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越水谣:半生词写一世情 > 第1章 孤舟载雨入烟岚

越水谣:半生词写一世情 第1章 孤舟载雨入烟岚

作者:轻月漪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0-31 11:06:52 来源:文学城

暮秋的会稽山浸在一场连绵的冷雨里,青黛色的峰峦被乳白色的雾霭缠得密不透风,连越水都失了往日的清亮,泛着暗沉的墨绿。

谢临舟蜷缩在渡口破败的望江亭下,锦缎长衫早已被雨水泡得发皱,前襟凝固的暗红血渍混着泥水结成硬痂,贴在皮肤上又冷又痒。

他紧攥着袖中半块断裂的羊脂玉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喉间反复涌上的铁锈味提醒着他,昨夜那场追杀并非噩梦。

亭外的雨丝被风斜卷着,打湿了他散乱的鬓发。

谢临舟抬头望去,江面烟波浩渺,几叶乌篷船如墨点般隐在雨雾中,远处的渔歌被风吹得支离破碎,竟让他想起京城的宫墙——同样的深不可测,同样的危机四伏。

半个月前,他还是大理寺最年轻的评事,手持吏部尚书贪墨案的关键证据,满心想着澄清吏治、匡扶正义。

可一夜之间,证人横死狱中,同僚反戈相向,他从追查者变成了被全城通缉的“叛臣”,只能带着这半块刻着“临舟”二字的玉佩,一路向南奔逃,投奔父亲口中那位隐居会稽的“老渔翁”。

“客官,要坐船吗?”

温润的嗓音裹着吴越软语特有的软糯,穿透雨幕落在耳边。

谢临舟猛地回神,指尖下意识摸向腰间——那里本该挂着他的绣春刀,如今只剩空荡荡的刀鞘。

他缓缓转身,看见亭外停着一艘乌篷船,船头立着个穿靛蓝短打的青年。

青年约莫二十出头,皮肤是被日光晒透的蜜色,额前碎发沾着细碎的雨珠,笑起来时眼角弯成月牙,像山涧不受拘束的溪流。

他手里撑着支青竹篙,竹梢还在滴着水,腰间别着个竹编鱼篓,篓沿插着几朵刚摘的野菊,竟在这萧瑟秋雨中透出几分鲜活气。

“雨一时停不了,这渡口就我这船了。”

青年见他不动,又往前迈了两步,脚步轻得没溅起水花,“到镇上五十文,要是去山里更深的地方,给够船钱就行。”

谢临舟打量着他。

青年的眼睛很亮,像映了星光的越水,里面积满坦荡的善意,没有丝毫探究或戒备。

这种纯粹让他紧绷的神经稍松,喉间动了动,却发现连日奔波早已让他发不出声音,只能从怀里摸出枚碎银递过去。

“够了够了。”青年麻利地接过来,用牙咬了咬确认成色,随即弯腰掀起船帘。

“您请进,篷里干着。我叫云杓,就住在这越水边上。”

谢临舟弯腰钻进乌篷,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扑面而来。

舱内铺着干净的竹席,角落里堆着些晒干的桂花,用粗布包着,香气正是从那里散出来的。

他刚坐下,云杓就端来个粗瓷碗,里面盛着温热的姜茶:“喝口暖暖身子,看您冻得嘴唇都紫了。”

姜茶的辛辣顺着喉咙滑下去,熨帖了冻得发僵的五脏六腑。

谢临舟捧着碗,看着云杓撑篙的背影。青年动作娴熟,竹篙插入水中再抬起,溅起的水花在雨幕中划出细碎的银弧,乌篷船像条灵活的鱼,悄无声息地驶入烟雨朦胧的江面。

雨打在乌篷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混着船桨划水的“咿呀”声,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安宁。

“您是从京城来的吧?”云杓忽然开口,打破了舱内的寂静。

谢临舟捏着碗的手一顿,抬眼看向舱外。

云杓的侧脸在雨雾中若隐若现,语气听不出异样:“您的长衫料子是云锦,镇上只有去年来的盐商穿过,而且您说话的调子,和说书先生讲的京城故事里一个样——字正腔圆的,带着股书卷气。”

谢临舟没应声,只是将目光移向江面。他确实来自京城,来自那个朱墙金瓦堆砌的牢笼。

那里有他的功名抱负,有他的师友同僚。

可一夜之间,那些都变成了刺向他的利刃。

他至今想不明白,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一切,又为何要置他于死地。

云杓像是没察觉他的沉默,自顾自说着:“这越水好着呢,春天有桃花落进水里,夏天能在船板上晒月亮,秋天满山的桂花香能飘十里。好多人来了就不想走了。”

他顿了顿,竹篙在水中一点,船身轻轻一转,避开了江心的暗礁,“您要是想躲清净,前面有个废弃的木屋,以前是看林人住的,收拾收拾就能住。我常去那边砍柴,知道那屋子还算结实。”

