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小人通天 > 第121章 灯火阑珊处

小人通天 第121章 灯火阑珊处

作者:谈天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0:36 来源:文学城

这日不知何故,苏韧醒来颇晚。他睁开眼,惊觉日头已高。鸳帐半垂,暖洋洋阳光滚至床脚。

身在家中,今儿才初三……他周身松弛,再半躺下。正惬意中,只听谭香在外面喝道:“你这小败家子,不好好写字,玩这个……!”

苏密一溜烟逃进卧房,往苏韧被子里钻。

苏韧将儿子护紧了,扭头对冲进来的谭香笑道:“新年嘛……不习字由得他去罢了,香儿何必动肝火?”

谭香蓦然脸一红,止步告状说:“你问他做了甚么好事?将家里好好的书撕下,折成猴儿妖怪,一只只丢到了火里烧。见我进去……又把手里剩下几本书都丢到火里边……哼,妄图毁尸灭迹!”

苏密趴在他爹的肩膀上:“反正你又不大看书。方才你凶我,我吓着了才掉在火里。”

谭香作势要打,苏密吐了吐舌。苏韧眯眼道:“罢了,我们家几本书——咱们真很少看。小孩子读书还要随缘。你当念书才是唯一出路不成?这回在南京,我遇到从前我爹私塾里那个成日拖鼻涕追猫打狗的王二胖。他如今发了财,倒开了五家铺子。可后街上七嫂子的儿子郭秀才郭神童——十二岁就考过全县第一名那个,去年发痨病吐血死了——连棺材都是众人凑钱买的。要我说,苏密只要开心,身子骨结实,我就谢天谢地了!”

谭香翻着白眼,仰天“哈哈哈”长笑了三声,道:“好,你这么说便罢了。都是你惯坏的。连万岁都惯着他……嘿嘿,大年夜那天赏了他五千两压岁钱。我下回问问万岁,为啥我没有压岁钱呢?”

苏韧忍不住笑道:“给你儿子便是给了你。除却万岁,谁能那么大手笔?我还从南京带了些银两来,虽不多,过了节放铺子里生息去。”

苏密眼珠子骨碌道:“是我的钱——你们可不许贪墨了。”

谭香叉腰道:“贪墨?哎呦乖乖,你吃穿用玩花了我们多少钱呢?我算看出来:这小鬼是真精,不出只进。”

苏韧想到了溧水那只木老虎。他忍住笑,捏捏苏密耳朵,小声说:“爹的东西全都是你的。”

苏密满意,乐开了花。待苏韧穿好衣服吃了早饭,便背着苏密去后院转一圈。

迎面遇上三叔。三叔对他道:现今添了人手,府里不宽敞,想请示是否在后院搭一排房,供南京采买来的佣人居住。

苏韧尚未开口,苏密摇头说:“不要!这花园本小……我还要玩呢!”

苏韧皱眉,对三叔道:“我再想想办法。”

话音刚落,便听人笑道:“想甚么办法?再弄块地便是了。”

苏密欢喜说:“范家哥哥!”跑去拉住范青的手。

范青变戏法一样,拿出只奔牛式样小彩灯,送给苏密道:“为过元宵宫里扎了几个灯彩。这只奔牛小巧喜气,送给你了!”

苏密爱不释手,提着灯跑开了。

范青道:“苏大哥,小弟方才不是信口雌黄。前儿你去见了家父,家父提起你们夫妇受万岁青睐,而此家颇为窄小之事。正好对面那斜向‘比目胡同’里有韩文襄相国的后裔,他家败落已久,数年前一把火烧了园子,只留下几十间破房子。韩家本想卖于我家,家父下了定,一直没动工。而今家母身体不好,老大人万念俱灰,不欲再兴土木,愿将那块地让给你。昨儿他在宫中对万岁谈及,万岁说:赏给韩家一笔钱,将此地赐给你,营造费用由司礼监算在东厂费用内。这样咱们依然为邻,你家也无逼仄(ze)之忧,可不是两全其美?”

苏韧惊异,面上只作喜状说:“至尊对我等恩重如山,结草难报。加之范内相如此眷顾,实在是感念不已。定钱我明日到府上拜见老内相,当面奉还。”

范青扬手道:“定钱百十两的不足挂齿。韩家今早得了消息。你随我去他家,彼此签个字便结了。东厂常来往‘样式藤家’,待会咱们从杨家出来,一起去访老藤,叫他过了年预备起来。”

苏韧不便推辞,和谭香说明,跟范青牵着马出门。那比目胡同韩家,离得苏家才走半盏茶功夫。

韩家只有个佝偻老仆应门,范青说明原委后,当家的迎出来,跟着两个面有菜色的少爷。

苏韧见屋宇萧条,倒不失干净。主人父子服饰虽寒素,言辞颇得体。想富贵场上浮沉乃常事。旧家不败,新贵何起?

