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夏末遇见旧时光 > 第3章 《银杏叶的第一百零一片约定》

李小雨把刚收进画袋的银杏叶标本又掏出来看了眼——叶脉上用细笔写的“运动会加油”还清晰着,是张宇上次偷偷夹在她素描本里的。窗外的风卷着几片新落的银杏叶贴在玻璃上,她刚伸手想去够,桌角就多了杯温乎的桂花拿铁,杯壁贴着张画着小银杏的便签。 “刚去食堂买的,你说过想尝桂花味。”张宇把书包往旁边椅子上一放,校服袖口还沾着点粉笔灰——刚帮老师搬完月考的卷子。他低头看见李小雨手里的标本,指尖轻轻碰了碰叶子边缘:“这是第九十九片了吧?再找两片,就能凑够一百片装罐了。” 李小雨咬着吸管点头,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个透明小盒:“我周末在家压了片新的,你看。”盒子里的银杏叶边缘染着浅黄,背面画着个举着加油牌的小人,和运动会那天张宇举的一模一样。“算第一百片,”她把叶子递过去,脸颊有点热,“还差一片,等放学我们去操场捡好不好?” 张宇捏着那片叶子,耳尖悄悄泛红,把它小心夹进自己的数学错题本——那页刚好是李小雨帮他讲过的几何题,旁边还留着她画的荷花示意图。“好啊,”他抬头时,阳光刚好落在李小雨的发梢,“放学我等你,顺便把攒叶子的罐子带来,我们一起装。” 最后一节自习课,李小雨没怎么刷题,偷偷在草稿本上画起了装银杏叶的罐子——罐身上画满了四季的小图案: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荷花、冬天的雪,罐口还飘着片小小的银杏叶。画到一半,感觉有人碰了碰她的胳膊,转头就看见张宇递来张纸条,上面写着:“放学去捡最黄的那片,当第一百零一片,留着做纪念。” 下课铃响时,李小雨刚把草稿本塞进书包,张宇就拎着个竹编小罐走了过来——罐口系着浅棕色的绳,还挂着片干银杏。“我妈昨天刚编的,说装叶子透气,”他晃了晃罐子,里面的银杏叶发出轻轻的声响,“走,去操场找第一百零一片。” 两人踩着落叶往操场走,风把李小雨的发梢吹到脸颊,张宇伸手帮她别到耳后,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耳垂,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目光。操场角落的银杏树下,落满了金黄的叶子,李小雨蹲下来翻找,张宇就站在旁边帮她挡着风,偶尔捡起片完整的递过去:“这片怎么样?边缘没破,颜色也亮。” 李小雨接过叶子,对着夕阳看了看——阳光透过叶脉,能看清每一根纹路。“就它了!”她把叶子递到张宇面前,“第一百零一片,我们一起装进去。”张宇打开竹罐,小心地把叶子放进去,又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标签,上面写着“高三·秋·和小雨”,贴在了罐身上。 “以后每凑够一百片,我们就贴个标签,”张宇把罐子递给李小雨,眼里带着笑,“等高考结束,我们数着标签,就能想起每个季节的事了。”李小雨抱着罐子,指尖摸着罐身的纹路,突然觉得,高三的秋天,因为这罐银杏叶,好像也没那么让人紧张了。两人抱着竹罐往校门口走,路过小卖部时,张宇突然停住脚:“等我两分钟。”没等李小雨回应,他就快步跑了进去,再出来时手里多了两袋桂花糕——包装袋上印着小小的银杏叶图案,和罐身上的很像。 “上次你说食堂的桂花糕总抢不到,”他把一袋递过来,指尖还沾着点包装袋的碎纸屑,“这个是刚上的,我问老板要了最新鲜的。”李小雨接过桂花糕,拆开尝了一口,甜糯的口感裹着桂花的香,和手里的拿铁味道刚好搭。走到公交站,李小雨的车先到。她把竹罐抱在怀里,弯腰跟张宇挥手:“明天记得把错题本带来,我还有道几何题没问你。”张宇点点头,突然从口袋里掏出片银杏叶书签,上面用细笔写着“明天见”:“夹在课本里,别又忘了带。” 李小雨接过书签,小心放进画袋,刚踏上公交车,就看见张宇还站在原地,朝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车开起来时,她从车窗往外看,他的身影慢慢变小,手里还攥着那袋没拆开的桂花糕,风把他的校服衣角吹得轻轻晃,像画里的人。