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小人通天 > 第122章 网

小人通天 第122章 网

作者:谈天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0:36 来源:文学城

苏韧抿了下干涩的唇,道:“请进!”

门随风动,一个长长人影瞬入屋子,随手关门反锁。昏暗中,其人目光雪亮,静无生息。

苏韧发觉,此影居然有分眼熟。他沉吟片刻,微发笑道:“都睡了啊。如何深夜来此?”

那人开口道:“嘉墨,是我。”

果然这个嗓音,也有分熟悉。苏韧点头应了一声。他摸索着,重燃起灯烛,再瞅来人,讶然道:“万兄,是你?"

来人正是苏韧当内阁中书时的同僚——万周。自从此人去蓟辽帮廖严办军务之后,与苏韧已互绝音书许久。苏韧琢磨:俗话说,来者不善。难道万周竟与丰娘之死有牵连……?

万周眼光先落在凌乱的书架上,再拱手道:“嘉墨兄,恕小弟唐突。小弟此来,有机要奉告。之所以用了功夫,是不想旁人泄密。你的护卫,我只点了他穴,不会伤及毫发。”

苏韧省略平日的客套,请万周坐,促膝道:“万兄你说请讲吧。”

万周低声道:“小弟来此,是廖制台所派。”

“廖大人……我才拜见过他。”

“不错。但瓦剌大汗暴卒。如今国师等人封锁消息,囚禁王弟,派人向我朝求援。廖制台恐怕生变。进宫面圣后,已出发往北去了。”

苏韧念起呼其图的一节,想他们还是晚了一步。他皱眉道:“瓦剌这些年经营得法,休养生息,人强马壮。在边境与我朝旗鼓相当,何来求援之说?”

“名不正而言不顺。国师想要登上汗位,缺乏件王族的传世国宝,因此不能轻易如愿。王弟虽被囚禁,但各部首领心向往之。如果我朝肯加援手,他答应向我朝割地称臣。”

苏韧抽了口气,说:“此乃绝密军情。小弟不过顺天府尹,你向我泄露,怎就‘名正言顺‘了呢?"

万周叹息道:“兄台尚不知内情。廖大人要务在身,不得不回边境。已向万岁保举了兄台,为他分忧。万岁多半是允准了,所以大人临走,写了一张字条,请您过目。"

苏韧擦了擦手,接过来瞧,真是一张廖严字迹的便条,上边写着:“嘉墨,知难而进,勉力而为”,下面按了一个廖严的私章。那廖字,形状宛如一只收起翅膀俯瞰世间的老鹰。

苏韧心潮澎拜,一时忐忑,不知廖严保举自己为何位置,又揣不出皇帝是何心思?

苏韧尚未开口,万周补道:“廖制台还嘱咐小弟。他有一本未完之书,内有处理军政事务的心得,特别有对瓦剌秘史的了解。因为蔡阁老不喜军务,所以可以先给苏兄借阅。我暗夜来访,不便携带书籍,还是请苏兄去见老夫人。由老夫人授予兄台。”

苏韧连声感谢,说:“廖师之恩,没齿难忘。此番辛苦吾兄了,你也要跟随廖师出发去北边嘛?”

万周起身道:“正是。”

苏韧忽心念一转,问:“你说起瓦剌王庭,有一传世国宝。可知那是什么?”

万周思索片刻,道:“兄台知否,世上曾有青华仙册一说?"

苏韧暗自惶惶,故作茫然:“那是何物?”

万周低声说:“青华仙册是前朝国宝,传说可以令人起死回身,长生不老。但百年之前,献出青华仙册的人,却大不吉利。不仅全家被杀,自己还逃到了漠北,投靠了瓦剌。当时瓦剌尚属蛮荒部落,奉他为国师。结果此人在森林火焰中,挑出了一块未烧掉的鹿皮。说这宝贝乃是青花仙册的药引,取名叫‘玄天引’,于是百年来大汗们把这块皮子代代相传。不得此者,不当立!”

