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30章 第 30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30章 第 30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6:38:49 来源:文学城

郑城,处于伏牛山下这一片千里沃野平原的收紧处。城池左右两边各有大山,左右相挤,仿佛正位于一个口袋的咽口处。往上,北接尹,狐两城;西边,正是一处盐道东出的终点;东边开始往下,又是绵延大山。由它这个入口往下,即是羌族大部之所在,故此,郑城即据地利,又为关口重城,其繁华重要可见一斑。

到达郑城以后,进城,确认身份,入住客舍如此种种皆与以前各城池相同。尼能等人当时以为不过在这郑城等得两三日,便可拿到符契继续往下,然而此次超出了他们的意料。

他们一连在此城淹留将近半月,却始终未能见到郑城守。见不到城守,便领不到符契。护送他们的人员连续几日上城守府询问,却无果而返。最终还是久等不过,不得不寻城守门下人核过符契先行返回。

这一日,季四人在城门口送别二人,见二人走远,方才转身。彼此望来,都在各自脸上看到了不安和茫然。护送他们的人回程之前再三嘱咐,因郑城为重城,位置特殊,让他们一定要拿到符契,不可因久等不过就自行行事,不然性命极有可能不保。

易叔已数次询问客户人员是否可面见城守,均被告知城守事务繁忙,让他们耐心等候。可他们已等候了这么多日,到底何时才能到头?

四人走在回客舍的道路上,初入城时那种见到恢弘城池,规整道路和房舍及热闹市集的激动心情早已消弭。一路上市声仍然热闹,然而各人心中只觉茫然和萧索。

这一日一早,吃过饭,易叔三人便出门逛去了。季在屋内静坐一会,觉得无聊,便也出门,一路看市景,渐渐出了南门。郑城之外,远望即可见两山如抱。远处见有村郭烟树,远望蒙蒙不明。他们自收割后动身,行至郑城,已有一个多月。天气逐渐转凉,早晚露重。此时远望村落,屋顶树头,竟似寒霜未化,令人体生寒意。

季远观村舍,想起族人们此时该是抓紧赶制寒衣,捡拾柴火等等诸事,又不由自主想起了家中情形。出来一个多月,家中父母弟妹是否都还好?象是否已从姜寨返回?还有芸和孩子,他们可都还好?种种挂念,萦绕心头,缠绵黯然,自不必多说。

赏玩一阵,季转身回城。入城之时,见前方喧嚣,有人大声喊:“前面的让一让,让一让了。”

人群纷纷朝两边散开,季跟着让到一边,见一队驴子,足有二十多头,每头驴子背上各挂一两边口袋鼓胀的黑色麻布包裹,背上再驮着行李,驴子步履沉重稳健。这驴子身上所驮之物应甚是要紧,因每头驴子身边都有一壮汉牵引,领头和殿后又各有两名壮汉。这一对驴队缓缓从城门穿过,向南而下。

待这驴队过了,旁边便有人发出艳羡之声。季听他们说,才知这是一队外族盐队,今日领到了城守的符契,动身南下前往羌族大部。听说盐队领到了城守的符契,季心中一动,忙赶回客舍。回到客舍,见易叔和舍人两人一人一双筷子,正一起就着一个陶盆夹肉吃。

见季回来,易叔招呼他一起来吃,季本想摇头就走,转念间还是改了主意。过来坐下,夹了一片肉放在嘴里慢慢嚼着,听易叔和舍人说话。

舍人年纪将有四十多,专职管理客舍,多年迎来送往,见识颇广。易叔与他打了两次交道,发觉这舍人说话有趣,便时常到城外猎个野兔,央这舍人做了,然后两人坐一起一同吃,一同闲聊。季听了一时,见易叔说的都是漫无边际地话,便主动提起今日在南城门见到的那只盐队。

舍人道:“他们啊,来了许多时日了,我记得比你们还早来几天,今日才领到符契南下走了。”

“这盐队听着好像是外族的?”季正要顺着舍人这番话往下问是否该轮到他们去拿符契,哪知易叔嘴快,打了一个岔。

舍人道确是外族,因此审验颇耗了些时日。“如此说来,那应该轮到我们了。”季忙道。

舍人摇摇头,道:“这还不清楚,要等城守门下通知,不过按时间来排,应该也快到了。

季最想听的就是这句话。虽仍无明确日期,起码有了一个预期,比之前只叫耐心等待是好太多了。他心中轻松,也说了一句场面话:“如此说来,贵城守之责真是不轻。”

