传播知识,可也没见你免费教学啊,人生在世,总要糊口的吧,本质上也是生意。如今她也只是将传播知识这门生意做的更直白一些罢了。

赵童生反而对她的一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更加感兴趣,他道:“你的总结倒是精辟。"

谢韫心道,当然,全是前人的智慧。面上却但笑不语。

赵童生又问:“你于经营之道确实有些天分,可你有没有想过,我统共也就这些学生,就算人人都买,又能帮你多少。"

是说受众小?

谢韫早就考虑到这一点了,此时见他这样说,显然是已经默认了自己的提议,她自信一笑,道: “这就是我今日来找您第二个用意。先生既然说好,何不将书在您的好友圈层里多做推荐?整个怀阳县这么多乡镇,若是每个学堂都用这本书,我们也算是造福于民了。”

“报酬也是一样,百分之五的利润。咱们可以当场签订契书,我的每一笔账目每月也都会给您过目。”

百分之五的利润,谢韫说的时候,赵童生心里已经将这一笔账算完了,然后无可否认,他心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