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丫鬟她开局死三次 > 第4章 报恩尽

丫鬟她开局死三次 第4章 报恩尽

作者:苒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1:53:06 来源:文学城

回了兰芳院,妙善把自己少得可怜的箱笼收拾了一下。

卖身钱与当差的月例银子,留在手里的共四十七吊左右。再有两根素簪子,一对耳坠,两个香囊,四身换洗衣物与少许日用品。这便是她带走的全部家当了。

临出门前她又再看了这个屋子一遍。

等看过了,便没有再多耽搁,挎着小小的包袱,转身合上了门。

碧月已经在门外等着了。

此时正是当差的时候,只有几个小丫头远远地看着她,但碍着碧月在,她们手上的活计没停,也没敢上前来说话。

碧月道:“妹妹收拾好了?再想想可有什么遗漏。”

妙善想了想,还是说:“碧月姐姐,我想去四小姐跟前磕个头再走。”

碧月略迟疑了一下,道:“也是应当的,我去兰芳院门口等你,你快些,别叫贵人等你。”

妙善点点头,然后便往小佛堂去了——四小姐此时正坐在窗边,隐约还能见到赵嬷嬷的身影。

她走到门口,托了守在门口小丫鬟代为通传。

不过说一句话的功夫,小丫鬟就折返了回来:“妙善姐姐,四小姐说叫你进去。”

--

小佛堂里,供桌上点了淡淡的檀香。

四小姐坐在书案前,已经停了笔,看到走进来的妙善,神色还算如常,但细看仍有未散的愠怒。

赵嬷嬷就站在小姐身后,眉头微微皱着,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妙善来到书案前,沉默跪下,对着四小姐及赵嬷嬷磕了一个头。

四小姐谢芷兰看着她,没有为难的意思,马上就叫了起:“前头已经有人传了信来,你只管去吧。”

妙善却没有起身,而是道:“奴婢受四小姐恩惠,特来拜别。”

谢芷兰道:“我于你并没有什么恩惠,以后去了新的地方,安心侍奉便是。”

原本是极其平常的主仆告别,然而妙善却突然抬起头来,看向谢芷兰,道:“还请小姐恕罪,今日您要送的书稿,被奴婢换成佛经了。”

声音不响,却很清晰。

“什么?”

谢芷兰起初还没明白。

等反应过来她说的是什么后,顿时有些错愕。

她第一反应就是回头去看赵嬷嬷:一个小丫鬟罢了,怎么看都不像拿主意的。反而是赵嬷嬷,知道些内情,又管着院子里大小事务。

但她很快就知道自己猜错了:赵嬷嬷看着竟然是一副茫然的样子。

怎么会?

难道都是这个丫头的手笔?

谢芷兰又重新看向妙善,眼神惊疑不定。

她忍不住细细打量起眼前人,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她穿着二等丫鬟的寻常服制,豆绿长袖短衣配褶裙,头发梳成双环髻,除此之外浑身上下别无其他装饰。一张脸庞也素净无比,细细看去,五官生得倒也秀丽,尤其一双眼睛,神光内蕴,自有一股叫人见之难忘的沉稳气度。

看着竟是一个极有主意的。

可是记忆里,这明明是一个安分守己、从不多话的小丫鬟。她也因此从未起过提防的心思。

可谁想得到,她竟然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了这样大胆的事情。

谢芷兰不由生出几分怒意,板起面孔,冷冷问:“你可知道背主之人是什么下场?莫要以为攀了高枝,国公府就奈何不得你了!”

妙善并没有被吓住,脊背挺直,直视她的眼睛:“敢问小姐,可知道书稿落到落到大太太、甚至老夫人手中会如何?届时,小姐与兰芳院上下还有活路吗?”

“放肆!”赵嬷嬷虽然不知情,但听到这话仍忍不住上前一步斥骂,“竟敢胡言乱语!”

妙善没有管赵嬷嬷,而是一动不动地看着谢芷兰。

果然,对方并没有发怒,而是冷静地指出:“书稿是送给大哥的。”

妙善便道:“大公子确实是您的嫡亲兄长,但除此之外,他更是荣国公府的大公子啊。”

--

此言一出,谢芷兰的面色顿时难看起来。

赵嬷嬷更是神色复杂。

妙善放低音量,言辞恳切:“请小姐仔细想想,今日明明可以由碧月锦霞先收下,为何非要在贵人面前召见?明明问一句送的是什么就够了,为何非要牵出小佛堂,还要传扬小姐侍奉祖母、孝敬长辈的美名?”

无外乎是想要更进一步,出一个皇子妃罢了。

四小姐生来眉心有红痣,原本只是闺阁之事而已。以国公府的规矩森严,小姐的容貌为何会和命格扯上关系,消息还越传越广?