苏韧面色一变,抽了口气,嘴上却说:“这真是术士的无稽之谈,亏得瓦剌人信他。”

但在他的脑海里,已是万念燃烧,令他一阵眩晕,不得不用袖子掩住了下半部脸,咳嗽了几声。

万周打量他,正要问话。只听门口一阵脚步,随后有人急急拍门,大声道:“相公,你在里面吗?”

万周欠身,唇语道:“尊夫人。小弟领教过。”

苏韧忙道:“娘子,我已睡下,这就来!”万周来此,肯定不想让谭香知道。

这间书房不大,没有后窗,苏韧做手势与万周,让他看自己的行事,万周心领神会,无声点头。

苏韧开了前窗子,万周一避,藏于门后。苏韧揉眼道:“我坐着,竟睡过去了。”

谭香隔着窗棂,一只热手掐住他脉搏,脸上看不出表情,只说:“你迷糊了,赶紧开门!”

苏韧慢悠悠过去开门。一打开门,他就张开双臂,把谭香拥入怀中,贴着胸口,抱得很紧。

此情此景,他不得不抱她,但实在,很想与她相拥。因为世间无常,说不定有一天,就不能再拥有她了。

谭香闷在他胸前,乖的很,嗡声说:“你……唉?……你睡迷糊了么?我却睡不着……”

那万周拱手一笑,羽毛般飞身跃出。乌云遽散,廊下只有清冷月色,并江鲁的鼾声。

苏韧还是死死抱住谭香,缓过口气,才觉得肋间发凉。他低头松手,见谭香手持一把菜刀,贴在他的衣服之上。苏韧失笑,背上出了冷汗。

他嫌弃自己手冷,只拍拍谭香鬓发,低头瞧她鼻尖说:“这是作甚,以为有贼?”

谭香脸红说:“只是……悬着心……你和平日不一样……”她望向他的眼,道:“想要护着你。”

苏韧心中一动,飞快亲下她的鼻子。又想着事务缠身,略离开她站远点。

他想到了译本中的那块皮子,摇摇头,想楚竹万万不会将那么重要的东西托给了他。而且,当时他只是个芝麻官,给了他岂不是害了他么?

对于谭香之外的女人的心思,他实在搞不懂,也无心去懂。但是……万一……

他正色,连忙去把那本瓦剌语书捡起来,仔细翻阅,才发觉其中确实少了几十页。

他再一回想,不禁跺脚。

他看了江鲁,骂道:“这小子睡死了。”

他自把江鲁扶到书房塌上,盖上被子。

他再拉着谭香一起回到正房,熄灭了火炭,靠着炉子蹲着翻找。苏密用书折成的猴子,有些被烧了,还有些残的,正在炭边上,可是皮子不是纸张,烧了必定有气味。

苏韧又趴下嗅嗅,终究一无所获。谭香端详他道:“你丢了要紧东西?”

苏韧才说:“我原有个要紧的凭据,夹在书里……算了,许是我记错了为也可知,若是真烧了“他回头望了望里面帐帷,知道宝贝儿子正在熟睡,再叹了口气:“也是我的命数。由它去!”

谭香瞪大了杏眼,重复:“我们的命数?阿墨……你……”

苏韧强笑道:“我没事。明早我还要出门,赶紧歇下吧。”

他俩宽衣睡下,可心里面都有事儿,又顾及着对方需得歇息,都不敢辗转,这么熬到天亮。

苏韧到底年轻,从前也熬夜,练出一身铁骨。

他用冷水净了脸面,换了玄缎袍子,藏青色灰鼠皮镶边褂子,带两个小厮,径直往廖严府上去了。

································-------------------------------------------------------------------------

到了廖府,已有管家等候。苏韧送上拜帖,说明来意,那人说:“是老夫人让小的侯着您。”

