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阳金小酒娘 > 第58章 第 58 章

阳金小酒娘 第58章 第 58 章

作者:腰上有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08 14:16:43 来源:文学城

58无意

唐夫人迟迟不说话,珍娘也好奇起来,她看出唐夫人的犹豫,并不急着催促。

门外的雨越下越大,珍娘索性搬了凳子,请唐夫人坐下。

珍娘忙碌时,唐夫人也在打量着珍娘,她如今早已是一店掌柜,酒坊的生意这两年越来越好,可她并非完全甩手不干。

酿酒的工艺是个细致活,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据家里做活的春花讲,每个关键步骤,珍娘都要亲自盯着的。

为了做活方便,她平日不爱涂脂抹粉,也不爱钗鬟云鬓,最喜欢的便是把头发束在头顶,挽成一个圆圆的发髻,用丝绦绑着,不用任何饰物,显得格外利落。

身上穿的就更简单了,以她如今的财力,丝帛云锦自然穿的起,可她更爱的还是普通的棉布裙子,今早她便穿了这么一身。

桃粉色的棉布窄袖交领上衣,橙色窄褶长裙,明明极朴素简单的,她却越看越觉得珍娘漂亮,白皙的脸蛋比敷了脂粉的还要细腻。

怪不得俗话说,好女百家求。

唐夫人拉起珍娘的手,珍娘的手不比平常小女娘那般细腻,手心处有日常做活留下的细茧。

唐夫人有些心疼。

她叫珍娘:“珍儿。”

唐夫人摩挲着珍娘的手,终还是下定决心:

“其实这话原不该是我问的,可现下你双亲不在,范姨我托个大,想问你几句话。”

珍娘不知唐夫人心里的想法,见她这话说的见外,忙回道:

“范姨,您别这样说,您现今是我的长辈,问我什么都是可以的。”

唐夫人听罢点点头,“你今年过了生辰,该有十八岁了吧?”

珍娘点头。

唐夫人笑笑,又犹豫了半晌:

“都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今你的年岁也不小了,范姨想问问,你如今可有什么想法。”

“说起来,也是我们唐家连累了你。”

她叹了口气,脸上带了几分愧色。

“若不是因为琛儿,你何苦浪费大好的年岁?”

在大丰朝,小女娘们最早十一二岁便开始相门户了,定的早的及笄了便能嫁出去,便是晚的也极少拖到珍娘这般年岁的。

唐夫人喜欢珍娘又心疼珍娘更歉疚于她。

“范姨,您万不可这般说。”

珍娘反握住唐夫人的手,“都是一家人,说什么拖累不拖累。”

唐夫人叹了一声,浅笑道:“就知道你会这般劝我。”

她摆了摆手,继续道:

“你认也罢不认也罢,终究还是同唐家人有关。”

“我原想着你这般好的女娘,我们唐家无论怎样都无法报答,不若就嫁到家里,我和你唐叔拿你当亲女儿待,不拘是珏儿还是瑾儿,你喜欢哪个随你挑。有我们在,想他俩谁都不敢欺辱了你。”

珍娘不知唐夫人拉住她,说的竟是这些,脸一下红了。

“范姨。”

她叫了一声,唐夫人却笑笑继续说道:

“我原想着,瑾儿同你年岁相近,更合适些,可这半年过去,我也瞧明白了,你对瑾儿虽敬重却不亲近,你俩没那个意思。”

“那不如叫珏儿娶你,他是唐家长子,资质样貌都好过瑾儿,只是年岁上差的大些。琛儿说,那几年他在阳金时,你们也是见过的,你若愿意,我和你唐叔就做主,把你和珏儿的事定下,可好?”

嫁给唐珏,珍娘从未奢想过,她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十几年,早知道这个时代的运行规则,她是商籍,这个身份低贱且又带着铜臭味,没有士大夫甘愿屈身降级娶妻。

喜爱一个人,并非一定要得到一个人,他如今所做之事本就如履薄冰,她又何必给他再填负担?

更何况她最不愿的便是挟恩相报。若唐珏娶她只因她对唐家有恩,而非对她有意,这样的姻缘她宁愿不要。

“范姨,您不用这样,如今您和唐叔都出来了,日后郎君们都是要科考入仕的,万不可携恩相报,白白拖累了郎君们的前程。”

作为曾经的官夫人,唐夫人怎不知这其中的门道,只是经历此难,她和唐太傅反而已经看开了,什么门第之见,与其纠结身份之差,不如人品性情重要。

“你放心,我和你叔都不在意门第之见,我相信珏儿也绝不会在意。”

珍娘浅笑着摇摇头,她并不在意他有没有门第之见,她只是不愿逼他。

唐夫人见她推辞,以为她只是嘴上托词,实则对唐家的郎君无意,心里不由得有些失落。

“不瞒你说,你范姨也是个俗人,也有私心,我是真心想把你留在唐家。”

珍娘笑了,摇摇唐夫人的手:

“若是这样,您就把我当女儿吧,就当您又多生了一个。”

“等日后我要出嫁,我就把唐家当娘家,还要您这位做长辈的给我出嫁妆。好不好?”