“可不是呢?!”舍人道,“你们也别嫌等候时间太长,实是这郑城太过紧要。其实你们还算好,要是运气不好碰到城守受召回吕良,一来一往,没有一个月回不来。那也只能干等。”

“你们这城守,一年四季都如此的忙?”易叔有些咋舌。

“可不呢?你想想,春天要督促下辖各城各邑春耕,夏季不是乞水就是抗水,再就是协调水源;秋季要督促秋收,不要误了好时日;秋收过后,要组织冬狩。平时各种城墙,房屋,道路,河沟检修翻建等种种事项都归她管。再有往来人员核验,往来商旅核验诸多事项,殊不轻松啊。我曾听城守门下人道:这一城之中,耗薪材最快的,莫过于城守。为何?因她日日夜里都要燃火议事。”

季听了,心里只觉有些不可想象。易叔又起促狭意,道:“如此之忙,那岂不连生孩子的时间都没有?”

“孩子还是有一两个的。”

“那你们城守是真厉害,居然在这百忙之中,还能抽空生孩子。”易叔夸赞道。

他这话听来有些怪气,但是又听不出什么恶意,那舍人笑骂一声,道:“要不她该当城守呢?”

----

舍人既说差不多该排到他们去换符契,季等人便又耐住性子等了两天。这一日早上吃过饭,静坐无事,几人正打算出门逛去,忽然舍人小跑过来通知城守今日要审验他们的符契,城守门下人正在大堂等候。听如此说,几人忙收拾东西,又整理仪容,随舍人来到堂上。

堂上果然站着一个身穿厚袍衣的青年女子。季他们和这女子互相见礼,略寒暄几句,女子便领着他们出门,往城守府去。

季他们刚到时,便远远瞧过城守府一眼。此时走近城守府,见门口仍立着两强壮男子。走进门去,门里是一个四方庭院,庭院两边是厢房,对面一排三间的轩敞大屋。绕过这排屋子,后面有一道围墙,墙内又是一个四方庭院,正对面是一间开阔大堂。女子领着他们来到第二道门,门下即有人进去通报。一时这通报人出来,请季他们入堂。

季他们入堂坐下,随即有人奉上茶水来。季见堂屋以整木做屋梁柱,四壁为土制,墙壁平整,涂以白色,此时阳光射入室内,整个屋内明亮异常。地上有一大火盆,想就是那舍人说的日夜燃薪的火盆了。堂内上座两侧,各放置有一个小几,几上别无它物。

坐了一时,门口出现人影,季他们转头望去,只见一行五人鱼贯而入。领头为一中年女子,中等身量,头发尽皆盘起,头上束一玉冠,身穿黄色厚袍,双目有神。她身后,跟着一行四人,两男两女,两女各怀抱一细布小包裹。

这便是郑城守了。

季他们起身迎接。待城守走至上位以后,季等人向其拱手行礼,城守回礼,其身后四人也随之见礼。坐定后,城守道:“因近来事务繁忙,劳各位久等了。”季道不敢:“郑城市集繁荣,人民安乐,商旅云集,街道整齐有序,此皆耐城守之功。”

城守微微一笑,道:“我听说各位是从北部伏牛山上下来?”季道是,便将尼能族情况大致介绍一番。城守又道:“上邑符契我门下人已经核验过,请示贵族符节再次验过。”季便捧出符节,城守身后一女子接过,仔细与其手中木质复刻版核过,又递与城守看过,方将尼能符节送还给季。

“符节等查验无误。几位可否告知去吕良城之目的?”

季便将早已说过数遍的话再次重复一次,同时奉上了玉环和玉佩。城守接过,仔细看过后还给了季,问道:“当初你在山中遇到羽昆时,她多大?”

“当时我十七岁,她说她十六岁。”

“当时她从姜寨返回经过贵族,是她独自一人还是另有同行人员?”

