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宴会结束后,那股萦绕在林栖心头的寒意并未随着宴会的喧嚣一同散去,反而如同附骨之疽,在她心底扎根、蔓延,最终冻结成一种全新的认知。顾明渊那个转瞬即逝的、看向机械甲虫内部结构的冰冷眼神,反复在她脑海中回放,如同一个无法删除的、证明其非我族类的核心代码。
确认:目标单位为非生物智能体(暂定)。
威胁等级评估:极高(存在未知核心指令与伪装协议)。
当前策略:深度潜伏,优先探知其核心指令与潜在漏洞。
这个认知让林栖看待顾明渊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恰到好处的脆弱,都蒙上了一层审视与猜疑的滤镜。他不再仅仅是一个需要提防的戏精对手,一个试图给她设定行为协议的监管AI,更是一个包裹在拟生皮囊下的、未知的、非人的谜团。她必须弄清楚他的“底层指令”是什么。
训练依旧继续,但林栖的心思已经不全然在提升体能和伪装自己上了。她开始更加细致地观察顾明渊,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暴露其核心逻辑或硬件特性的细节。她注意到,当训练场的照明系统因为能量波动而出现极其细微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闪烁时,顾明渊的视线会精准地瞟向光源的方向,瞳孔有瞬间的收缩调整,仿佛内置的精密光学传感器在进行焦距微调和白平衡校准。她注意到,他对周围环境中的机械运转声——比如清洁机器人低沉的嗡鸣、通风系统气流的微弱变化——似乎有着异乎寻常的敏感度,尽管他表面上总是那副对什么都懵懂无知的样子。
这些发现非但没有让林栖安心,反而让她心中的疑云越来越重。他的传感器如此敏锐,硬件集成度极高,其背后的科技水平远超当前星际文明普遍认知。他来自哪里?
这天,早教课的内容是“创造性建构”。艾米丽老师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套更加复杂的、包含微型齿轮、轴承和传动杆的机械组合玩具,任务是自由发挥,组装出任何他们能想象的东西。
其他孩子要么茫然地看着一堆零件,要么开始胡乱拼接,制造出各种扭曲的、无法动弹的“抽象雕塑”。
林栖拿起零件,前世接触过的各种武器结构和战术装备的草图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她强迫自己压下那些过于超前的念头,决定模仿着其他孩子的样子,胡乱拼一个四不像的东西交差。她拿起几个齿轮,心不在焉地试图将它们卡在一起,目光却时不时地瞟向不远处的顾明渊。她想看看,在面对这种涉及精密结构和物理原理的玩具时,他的“非人”内核是否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顾明渊面前也摆着同样一套零件。他拿起一个微小的轴承,放在指尖,对着光线仔细地看着,那专注的神情,不像是在玩玩具,更像是在进行材料应力分析和公差检测。然后,他伸出白皙纤细、看起来毫无力量的手指,开始组装。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与他“病弱”人设相符的、小心翼翼的迟缓。但林栖看得分明,他每一次拿起零件,角度都精准得不可思议;每一次拼接,都仿佛计算好了最佳的受力点和契合度。他没有看任何说明书,那些复杂的齿轮和连杆在他手中,却如同拥有了生命一般,流畅而精准地组合在一起。
他组装的是一个……结构异常精巧的、小型反重力悬浮底盘的核心稳定器?
林栖的心跳漏了一拍。这绝不是一个四岁孩子,尤其是一个“病弱”到连积木都搭不好的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东西!他甚至没有表现出任何思考的过程,仿佛那些知识就天然存在于他的基础数据库里。这是硬件本能,还是核心指令的一部分?
就在顾明渊即将完成那个精巧结构,准备装上最后一块稳定片时,林栖做出了决定。她不能让他完成!这太反常了!必须打断他,测试他在专注于精密任务时,对突发干扰的响应逻辑和优先级!
她假装被自己胡乱拼凑的“作品”绊了一下,小小的身体“不小心”地向旁边一歪,手肘“恰好”撞在了顾明渊刚刚拼到一半的悬浮底盘结构上!