苏韧询问了韩文襄公牌位所在,先敬上一支香,再送了两个孩子各一份表礼。

虽苏韧官居四品,韩家家主只是太常寺七品奉礼郎。苏韧还是向当家的再三致谢,说自己流寓京畿,幸亏韩家成全,就近让出些隙地,主仆才得以栖身。为表诚心,他另送一封银子,请主人笑纳。

那韩家主人守不住祖业,让给暴发的苏韧,本不免尴尬。此时他才放宽心,请苏韧等到西厢喝茶。

苏韧见西厢堆万卷旧书,书上盖着些油布挡雨。那韩家主人道:“这是先祖留下——未敢出让,暇时我自己教读子侄。”

苏韧点头道:“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今后你我为邻,近朱者赤。我有个不成器儿子,恐不时叨扰。若蒙您允准,我家搭建时,请工匠师傅顺便将您家房舍一同修整好。不知您意下如何?”

那韩家主人眼睛微亮,向苏韧再次作揖。苏韧想:虽然苏密不一定要读好书,但和爱读书的人交朋友总是不错的。

出了韩家,范青和苏韧骑马,一同去鲁班胡同藤家。

走到市内一条窄巷,对面忽有一主一仆赶马而来。

那主人似魂不守舍,仿佛没见苏韧他们。待快撞上,范青和那边仆人同时嚷起来,他才勒住马头。

苏韧愕然:“毛兄?”

那人瞠视苏韧道:“……嘉墨?你回来了?”

苏韧轻声向范青介绍说:“这是我熟人——户部郎中毛杰。”

范青对毛杰略点头,拨转马头道:“我在鲁班胡同等你。”

苏韧端详毛杰,见对方不仅没戴帽子,披风盘扣还扣错了。

他细思:邸报上未提及户部有何变动,何以这人能憔悴至此?

毛杰长吁短叹道:“嗳,过年前还好好的,谁知我昨晚回去,丰娘不见了。昨夜至今我让小厮们寻遍了——都寻她不着。”

苏韧提醒道:“毛兄……扣子……”

他心想:那女子本一名花,心气高而脾性差。毛杰娶了当个外宅,难道打算天长地久么?怕就怕女的携着毛之私房钱卷逃,落得人财两空。

谁知毛杰道:“我看了我放在她那体己一分未动。她素日喜欢的首饰衣服都全留在家。我因家中有妻妾应付,所以讲好了初二才去,她虽不甚高兴……也不至于……哎”

苏韧猜度:多半是搭上更有钱主儿了?

他满面同情,柔声安慰道:“毛兄莫急,她是个明白人,素知你待她之厚。许是她去郊外进香或是看望个从良的老姐妹,大雪封山,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人在这城里躲不开耳目。毛兄且放宽心,小弟若有消息即可报知。”

毛杰重重叹气,似记起一事,道:“嗳,我听说啊你可能调来户部,本以为你远在江南乃无稽之谈。现遇到你 ,可见有几分准头。地震加之南边动乱,户部今年的亏空数目骇人。这样入不敷出,怕得辛苦好几年。哎,户部这金宝衙门都不避风雨了,我已四处活动,欲外放去苏州府……裴尚书老了,不济事……目下部里两票看不明白的还为了争出头而闹得不可开交……我在家和老婆说:谁敢来,说不定能让他们毒死……你可小心……”

苏韧听了淡淡说:“连毛兄都走了,我去有甚么意思?苏州府地杰人灵,即便丰娘离开……等到苏州,毛兄保管便不会再伤感了。”

毛杰出了会子神,终于叹口气道:“谁说不是呢!”

