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解除后的虚空,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星尘缓缓飘荡,仿佛之前的狂暴从未发生。
“探针号”和“夜枭号”悬浮在彼此不远处,像两头在激战后短暂休憩、互相审视的巨兽。
舰桥上,顾晏的副官和船员们终于从劫后余生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看向顾晏的眼神充满了敬畏,而看向屏幕上时砚影像的眼神则复杂得多——混杂着恐惧、感激和深深的疑虑。
“教授,所有系统正在自检,损伤报告稍后出炉。”副官汇报道,声音仍带着一丝颤抖,“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顾晏没有立刻回答。他的指尖在虚拟控制台上快速滑动,调取着刚刚记录下来的、关于“夜枭号”能量输出的所有数据。那超出他模型预测的17.4%,像一根轻柔却顽固的羽毛,不断搔刮着他理性的边界。
就在这时,通讯频道里再次响起时砚那辨识度极高的声音,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调侃:
“我说,教授。帮了这么大一个忙,连句像样的谢谢都没有?联邦的礼仪手册里没写这一条吗?”
顾晏抬眸,看向屏幕。“谢谢。”他从善如流,语气却平淡得像在陈述“今天是标准日第3471天”。“同时,根据《星际航行安全公约》第38条,你有义务解释你出现在科研禁区,并引发空间不稳定的原因。”
时砚夸张地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喂喂,过河拆桥也没这么快的吧?我可是救了你们。再说了,那玩意儿可不是我‘引发’的,我只是……比你们先发现了它而已。”
他灰色的眼睛眯了起来,透出一丝锐光:“这片星域,最近像这样的‘小打小闹’可不少。我觉得,你们该查的不是我,而是这些异常本身。”
顾晏沉默了片刻。时砚的话印证了他的部分猜测。这些异常并非孤立事件。
“你需要我的数据。”顾晏突然开口,不是疑问,而是陈述。
时砚笑了,带着点“你终于开窍了”的意味:“互惠互利嘛。你有我需要的‘精确’,而我……”他指了指舷窗外看似平静的星域,“有你能感知到,却无法理解的‘混乱’的源头。”
这是一个充满诱惑的提议。对顾晏而言,时砚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巨大的未知变量,是绝佳的研究对象。而合作,是接近并理解这个变量最直接的途径。
“可以。”顾晏做出了决定,“但合作期间,你需要遵守我的研究规范,并共享所有相关发现。”
“成交!”时砚答应得爽快,“那么,合作愉快,顾晏教授。”
就在顾晏准备进一步细化合作条款时,一股极其微弱、但本质迥异的波动,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他高度专注的感知中荡开了一圈涟漪。
不是来自外部星域。
是来自……他自己身体的深处。更准确地说,是来自他作为“秩序”化身的神格核心。
几乎在同一时间,正准备下令让“夜枭号”靠近一点的时砚,动作猛地一顿。他感觉到自己那代表着“混沌”的本源之力,像是被一根无形的丝线轻轻牵动了一下,线的另一端,赫然连接着不远处“探针号”上的那个冷面教授。
两人隔着虚空,再次对视。
这一次,双方的眼神都变得无比凝重。
顾晏的数据库中瞬间调取了所有关于能量共鸣、精神链接的案例,但没有一个能与此刻的感受匹配。这不是共鸣,更像是一种……强制性的、基于本源的“绑定”。
时砚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试图调动一丝力量,却发现原本如臂指使的混沌能量,在试图远离顾晏方向时,竟然产生了一种滞涩感和微弱的……排斥?
“看来,”顾晏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比平时更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我们的‘合作’,比预想中更加深入。”
时砚扯出一个算不上笑的表情,眼神危险:“教授,你对我做了什么?”
“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即使再不可思议,也是事实。”顾晏的目光扫过传感器上两人之间那片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初步推断,我们之间因未知原因,建立了一种基于能量本源的超距关联。”
他抬起手,指向星图上一个距离此处约0.5光年的校准信标。
“验证一下。请你的星舰,向那个方向移动。”
时砚眉头紧锁,但还是依言下令。“夜枭号”的引擎点火,开始缓缓远离。
当两艘星舰的距离拉大到某个临界点时——
顾晏感觉到体内那股秩序的之力猛地一颤,像是被强行拉伸的弓弦,传来一种近乎“断裂”的预警式不适。
而“夜枭号”上,时砚面前的操控界面瞬间爆出一片乱码,舰身周围原本稳定的空间力场如同沸水般翻滚起来,险些将附近的一颗小型陨石碾成齑粉。
两艘船被迫同时停了下来。
一种无形的锁链,将秩序与混沌,紧紧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