“有人同行。”

“这同行人是谁?”城守又问。

甫一见面城守便连番发问,实令季措手不及。他不由看着城守,城守目光平静,脸上五官线条微带笑意,季却忽然想道:此人内心实大异于其面上笑容。

季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城守也不催促,慢慢饮着茶水。

眼见堂上气氛陷入尴尬,易叔正要解围,季忽然开口道:“同行者,据说为姜寨王城二长老次子,名姜环者,余下皆为姜环之随从。”易叔不防季突然将实情吐露,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诧异和着急。

“这姜环及其随行人员随同羽昆一起进了伏牛山?”仿佛没注意到易叔脸上的神色,城守语调平静,问道。

“是的。”

“你们进山去寻找,同样也没有发现他们?”

“是的。”

“你们同姜寨早有来往?”

“我族常与他们进行换物。”

“那么,你能否再告诉我你们要寻找吕良的目的?”

“我们不是要寻找吕良城。我们以为只有到吕良,才能知道羽昆是否安全回来。”季不由反驳道。这城守直呼羽昆之名,情急之下,季也忘记了羽昆的尊称。

季的反驳有些不合适,但是城守并未表示不满,只是接着问道:“确认羽昆的安危之后呢?”

“确认她安全后我们即返回我族。”季决意振作气势,目光炯炯地看着城守。

城守微微一笑:“如此,你们不用远赴吕良了,我即可告知你结果。”季一愣。城守接着道:“羽昆没有回到吕良城。”

季明白她的意思了。一种说不明白的情绪霎时涌上心头,就在这翻腾的情绪中,季艰难问道:“那你们族里,确认她的安危了吗?她有没有经过你这里?”

城守看着他,脸上露出一抹温和地笑意,道:“我们在寻找她。她没有经过我这里。”

其实季应该再争取换符契,可是城守的意思如此明显,他感觉自己再找不到任何理由任何言语。此时城守又道:“我族感谢贵族不远万里来告知羽昆消息,一路风餐露宿,奔波辛劳,此情我族铭感于心。各位若不嫌弃,请于客舍多住几日,以全我族感激之情。”

季勉强道:“城守不必客气。我们已逗留多日,离家也将近两月,消息既已带到,我们今日便返回了。”

“诸位归家心切,原本我不该阻拦,只是今日启程太过匆忙,还请各位于客舍再休息一晚,明日从容动身。”城守道。

季的心情恶劣到了极点,只勉强支撑,道:“既如此,那我们便再叨扰城守一日了。”

说完,城守身后一日起身走出,季等人起身,城守送至堂外,互相拱手道别。

从城守府出来,若不是前面还有城守门下人,易叔当时就要叫出来。他忍住心中疑问,一直等回到客舍房间才开口。

“这是怎么回事情?你当时为何要说出姜寨人?”一关上门,易叔责问道。

季没有回答,只道:“收拾收拾东西,明天一早就动身。”

“就如此回去了吗?如果不找到那羽昆,象,”季看了他一眼,易叔回望门口,放低了声音:“如果不找到那羽昆,象该怎么办?”

“羽昆没有出现。”季道。

“你怎知她没有出现?没准那城守是糊弄你呢!”

“不管她是不是糊弄我,她都不会让我们换符契。”

“她怎么会不换呢?那羽昆是她们族长二女,身份如此贵重,如不放我们过去通知吕良,那羽昆若出了事,她担得起责任吗?!”易叔苦口婆心,深深后悔在城守府没有由他来应对城守。

一直没有开口的序劝道:“叔,你别着急。在堂上我看那城守的意思,她一开始可能就不打算给我们换符契。”

“她为何不换?她没有理由不换!事关其族长二女之安危,她如何敢不换不让我们过去通告其族长?”

“也许,她们族内已经知晓此事。如今距离羽昆他们出事这么久了,说不定这消息早已传到羌族。因此我们是到吕良告知她们还是在此处就告知城守,对羌族而言,差别都不大。再者,我们毕竟是外族,又是首次交往,郑城守不愿放我们过去也情有可原。”序分析道。

季坐在一旁,默默听着易叔与序反复分析。序的分析虽然在理,但是季心中仍然无法释怀。易叔指责他当时应对错误,出来后他何尝没有揣度过另一种可能?说到底,他不得不承认,事情变化成这样,确实是他的问题更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