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 第29章 第 29 章

写给十六年的无名书 第29章 第 29 章

作者:许端阳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6:38:49 来源:文学城

易叔道:“我们几人是伏牛山上的尼能人,这位是我们族长之子。此次我们为寻找贵族族长而来,因不知具体位置,故而冒昧上门。”

邑长听完后不免面露诧异,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眼,问:“诸位为何事要找我族族长?”

季道:“昔年我曾与贵族族长二公主羽昆相识,月前偶尔获得她消息,故来通报贵族。”

“可有何凭证?”

季从怀里拿出当初羽昆送的玉环和玉佩。其实这二物并不能真正算作信物,但邑长接在手里,仔细查看一番,仍延手请道:“既如此,诸位请屋内坐。”

走进门内,才发现门内是一个围成一圈的横向长方形的院子,院子里土地平整,有几个小孩子在玩耍。与门口相对的,是一座大开两门的堂屋,从门口直至堂屋门口,以石板铺着一条走道。

堂屋后壁没有开门,显然此屋后还有屋舍。堂屋内左右相对铺着两张草席,连成一片。邑长请他们入座。于是易叔坐左边上首,之下依次为季,序和苍。邑长居于上首。那高大男子立站门口一侧,想来是护卫。他们坐下后,即有二女依次送上茶水。

坐下后,邑长将玉环和玉佩还给了季,道:“此二物确为我族之物。”想来这两件玉器上有些特别之处,能识别出来。“能否告知你如何得来此二物?”邑长向季问道。

季便将他和羽昆如何相识一事告知。

邑长神色专注,听季说完后问道:“那此次诸位寻找我族族长,是为何事?”

“月前,二公主带着人来到我族,说从姜寨归来,要返回贵族。歇过两日,便进了我族身后的伏牛山。当时正值夏季,雨水频发,我族打猎人回来告知山中多有被雨水冲垮之处。我们担心二公主在山中遇到危险,去山中查看。只见山中落石遍地,水道阻隔,遍寻她们不着,只得返回。

回来后益发担忧,我们长居山中,知道若是遇到山体垮塌,危险极大。因此我父亲派了我和几位族人出来,一边在山中寻找,一边看是否能找到贵族之处,确认二公主是否安全,也不枉我们在山中互相护持一场。故此我们边找边走,这两日才走出山中,来到贵邑。”季回答道。

他年轻,相貌又好,很给人可信任之感,加之他心中确实一直为羽昆担忧,因此这番话虽与事实有许多出入,但是在邑长眼里,显得极为诚恳。

“原来如此,多谢贵族对我族二公主如此一番情谊。”邑长道。

季微微摇了摇头,心中有几分苦涩:许多事情其实不能拿出来说。一旦说出口,便无可挽回地变了味道。

“即是贵族族长派几位过来,可带有贵族符节?”邑长又问。

易叔便捧出尼能符节来。尼能的符节为野猪獠牙磨制雕刻而成,长不过半掌,半面磨平,上刻有两道起伏线条,意为伏牛山形,伏牛山下为一持矛带鹿角冠的男人形象,意为尼能先祖。

邑长双手接过,仔细查看,然后对季道:“此为贵我两族首次相交,容我记下贵族符节之状。”季点头。坐在邑长身后靠右侧墙壁的一女子膝行上前,双手捧过符节退下堂去。

在等待刻录符节的间隙,季还是忍不住问道:“敢问邑长,贵邑这数月内可有什么人经过?”

邑长摇头:“鄙邑为边陲小邑,极少有人员自北而来。”

过一时那女子又捧着符节和一方木板重新登堂。进来后,该女子将符节和木板递给邑长,邑长接过仔细比对,方把符节奉还给尼能,道:“几位来访原因我已了解。我邑地处偏远,为我族最靠近北方之村落。各位请在我邑歇息几日,容我将各位信息往上报过再行安排。”

尼能诸人自然听从安排。于是邑长命人领他们去客舍住下。所谓客舍,既与尼能客院同类,专为给来往客人提供歇息之所。

一女子应召上来,领季四人前去客舍。

客舍位于村落的左边,距离邑长之居隔着两条道路。客舍样式不过大同小异,四人进去放下行李,即有人抬来热水,等他们洗漱干净,堂上早已摆上饭菜。

直至他们躺下来,一种不敢置信之感才终于浮了上来:事情竟然如此顺利吗?一出伏牛山,他们便找到了羌人村落,这村落邑长又意外地好打交道。如此好的开端,是否意味着他们这一趟必将顺利?是否意味着他们必可将象从姜寨换回来?

直到这一刻这一趟远行才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然而他们只是简单说了两句话,便不由自主地沉沉睡去。二十多日的奔波跋涉,如今终于有机会好好躺下来睡一觉,自然躺下即着,一觉酣睡到天明。

他们在这柳邑逗留了约有五六日。终于,一日下午,邑长亲临客舍,向季等人道她已得到回信,明日即可安排人护送他们继续往下行。

季等人心中正等得焦急,此刻听邑长之语,自然求之不得。

----

第二天早上醒来,水和饭菜早已准备好,连同他们路上所吃空的粮食,在他们吃饭时也由人重新装满了。吃过饭,季几人由人带着去见邑长。他们到时,堂前门外,已立有两人,一男一女,俱是精干模样。

邑长先询问他们昨晚是否睡好,又询问他们早上是否吃饱。季一一回答,又再三表示了感谢之情。最后邑长道:“堂下这二人将持我邑符契,随几位到下一邑交接,我便不挽留各位了。”于是季四人道过叨扰,再三谢过邑长,便随这二人一同出发了。