廖严家的园子,苏韧走过,也知并不广大。但他因此番怀有心事,故意走得慢些。

园子里梅柏森罗,半石孤松抹着残雪,别有一股静气。苏韧镇定心思,琢磨廖严应不能害了他。

到了一所院落前,有位垂髫童子立在雪地里,手捧个托盘,恭敬道:“老夫人说:昨夜受了风寒,不便见客。我家大人的书,借予大人,虽为碎屑杂锦,却是我家大人的心血,万望大人珍视。”

苏韧双手接过书,肃然致谢,他打开书皮,前几十页,画着手绘的山河地图。他抚平书皮,放入怀中。

那管家要送他,苏韧笑道:“ 大过年的,你忙你的去。我的人在西门外,我自个儿溜达出去。”

他穿过一片竹林,只听到嗖嗖之声,还有孩童叫好之声。

再看那林外,有一团灰色旋风,裹着道道银光,溅起点点雪花。廊下和雪地里,站满了兴奋的儿童。或翘脚,或拍手。原来是一个人在表演剑法,群儿围观。苏韧心想:这便是廖严搜罗来学武的孩子们?

只听那旋风中,每一动作变换,钩划霹斩,就起一声少年的清朗之音。

“拂尽五松山。”

“秦王扫**。”

苏韧忽然辨认出:这团灰的旋风,正是北海帮的小飞。

“八荒驰惊飙。云开九江春。”

那小飞腾空而起,剑气朝苏韧扑面而来。而苏韧眼皮不眨,定步在竹林口。

剑气嘎然而收。小飞手臂一摇,转锋向下,在雪里兜个圈子。

他落在苏韧对面,念到:“十步杀一人”。

群儿欢声雷动。小飞换了口气,行礼道:“见过苏大人。”

苏韧点头而笑,拍少年肩膀:“小飞,有日子不见。你在此处当教习?”

小飞收了剑,额头冒汗,神情恹恹,答道:“如今我也没别的事情可做。”

苏韧正要说话,孩子们一拥而上,围住他说:“叔叔,叔叔,新年大吉。给我们买糖吃吗?”

苏韧才知道:廖严府上这群孩子,不拘束惯了。见他面相和善,以为他是教习的朋友。

苏韧记得“莫欺少年穷”的古训,对待没长成人的,一向更加和颜悦色。

他展颜道:“新年万福!买,买,买。好孩子,别扯我衣裳,你们等等。”

他从荷包里掏出一些碎银金叶,蹲下递给孩子们。

那几个孩子不肯受,嘻嘻说:“叔叔,俺们不要金银,只要吃糖。”

苏韧只好将金银给小飞道:“请你代劳了。”

小飞接过说:“谢苏大人。苏大人,我送您。”

苏韧料到他要说话,便对孩子们挥手,跟着小飞穿过走廊,踱到西门边上。

小飞突然站住,问苏韧:“苏大人,还记得老大吗?”

这个早晨,苏韧心中头绪,千缕万缕,可真的与宝翔无关,但他脱口而出:“没有忘。”

“那么,就看着老大守着祖坟,北海帮群龙无首?”小飞望着苏韧的眼睛。

苏韧有些烦躁,想皇帝的圣意,我能有何办法?

但是,他不是那种当面给人难堪的。何况小飞在江南跟着他办事,他对这少年,有几分欣赏。

因此他用套话温言道:“小飞,不要着急。假以时日,必定云开雾散。”

“几时?”小飞问,轻声加上一句:“我早知道,你是我们的二哥!”

苏韧对这热血少年,一时无语,只得面无表情,缓缓跨出门槛。

他的小厮本卷缩在石狮外,见了他即刻起身,要去召唤马车。

谁知此时,有一辆马车疾驰而来,那大个子的车把式经过他时,呼唤他道:“苏大人!”