荣国公府的心思,简直昭然若揭。

而至于大公子——无论四小姐从前是如何看待自己兄长的,今日种种,他真正的立场也已经毋庸置疑了。

谢芷兰显然也明白过来了。

她深深吸了一口气,肩膀有些微微颤抖,随即缓缓闭上了眼睛,以手覆面,仿佛难以面对这样的现实。

妙善静静看着,又想起了上一回四小姐为兰芳院上下磕头求饶的情形——她不怕死,却肯为其他人求活。

这也是她临走前特意过来的缘由。

上天三番四次让她重来,她总要做些什么。今日从她手里换了这个匣子,又怎么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个要命的匣子?

要除后患,根源只在四小姐一人而已。

妙善定定地看着谢芷兰:“都说小姐虔诚礼佛,有菩萨心肠。但奴婢知道,小姐的慈悲并不在抄经念佛上,而在其他主子们看不到的地方。”

她说的真心实意。

她做了两年丫鬟,早已经发觉:院子里但有人头疼脑热,过不了几日,便会恰巧有位大夫为四小姐请平安脉,然后便有赵嬷嬷顺路领了人来。

小丫头们从来都是感谢赵嬷嬷的。

可是仔细想想,若小姐不做主,嬷嬷纵然有心,又能如何?

“奴婢感念四小姐恩惠,不敢不报。”她又磕了一个头,“还请您怜惜兰芳院上下人等的性命。”

--

过了许久,谢芷兰放下掩面的双手,看向妙善。她的眼下有一片清晰的泪渍,将妆面都晕花了些许。

纵然心中思绪万千,但她的声音却已经平静得听不出波澜:“你的心意我明白了。”

她笑了一声,像是自嘲,又像是终于清醒:“你说得对,这国公府里,上上下下的主子,都是天然的一条心。便是再清白的人,裹在污泥里,又如何不染尘埃?”

一旁的赵嬷嬷原本还欲言又止,听了这话,却也沉默了。

谢芷兰眼眶红红的,神情却坚韧。

妙善看着,便知今日的事应该不会有第二回了。

她于是坦白道:“那一页书稿,奴婢不敢擅自处置,就夹在西厢房的一品《妙法莲华经》中。”

谢芷兰并没有想到她会说出来。

她一愣,随即叹息一声,示意赵嬷嬷把眼前跪着的丫鬟扶起来,竟有袒露心扉的意思:“这是一位故人的遗物,她有诗稿无数,我只留得几首而已。若是真的送去我那位好大哥手里,只怕……还要多谢你。”

“原本便是奴婢擅作主张。”

谢芷兰摇摇头,略有伤感:“不,是我愧对她。”

她看着妙善,目光中半是欣赏半是惋惜:“你若还在我院子里,将来我必定叫你一辈子衣食无忧的过着。但你却被贵人看中要走了……也不知他是如何挑的人。只是你可猜到要走你身契的是何人?”

妙善听出她的指点之意,老老实实回答:“奴婢对京中不熟悉,猜不出确切的身份。”

谢芷兰于是与她说明了详情。

原来藏书楼那边派人来报信的时候,谢芷兰问了情形,便已知道来人是谁。

京中大族大多人丁兴盛,排行第七的公子大有人在,但值得荣国公府大公子如此不惜脸面也要殷勤夸耀妹妹的,唯有天家皇子。

这位皇七子姓李名珵,乃是皇后嫡出的幼子,自幼便是万千宠爱在一身。

幼年时,侍奉的宫人便传言皇七子天资聪颖、早慧多智。等到六岁时入上书房读书,更有授课的太傅为他过目成诵的天赋而折服。如今虽年未弱冠,还不曾封王开府,更没有正式办差,但朝野内外,早有才名传扬。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便是他多为人所诟病的秉性。

早年大皇子受封吴王离宫开府后,某日宴饮时曾与门客醉谈,说这位七皇子极难相处,为人寡言笑,常有傲慢之语。朝中也有臣子曾在御前与他打过照面,回来时便祈祷自己未来不要在这一位手下听差,说是性格严苛,对下毫无体恤之心。

虽然没有什么劣迹传出,但他尚在宫闱之中读书习武,便已经得了兄弟与朝臣如此评价,为人如何便可以想见了。

谢芷兰最后总结道:“在他跟前当差,务必要谨慎小心。”

妙善一边听,一边不由得回想起他在藏书楼那翻脸无情的模样,心中只觉得忐忑。

若只是个傲慢严苛的便也算了,她只管好好办差就是。怕只怕是个残酷不仁的,若是动辄翻了脸,打骂下仆,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谢芷兰何尝看不出她的心思?只是事涉天家,连她自己的命运都尚未可知,又如何能保住一个丫鬟呢?

“若是将来……我会尽我所能。”

她最终给了一个不像承诺的承诺。

妙善知道,这一句话虽短,却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了。

“奴婢多谢小姐指点。”她福了一礼,告别道,“您多保重。”

此间事了,她报恩也已报尽。

既然命运的风要将她吹到另一处去,那么,她再努力扎根就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