他们从村中穿过,走上来时的道路。初时一行人均默默赶路,待离村庄远了,送季他们前去下一邑的两人才逐渐活泼起来。他们问尼能人从哪里来,为什么来。听说他们住在山里,又问是不是全靠打猎为生,人口多不多等等。

易叔因去过姜寨,见此村落管理形制与姜寨大致相同,猜测此二人身份想必也与姜寨所设置的一样,便问二人是否为邑长的部属,是否还需要下地耕作。女子听他问得到位,便问易叔之前是不是来过羌地。易叔道未来过,但是他们常去姜寨,故此有些了解。

“那姜寨,比之我族如何?”女子听他如此说,生了几分兴趣。

“实话讲,他们村落的规模好似比你们要更大些。”

女子一笑,道:“他们村落比我们的村落规模大那不出奇,因我们这个邑是近几年才拓到此处的。你们往下走,再比较比较。”

“原来如此。姜寨人曾说过,你们族和他们族原是一族,后来才分成两支的。就凭此,想来你们两族人口,土地规模上当差不多。”易叔道。

那女子呵了一声,隔了一时才道:“我听老人说过,我们同他们先后脚从大江上游下来,我们先占了地方,他们先是往东,后来没得办法才北上的。这番缘故,大江两岸各族无不清楚,只是你们离我们远,不清楚罢了。”

“这个确实,”易叔有两分奉承的意思,如此道。“说来,若不是此次我们族长担忧贵族二公主的安危,吩咐出山来找,我们还真不可能翻过伏牛山来找你们。从我们进山到找到你们,足足将近月余!我们去最近的姜寨村落,最慢不过三天也就到了。因此我们多与他们来往。”

两人听说他们在山里走了这么多日,均有些咋舌。他们一直生活在平原,纵目所望,远方虽群峰耸立,但他们从未去过,因此想象不到要走月余,那山该是如何壮阔。

易叔也起了谈性,“嗐”了一声,道:“在山中走这些日子算得什么?听我们族里老人说,我们祖先当年从大山上下来,一直走到伏牛山,你们知道走了多久?足足十数年!你想想那山该是如何广大。”

两个平原人果然无法想象什么山要走这么多年才走得出来。

“走了这么多年才走出来,为何不直接下山呢?”一直未说话的青年男人道。

“我们尼能族一直靠打猎为生,当初从大山上下来,也是因为大山上的猎物不够,不得已才下的山。后来追着猎物的踪迹,慢慢走到伏牛山的。祖先定下的传统难改啊。不过这几年我们也学着种地了。”易叔道。

“还是种地好些。”那男人赞同道。

“确实啊,看看你们的规模,再看看我们族里的人数,还是种地更能养人。”

一番话,说得二人都笑起来。一行人一边走,一边闲聊。过午时不久即到了下一邑。这一邑,果然村落人口比上一邑又大些。二人显然极为熟悉此地,领着季他们径直到该邑邑长门前,稍微等候即被引入门内。

邑长端坐堂内,柳邑二人奉出随身携带符契查验过了,又请了尼能的符节与这二人带来的复刻木板核验过,才算对接清楚。二人说明护送缘由,邑长又询问清楚尼能人的来意,方道:“即如此,今日便各位便在休息一晚,明日我着人护送你们前往下一邑。”

第二日早晨,吃过饭,那二人便要回去了。临分别前,易叔邀请他们有时间到尼能族去玩。那二人感谢他们的邀请,对尼能诸人道:“你们往下再过四五邑,便到尹城了。尹城守会指引你们到下一城。”

“那我们这一路,大致要多少时日才能到贵族王城呢?”易叔问。

那二人道:“我族大母所居为吕良城,非为王城。不过我们最远也就去过尹城。吕良城据此有多远,我们还真不清楚。但是听邑长偶尔提过好像至少得需一个月左右。”

羌族果然地方广大。

几人互相道别,各自赶路。

日行夜宿,尼能几人在羌族地方上已走过十余日。五日前,他们到达尹城。尹城下辖十数邑,五六十村落,城内果然繁荣。他们在客舍等候三日,尹城守才有机会接见他们,核对了符契符节,详细了解他们的来意,又问了尼能族情况。

在尹城季四人在客舍之内又等了几日。得到了上级城守的回复,尹城守才核发了符契,着人送他们到下一邑。

他们于次日早上出发,傍晚时分到达下一城与尹城相接之邑。同样对换过符契,几人于第二天早上再次出发。又过十来日,他们到达了此行的第三城,郑城。此番行来,越往南走,每一城邑的规模都较上一城更大些,道路上来往人员逐渐密集。

自下伏牛山后这一路行来,虽然每日跋涉,尼能四人却并不觉得如何辛苦。究其原因,实在于这羌地之富裕。不说大小城池,便是各村邑提供给他们的吃食和路上的粮食都非常大方。

四人初始还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后来一路南下,所经村邑无不如此,方才知这羌地粮食之充裕竟至于此。且各村邑城池之上下交通又十分通达,每至一邑或一城池,各邑长城守必安排人员领他们入下一邑,并一路安排他们的住宿吃食。吃饭不愁,道路方向亦不愁,如此如何能不叫尼能四人觉得轻松?

四人愈走愈加有信心,仿佛那吕良城只在咫尺之间,不日可到。届时,他们必然能说服羌族大母救出象来。然而,这一路昂扬志气,终于在郑城低落了下来。

有了一个收藏,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