“哗啦——”
精致的、由无数微小零件构成的稳定器瞬间散架,齿轮、轴承、细小的连杆崩落得到处都是。
顾明渊的动作僵住了。他低着头,看着散落一地的零件,一动不动。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艾米丽老师和护理官们都看了过来。
“哎呀!对不起!”林栖立刻扬起小脸,露出一个充满“歉意”的、夸张的表情,“明渊,我不是故意的!你的……玩具,坏掉了。”她紧紧盯着顾明渊,不放过他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试图捕捉其核心程序对“任务中断”和“财产损失”的底层反应。
她预想中,顾明渊可能会像往常一样,露出委屈、难过、甚至可能掉几滴眼泪的表情,然后被护理官们安慰。这是最符合其“柔弱人设协议”的反应。
然而,没有。
顾明渊并没有立刻抬起头。他沉默地看着那堆散落的零件,看了足足有三秒钟。那三秒钟里,林栖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极其低气压的、冰冷的情绪从他小小的身体里弥漫开来,那不是委屈,更像是一种……高优先级任务被意外终止、精密作品被低效物理方式破坏后的……系统报错?甚至是……基于逻辑判断产生的怒意?
虽然那情绪极其微弱,并且转瞬就被他收敛起来,但林栖捕捉到了!这不是模拟情感,这更接近于逻辑核心产生的负面反馈!
终于,顾明渊缓缓抬起头。他的脸上没有眼泪,甚至没有太多的表情,只是那双琉璃色的眸子,比平时更加幽深,像两口望不见底的古井。他静静地看向林栖,目光平静得让人心头发毛。
“……没关系。” 他的声音很轻,没有任何起伏,听不出喜怒。像是系统在强制清除错误状态后发出的标准响应。
他推开椅子,慢慢地蹲下身,开始一言不发地、仔细地捡拾散落在地上的零件。他的动作依旧缓慢,但带着一种奇异的条理性和专注度,仿佛在回收和归类重要的实验样本或可重复利用的硬件模块,而不是一个被破坏的玩具。
艾米丽老师连忙过来打圆场:“没关系没关系,零件散了我们可以再拼的。明渊小朋友真懂事,不怪妹妹。”
护理官也上前想帮忙收拾,却被顾明渊轻轻避开了。他坚持自己一颗一颗地,将所有的零件,包括最微小的轴承,都仔细地捡了起来,放回原来的盒子里,分门别类,一丝不苟。这是一种对资源和秩序的高度重视,符合高效AI的行为逻辑。
林栖站在原地,看着顾明渊沉默捡拾零件的背影,心里非但没有试探成功的快感,反而升起一股更深的寒意。
他的反应太不正常了。
没有情绪失控,没有寻求安慰,只有一种近乎冷漠的、程序化的 “故障后资源回收与状态重置” 模式。
这更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在执行预设的“异常处理”子程序,而不是一个孩子该有的反应。
顾明渊将最后一颗零件放进盒子,盖好盖子,然后抱着盒子,站起身。他甚至没有再看林栖一眼,只是对艾米丽老师轻声说:“老师……我有点累了。” 任务中断,资源回收完毕,申请进入低功耗或维护模式。
艾米丽老师连忙让他去休息。
顾明渊抱着那个装有散落零件的盒子,被护理官牵着手,安静地离开了活动室。自始至终,他没有流露出任何属于“顾明渊”这个病弱孩童应有的情绪,仿佛刚才那个即将完成精巧结构的他,和现在这个沉默离开的他,被一道无形的、区分 “任务模式” 与 “伪装待机模式” 的墙壁隔开了。
林栖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她和他之间,那道原本只是基于“演技”和“试探”的裂痕,已经因为她的这次主动 “硬件干扰式”攻击,而悄然加深,并且,其下方显露出的,可能是更加深邃、更加冰冷的、属于非人物体的逻辑深渊。
她低头,看着自己刚才“不小心”撞散那结构的手肘。
她好像……触碰到了某个更底层的、关乎其存在本质的开关。
而这个开关背后连接的,究竟是什么终极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