谢临舟愣住了。

他从未说过自己要躲起来,可云杓的话却像精准地戳中了他的心思。

他看向青年的背影,对方依旧撑着篙,哼着不知名的小调,调子轻快得像要飞起来,完全没把他这个来历不明、满身狼狈的异乡人放在心上。

这份不带功利的善意,让他想起儿时府里的老管家,每次他犯错被父亲责罚,老管家总会偷偷塞给他一块桂花糕,也是这样不问缘由地护着他。

不知过了多久,雨渐渐小了,远处的会稽山露出隐约的轮廓,青灰色的山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云杓将船停在一处浅滩,指着岸边的小径:“顺着这条路走半里地就到木屋了,屋顶有点漏雨,不过我明天可以帮您修。”

他说着递过来个布包,“里面是几个桂花糕,刚从镇上买的,您先垫垫肚子。”

谢临舟接过布包,指尖触到布料的粗糙纹理,心里忽然泛起些异样的滋味。

他在京城见惯了官场的尔虞我诈、人情冷暖,上位者的笑脸藏着算计,同僚的寒暄裹着试探,从未想过会在这江南水乡,被一个素不相识的船夫如此善待。

“谢谢您。”他终于找回了声音,沙哑得厉害。

云杓笑起来,眼角弯成月牙:“客气啥,出门在外谁没个难处。要是缺啥就到渡口找我,我每天都在这一片撑船。”

说完他又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晚上别随便出门,山里有野猪,虽然不伤人,但叫声怪吓人的。还有,最近镇上不太安生,好像来了些外乡人,您尽量少露面。”

谢临舟点点头,拎着布包下了船。刚走两步,身后传来云杓的声音:“忘了问您名字了?”

“谢临舟。”

他回头说了句,看见乌篷船已经调转方向,渐渐消失在烟雨迷蒙的江面上,只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像被岁月轻轻划过的印记。

顺着小径往前走,果然看到了云杓说的木屋。

屋顶确实有几处破洞,墙角长着些枯黄的杂草,但整体还算完好。

谢临舟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他找了块相对干净的竹席坐下,打开布包,里面的桂花糕还带着余温,咬一口,甜香混着桂花香在嘴里化开,久违的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百骸。

他掏出怀里的半块玉佩,借着从破洞透进来的天光看着。

玉佩是母亲留给他的,另一半在父亲手里。

原本约定事成之后在江南汇合,可如今父亲杳无音信,他自己也成了亡命之徒。

玉佩的边缘还带着裂痕,是昨夜为了躲避追杀,他从悬崖滚落时磕坏的,就像他如今支离破碎的人生。

夜色渐深,雨彻底停了。

窗外传来虫鸣,还有越水潺潺的流淌声,清越而悠扬。

谢临舟躺在竹席上,连日的疲惫涌上来,却怎么也睡不着。

他总觉得这场追杀没那么简单,吏部尚书贪墨案背后,似乎牵扯着更大的势力,而他无意间触碰到了最核心的秘密。

那些人既然能在京城布下天罗地网,就未必找不到这会稽山来。

不知过了多久,院门外传来轻微的响动。谢临舟瞬间清醒,抓起身边的石头躲到门后。

门外的脚步声很轻,停在门口片刻后,传来云杓的声音:“谢先生,您睡了吗?我给您送点柴火和油灯。”

谢临舟松了口气,打开门。

云杓抱着一捆柴火站在门口,手里还提着个陶制油灯,灯光在夜色中摇曳,映得他脸上的笑容格外温暖。

“看您屋里没点灯,猜您肯定没有柴火。”

云杓把柴火放在屋檐下,将油灯递给他。

“油是新添的,能烧一整晚。我还带了点草药,您身上好像有伤,敷上能止痛。”

谢临舟接过油灯,指尖不小心碰到云杓的手。

对方的手很暖,带着常年握篙留下的薄茧。

他看着青年手里的草药,叶片翠绿,还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显然是刚从山里采来的。

“麻烦你了。”谢临舟的声音有些干涩。

他实在不习惯这样无功受禄,尤其是在自己深陷泥沼、随时可能连累他人的时候。

“不麻烦。”云杓摆摆手,目光落在他腰间的玉佩上,眼神亮了亮。

“您这玉佩真好看,是和田玉吧?我以前在镇上见过一次,特别温润。”

谢临舟下意识地捂住玉佩,含糊地点点头。

云杓也没多问,只是说:“您早点休息,我明天早上来帮您修屋顶。要是夜里听到什么动静,别出来,喊我一声就行,我住得不远。”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脚步很快消失在夜色里,只留下一串浅浅的脚印。

谢临舟关上门,点燃油灯。

昏黄的灯光照亮了小小的木屋,也照亮了他眼底的复杂情绪。

云杓的出现像一道意外的光,照进了他灰暗的逃亡生活,可他也清楚,自己身上的麻烦太大,靠近他的人都可能被牵连。

【就像《山河令》里的周子舒,带着一身伤痕浪迹江湖,不愿拖累任何人,他如今的处境,何尝不是如此。】

这一夜,谢临舟睡得并不安稳。

半梦半醒间,他仿佛又回到了京城的大理寺,看到同僚们冰冷的眼神,听到追杀者的刀风声,还有父亲临走前的叮嘱:“临舟,若事不可为,便往江南去,寻老渔翁,他会护你周全。”

