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77章 第 77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77章 第 77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18:11:20 来源:文学城

回去路上子昆道:“二姐,你当时在凤凰台是不是和那个叫姜玳的有些不对付?”

提起姜玳,羽昆冷笑一声,道:“我能和她对付什么?身为长老之子,又师出凤凰台,满脑子想的却是男欢女爱,就这点出息!”

子昆笑起来,道:“大姐总在我面前说凤凰台学子如何了得,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

羽昆横了弟弟一眼,道:“我和你说过多少回,这种话在我面前说说就行了。你倒好,说到王城来了!”

子昆慢慢以手掩住了嘴,只以一双眼睛示意他封口了。羽昆瞪了他一眼,子昆却又立即放下手,又道:“不过我听他们说起姜珺,倒觉得有些意思。”

羽昆有些不耐烦,道:“他能有什么意思?休再聒噪,随我回客舍!”

到了客舍,二人同去向姨斛问安。姨斛自他们回来那日便从大长老府中搬了回来,见他们姐弟二人回来,说了两句便让他们自去休息,羽昆却道她还有话说,说罢,她挥退了侍女,又让子弟守在屋外。然后掏出了那枚玉石。

姨斛有些疑惑的接过去,在手中翻来覆去的看。这枚玉石十分精巧,玉质光润,大部为红色,上有一钮,下为小小正方,正方之内,刻有横竖复杂齿纹。羽昆低声将那侍女所言转述。

羽昆说完后,子昆道:“那侍女说母亲认得她家中老人?恐是诓骗吧。母亲如何会认得一个远在姜寨的侍女家中老人?”这也正是羽昆不解之事。“我待要问她到底何意,她道不好多言,约在明日东门。”

姨斛看着玉石,此物非寻常物件。她道:“那女子长的什么模样?”

羽昆将那女子相貌描述清楚。姨斛仔细回忆,却始终不记得何时见过此等模样之人。子昆道:“要不明日我带几个子弟过去东门一趟,他们若敢见,便什么都清楚了。”

羽昆却道:“这人约的是我。你过去,只怕他们不敢认。”姨斛将这玉石交给羽昆,道:“明日你们两人都去,若真有什么也好有个照应。”二昆应了。

子昆又道:“明日便我和礼官一起,带几个子弟过去东西门转转,看有没有东西可买了带回去。”

当时计议已定,各归院落洗漱休息。

第二日一早,子昆和礼官一起领着几个子弟去了东门。羽昆在客舍内等了一时,带了两个子弟,也往东门而去。

南城与东城交界处,以一条宽道做间隔,路两旁间植树木。道上,两队各十人黑甲相对来回巡逻,以防东城之内庶民冲撞南城。羽昆他们遇到巡逻黑甲,出示玉契,黑甲领头之人行一礼,放他们入了东城。

自东门向内,一条主路将东门市场分作两边。主路两边,低矮房屋鳞次栉比,密密匝匝。道路上,城内外居民卖鲜鱼蛋禽,肉类野味,谷米柴火,各种陶罐布匹的不一而足,将道路挤占得几乎不容二人并排行走。

主路两边房屋以内,则是前店后房的各类工匠之家,再顺小巷往里走,则安静许多,多为庶民的低矮居所。这些居所建得极为密集,两屋之间几无空隙,两户人家几可隔墙相望相闻。

大街上人来人往,子弟们将羽昆围在中间,一路走一路看。一子弟发现了子昆他们的身影,指给羽昆看。一行人正要过去,忽然一个肩膀上扛了一个罐子的男人走过来,一边走一边喊着让路让路。

他若小心穿插,必可安然过去,偏偏他一条道路走直,竟不带拐弯,果然与一人相撞。

他肩膀上的罐子一抖,罐子里的水哗哗倾泻,水里养的一尾鱼跳了出来,在地上活蹦乱跳。

男人叫了一声“我的鱼!”鱼在地上乱跳,男人左扑右捉,总也抓不到。这下彻底把路挡住了。

羽昆他们一时过不去,便转至路边等候。那男人抓条鱼,却如玩杂耍,几扑几纵,前前后后转个不停。人群中有人起哄道:“到底会不会抓?不会抓就算了,我来替你抓,抓到了就归我,回去炖个汤!”