苏韧抬头。一只大手从车厢内伸出,用尽蛮力将苏韧从地面捞起,硬拽入了车内。

马车不停,继续跑去。

苏韧大惊,抬头见那只手的主人,却是与他有一面之缘的瓦剌人呼其图。

让他更吃惊的是,呼其图喘息得厉害,身上已经为鲜血浸透。

“你……你怎么了……”苏韧被他拖著手,说话声都变了。

那呼其图刚才一拉,已经用尽余力,现在说话极艰难,他断断续续说:“全死了,鞑靼营里没有活人了。孩子……女人……全被他们杀了……。我的密信……请你一定要……要交给贵国……皇帝。”

苏韧倒吸冷气,追问:“他们是谁?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呼其图颤抖着交给他一个染血的金绸信套,指着自己的喉头,没再说话。

苏韧捏着信,看着他呕出一口血,又是一口。

忽然,一个人翻身进了车厢,却是小飞。小飞急唤他:“苏大人?”

苏韧指着呼其图。小飞摸了摸那瓦剌贵族的脉搏,摇头说:“不成了!”

他抽出了剑,向苏韧努嘴,意思是要去制住车夫。

苏韧透过帘幕,认出赶车的那大个子,正是呼其图的跟班莫日根。

血腥味中,他瞬间冷静,气声对小飞吩咐道:“叫他即刻去禁城。如有一点变数,杀了他!”

小飞点头,向前钻去。在车厢中,苏韧迅速藏好了信件。

他掀开帘子看,车前座小飞与车夫并作。马车是往紫禁城在走,远远已可望见角楼。

忽然,飞来一支飞镖。正中车夫脖子,莫日根应声栽下马。

闹市之中,马头偏歪,横冲直撞,行人一阵尖叫。

小飞情急之下,控住马缰,叫道:“大人小心!”

话音刚落,便有一蒙面人跃入车厢,揪住苏韧,飞速扯开他和死者的衣襟袖子,将藏在苏韧袖筒里的金花信套抢到手中。他刚要离开,苏韧一把揪住了他。

“还我!”苏韧说。

那人一脚踢开苏韧,马上跳车,在地上撒开脚丫,却发现苏韧半个身子倒挂出车厢,死死扯着他腰带。苏韧看着文弱,手劲不小。任他怎么想跑,都是和苏韧如连枝葫芦一般,挂在车厢边上。

小飞想要停车,但马车一时慢不下来。苏韧没武功,片刻便觉得身子要被撕裂。

但他盯着那人,还不松手。

他算准了,他们敢杀瓦剌人,但不敢轻易杀他——一个正蒙恩宠的朝廷命官。否则,刚才就该将他一击致命。那人拔出匕首,苏韧蓦然脱力,那腰带被匕首砍断。

苏韧被带出马车,抛向路边。恰好经过一家皮货行,他正巧滚到一堆毛皮中间。

伙计们大呼小叫,围作一团。苏韧挣扎着爬起来,小飞已朝他飞奔过来。

“大人!大人?”

苏韧吐出一口血沫子,喃喃说:“信……密信……”

“我赶不上,他们有马接应。”小飞沮丧地回答。

苏韧缓了口气,拍他肩膀,说:“算了。马车呢?”

“在前边。”

苏韧腰肢和双臂都酸疼,在小飞搀扶下,他挪着步子向马车。从呼其图的尸体下边,把廖严的那本书抽出来,重新放入内袍衣襟中。

“大人,现在怎么办?”小飞焦灼地问。

苏韧神色安定,低声说:“扶我一把,去禁城。”

小飞依言,扶他到了宫门口。当年苏韧建造宫殿时,小恩小惠不断,与门卫都混成老熟人。

禁卫见了他,自是高兴。苏韧对禁卫说了几句。没一会儿,里边来了几名太监,陪着苏韧进宫。

苏韧扫了一眼小飞,说:“多谢你。”

小飞道:“可是信……没了。”

苏韧擦去脸上灰,抿嘴微笑,耳语道:“小飞,信还在。”

他指了下自己的靴子。

小飞讶然:“那你还死命揪住那个人……?”