直到天快亮时,他才沉沉睡去,梦里是越水的烟雨,还有撑着乌篷船的青年,笑得眉眼弯弯。

第二天一早,谢临舟是被院子里的响动吵醒的。

他推开门,看见云杓正站在梯子上,小心翼翼地修补屋顶的破洞。

青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短打,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头发贴在额头上,却依旧干劲十足。

“您醒啦?”云杓听见动静,低头冲他笑了笑,“再等会儿就修好了,中午保证不漏雨。”

谢临舟走到梯子下,看着他熟练地铺瓦片、涂泥灰,忽然开口:“我帮你吧。”

云杓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那您帮我递一下瓦片,就在那边的竹筐里。”

两人配合着修屋顶,没一会儿就熟络起来。

云杓话很多,从越水的鱼讲到会稽山的笋,从镇上的书坊讲到河边的桂花树,絮絮叨叨的,却不让人觉得厌烦。

他说镇上的张婶做的肉包最好吃,馅里加了笋丁,鲜得能掉眉毛;说陈伯捕鱼的本事全镇第一,能用竹篙挑起水里的柳叶;还说山后的清泉最是甘甜,夏天喝着沁人心脾。

谢临舟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应一声,却发现自己紧绷的神经,在这细碎的闲聊中渐渐放松下来。

他想起在京城时,每天面对的不是堆积如山的案卷,就是官场上的明争暗斗,从未有过这样轻松自在的时刻。

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落在身上暖洋洋的,竟让他生出一种错觉,仿佛自己只是个来会稽山避世的读书人,而非亡命天涯的逃犯。

中午的时候,屋顶终于修好了。

云杓从梯子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搞定!待会儿要是下雨,您就知道效果了。”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给您带了早饭,是镇上张记的肉包,还热着呢。”

谢临舟接过油纸包,心里泛起暖意。

他看着云杓,忽然问:“你为什么要帮我?我们只是萍水相逢。”

云杓正在收拾工具,闻言抬起头,脸上的笑容很干净。

“因为我觉得您不是坏人啊。而且,谁还没个落难的时候呢?我小时候爹娘走得早,是镇上的人帮衬着长大的,现在我能帮别人一把,挺好的。”

谢临舟看着他清澈的眼睛,忽然说不出话来。

在京城的官场里,他见惯了趋炎附势、落井下石,从未想过世间真有这样纯粹的善意,不掺任何利益,只是单纯地想帮一个陌生人。

就像温客行遇到周子舒,两颗孤独的灵魂在黑暗中相互取暖,或许他和云杓的相遇,也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注定。

“对了,”云杓忽然想起什么,“下午我要去镇上买东西,您要不要一起去?顺便买点米和菜,总不能一直吃桂花糕。”

谢临舟犹豫了一下。

他知道自己现在应该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可看着云杓期待的眼神,拒绝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而且,他也想趁机打探一下“老渔翁”的消息,或许镇上的人会知道些什么。最终,他点了点头:“好。”

云杓开心地笑起来,像个得到糖果的孩子。

谢临舟看着他的笑容,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或许,在这会稽山,在这越水边,他真的能暂时找到一处安身之所。

吃过早饭,两人一起往镇上走。

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云杓走在前面,偶尔停下来指给他看路边的野果,或是讲些镇上的趣闻。

谢临舟跟在后面,看着青年轻快的背影,忽然觉得,或许这场逃亡,也并非全是绝望。

走到渡口时,谢临舟看见江面上飘着几艘乌篷船,远远望去,像一个个黑色的剪影。

云杓指着其中一艘:“那是陈伯的船,他捕鱼可厉害了,昨天还送了我两条鲫鱼,味道可鲜了。”

谢临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心里忽然一动。

船头坐着个皮肤黝黑的老者,正慢条斯理地修补渔网,眼神浑浊却透着精光,周身带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沉稳。

这会不会就是父亲说的“老渔翁”?

他正想着,云杓忽然推了推他:“快走啦,再晚张记的包子就卖完了。”

谢临舟回过神,跟上青年的脚步。

阳光正好,秋风不燥,越水潺潺流淌,载着乌篷船,也载着他渺茫的希望,缓缓驶向未知的前路。

他不知道这场逃亡何时才能结束,也不知道前方还有多少危险在等着他,但他知道,至少此刻,他不再是孤身一人。

而这会稽山的烟雨,这越水的温柔,还有身边这个纯粹热忱的青年,或许就是他黑暗人生里,唯一的光。

大家好呀!我是新人作者轻月漪[哈哈大笑]《越水谣:半生词写一世情》第一章来啦!特别喜欢《山河令》,所以特意参照《山河令》的宿命感,写了这场烟雨江南的初遇——背负秘密的逃犯遇上纯粹热忱的渔郎,光是想想就好嗑~ 谢临舟的隐忍和云杓的温暖会慢慢碰撞出火花,后面还会埋入贪腐案的线索和“老渔翁”的谜团。喜欢这种江南烟雨 江湖感的宝子,记得点收藏呀!有想看的互动情节,评论区告诉我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孤舟载雨入烟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