“你想得美!”男人有些恼火。

子弟们看得正热闹。忽然,羽昆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说道:“二公主手弄脏了吗?我处有水洗手。”

这句话就在羽昆身后说出,说得又快又轻,羽昆几乎不确定是不是有“二公主”三个字。但是这一路羽昆正是警觉时候,于是立即回头。

她身后,有一个男人站在子弟身后,半垂着头。见她转头,这个男人抬起了头,直视羽昆。这个抬头直视的动作与昨日侍女一致。这男人让羽昆看清楚了脸后又低下了头,轻声道:“日出东门,劳您一观。”

羽昆上下打量一遍,朝这男子走近一步,男子退开一步,转身向前引路。羽昆和子弟离开拥挤大街,随这男人进入小巷。小巷蜿蜒曲折,纵横交错,走过几个小巷,那些市井嘈杂之声便恍若隔世。

小巷之内,安静非常,连人也少见,只偶尔闻狗吠鸡鸣之声。男人带他们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一个子弟靠近羽昆,低声道:“此人带着我们绕了原路。”羽昆微微点头。

终于,男人带着他们穿过一条横巷,又折向东,在一个院子门口停下了脚步。

他打开院门,躬身请羽昆他们进去。羽昆看着一眼他的身后,日光明明暗暗,小巷曲曲折折,看不见尽头。羽昆收回目光,又看了男人一眼。男人一直躬身行礼,恭敬无语。羽昆提步走进了院子。

院子很小,院内别无它物,略可称赞的大概只能说比较干净。男人掩上柴门,走至屋前,恭敬道:“姥姥,我将人请过来了。”

屋内没有人说话,羽昆盯着门口,过了一时,门内慢慢移出一个苍老的身影。

此人身穿褐色短衣,满头灰白交织头发,腰背有些佝偻,脸上皱纹横生,面皮却还可称白净。见她出来,男人跨进门内,搀扶住老人。老人摇摇头,自己走出门,向羽昆行了一礼。

羽昆忙上前一步,扶住老人,道:“您客气了。我为小辈,怎能让您行礼。”

老人闻言笑眯眯的拍了拍羽昆的手,就着羽昆的搀扶,一起步入了屋内。

屋内,老人和羽昆分主宾坐下。引他们过来的男人送上了水罐和水碗,分别倒了一碗水放在老人,羽昆面前。又给等候在外的子弟倒水,倒完水后,男人退到门口,面朝门外。

羽昆向老人拱手道:“我不知这王城之内竟然还有母亲故友,没有早来拜会,是羽昆之过。”

老人笑道:“你还年轻,我们都是老人了。我们这些老人,若不是特意提起,只怕你母亲都要想不起来,所以这个不怪你。”老人说完,问羽昆她母亲身体可还好。

羽昆道都好。老人长叹一口气,带着回忆的神色道:“当初我与你母亲一样,都是三十左右的年纪,一眨眼,我都这么老了。”

羽昆心中疑惑,但这老人话中怀念之情不是作伪,且她神情和蔼,莫名让人心生亲近。羽昆含笑看着她。

老人叹息了一回,回过神来,向羽昆道:“昨日你在四长老府中见到的那个女子,是我的小孙女,名叫姜玑。当然,在四长老府内,她不叫这个名字。”

羽昆一愣:在姜寨王城之内,能以姜为姓且有名的至少是百姓以上,为何会入府做侍女,且居住在此等庶民陋巷之中?

老人却不打算先解答羽昆的疑惑,接着道:“这个,”她指了指门口守护之人,“乃我家中总管之子,他母亲过世了,他接替了他母亲。”

听到此,羽昆肃容,再次向老人拱手行礼,道:“羽昆疑惑,还请您不吝赐教。”

老人看着羽昆笑道:“你真像你母亲。”她让羽昆坐下,接着道:“当年,我第一次见到你母亲,正是在吕良城内。当时你母亲当选大母,我与我姐姐一同过去,给你母亲祝贺。”

说到此,她略有停顿,接着道:“我姐姐,正是前任王城大母,母珍。”而她,则是母珍之妹,姨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