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一愿世清平 > 第23章 姐妹反目

一愿世清平 第23章 姐妹反目

作者:度鱼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11:45:56 来源:文学城

来迎的,依旧是丞相府主母--绾夫人,不过今日的她,金玉满头,珠翠盈缀,比之那日,更加雍容华贵。

丞相府亦是如此,张灯结彩,熠熠生辉。

“参见清和公主,公主长乐未央!”

绾夫人迎了公主入府,走在清和公主身后左侧,笑着问道,“公主殿下,皇后娘娘在正厅与相爷叙话,本家的几位当家,还有几个小子也都在。公主,可要过去找娘娘?”

清和公主推拒道:“不了,舅母,我们去西园等母后吧。”

如此,众人众星捧月般迎着清和公主往西园去。

全无一人记得,旁边还有一位新获封的清平公主。

就连别允本人,也未察觉有何不妥,颇有些随遇而安的意味。

不仅如此,她还在心里嘲讽自己,可能这便是虱子多了不怕痒!

这回走的路与上回不同,花色也不甚相同。

那次多的是玉色碧色,这边则是满目粉红。

别允边走边打量,天气渐暖,别处的梅花早便谢了,这西园的梅花还是开得如此旺盛,真是难得。

穿过一片梅林,过了一扇月亮门,又是另外一个梅林,在这红梅之中,坐落着一座宫殿。

得了婢女的通报,女眷们都列在殿前候着。

一见清和公主过来,纷纷跪下请安:“请公主陛下安,公主千岁!”

清和免了众人的礼,一群人往屋里走去。

别允跟在清和身后。

一进屋,就发现东面墙上,赫然挂着去岁众人合力所作的九九消寒图。

梅花染了六朵,还余三朵,静静躺在枝上安眠。

绾夫人寒暄了几句,就出去布置宴席。

留下一屋子女娘,见清和公主尊容肃目,都不敢闲话。

清和款步至上首落座,其余诸人而后皆落座,只有别允茫然地站在殿中,后知后觉自己似乎是被无视了。

今日本是花灯节,又逢皇后省亲的大日子,丞相府上高朋满座,这西园殿中也是济济一堂。

不过片刻,座下已经有人活络起来。

“听闻公主,自年节身子便不爽,姐妹们甚是担心,不知如今可有好一些?”

清和抬头,见是一张有些熟悉,却叫不上名字的面孔,漫不经心地应付道:“已无大碍。”

“嫣儿,公主福泽深厚,自有上天保佑,自是无需我们小民担心。”

别允瞥了一眼,说话的是江知念,那名叫嫣儿的,则正是上回在西园中,不依不饶要自己跟傅莽道歉的那个女子。

殿中之人纷纷笑着附和,将座上的公主捧得天上有地下无,可清和公主面上仍是不见一丝喜色。

却在此时,清和公主猝然起身,愤然离席。

婢女连忙随之往外走去,殿中之人赶紧跪送。

娘子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就突然惹得公主不开心了。

想在同伴那儿找找答案,偏过头,却看到了同样迷茫的一双眼。

别允本犹豫着要不要跟上,却见几位娘子眼神直往她身上瞟,便毫不犹豫地提步跟了上去。

偏殿之内有床有塌,想是主人家设了专供游宴休憩之所。

清和坐在塌边,接了婢女递过的茶,缓缓呼气喝了一口,只觉心里难受的劲儿怎么也压不下去。

她挥挥手让婢女们出去了,抬头看了一眼像木桩子一样杵在那儿的别允,冷笑一声。

“你如今竟这般无用吗?”

清和看出来了,今日之行,当是母后在为自己造势,所以频频给别允难堪。

皇后确实也是这样想的。

她原以为,依着女儿年轻气盛,定会迫不及待地去找别允,求她帮帮自己,却没想到自己终是低估了女儿的品性。

清和将自己闷在宫中,一闷就是半月,整个人眼见的消瘦了下来。只好借着自己省亲的机会,将二人拢到一起,期盼能借此机会让女儿开解心绪,若不能,至少也有人可让她发泄发泄。

按说她该心里好受才对,可她非但不好受,看见她被别人为难忽视,自己心里反而更加难受了。

别允却以为,清和还在因赐婚之事同自己置气,便无奈回道:“清和,我亦是你姊姊,可此事我确实无能为力。”

听了别允的答话,清和只觉自己更气了。

“可笑,母后尚只有我一个女儿,我哪来的什么姊姊妹妹。”

别允接不上话,这样的妹妹对她来说,太过陌生。

她终于明白,皇后今日叫她来,便就是让她受气的。

可饶是如此,她也心甘情愿。

她不想伤清和,可还是伤了她。

若清和撒过气,心里便会好受一些,那她也宁愿受着。

看着别允逆来顺受的模样,清和濒临崩溃边缘,继续挖苦道:“况且,若你真当我是妹妹,根本就不该接这圣旨”。

清和看着眼前的别允,一脸天真未经世事的样子,与小时候那个姊姊大相径庭。

若是从前的姊姊,怎会如此窝囊地任她人轻视,还一脸无所觉。

“你怎会如此,如此!”

如此软弱!清和公主后面的话还未说完便被一声呵斥打断。

“放肆,你们躲在公主的殿外,有何居心?”外面传来婢女怒斥的声音。

紧接着,有人惊慌失措地解释道:“启禀公主殿下,我们只是见此处景色妍丽,便来观赏,无意冒犯,请公主殿下恕罪!”

