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小女的江湖漂流记 > 第3章 鸿泥雪爪

小女的江湖漂流记 第3章 鸿泥雪爪

作者:乐十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21 10:55:39 来源:文学城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长安城外曹肃与谷云升那一场惊人的雪中比武,早已随大雪消失的无影无踪,唯有日月不停轮转。

时维四月,序属三春,江南正是烟波拍岸,芳草未休之际,玉门关外的风却依旧是才过西风又来东风。数列商队,经过西州,穿过大漠,驼铃悠悠,一摇一晃的进入了玉门关。

”阿爹,我们还要走多久吗?“,一个约莫十多岁的女孩眯着眼睛追问。除了关外的风沙,猛烈的日光也叫人不敢睁大眼睛。

身旁的男人,面容虽略显疲惫,却耐心的安慰道:”快了阿晴,再有个三、四天就能到了….到时候…..“,沈何看着自己的女儿无精打采,满面倦容,心中自责不已。

女孩低下头,将防风沙的头巾向下拽了拽,半遮住自己大半张脸,悄悄的从袖口中拿出一个木质的小玩意儿在手里左右摆弄。

这件小玩意儿乍眼一看像是一只木质钗子,细看是由七段长短不等刻如浪花的木条连接而成,七个连接点分别嵌有白色,翠玉,黄金,镶银等色的珠子。

以七个珠宝的连接点为中心,每个连接点都可以弯曲,活动成任何形状,连接点背后都有一个小小的卡口用以固定。从顶端出去五根长短不一的拧丝而成的金丝,每条金丝尾部是一个圆环。

将每颗珠子一字排列,便成一只钗子,但仅作为钗子实则是头重脚轻,普通钗子是钗头花样才是制作工匠下心思的地方,而它却在杆身处进行巧思,钗头五根金丝看起来就像五根伸出去的树枝,毫无美感。

”咳咳…..“,沈何吸了一口凉风,忍不住咳了两声。吓得女孩赶紧将木钗子藏到袖子里,生怕沈何发现,拿去毁了。

父女二人离开西州时,沈何将家中所有制作的大大小小,有用无用的器具通通烧毁,不留下一丝痕迹,唯独这一只钗子被女孩偷偷的藏了起来。

”咳咳…..阿晴,阿爹都瞧见了….咳咳咳….你还要藏到哪?”,沈何苦笑道。

沈如晴心中一惊,旋即低下头避开沈何的眼睛,“阿爹看到什么了?我只是整理了一下袖口……”,沈如晴装作若无其事的调皮道。

“你阿爹这双眼睛连木头的细纹分了几个岔都能看的见……..那么大个钗子….我还能…还能看不到?????”,沈何笑嘻嘻的吹嘘。

他内心担忧自己的手作之物,多留下一件都恐日后生出什么变故。唯独这件女儿爱不释手,二人在关外相依为命鲜少与外人交往,所以女儿没什么朋友,他不忍再夺其所爱,只好由着她去了。

沈如晴一听沈何的语气轻松,似有婉转的余地,便假意不情愿的将钗子从袖口里取出,准备上交,好来个你来我往,互相推让一番,让阿爹亲口同意留下这只钗子。

“罢了罢了,既然你喜欢,就留着吧….”,沈何笑了笑。

“当真???”,沈如晴假意大吃一惊,一切都计划之中,“那你可不要反悔!!!”,沈何笑着摇摇头,宠溺的看着她。

“既然如此,阿爹….你瞧这钗子太丑了,这分岔的五根金丝光秃秃的一点也不好看,能不能将它们首尾用弯的金丝相连,就像….花瓣….像一朵云….”,沈如晴将钗子对着天空中的云,不停的比划着。

“太丑了????以后别人问起,你可千万别说是我做的,就说…说是捡的!!”,沈何打趣的说道。

“哼…捡的就捡的….”,沈如晴小嘴一撅,内心窃喜总算不用躲着藏着。

驼队晃晃悠悠继续向东行进了三、四日到了敦煌附近的清泉驿休整。夜阑人静,繁星灿若流动的河水,熠熠生辉,沈如晴坐在院中一眼就能看见隐藏其中北斗七星。

“阿晴,还记得阿爹教你的歌谣吗?”,沈何慢慢的坐在沈如晴的旁边。

“记得….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东……”,沈如晴懒懒散散的念着,心想这句歌谣阿爹不知道念叨了多少遍,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此时斗柄指向东边,正是春红柳绿,暖风和煦的时节,可是西北的的夜晚还是如此的寒冷,沈何给自己的女儿披了件披风。

“阿爹,明日我想跟莫叔叔他们一起进城里转转…..”,沈如晴偷偷的瞄了一眼沈何,看出沈何不太愿意,但又有些犹豫的表情,两只胳膊立即挽住沈何的大臂,撒娇道:“哎呀,好阿爹,这一路下来,除了风就是沙…..好不容易敦煌城就在跟前,你就容我跟莫叔叔转一转吧…..我保证绝不乱跑,绝不惹事…..”,沈如晴的声音娇滴滴,像蜜油一滴滴滴在沈何的心上。

“那..就依你……”

”阿爹最好了!!!“

甘泉水,出自大雪山,从西南入东北出,滋养了这片土地。城四面环水,渠两侧翠柳低垂,流觞曲水,处处果园,滋养着这座城。

经过城外的羊马城后,穿过城门进入到罗城,罗城乃是居民、商业聚集区,而中间的子城便是朝廷官府机构。

沈如晴自踏入城门后,便被这八街九陌,车马如龙的热闹场景吸引住了,感叹这里简直是沙漠中的神仙之地。

街边叫卖不绝于耳,此起彼伏,“李家衣铺上新铺货喽!要者相问不须过,交关市易任平章,买物之人但且坐!!李家衣铺上新喽!!”