回到家,李小雨把竹罐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又从画袋里拿出那张草稿纸——上面画的银杏叶罐还没上色。她找出彩笔,仔细给罐身上的四季图案填色:樱花涂成浅粉,荷花染成淡白,雪花描上银灰,最后在罐口添了圈暖黄,像裹了层夕阳的光。刚画完,手机就响了,是张宇发来的消息:“错题本我放书包外层了,明天一早就给你。对了,桂花糕别一次吃完,留两块明天当课间零食。”李小雨看着消息,忍不住笑,回复他:“知道啦,你也别熬夜刷题,记得早点睡。” 放下手机,她又看向桌上的竹罐,伸手轻轻碰了碰罐身——里面的银杏叶好像还带着操场的风的味道。李小雨拿起那片“明天见”的书签,夹进明天要带的数学课本里,指尖划过书签上的字迹,突然开始期待明天的早自习了。第二天早自习前,李小雨刚走进教室,就看见自己的桌角放着瓶温牛奶,旁边压着张便签——是张宇的字迹,写着“先喝牛奶,错题本在我抽屉里,等下给你”。她拿起牛奶,指尖碰到瓶壁的温度,刚好是她喜欢的温热,没等她转头,张宇就抱着书包跑了进来,额发沾着点晨露的湿意。 “刚去食堂买的,怕凉了就揣在怀里捂了会儿,”他把错题本递过来,封面贴了片小小的银杏叶贴纸,“昨天把那道几何题又理了遍思路,写在最后一页了,你看不懂的话随时问我。”李小雨翻开错题本,最后一页果然画着详细的辅助线,还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了步骤,连容易错的地方都画了个小星星提醒。早自习的铃声响起时,李小雨刚把牛奶喝完,张宇又悄悄递来块桂花糕——是昨天那袋里的,还带着点包装纸的甜味。“课间再吃,现在先背单词,”他压低声音说,眼神却带着笑,“昨天你说这糕甜,刚好配早自习的豆浆。”李小雨捏着桂花糕,放在课本旁边,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桂花香,连背单词的枯燥都少了几分。课间休息时,李小雨拿着错题本去找张宇,刚想问那道几何题,就看见他正低头在草稿纸上画着什么。“你在画什么?”她凑过去看,纸上是片银杏叶的轮廓,旁边还写着“第一百零二片”。张宇愣了一下,把草稿纸往她面前推了推:“想着今天放学再去捡片,凑够一百零二片,等周末我们一起压成标本。” “好啊,”李小雨立刻点头,手指轻轻点在草稿纸上的银杏叶上,“我们可以在标本旁边写日期,这样以后翻起来就知道是哪天捡的了。”张宇看着她眼里的光,笑着点头:“没问题,到时候我带吸水纸,你带素描本,我们在操场边捡边画。” 上课铃响前,李小雨把桂花糕分了一半给张宇,看着他咬下一口,嘴角沾了点糕粉,忍不住掏出纸巾递过去。张宇接过纸巾,低头擦嘴角时,耳尖悄悄泛红,等他抬头,刚好对上李小雨的目光,两人都忍不住笑了,赶紧转头坐好,却在课桌下悄悄把没吃完的桂花糕推来推去,最后还是一起分着吃完了。下午的美术课,老师让大家自由创作,李小雨刚铺开画纸,就看见张宇把自己的调色盘推了过来:“我调了点暖黄色,你画银杏叶的时候能用,比你之前用的颜色更像秋天的光。”他说着,拿起画笔,在她的画纸上轻轻点了几笔——细碎的暖黄色落在银杏叶的轮廓上,真的像晒了太阳的样子。李小雨握着画笔,突然想起昨天画的银杏叶罐,忍不住在画纸角落添了个小小的竹罐,罐口露出几片银杏叶的尖。张宇凑过来看,在竹罐旁边画了个举着画笔的小人,眉眼像极了李小雨,还在小人手里添了块桂花糕:“这样就像我们现在的样子了。”两人对着画纸笑,阳光从窗户斜进来,落在画纸上,把两人的影子都叠在了一起。美术课结束时,老师路过两人的课桌,停下脚步看了眼画纸,笑着说:“你们这画里的小细节很暖啊,银杏叶和小罐子搭配得刚好。”李小雨听着,脸颊有点发烫,刚想把画纸往抽屉里收,张宇却先一步按住,对老师说:“我们想把这张画留着,以后凑成四季系列。”老师点点头,临走前还夸了句“想法不错,继续加油”。等老师走远,李小雨才小声问张宇:“真要凑四季系列啊?”他把画纸小心叠好,放进她的画袋里,指尖碰到她的手背,轻轻缩了缩:“嗯,秋天画银杏罐,冬天就画雪天捡松针,春天画樱花书签,夏天画荷塘边的草稿本,这样我们高中的四季就都在画里了。”李小雨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像被暖风吹过,悄悄把画袋往怀里抱了抱。