苏韧用唯小飞听清的声音道:“骗人嘛。你既知他们还有人马,若抢不到,我们能平安到此?”

小飞不知,苏韧在方才一点时间里,撕下了廖严书里几张瓦剌地图,装入信套。而真的密信,在他的靴筒里。他想:即便对方抢去了,看到瓦剌的地图,会以为这就是密信的内容。

许多事,小飞还年少,无从解释。他虽然经过血雨,却有幸被北海帮众人护住了天真。

可惜,苏韧象他这么大时,已看惯尔虞我诈。

苏韧以为:生命中的网,无处不在。不是别人网住你,便是你网住别人

只有无欲无求的人,才能不在乎。对于自己这种名利中人,这是一种无可言喻的诱惑。

-------------------------------------------------------------

苏韧进了内宫,遇到范忠。他哑声指了自己,对范忠躬身。

范忠见他这般狼狈,不禁蹙眉道:“如何能见至尊?快为苏大人更衣。”

苏韧以为范忠会问他缘故,但范忠并没追问。

只等他穿着新衣走到宫殿门口,范忠才提醒道:“今儿万岁心境颇佳。他问你都可实说,还得顺着圣意来。”

苏韧纳闷:边疆不稳,光天化日之下,皇城根儿都当街杀人了。皇帝还高兴什么劲儿?

他进殿叩首,听闻平身,才仰头观察皇帝。

皇帝脸色红润,胡须修剪整齐。头戴金丝翼善冠,身穿银白锦龙袍,看着年轻了几岁。

苏韧顿时有丝惶恐。生怕实话说,触了逆鳞。新年里惹了皇帝不痛快,他可担待不起。

皇帝仿佛不知苏韧的心情,向苏韧扬手。

只见皇帝握着支毛笔,给一只木制笔洗里的木雕莲花刷去灰尘。那笔洗下边,似有机关,莲花会在水中慢慢转动,木制的小蛙与蜂鸟,在荷叶两边,时沉时浮。

皇帝见苏韧看得发呆,不禁笑道:“这玩意见过么?”

苏韧陪笑说:“巧夺天工。微臣算是开眼了。”

皇帝玩笑道:“你何止开眼?你是命大啊。”

苏韧微微张嘴,显得懵懂。想万岁真的是无所不知。

皇帝又问:“你知道今天是皇后的生日吗?”

苏韧牢记,大行皇后的华诞是五月初八,怎么会是今日呢?

皇帝借着光,眯眼查看荷花是否刷得纤尘不染,说:“当年,蔡扬因为皇后与朕的命盘不对,改动了她生日,进呈给先皇。后来将错就错。民间以六月初八为千秋节。”

苏韧恍然道:“今天本在年假之中。改成六月初八,庶民于炎夏中多了一日休养。实在是万岁与中宫的恩德。”他小心翼翼,并没用先皇后,大行皇后之类字眼,以免触及换皇帝伤心的地方。

皇帝斜眼瞅他,满意地一笑。他命身旁的小梅子,将笔洗收藏好。

待小梅子下去,殿中只有皇帝与苏韧二人。

皇帝才背手道:“听闻鞑靼营被烧杀了,你也被牵连在内,说说怎么回事儿吧。”

苏韧不敢隐瞒,将事情原原本本陈述了一遍,再将瓦剌王子阿勒泰的密信呈上。

皇帝展开信纸,看了半天,道:“这是当我幼童,和我玩捉迷藏呢。你来看看。”

苏韧大胆过去看信,愕然发现,图上仅是画了些画。

苏韧仓促之间,也没看明白那些小人,马匹,河流,山川有什么深意。

皇帝解释道:“他这是说,如果我们帮他,他会献地称臣。他虽然没有手握实权,但有忠于他的人马。他与国师都要送地给我们,依你看,朕答应谁才好呢?”