别允呆愣着站在殿中,对窗外的一切都无所觉。

饶是知道了原委,做好了准备,仍是体无完肤。

心上刺痛,犹如有人大力攥紧了再拿针扎,泪水如雨,不住地往下掉。

那清和那日,该有多痛啊!她心想着。

清和不知是不忍心,还是不耐烦,别过脸去,再不做声。

殿外请罪的人没有得令,只好一直跪着。

不多时,别允便梳理好自己的心绪,擦干眼泪。

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先前所言,并非清和所问。

哭了一场,妆发也未见一点凌乱,但别允还是抖抖袖子,理了理衣衫,而后恭恭敬敬的,朝清和俯首作揖。

“清和公主,圣心又岂是我等能够左右的?公主不喜,臣女便先告退了!”

她明明是姊姊,却自称臣。

说罢,她退至殿外,转身离去。

一个未有抬起眼,一个不曾转过头。

饶是心里互相牵挂,在对方看来都成怨怼,更莫说旁人。

这边,清和公主怏怏打发了殿外请罪的女郎。

那厢,殿中就开始传闻漫天了,众人根据所见所闻,添油加醋,排了一出惊天动地的姐妹反目皇家大戏。

说这别氏因赐婚一事,惹清和公主大发雷霆,公主伤心欲绝,大病一场。

昔日姊妹,如今势同水火,形同仇敌。

别允在这院中僻静处待了一会儿,本是不愿回那殿中的,不为别的,只是那殿中人太多了,自己偏不善也不喜交

但如今与清和还闹成这般,实在无处可去,还是只得回来。

别允到时,殿内正讲得火热,而她丝毫未觉,找了个空位,旁若无人地坐下了。

可偏偏有人,见不得她舒服。

“听闻,云州乃湖上之城,盛产莲花,果真如此?” 别允闻声看去,见又是那朱嫣儿。

有人娇声说:“确是如此,想必花开之时,十分惊艳。”

声音耳熟,别允抬眼,见是之前一同玩耍过的女娘,苏觅,她此时也正微笑望着别允。

别允知她是想起,自己此前曾同几人描述过的场景,便也会心一笑。

却听那朱嫣儿继续说道:“这样纯洁无瑕的花,竟是生于那脏污腥臭之地,真是令人唏嘘!”

听了这话,别允只觉心里莫名地别扭,就好像说的不是莲花,而是在说,脏污腥臭的是她。

但从字面来说,又挑不出半点毛病。自己无从开口,无暇开口,只好就那样坐着,像个泥塑的木偶一般。

在场其他人却不这么想了,宴中老手,如此直白的话,当即便听出门道了。

清和公主在偏殿小憩,现在上首的,便是百里氏的长女--百里音。

她优雅从容地支颐着,不疾不徐地拿起茶杯饮了一口又一口,端得是仪态万方。

底下的女娘们见她坐视不理,便愈发猖獗起来。

台子都搭起来了,自然少不得唱戏的。

“你是哪家的娘子呀,怎这般不懂规矩,随意坐别人的位置?”一位面生的女子走到别允面前。

“莫不是随意惯了?”

她旁侧的几位女子一唱一和。

“还请这位女娘快些起来吧,不是你的位置,怎好一直霸着?”

听此,殿中的女娘们都不由自主地围过去看戏。

别允只是看这位置比较偏,便坐过来了,没想到自己坐了别人的位置。

她赶忙起身,看着最初开口那女子说:“我事先并不知道这处有人,无心之失,实在抱歉!”

说完,就欲出来,却发现自己被围得水泄不通,且丝毫没有相让的意思。

饶是别允再迟钝,也该反应过来,这几人就是在刻意找自己麻烦。

她们好整以暇地看着别允,别允亦镇定地回看,眼神在几人之间游离。

说是镇定自若,其实只是看上去镇定,心中已经摇摇欲坠,砰砰跳个不停,呼吸也重了几分。

就在此时,别允透过人群间隙看到了外围那几张熟悉的面孔,视线相对,她们便立马转过脸去,与旁边的人说笑,只有杜英,与她对视好几眼,方才转脸。

几人玩闹的日子还历历在目,而今再看,却好像只是初识。

别允耳边的蝉在疯狂地叫嚣,好似要从她耳朵里跳出来,叫得她心烦意乱,脸上神色却还如一汪死水般平静。

“你们这是在唱什么戏?”

清和公主的声音适时传来,打破这不同寻常的宁静。

众人忙散开来,俯首行礼。

公主身后走出一位婢女,躬身道:“宴已备好,请诸位娘子随婢子前来。”

于是一群小娘子往宴厅走去。

清和公主走在最前面,别允远远落在末尾。

她未上前 ,她也不唤。

一群人往外走,至西园门口的石潭,别允恍惚看到,傅莽身边的那个随从疾风,埋着头,站在月亮门边。

别允不疑有他,只当自己眼花。

疾风低着头,偷偷打量过往的女娘,终于见到别允,忙低声唤她“清平公主!”

然清平公主心思不在自己身上,根本不记得自己还是这清平公主,不为所动,继续往前走。

疾风急了,埋着嗓子一连喊了好几声:“清平公主!清平公主?别娘子?”

别允终是停了下来,转过身,一脸茫然。

“疾风?还真是你啊,我还以为我看错了呢。”

“别娘子,我家公子吩咐我来传话。今夜不禁,别娘子可否赏脸,同游赏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