放学时,两人没直接去操场,而是先去了小卖部——张宇说要买点零食,结果拎了袋烤红薯出来,递了一个给李小雨:“刚出炉的,暖手,等下捡叶子的时候不怕冷。”李小雨接过红薯,外皮还烫得要换手拿,张宇见状,又从口袋里掏出张纸巾,帮她把红薯包好:“慢点拿,别烫到。” 走到操场的银杏树下,夕阳已经把叶子染成了金红色。张宇蹲下来翻找银杏叶,李小雨就捧着红薯站在旁边,偶尔递片完整的给他。“这片好,”张宇举起一片叶子,叶脉清晰,边缘没一点破损,“算第一百零二片,今天就能压进标本册。”李小雨凑过去看,阳光透过叶子,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星星。两人坐在操场的看台上压标本,张宇从书包里掏出吸水纸,小心把银杏叶铺平,李小雨就负责按住纸的边角。“明天要不要带个小本子来?”张宇突然说,“把每天捡叶子的事记下来,以后翻标本册的时候,还能想起当天的事。”李小雨点头,咬了口红薯,甜糯的热气裹着桂花香——是早上没吃完的桂花糕,她偷偷揣在口袋里,刚才和红薯一起热了热。 “给你尝这个,”她把桂花糕递过去,“热过之后更甜了。”张宇接过,咬了一小口,眼睛亮了亮:“比昨天的还好吃,下次我们可以带个小保温盒,把桂花糕装着,课间就能吃热的。”两人边吃边聊,夕阳慢慢沉下去,把看台的影子拉得很长,怀里的吸水纸还带着银杏叶的清香,连风都变得慢悠悠的。等把标本压好收进书包,天已经擦黑了,操场的路灯亮了起来,暖黄的光洒在落叶上,像铺了层碎金子。张宇把李小雨的书包往自己肩上挪了挪——她怀里还抱着那罐银杏叶,腾不出手。“我送你到公交站,晚上风凉,别冻着。” 两人并肩走在路灯下,影子一会儿变长一会儿变短。李小雨低头看着脚下的落叶,突然想起早上的几何题,随口问:“你昨天画辅助线的时候,怎么想到要连那个点的?我看了半天都没头绪。”张宇放慢脚步,伸手在空气里虚画了个图形:“你看,那个三角形的高和底边垂直,连那个点刚好能补成矩形,算面积的时候就简单了。”他怕李小雨没听懂,又从口袋里摸出笔,在路边的石墩上画了个简易图,标注得清清楚楚。李小雨蹲在石墩旁看,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我之前总盯着斜边看,没往矩形上想。”张宇蹲下来,用手背轻轻碰了碰她的额头:“下次别钻牛角尖,想不通就问我,别自己熬到半夜。”李小雨抬头,刚好对上他的眼睛,路灯的光落在他眼底,像盛着星星,她赶紧移开目光,假装看石墩上的图,耳尖却悄悄红了。到了公交站,李小雨的车刚好驶来。她接过张宇递来的书包,又想起什么,从画袋里掏出片银杏叶——是下午美术课上,用剩下的颜料涂了色的,边缘染着暖黄和浅粉。“给你,”她把叶子递过去,声音有点小,“昨天你帮我画辅助线,这个当谢礼。” 张宇接过叶子,小心夹进自己的课本里,抬头时笑容里带着暖意:“我会好好收着的,明天给你带新的草稿纸,你上次说你快用完了。”李小雨点点头,踏上公交车,还没站稳就赶紧往窗外看,张宇还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片涂色的银杏叶,朝她挥手。车开远后,李小雨从书包里拿出那本错题本,翻开最后一页的几何题,看着上面详细的步骤,又想起石墩上的简易图,忍不住笑了。她把脸贴在错题本上,还能闻到淡淡的银杏叶香——是张宇夹在里面的书签味道,心里暖乎乎的,连明天要面对的月考,好像也没那么让人紧张了。第二天一早,李小雨刚到教室,就看见抽屉里放着一叠崭新的草稿纸——纸的边缘印着细细的银杏叶纹路,是她上次在文具店没买到的款式。她转头看向张宇的座位,他正低头整理课本,晨光落在他的发梢,侧脸的轮廓软乎乎的。 “草稿纸是你放的?”李小雨走过去,指尖碰了碰纸页,质感比普通草稿纸更厚实。张宇抬头,眼里带着点笑意:“昨天路过文具店,看见这个图案就想起你画的银杏叶,就多买了两本。”他说着,从书包里又掏出一本,“这本给你当笔记本,里面的格子间距刚好,你记笔记不用挤着写。” 李小雨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看见扉页上贴着片小小的银杏叶标本——是之前两人一起捡的第一百零一片,被压得平平整整,旁边还用细笔写着“小雨的笔记”。她捏着笔记本,突然觉得喉咙有点发紧,只能小声说:“谢谢,我很喜欢。” 