苏韧就此和毛杰分手,再去样式藤家,商量年后施工事。他不欲大张旗鼓,未同意布置花园,只先在空地造屋。此节按下不表。

到次日早上,苏韧夫妇带着苏密,全都打扮齐整,要去两家拜年。先是沈府,再去蔡府。

到了沈府,花气袭人。那瓷瓶插梅,玉盆水仙,每屋皆有。

中堂里摆着一只“凤凰牡丹”的大彩灯,苏密和谭香看得艳羡,说往年在应天府灯会上都没见过那么惹眼的灯彩。

沈凝穿一身素袍,过来笑道:“这是昨儿御赐的,说是将蜀地‘灯王’诏入京供奉的。恰今年家里人多热闹。我那媳妇挣扎要起来,我说嫂子不是外人——不妨事的。你去瞧瞧她吧。嘉墨,我大舅子陆楠领着几个内侄在书房,等着要见你呢。”

苏韧对谭香微微一笑,悄悄问苏密:“你跟爹爹去会小朋友,还是去婶婶屋里吃糖?”

苏密盘算片刻,决定跟着妈走。

苏韧又一笑,同沈凝往书房走,关切问:“你那媳妇的病……?”

他隐约听谭香说:陆氏月前小产,身子不爽。

沈凝愁眉道:“太医瞧了说没有大碍,只是虚弱。因这回落了个男胎,我虽可惜——想怀不住的未必能养得大,也倒罢了。她总心坎上过不去……”

闺房之事,苏韧不便多说,只是叹息,再问道:“年后你回去教太子读书?”

沈凝道:“我是这么想。但听万岁的口气……要叫我兼些实务。我怕烦—偏各部都是烦心事……我看啊我还是适合教书。”

苏韧说:“不然。你不是教百姓孩子书,而是在教下一代天子读书。所以,纸面文章真的不如多些实干。身体力行,便有了教训,传授太子,不失为为师求真之道。”

沈凝道:“万岁骂我胆小。我便说:我不是不敢,是不愿意。若和苏韧在一起,我可以试试——若叫苏韧一个人做,那也不坏。”

苏韧笑了问:“你真该打。万岁如何说?”

“万岁嗤笑说:这俩个金兰姐妹手帕交么?看花,刺绣都要在一起。是男人可以互为表里,分工协同,但若扭捏在一处,倒叫人看轻了,以当下风气——还有的是闲话。”

苏韧点头道:“唯有万岁,才是高瞻远瞩。你听他安排便是。你这种——呵呵,也是根佞臣苗子,分明恃宠而骄啊……满朝文武,敢和万岁说‘不’得恐怕没有第二个人。你在明,我在暗;你在阳,我在阴;尽管是为朝廷尽心,未必要叫人一目了然。我和你说,你要同大家都好,不要只和我好,这是为我好,更是为你好。”

沈凝听得懵了,咀嚼了一遍,才说:“好好好,我尽力而为。”

苏韧又问他和宝翔后来相处如何。沈凝会心而笑。

苏韧说:“这是相处和谐了。宝翔是个重义气的人。你上书帮他父王归葬帝陵,他永远记得你的恩情。你既然担忧宗室萧条,何不再进一步,上奏万岁,将宗室五代之外的远枝俱加收恤,年幼的官给读书,年长的按才录用。那些人将来必定感念你……”

沈凝说:“我一介书生,无需收买人心,感念不感念的扯远了。只是你这主意还是好的,我打个腹稿,再奏明万岁。”

二人进了书房,苏韧见了沈凝的大舅子陆楠,还有几位内侄。

内侄们尚小,都一色穿戴。陆楠三十多岁,一看便是同沈妻一母同胞,只多分呆板,像尊琉璃罩子里的铜像。

苏韧刻意同他攀谈。陆楠懒气少言,话音极轻 ,暮气沉沉,无论对哪样都显得兴致缺如。

苏韧内心索然,谈得吃力。脸上依然带笑,似永不厌倦。

他想:陆楠虽是蔡文献门生,这几年一直补不上缺。除了蔡述刻意压制,大约也有其本人的缘故。

他们这厢表面文章。在秋院的谭香倒是真在和陆氏谈心。

话说谭香跨进了秋院,便见几个小女孩在玩追捉迷藏。其中有个女孩比苏密大个一两岁的光景,生得如同颗宝钻一般,娇美得出奇。谭香啧啧赞叹,将苏密朝那女孩一推,让他们一起玩。

苏密红了脸,扭头不看那小女孩,先跑到陆氏屋内。

陆氏那个俏丽大丫鬟,打开帘子,笑盈盈给苏密糖葫芦吃。

谭香发现,那丫鬟已上了头,戴着金钗翠镯。她待苏密吃完,牵着他手出去玩了。

谭香刚想问话,卧床的陆氏浅笑凝眸道:“此次相公回来,我替她开了脸——给相公做了房里人。她自幼服侍我,情谊深厚。她虽嘴快些,手脚灵巧,人长得美,对相公的事也上心。委屈她当偏房,也要不辱没人家。到春天我想正经摆几桌酒,请你们过来……”