苏韧说:“微臣怎比圣上高瞻远瞩,又不能统兵,又不知外政,不敢插嘴。”

皇帝笑道:“不要说朕,廖严这种也是半路出家的。哪个臣子生来会带兵及外交?”

苏韧感到皇帝心情颇为愉快,便说:“万岁勉励的是。臣与阿勒泰有一面之缘。此人鲁莽有余,尚不足以谋事。而国师那边,则是狼子野心。瓦剌近年国力大增,若是答应了一方,剿灭了另一方。不能保证他们反戈一击,忘恩负义。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万岁让廖制台去北边,姿态是枕戈达旦,防他犯我边境。我朝拖得越久,对我朝越有力。”

皇帝颏首:“不错。但他们在朕眼皮底下行事嚣张,朕是要还以颜色的。只不知道,他们怎么能越过那么多屏障,在京随意出入。朝廷之内,说不定……。此信等朕闲暇了,再参参。朕这几年精力不济,耳目虽多,却无领袖。巡城御史,装聋作哑,尸位素餐,廖严说得对,还不如你来当。”

苏韧脑壳胀痛。御史的名头,虽然好听,更适合刚正不阿,勇者无惧之辈。对于他,肯定是个烫手山芋,左右为难。廖严这回是害了他。

皇帝看出他犹豫,道:“朕封你为御史兼五城兵马指挥使,加兵部侍郎衔。五城兵马指挥使司,本是贵游子弟闲散衙门。而今唐王圈禁,锦衣卫无人管辖。朕命你这个指挥使来监管锦衣卫,如何?该整就整,该免就免。”

苏韧被唬得脸都蓝了。他本不想得罪人,更不想和锦衣卫沾边。现在被逼上梁山,不仅要当参人黑脸的御史,且要监管滚水的衙门锦衣卫。这还了得?

此种滋味,好比一个人赢得大了,自己都害怕。

皇帝金口玉言,断没有收回之理。苏韧无奈,跪倒谢恩。

皇帝命他起来,苏韧道:“臣不敢起。只有几句话,不知是不是对君父直言。”

“讲。”

苏韧绷着脸,禀奏道:“臣出身寒微,暂无法立威。任此职务,为万岁肝脑涂地,在所不惜。朝廷内,本有蔡阁老主理。臣看万岁爱才,似有意拔擢沈凝等为蔡阁老分忧。臣若在,还能帮衬沈凝。可臣如果犯错,以沈凝的忠直,恐怕有独秀于林的危险。所以……”

皇帝打断他的话:“所以,你要朕帮你立威?”

苏韧沉默。皇帝冷笑说:“不是你一个人喜欢沈凝,蔡述也很心疼他。今早,蔡述保举沈凝的大舅哥陆楠当户部侍郎,预备接班金库呢。你可知道,那本该是你的位子。”

苏韧伏地,大气不敢出,半晌才说:“臣对万岁是知无不言。万岁怪罪,臣还得言无不尽。”

皇帝来回走了几步,说:“既如此,朕帮你立威便是。朕许你参谁,就是谁倒。听闻你此次来京路上,过得精彩。救了个孩子,还见过算命先生。算得什么命?可曾算到你飞黄腾达?”

苏韧身子一震,吓得浑身冷汗。原来他一路来,都有皇帝眼线。

幸好自己不敢欺瞒皇帝,暗中玩花样。否则,今天可能就身首异处了。

他忙把董学心一节,简略回奏,并且说:“他劝说臣收了仕途之心。但臣在朝廷,自然唯君命是从。”

皇帝慢悠悠说:“朕看,要不你先参那个济宁府袁大敬吧。反正你们已结下梁子,互相看不顺眼,朕不愿你倒,那便不要他了。济宁府那些‘竹子开花,蛟龙出水’是甚么东西,哪个许它流传的?都是废物。有朕在,倒要看看,怎么变个草木天下,又有哪条龙敢出水来?”