听话听音,唐夫人无奈的笑笑,如此说来她两个儿子果然都没了机会。

“算了,若你无意,我再强求反而成了强人所难。”

唐夫人失落的叹了口气,这般好姑娘,竟与她家无缘了。

她不由的羡慕起那个没事就去“臻酿”坐坐的齐小郎君,作为过来人她最是清楚,人的感情都是相处来的,如他那般时不时去坐坐的,日子久了没准儿还真能让他培养出感情来。

………………

转眼进入了七月,阳金夏天多雨,每年六七月的梅雨季节最是难熬,但今年的雨着实多了些,从五月底下到了七月,整个六月都在下雨。

阳金河的河面本就宽,两侧的堤坝也很高,但即便如此还是眼见着水位往上涨。

七月初,又是连着五天不眠不休的瓢泼大雨,天上的云彩黑压压的看不到头,雨下多了,城里的排水系统都出了问题,半个城的街上都灌了水,有的地势低的地方,雨水都能淹到膝盖。

阳金府的周府官征召了许多人丁,日夜巡逻守护河堤,刘大哥和二柱还有店里其它几个男侍从都被征召了去。

城里不少人家都从城里躲出去,街上再无多少人做生意,珍娘也索性闭了店,带着唐家人一起搬到了阳金城外的青秀山上。

青秀山上的秀山寺敞开了寺院,全都住满了从阳金城里搬出来躲灾的百姓。

这场雨一直下到了七月中旬,老天爷总算下够了。

阳金城最终是保住了,珍娘他们搬回城里时,除了极个别的低洼区,和有些破旧的民房,并未有多少被损坏的。

阳金城的百姓都松了口气,只要城区没有洪水,坍塌两三个房子什么的并不是大事。

珍娘家两个院子,因为买回来后都曾修缮过,所以问题不大,重新换了换被风刮坏的青瓦,就能重新入住。

但其它地方却未必有这般好运。

阳金河的下游弋江,涝了。

一开始的消息是齐程墨传来的,他家在那边的某个县,有一大片的茶园,从那里逃过来的侍从回禀说,从六月底弋江洪泛区便扛不住了,舞阳县先决的口,一下淹了十几个县,一房高的洪水足足淹了十几天,而直到他们逃出来,那边依旧没有退水的迹象。

若不是茶园地势高,齐家的人约莫一个都逃不掉。

在上一世珍娘在新闻里见过洪涝灾害,即便是那个科技发达的年代,大自然的力量依然不是人类所能抗衡的,更别说当下这种年代。

“那边灾民现在还没过来,但要不了多久,短则十天长则半月,阳金城里必然会出现大量流民。”

听完珍娘的转述,唐太傅满面愁容。作为周边最富庶的城市,阳金城势必会成为灾民第一个冲击的城市。

唐瑾最近已经开始读史,曾在史书上读过类似的:

“大水漫灌农田定会无收欠收,所以大涝之后必有饥荒,书上记载前朝平吉十三年,弋江也曾爆发过大面积的涝灾,史书记载路有饿殍,饥民流移转路,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唐琛忙问:“阿爹,真的会这般严重吗?”

唐太傅摇摇头,“这都还不是最可怕的。”

唐琛不解:“还有更可怕的?”

珍娘接话道:“唐叔,您说的是**吧。”

“是啊,每当大灾之年,总有狂征暴敛之墨吏,居奇屯利、炒作物价,更有聚啸民间、趁灾打劫的盗匪为祸,史上历代皆有这等事发生,一不小心便是祸国殃民之灾。”

唐琛焦急的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珍娘:“屯粮。”

唐太傅看了珍娘一眼,轻叹一声,默认了珍娘的话。

人之祸源自天之灾,任谁都知道屯粮是当下最致命的举动,一旦出现粮食哄抢,很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

流民、暴民,皆由此而生。

但现在明知不能为,却不得不为,若不趁当下时机还未紧急时入手,只怕粮价上涨后便是普通富户也承受不起了。

第二日珍娘便去几家往日常合作的粮商那里,定了三十石的米粮。

其实此时粮价已经有些抬头,原本七钱一斤的米粮,如今已经涨到了十钱,珍娘凭着以往买卖的人情才定到了这些粮,还是分几处定下的。

距离这次对话不足十天,七月底大批的流民便到了阳金。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第 5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