早自习的课间,李小雨拿出那道没弄懂的几何题,张宇立刻凑了过来,从笔袋里掏出两支不同颜色的笔:“我再给你讲一遍,这次我们从结论往回推,你跟着我的思路走。”他边说边在草稿纸上画图,红色的笔标辅助线,蓝色的笔写推导步骤,每讲一步就抬头看李小雨的反应,生怕她没跟上。 “原来这里要补个平行四边形啊!”李小雨突然明白过来,笔尖在草稿纸上点了点,“我之前总想着补三角形,绕了好多弯路。”张宇看着她恍然大悟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下次遇到这种题,先看有没有能补成特殊图形的边,别着急下笔。” 两人正聊着,上课铃突然响了,李小雨赶紧把草稿纸和笔记本收起来,刚抬头就看见张宇偷偷递来块薄荷糖——包装纸是绿色的,像刚长出来的银杏叶。“等下数学课容易困,含着这个能精神点。”他压低声音说,眼神里藏着小小心思。李小雨接过薄荷糖,偷偷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瞬间驱散了困意。她看着讲台上老师写的板书,又转头看了眼旁边认真记笔记的张宇,突然觉得,高三的日子虽然紧张,却因为这些小小的温暖,变得格外值得期待。午休时,两人一起去食堂吃饭,刚走到窗口,张宇就抢先说:“两份番茄炒蛋盖饭,一份多放番茄,一份多放蛋。”李小雨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昨天随口提过喜欢吃番茄,张宇居然记在了心里。找座位坐下时,张宇从书包里掏出个小保鲜盒,里面装着切好的苹果:“我妈早上刚切的,说吃苹果能补充维生素,你学习累,多吃点。”他把盒子推到李小雨面前,又拿出两双一次性筷子,“用这个吃,干净。” 李小雨拿起一块苹果,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看着对面认真吃饭的张宇,突然觉得,有个人能记住自己的小喜好,能在琐碎的日子里给自己递上温暖,大概是高三最幸运的事了。吃完饭,两人没急着回教室,沿着教学楼后的小路慢慢走。路边的银杏树叶落了一地,踩上去发出“沙沙”的轻响,像细碎的脚步声跟着两人。李小雨踢着脚边的落叶,突然发现一片形状特别的叶子——边缘有点卷,像个小小的扇形,叶脉里还藏着一点没褪尽的绿。 “你看这个,”她弯腰捡起来,递到张宇面前,“像不像你上次画的那个小扇子?”张宇接过叶子,对着阳光看了看,指尖轻轻抚过卷边的地方:“还真像,这个可以当标本的‘特别款’,单独放一页。”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透明小袋子,把叶子小心装进去,又在袋子上写了“卷边小扇·10月”,才放进自己的书包夹层。走到小路尽头的长椅旁,两人坐了下来。张宇从书包里拿出历史笔记,翻开递给李小雨:“你上次说历史的时间线总记混,我把重要的事件按年份整理好了,还标了易错点。”李小雨接过笔记,只见页面上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得清清楚楚:红色是时间,蓝色是事件,黑色是影响,连容易和其他事件混淆的地方,都用波浪线画了出来,旁边还写着“别和XX事件弄混!”的提醒。 “你花了多久整理这个啊?”李小雨翻着笔记,心里暖暖的。张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就昨晚熬夜整理的,想着今天给你,你月考就能用得上。”李小雨抬头看他,发现他眼底有点淡淡的青黑,显然是没睡好,忍不住皱了皱眉:“以后别熬夜了,笔记可以慢慢整理,身体重要。” 张宇笑着点头,从书包里又掏出一瓶温水,拧开瓶盖递过来:“刚接的温水,你早上总忘了喝水,现在补点。”李小雨接过水瓶,喝了一口,温热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心里都觉得暖暖的。她把历史笔记抱在怀里,又想起早上的草稿纸和笔记本,突然觉得,张宇好像总能把她的小事都放在心上,连她自己都没在意的细节,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休息了一会儿,两人准备回教室。路过宣传栏时,李小雨停住脚,看着上面贴的月考时间表,忍不住叹了口气:“还有三天就月考了,我感觉好多知识点都没复习好。”