苏韧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接话。但听皇帝的意思,是站在他这一边。

可参到袁大敬,也就得罪了蔡述。果然夹在蔡与沈之间,无法两全其美。

他忙说:“臣遵旨。既然有人对万岁不敬,而地方官却不作为,本该以死谢罪。”

皇帝坐下道:“就这么办吧。你放心。出了事,蔡述并不想保他。蔡扬比儿子心软,他那些亲朋故旧里的蠢材,几乎全安置了。如果是他儿子,本不会用袁。然后是锦衣卫。锦衣卫里,宝翔最难办。你看究竟如何安置他?”

苏韧肩膀一抖,更不敢回话。他其实想和皇帝说说那个“北海帮二哥”的由来,但无从开口。

他只好说了句内心的实话:“万岁,以臣看,唐王没有反心。”

皇帝不悦的闭上眼睛,拍了拍手,过了片刻,柳夏从屏风后面出来,抱着一个纯金的酒壶。

苏韧肩膀,微微颤抖。他想:这不是让他苏嘉墨立威。是皇帝给他下马威呢。

皇帝指了酒壶,幽幽道:“今儿不是皇后芳辰吗?朕有事去不得皇陵,你替朕去一回吧。”

--------------------------------------------------------------------------------

于是乎,当夜月黑风高时,守墓的宝翔又见到了苏韧,也见到了那只金酒壶。

对着面孔雪白的和鬼似的苏韧,宝翔只打了个哈哈:“怎么,想我了?要和兄弟一起过年?”

苏韧与他对视,过了良久,才道:“大白,答应我两件事。你痛快喝了这酒,把锦衣卫交给我。”

出乎苏韧的预料,宝翔即刻点头说好,然后扬起脖子,一饮而尽。

(本章完结。)

后面的文,十月中旬,和十一月中旬,各会更新一次。然后就会一次性全贴上网络了(估计在年底。反正12月底来看看,我肯定会上来的。)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没更新了。大家还好吗?还是晚了好几天。不好意思。

好久没更新,jj后台要验证。关于这个,有些波折。还好又可以更新文章了。

最近因为一些事,我有点忙,因为睡不够,会有身体预警。

而孩子爹最近也很忙,异地工作中。我的睡眠时间可能要到月底才能全补回来。

我觉得新冠也是强弩之末。过了这几年,似乎像没过一样。然而自己和朋友们,又确实变老了。回忆今昔,深感我的那些好朋友们(数量并不是很多),一个比一个给力和温暖。

去年,我终于得了次新冠。除了鼻塞有点严重,其他倒是还好。发病的时候,我正在夏威夷休假。所以现在回忆起来迷迷糊糊的,只记得吹面不寒的海风,还有一些本该挺好吃但是吃起来没味道的菜肴。(在檀香山 ,我天天中午会去同一个店,点同样的几个菜。)大约是病人敏感,那些天我注意到了岛上残破萧条(以前就纯休闲去了),颇为同情当地土著挣扎的生活状况(他们也有发声,但话语权肯定不在贫民的手中。本人一直中国公民。因此对于该地政府政策,不便评论。)

经过新冠,我遇到了严重的车祸,自家的一辆大车被撞报废了。现在想起来,对面车朝我飞过来的那几秒,过得和电影定格一般,非常之慢。我当时还冷静分析了下:觉得对车虽然也是大车,但比我的车看上去单薄。我车有诸多安全性能,如此正面对撞,我应该不会死。但是这个架势,受伤难免的了。那一瞬并不害怕,就有点遗憾。结果撞那下,把人撞闷了,然后在一阵焦味中呛咳起来,意识到气袋全开,居然也没受什么严重的伤。第一个反应的是我汽车的公司。车内立刻说:你遭遇了车祸,是否需要救援?后来有热心路人扒开车门来救我,我还自己走下来,说:谢谢,我没事。当时我预估自己可能骨裂(后来还是皮肉伤),但是肯定的告诉他们不需要先救护我。后来,保险公司理赔了车,我放弃了进一步索赔(对车已有重大伤亡,我确实没大碍。即便事故认定我0责任,对方全责,我也不忍心追究到底了。)