谭香瞧陆氏,摇头叹气说:“你真是贤惠。”

陆氏眼光飘向窗外,轻声道:“哪个富贵人家不这么着呢?不是明里的,也是暗中的。我嫁相公数年,没有产下嗣子。心中总觉得对不住相公和沈家祖宗。虽婆母不管,相公不在意,但我这回小产后落下病,不知何日能恢复。相公夜间有她照顾,我也好安心养病。”

谭香不平道:“子嗣不子嗣,你还年轻轻的……急甚么?我以为沈大哥是绝俗的人物,结果和其他男人一样俗气。如果是我——那就不乐意。传宗接代?真的骗大头鬼!你家有了第二代,保准有三代四代五代永世香火吗?再过了几千年,这世上还有没有人,我都疑心呢。”

陆氏笑得弯腰:“苏娘子,你这话忒奇。我们认识的男人都是俗的……不俗的——像我的小舅公,放着大家公子不做,常年隐居山间,末了做和尚去了。若女子个个像你,非变天了才行。”

谭香笑了,握住陆氏冰凉的手。

陆氏收了笑认真道:“不过世上有了你,到底会有些不一样。我虽做不了你,其实有些羡慕你。”

谭香这才发觉,无意间伤了陆氏心,连忙宽慰她道:“沈大哥敬你爱你,我们全看得出来,绝不会变的。你们是同根生两棵大树,长一藤蔷薇不碍事。你尽快好起来,沈大哥才有真懂他的人照顾。嗳,外面那几个女孩是你侄女么?有一个生得好美呀。”

陆氏抿嘴说:“那是我哥一个偏房生的。女孩儿悟性高性情柔,只怕将来夫家会挑嫡庶。我娘家人意思:皇太子再过几年,便要选后妃了。她若中选是她造化。我劝了几回:‘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好好女孩家又不愁吃穿,何必呢?”

谭香听不懂灯啊雨啊,却知宫中险恶。想美貌女孩嫁给宝宝,与其卷入漩涡,不如在民间择夫太平。不过,她眼里宝宝就是个不更事的小孩子……没成想别人都能盘算那么长远……如果苏甜……她不敢想下去……但她觉得蔡述会保护苏甜,且会为孩子考虑周全的。

午饭用毕,沈凝陆楠走到门口,送别苏韧夫妇的马车。

苏密才一顿饭已和陆家男孩熟了,不住招手。

苏韧发觉谭香气色不顺,小心翼翼问她:“你怎么啦?”

谭香瞅着窗外,摸着苏密头发,半晌,冷不防抛来一句:“阿墨,你觉得有几个儿子算够了?”

苏韧不知此话从何而起。他望着谭香略带嗔意的脸,再看看苏密竖起小耳朵的样子,说:“别人我不知。叫我苏韧,有这么一宝贝儿子足够了。”

谭香转嗔为笑,那双杏眼水汪汪的。苏密一跃,坐上了苏韧的膝盖。

到了蔡府,谭香及苏密欢喜进去见苏甜。

管家蔡宠对苏韧道:“阁老吩咐:新年中大人亦可以去探望姑娘。”

苏韧一笑,淡然言道:“你家姑娘渐大了。我还是不去为好。”

蔡宠默然,将苏韧领到书楼。那书楼前也有一梅,枝干幼细,如工笔画,红花如椒,宛然风中。

苏韧缓步上楼,听楼上簌簌嗤嗤,像是有人在整理纸张。苏韧在门口聆听,微微咳嗽。

“苏韧么?进来吧。”蔡述的声音在房内响起。

苏韧推门进去,躬身道:“下官向阁老请安。”

蔡述用绢布蒙着口鼻,从地上一堆故纸堆中爬起来。他取出桌上裁好的白绢布,一手一块,擦了手,丢在紫金篮中。再将脸上那块取下,重戴上一块干净的。这一串动作,旁人定觉奇特,而蔡述做得自然而然。

他对苏韧道:“我正整理前朝旧物。你不妨戴上一块,免得灰尘入鼻。”

苏韧道:“遵命。”他也抽了块白绢蒙住了口鼻。其实对这样的灰尘,苏韧并不在意,只是客随主便而已。

书案上摆着成堆微发黄的纸张,上面是蔡述用墨笔写“章”,“表”,“奏”等等,分门归类。

蔡述敞开窗,那微尘随风扬起,仅在他俩间一束阳光中才可见。然而,二人相隔数尺的面孔,却因为绢布看不清晰。

蔡述道:“这搜集来给太子苏密读书时看。无论朱笔批复还是票拟,没有实物,小孩哪能领会?”