张宇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着急,我们每天抽半小时一起复习,你哪科弱就补哪科,肯定能行的。”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开给李小雨看:“我已经列好复习计划了,每天晚自习后,我们在教室多待半小时,先复习数学,再背历史,你看这个时间安排行不行?”李小雨凑过去看,本子上的计划写得很详细:几点到几点复习什么内容,每科复习哪些知识点,甚至连休息的时间都标了出来。 “你连这个都准备好了?”李小雨有点惊讶。张宇点点头,眼里带着认真:“我怕你着急,就提前列好了,要是你觉得不合适,我们再改。”李小雨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觉得心里的紧张少了很多,她笑着点头:“就按这个来,有你一起复习,我好像没那么怕月考了。” 两人并肩往教室走,阳光透过银杏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李小雨抱着历史笔记,张宇手里拿着那个装着“卷边小扇”的透明袋子,两人的影子在地上慢慢拉长,偶尔会叠在一起,像分不开的样子。李小雨偷偷看了眼身边的张宇,他正低头踢着落叶,侧脸的轮廓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柔,她突然觉得,高三的日子虽然紧张,但有这样一个人陪着,好像也充满了期待。回到教室,李小雨把历史笔记放在书桌最上面,又拿出张宇给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的银杏叶标本,忍不住用指尖轻轻碰了碰。她拿出笔,在标本旁边写了“和张宇一起复习的第一天”,然后翻开数学课本,开始按照复习计划复习。旁边的张宇也拿出了数学题,偶尔会抬头看她一眼,两人相视一笑,又低下头继续学习,教室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落叶声,安静又温暖。晚自习的铃声刚落,教室里的同学陆续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李小雨却抱着数学题凑到了张宇的座位旁——按照复习计划,今晚要攻克函数的难点。张宇早已把草稿纸铺好,还从抽屉里拿出个小小的台灯,拧亮开关,暖黄的光刚好罩住两人的桌面,隔绝了周围的昏暗。 “先看这道题,”张宇指着题目的图像,笔尖在抛物线顶点处点了点,“你之前总错在求最值的时候忘了定义域,这次我们先把x的范围标出来,再算顶点坐标。”他边说边在草稿纸上画了条竖线,把定义域和函数式分开写,连数字的大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李小雨盯着草稿纸,突然发现他把易错的步骤用红笔圈了起来,旁边还写着“这里别漏!”,像个细心的小老师。两人对着题目琢磨了十几分钟,李小雨终于理清了思路,拿起笔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推导。张宇没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她的笔尖,偶尔在她卡顿的时候,轻轻提示一句“再想想顶点式的变形”。等李小雨把答案算出来,抬头看向张宇时,他眼里带着明显的笑意,伸手在她的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对勾:“对了!这次没漏定义域,进步很快。” 李小雨看着那个小对勾,心里有点雀跃,刚想再说下一道题,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噜”叫了一声。她脸一红,赶紧低下头假装翻书,张宇却笑着从书包里掏出个小面包——是她喜欢的奶香味,还带着点余温,显然是下午特意放在保温杯旁边温着的。 “早上看你没吃多少早饭,就猜你晚上会饿,”他把面包递过来,又拧开一瓶温水,“先垫垫肚子,不然一会儿思路该飘了。”李小雨接过面包,咬了一口,松软的口感裹着奶香,连带着刚才解题的疲惫都散了大半。