“罗家店今晨上新铺货喽!且有软锦、紫锦、蜀锦、软烟罗,天净纱、黄平纱。更有多种成衣紫红罗地金线绣袄子,软毛织锦披风……要者相问不须过!”

忽然,街边的小贩一下挡住沈如晴的去路, “小姑娘,我家有甜干枣,又大又甜…..要不要买点回去尝一尝?”,沈如晴被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吓得稍稍有些发愣,旋即反应过来面带微笑的摇摇头。

小贩热情高涨,接着介绍道:“没关系,铺子里还有槟榔、栀子、高良姜、莳萝…..东西南北,关内关外的应有尽有…..有需要就来啊!!!记住就是巷子口的高家铺子!!!”

沈如晴站在莫叔叔身后看着小贩兴奋不知疲倦的样子,将数月以来在大漠那望不见尽头、压抑的感觉一扫而光,自己感觉浑身爽快!

水云寺门前车马涌动,突然间,一声“哎呦”,一个小和尚捂着脑袋闷声自喊道。低头瞥见脚边的小石头,立马心知肚明朝着院墙藏身处望去,一双清亮的眼睛左瞧瞧确认没有其他人后,轻声喊道:“快出来吧!小玄知!”

闻声后,墙角里立马跳出来一个少年,朗目疏眉,天真烂漫。萧玄知年来此轻车熟路,见了小和尚便嚷嚷道:“ 你怎么又劈柴?”

不耐烦的念叨:“每次来找你玩,你不是劈柴就是种菜….要不就是念经…..真是扫兴!!!整个水云寺的人都没有你忙!!!”

小和尚也不生气,一本正经的纠正,说道:“你记错了,不是每个季节都能种菜…..”

“你….你……”,萧玄知一时哑口无言,嘴硬说道:”你是我朋友,我这是在为你抱不平呐….你那些大和尚师兄就会指使你干活,自己在一边偷懒….…..你怎么不明白呐,真是木鱼脑袋!!!!“,他一脸发愁的样子。

”寺中的事就是我的事,与师兄们无关…“,小和尚依旧是一板一眼的回答,弄得萧玄知好无趣。

萧玄知在一旁无聊,便折下一支柳条甩来甩去,转念又想到些什么,笑嘻嘻的拉着小和尚的衣袖:“别弄了别弄了,今天街上那么热闹….咱们出去玩一会….”,说罢不等小和尚回应,便一把拉着他的胳膊翻过水云寺的墙头。

“哎…..哎……小玄知……这样被发现了多不好啊!!!”,小和尚一边担忧一边翻过墙头。

“别哎了,谁敢指指点点我就用我的家传剑法,’嗖!嗖!’ 两下,全部解决!!我看谁再说!!!”,萧玄知不理会小和尚,好不容易结识的玩伴,不能一起上蹿下跳的玩闹,算什么玩伴!

“嚯…….这么多人!”,两人躲在观戏场边的墙角,萧玄知探头一看,水云寺旁边的观戏场上已经聚集了这么多人。萧玄知先是一喜,顿时来了兴致,准备混到人群中间。

忽然他感觉有人在拽自己的袖子,以为是小和尚胆小担心自己的柴,便急慌慌说道:“你别拉我…….我不是说了嘛,等会我三两下就能把柴劈了….”,他并没有听到小和尚的回复,反而自己的衣袖越拽拽厉害了。

“上回讲的目连救母,我还没听够……..这次讲什么,小和尚你知道吗?”,萧玄知自顾自兴奋的问。

“伍子胥……..”,话音一出萧玄知心里咯噔一下,小和尚的声音何时变得这么浑厚。回头一瞧,一位身材高大的和尚不知何时悄无声息的站在自己身后正怒视着他。萧玄知咽了口吐沫,瞥了瞥小和尚,责怪他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雪生,今日的活都做完了吗?”,悟心和尚嘴上问着小和尚,眼睛却一直盯着萧玄知。盯得他心里好不痛快,怎地就偏偏碰见他了,这个悟心大和尚平日里总是把自己的活推给小和尚做,非得找机会给小和尚出了这口气。

“还….还没有…..”,小和尚不敢抬头。

“那还不快去…..”,悟心的声音平稳没有起伏,但又透着一丝压迫,让萧玄知好不痛快!

刚走没两步,耳边又传来了悟心的声音,“一会记得准备些茶水,我要送去观戏场的….”,萧玄知回头一看,嘴上骂骂咧咧的:“人都走远了还不忘给人使唤人…你自己怎么不去端水…..”

“悟心师兄不是这个意思….多做事也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法….谁叫我身子比其他师兄弟要弱呢……”,小和尚言语间透露出一丝无奈,萧玄知一听更是气煞,嚷嚷道:”小和尚榆木脑袋,真要d气死我呀!!!“

午后时分,正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殿前的香炉中白气升腾,氤氲不绝,观戏场上众人广坐,一个铿锵顿挫的声音慢慢传来,音声如钟,“昔周国欲末…..南有楚国平王,安仁治者也。王乃朝庭万国,神威远振,统领诸邦,外典明台,内升宫殿……..”

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引用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观戏场变文内容引用《伍子胥变文》

商贩叫卖内容 引用《敦煌遗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鸿泥雪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