苏韧称赞说:“此乃阁老悉心处,沈薛所不及也。”

蔡述道:“我爹爹幼时即如此教导我。”

苏韧想到“珍珠叔叔”,蓦然打个寒颤。蔡述问:“你冷么?”

“下官不是冷。”苏韧想了想,从怀中抽出一个丝绸包:“下官有件东西,欠了阁老许久。可巧居然找到了,特此奉还。”

蔡述拨开包袱皮,那件旧背心闪着珠母的光泽。蔡述沉默良久,才说:“苏韧,你忘了从前么?”

“下官没有忘。”

蔡述笑了一声:“既蒙你奉还,我也送你一件旧物。你打开第三排第二个书阁里那个铁匣。”

苏韧打开来,手指发抖。毕竟从前除了小孩子们的湖光月色,还有人们之间的欺瞒诡诈。

里面是一张典身契,正是豪赌后,谭老爹签字画押给蔡文献的三人终身为奴的文书。

蔡述眼波澄澄,俯瞰苏韧身后那霜雪之园,道:“你们夫妇劳苦,这档子旧账便如此算了吧。先大人行事自有其独特之处。知之者谓之艰辛,不知者责之无情。你还有何事要告诉我吗?”

苏韧收了那张典身契,低声说:“谢阁老。我没有事。”

蔡述背对他,继续整理文档道:“你从沈家来?沾了一身富贵气。万岁要提拔沈凝做事,以后东宫之课我这无有学籍的人会继续上一部分。除了解读这些个,我还会带孩子去各部,看看大理寺,鸿胪寺。至于你……既然是个能人,愿意去户部吗?”

苏韧垂下眼睑道:“户部乃重中之重……卑职在哪里都为万岁为阁老办事。”

蔡述打量他道:“估计你得了风声,知户部成油锅了。罢了,裴老儿自己做到死日吧。你去哪,别人都以为是我插手……”

苏韧刚要说话,蔡宠上了楼,行礼后,向蔡述跪送上一张字条。

蔡述看了字条,瞳仁动都不动。

苏韧等了片刻,蔡述说:“突发要事须我处理。我们改日再谈。蔡宠,送客。”

苏韧只好躬身退出。他走到僻静无人处,将那张典身契撕得粉碎,眼看它沉入破冰的湖水。

他等了许久,谭香母子才出来。苏密手里捏了个金花布老虎,说苏甜自己做了送给他的。

苏密又说:“可惜爹你没去见姐姐。姐姐绣楼前边,有皇帝送给蔡叔叔的大彩灯——叫‘双龙戏珠’,和沈叔叔家一般大!”

苏韧琢磨:皇帝倒是不厚此薄彼。沈凝的凤凰牡丹,让人想到吉祥春天。而蔡述的双龙戏珠,寓意似不平静?

谭香见过女儿,阴云顿散,她心中活泛许多。她挟住苏韧的手臂,笑呵呵说:“阿墨,咱们上回馆子吧!金鱼池开了个‘金陵羹汤’,店主厨子都是南京人,咱们去给乡亲捧个场吧。”

苏韧自然答应了。到了‘金陵羹汤’附近,却见大群人围在岸边,有孩子咋呼着过去:“死人了,死人啦!”

苏韧回京前见多了死人,听了这话纹丝不动。

谭香好奇说:“怎会有人死了?我领着苏密,你去看看。”

“新年里何苦找晦气。”

“那你带着苏密,我去瞅瞅,说不定没死透——还有救呢!”

“那……还是我去吧。”

苏韧下了车,挤入人群,看了一眼尸首,居然吓了一跳。

那尸首是溺水而死,长发委地,已泡得肿胀——分明女儿身,却穿着男人贫民的服装。

苏韧俯身细看,心说:这女人好像丰娘啊。

他忽然想起来,那年湖州岸上的女尸……一阵恶心……

旁边有好事者见到他这样,忙问:“这位爷,你认识这姑娘啊?”