夏天的时候,我们全家(大家庭)一共旅行了29天。这算是新冠以来的首次大放飞。我觉得,新冠的影响是各方各面的,巨大的。但是谁知道,下一场大流行又在何时开始?所以不管走到哪里,都嗅到了一股及时行乐的狂欢味道。

我的孩子大了。面临的环境是我小时候没有遇到过的。似乎到处都在卷。可我们家没有补课,宝宝独立完成所有专业。我唯一的要求是孩子平时晚九点钟去睡觉 (进入中学,偶尔会做不到。)我有时也会寻思:这样到底行不行啊?孩子爸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他觉得我的焦虑都是多余的,只要孩子健康就好。这么个佛系的队友,多少影响了我。好在目前为止,孩子每门课都还行,被认定为资优生。

孩子喜欢绘画和音乐。随性而为,不是用功的类型(家长也不会盯着)。学了七年钢琴,跟着最优秀的老师(我颇为欣赏这位老师不急不徐的风度),然而在家里,总爱弹些影视及动画片的配乐。

疫情封闭期,我俩听了许许多多唱片,在家刷了好多经典版本的舞剧和歌剧。在博物馆,孩子每次看到兵器就眼睛发亮,最喜欢战争史诗片。(前几天,我们有去看《奥本海默》。此片是一个贴心好妹妹和一位喜爱物理学的可爱男生推荐的。看完后,我觉得该片全员演技在线。但诺兰这次挑战这个题材,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当然,这个片在目前市场已算很好了。)

孩子除了学习中英文及西语,对俄语有兴趣(全靠自学,已可简单读写俄文。是俄国小说的坚决拥戴者。)有开始学写英文诗(偏爱艾米莉迪金森),也尝试写小说。我觉得小朋友充满奇思妙想。行文有一种天然风趣,但主角似乎脱离大众。文笔不够简洁。……就慢慢来吧。说不定未来你们会看到。

当年我去参加幼儿园家长会,小朋友在蜡笔自画像旁边写道:“我喜欢读书。读书就是我的生命!”

那一刻我有些欣慰。如今,我依然感到:自己和孩子爹都是这个世上幸运的父母。

因此每天告诉自己:别轻易下判断,对人要好一些。大环境变差,大家都不容易。

孩子的事情,只和本文老读者分享一下。我平时也不发朋友圈。

我觉得,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孩子要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而不应该走勉强的道路。因为喜欢,所以坚持。有一天没兴趣了,也可放下。虽然周围有家长给孩子设下很高目标,但我不是这样的。(实际上在我们自己的亲友圈子里,倒以佛系家长居多的。)

过了多年,感到我对于写作还是有爱好的。这可能和毒瘾一样。哪怕戒毒所里关了你许多年。出来了还是想碰,戒不掉的。年轻时候,总是想显示自己有点才华,获得别人的认可。现在才明白,喜欢写就是写,以前想那么多干嘛?

后面的文,十月中旬,和十一月中旬,各会更新一次。然后就会一次性全贴上网络了(估计在年底。反正12月底来看看,我肯定会上来的。)

本文是我第一篇也是最后一篇百万字的文。(不是我想写长,而是水平局限的问题。)

新文,在贴上本文完结的时候就会贴,内容及主角都是比较独特的。(旧的题材和形式大神们写得太多了,不需要我再画蛇添足了。)我吸取教训,会做好存稿和规划。如果做不到几个月能贴完结,不如不再写新网文。

多谢了!希望你们照顾好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