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 第5章 第 5 章

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枕月听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9:54:59 来源:文学城

“母亲,二弟三弟,父亲回来啦。”

听到院子里大哥声音,苏过连忙向各位叔伯告罪出去,考试如魔鬼,教室即深渊,这么一会儿仿佛回到高三一般让人恐惧。

来到院子,只见大哥扶着一个清瘦的中年帅哥进来,身上衣服略显脏乱,但仍不掩大佬风采。

此情此景,苏过一下子心酸想哭。

说好的老苏是个大胖子呢,这么瘦,是在牢里吃了多少苦啊!

毕竟也只是个七岁孩童,不知是生理反应还是感触加成,苏小郎一下子扑到苏轼怀里哭了出来。

二郎自持要大两岁,不肯丢脸痛哭,但也眼泪汪汪站在旁边。

王氏扶着门,已是掉下泪来。

这几个月的担忧惶恐,不足为外人道。

虽说北宋一般刑不上大夫,但自家这个可是被告的谋逆,一个不小心,怎么判都有可能。

这段时间,虽老苏好友众多,共同努力在捞人,但更多的好友是被牵连进去一起受罚,明哲保身划清界限的也是大有人在。

王氏一边为丈夫奔走,一边照顾家里,内心酸楚都无人能说。

苏轼一手搂过一个儿子,走到王氏面前,千言万语,倒说不出来,只躬身一揖,“夫人辛苦了。”

王氏一下子破涕为笑,轻捶了苏轼一下,“定国和晋卿也在呢。”

如此感人的一家重逢场面,王巩和王诜也不禁生出些文人的细腻情怀来。

见到两人,苏轼也是感慨,“是我连累了二位。”

几人素来交情颇深,哪听的了这种话。

“时也命也,朝局如此,你我不过都是浪中扁舟,何来连累一说。”王巩安慰老友。

王诜更是向来不在乎这些,“无名一身轻,如今我好吃好喝自有公主照顾,日子再逍遥不过了。”

苏轼深知好友脾性,都不是扭捏之辈,故也不再多言。却看到旁边还站着一个老人,不禁面带疑惑。

李肃之见状,本来坦然的心态倒生出几分不自在来。

总不至于说我是闻着你家香味,特来拜访的吧。

但老人家经历事儿多,心态是稳,立马调整好表情,倒也九分真一分假地说道,“以前在齐州常听子由提起兄长,可惜不曾得见,今日听闻苏大人归家,特来探望。”

苏轼转念一想便明白了眼前何人,“李大人客气了,以前子由常在信中提起大人诸多照顾,在下感激不尽。”

几人寒暄落座。倒是有很多话要聊。

苏过突然低呼一声,“我的锅底还熬着呢。”

老苏不解看过来,苏小郎腼腆一笑。

王氏忙道,“儿子特意准备了吃食,说是要给你接风洗尘呢。”

苏轼这才想起来一直绕在鼻尖的香味。

苏过解释,“我准备了涮锅,一会儿大家可以边吃边聊。爹你先去洗漱一下吧。”

在牢里住了几月,身上的确不适,苏轼点点头就回房梳洗去了,王氏忙去安排。

苏过也准备去再做几道点心,老苏在牢里吃苦了,都饿瘦了,一定要好好给补一补。

李肃之本就为了蹭饭而来,见状慢悠悠踱步到厨房,苏过正在揉面做饼,只见柔软的面团在他手里听话的被擀成薄薄一片,而后竟然拿在手里旋转,越转越大,然后飞过头顶又落下被接住,仿佛杂耍一般。

此番景象,李肃之平生未见,忙问苏过这是何物。

苏过脱口而出,“印度飞饼。”

一说完就觉得不妥,印度现在是叫天竺么,岂不是天竺飞饼。

自唐玄奘取经归来,就在《大唐西域记》中将天竺译为印度,因此李肃之对这个名字倒接受良好,只惊奇,“这等西域食物小郎竟然也会,真是涉猎广泛。”

苏小郎只得谦虚表示看过一些西域书籍,毕竟各种杂书还是挺好的一个借口,基本各种知识都能找到,总不能说是遇到天竺僧人跟人家学的吧。

生活太难,小苏叹气。

点心很快做好,苏过唤来张叔张婶,将准备好的锅子与配菜端出去。

李掌柜的人脉果然不一般,隔天就将锅的样品送了过来,可以看出比较粗糙,但基本结构已经是按着苏过的草图来。

李掌柜不敢耽搁,连忙送来说让苏小郎试试哪里需要改进。

这年头的工匠真是不可小觑,苏过简单试用了下,基本没什么问题,只待打磨的更精致即可。

李掌柜满意而去,留下两个锅子样品,刚好苏过拿来搞接风宴。

还有什么,能比热腾腾的火锅,更能抚慰刚从监牢出来的脆弱大佬呢,如果有,那必然是还没出现的红汤锅,可惜现在还没辣椒,且再等一等。

张婶在苏过的安排下准备了各种配菜,甚至张叔不知哪里来的渠道,竟然得到一块儿新鲜牛肉,说是犁地崴了脚活不下去的。

苏过还能怎么办,只能赞道,实在太可惜了,然后迅速将牛肉片成薄薄一片。

幸好苏家的餐桌够大,满满当当摆下了两个锅子和一堆碗碟。

刚刚起步,苏过并不准备搞太复杂,只做了单口味锅底,鸳鸯锅等以后再说。

于是现在在桌上的,就是一个酸辣锅底与一个胡椒猪肚鸡。

在苏过的解说与演示下,众人终于知道香了自己这么久的是什么东西了。

酸辣锅底开胃,猪肚鸡养生,两者搭配,完美!