苏韧摇头,扶着腰站起来,用手帕盖住嘴巴。

周围人七嘴八舌议论死者,还有人说官府的人马上会来。

苏韧犹豫回去后,是否派人通知毛杰,说发现个疑似死者。但转念一想,凡事报喜不报忧。何况丰娘与自己本无甚关系。所以他吹了会凉风,恢复冷静,回到车上。

谭香问:“怎么回事?”

“一个老醉鬼失了脚—在这片是常有的事。”

谭香信以为真,不再挂心。三人进了‘金陵羹汤’,因未预定,只好等位。东宫保姆和应天知府,都是在京太不方便亮出来的名头。说是老乡,厨师和店主又不认识他们。所以三人等了大半个时辰,才坐到了靠厨房烟火气极重的桌子。

苏韧哪怕没食欲,还是点了不少菜。他只吃了些米饭。替谭香母子剥虾壳,盛鱼汤,分鸭子,忙得不亦乐乎。

吃到天黑,一家子回了家里。三嫂备好了洗澡水,苏韧让谭香母子先洗。

苏韧虽未饮酒,经此一天,颇有些醺醺然,捏了根剔牙杖,徘徊到门廊里。

这时,看门的小厮东平溜过来道:“回老爷,今儿午间有个怪人来找过您。”

“怪人?”

东平像是回忆着说:“这人说话声音是女的,穿着和小的一样——是男的。她问我老爷哪儿了,小的说不清楚,问她有事吗?她问管家在不在,我说:三叔出门了。她等了一会儿,浑身发抖,说怕有人找来。让小的捎话给你:说她姓‘冯’,今晚藏在金鱼池的什么……喔……‘会珍堂’里,请您务必去一次,说是要命的事儿。说完她匆忙走了,好像有人追她似的……您说怪不怪。小的想半天,觉得老爷不会认识这种怪人……”

“这人大约多高?”

“这么高。”

苏韧微微变色,对东平说:“这事你还告诉过旁人么?”

“没有。我怕她是有痴病的。不敢告诉人。”

苏韧严正说:“我不认得她。以后疯子再来,自会对付。你不许告诉人,免得有是非——在这家呆不住。”

东平刚在苏府过上吃饱穿暖的好日子,哪肯出去。忙捂住嘴巴,磕了头赶紧回门房了。

苏韧心中忐忑,想那人分明就是丰娘。自己和丰娘见面数次,没什么交情。

她如何跑出来,还想找自己……现在,她已经死了……果然是“要命的事”……下一个……会不会是自己?

他想到这里,有些慌神。这时已入夜,能保护自己的人……宝翔远在皇陵,皇帝范忠身在宫中,至于蔡述,还是不知道为好。

苏韧匆匆洗澡,对谭香推说沈凝托他帮忙,肯定会忙通宵,嘱咐谭香如他不在时一样——上好插销。

谭香哄着喊累的苏密道:“阿墨,你尽量不要通宵免得伤身。累了你在书房睡上一会儿也好呀。”

苏韧曼声答应,去了书房。他叫来三叔,说听闻附近有大盗,吩咐今夜众小厮严守大门。

他又找来江鲁,以同样的借口,命他提刀守在书房门口。

深夜,苏韧调暗灯火,回想自己和丰娘每个照面,忽然,他记起来一件事。

丰娘曾转交给他一封楚竹即当今瓦剌王妃永宁郡主的信。可是,信中仅有一块巴掌大的皮质物事。

当时自己并未在意,随手夹入了阿勒泰王子赠送的汉语瓦剌语对照手册中。他想到这里,便在书柜中翻找。

他的书不多,大部分为实用而买。可是他翻来找去,那本书居然不翼而飞了。

苏韧额头上出了冷汗。他想起金鱼池旁丰娘的尸首,蔡述那一动不动的瞳仁……如果有一双手,能翻开他的点滴秘密,甚至不知不觉中伸入他的家中……那么……

他吹熄了灯,披着书房中那条羽被,脚底生寒,不禁再打了个寒战。

这时,他听到屋顶上轻微的震动。他还捕捉到江鲁短促的“呃……”了一声。

苏韧看到,窗子上出现了一个黑影。那黑影隔着窗,在风中呼唤什么人。

苏韧忙打开盖头的羽被,没再听见叫声。他明白,自己现在已无人保护。

过了怕的时候,苏韧不再慌张,他甚至露出了冷笑。

他叠好羽被,端坐好了。

轻轻的叩门声。一声,两声,三声。

门轻轻开了,有人站在门前。

(本章完毕。预知后事,请看下章。)

作者有话说

第121章 灯火阑珊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