忙学苏过的样子,将喜欢的菜放到锅里烫。

尤其是那薄薄的牛肉,在锅里烫一小会儿就熟透卷起,一口下去,美味极了。

王巩和王诜甚至有点后悔之前南瓜饼吃太多,太占胃容量了。

本来是准备一边吃火锅一边聊天的。

结果食物太香,大家忙着涮菜吃肉,都无暇说话。

苏轼尤其喜欢酸辣锅,酸酸的开胃,又有一点辣味刺激味蕾,涮菜好吃,牛肉片好吃,还有那什么飞饼,也很好吃。

果然美食最让人感觉重回人间。

苏轼一下子感觉几个月牢狱里的心酸,都如这火锅的热气一般氤氲,仿佛很久以前的事一样,变得轻飘飘了。

李肃之更是胃口大开,这段时间的胃口不好果然只是没有遇到好吃的食物。

众人将所有配菜一扫而空,点心都不曾落下一点。

最后都一个个只觉得食物快撑到胸口。

哪怕吃完了,也撑撑的,完全说不出话来,生怕一开口就是一个饱嗝。

只得约好了改日再聚,大家略坐了坐便告辞离去。

接下来几日,苏轼享受着苏过变着法的投喂,每天两餐加点心,几乎都不带重样。

两人很有一番父慈子孝的感觉。

本以为老苏这种被贬的官员,应该是门前冷落,结果几乎每日都有拜访客人。

门客学生,好友挚交,同年相熟,大佬一个接一个,苏过都快要祛魅了。

结果没过几天,竟然来了一个重量级人物,章惇来看望苏轼了。

不对啊老苏,人家章惇都已经官至三司使,马上要当副相的人,为了你跟当朝宰相王珪当面怒怼。

竟然没有亲自去拜访道谢,还等着人家来拜访你。

难怪后面关系变差。

不过两人关系倒其实还挺融洽的,晚年老苏写信亲自印证,定交四十余年,交情固无增损。

只不过政见不同,私谊不敌党争而已。

再次见面,两人默契的没有提及朝政事宜。只回忆往昔,当年两人同榜进士,结为莫逆,同游仙游潭时,章惇还冒险在石壁上题字“章惇苏轼来游”,苏轼叹其“能自拼命者能杀人”。

没想到一语成谶,为新政,章惇何止拼命,而“杀人”也最终伤到了好友。

苏过在旁边听的唏嘘,大佬们长得眉清目秀,原来年轻时也喜欢到处写“到此一游”啊。

留两人继续追忆往昔,苏过决定替不懂事的父亲好好做些好吃的感谢这位好友。

听说章大佬是浦城县人,那边可是有好多菜色纳入非遗传承了的。

形似燕窝的肉燕,豆腐丸,黄碱粿,中元油麻糍,甚至还有鼎鼎大名的梦笔生花宴,十道菜特别讲究,里面的风火三绝将黑笋干、风吹肉、熏鱼干放一起爆炒,太契合老苏“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的饮食标准了。

可惜手边材料不够,上不了这么硬核的菜,还是做些简单的吧。梦笔生花宴,以后会有机会的。

于是苏过指挥着张婶将嫩豆腐捣成泥,裹上猪肉粒,做成豆腐丸,又用猪骨高汤煨上。另炸了油麻糍做点心。风味三绝咱们做不了,新鲜黑鱼,拿来做酸菜鱼也是极好的。

老苏在狱中吃鱼吃的心惊胆战,出来了,总可以好好享受鱼儿的美味了。

将要领嘱咐完,苏过便留张婶自己在厨房忙活。

不是他不想亲自下厨,毕竟七岁的小孩,天天蹲灶台边,哥哥们和娘亲见到了,不得耳提面命的教育他,现在还要多一个老苏呢。

还是继续回去听大佬们聊天吧。

苏过端着小食和茶回去,却见两人已从回忆往昔聊到了这次的乌台诗案,然后不可避免的聊到了政治主张。

房间里火药味很是浓厚。

怎么他才出去了一会儿,这里画风就变这么快呢?!

《章惇书绝壁》-苏轼

章惇尝与苏轼同游南山,抵仙游潭,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子厚推轼下潭书壁,轼不敢。子厚履险而下,以漆墨濡笔大书石壁上曰:“苏轼章惇来。” 轼拊其背曰:“子厚异日得士,必能杀人。”子厚曰:“何也?”轼曰:“能自拼命者,能杀人也。”子厚大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