她边吃边看张宇的草稿纸,发现他不仅标了题目的关键点,还在空白处写了类似题型的解题思路,甚至备注了“下次遇到这种图像题,先找特殊点”。等吃完面包,两人又投入到复习中。这次换李小雨主动提出疑问,她指着一道三角函数题,眉头皱着:“这个辅助角公式我总记混,不知道什么时候用sin,什么时候用cos。”张宇放下笔,从笔袋里掏出支荧光笔,在公式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直角三角形:“你看,把a和b当成直角边,斜边就是√(a? b?),然后根据角的范围判断用sin还是cos,比如这道题里角在第一象限,两个函数值都是正的,就可以随便选一个。” 他怕李小雨还是没懂,又找了三道类似的题,让她试着用这个方法解题。李小雨拿着笔,按照他说的步骤一步步来,果然没再记错公式。等她把三道题都做完,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已经快九点半了——比计划的复习时间多了半小时,却一点没觉得累。 “该回去了,不然宿舍要关门了,”张宇收拾着草稿纸,把写满解题思路的那几张折好,递给李小雨,“这个你拿着,晚上睡前再看一眼,记牢易错点。”李小雨接过草稿纸,指尖碰到他递纸的手,两人都顿了一下,又飞快地移开目光。她把草稿纸小心放进书包,又想起早上没吃完的苹果,从抽屉里拿出个苹果递过去:“这个给你,明天早上吃,别总空腹去买牛奶。” 张宇接过苹果,放进自己的书包里,又帮李小雨把台灯关掉,两人并肩走出教室。走廊里的灯已经灭了大半,只有尽头的安全出口灯亮着微弱的绿光,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走到楼梯口时,张宇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片银杏叶——是下午在小路上捡的“卷边小扇”,已经压得更平整了,他把叶子递过来:“今天复习累了,这个给你当书签,明天看数学书的时候能轻松点。” 李小雨接过叶子,指尖触到叶片上细腻的纹路,心里暖暖的。她把叶子放进课本里,抬头对张宇说:“明天早上我早点来,给你带杯热豆浆,你别再去食堂排队了。”张宇点点头,眼里的光比走廊的灯还亮:“好,我在教室等你。” 两人在教学楼门口分开,李小雨往宿舍走,张宇往校门口的方向去。她回头看了一眼,他的身影在夜色里慢慢变小,手里还攥着那个苹果,走几步就会回头望一下,直到两人的目光在夜色里对上,才挥挥手继续走。回到宿舍,李小雨把那片“卷边小扇”夹进数学课本的函数那一页,又拿出张宇给的草稿纸,躺在床上借着手机的光看。草稿纸上的字迹工整,红笔标注的易错点格外醒目,她突然想起晚自习时,暖黄的台灯下,他低头讲题的样子,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像画里的场景。睡前,她给张宇发了条消息:“草稿纸我看完了,易错点都记下来了,明天的豆浆我会买甜的,你别担心。”没过几秒,张宇就回复了:“好,你也早点睡,别再想题目了,明天还要早起。”李小雨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时,脑海里全是和张宇一起复习的画面,连梦里好像都飘着银杏叶的清香。第二天一早,李小雨果然起得很早,去食堂买了两杯热豆浆,还特意多要了两个茶叶蛋——知道张宇早上喜欢吃点咸的。她抱着豆浆往教室走,刚到门口就看见张宇已经坐在座位上了,手里拿着昨天的历史笔记,正低头在上面补充知识点。 “豆浆买来了,还热着,”李小雨把豆浆递过去,又把茶叶蛋放在他的桌角,“快吃吧,一会儿早自习要开始了。”张宇接过豆浆,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刚好合他的心意。他抬头看向李小雨,眼里带着笑意:“谢谢,我昨天把历史笔记又补了点考点,一会儿给你看。” 早自习开始后,两人各自忙着复习,偶尔会抬头对视一眼,不用说话,就知道对方在为了月考努力。李小雨看着桌角的豆浆和茶叶蛋,又想起昨晚的复习时光,突然觉得,高三的日子虽然紧张,却因为有这样一个人陪着,连枯燥的知识点都变得可爱起来。她拿出那片“卷边小扇”书签,夹进历史笔记里,指尖划过叶片,心里悄悄期待着,和张宇一起度过的高三,能像这片银杏叶一样,留下满满的温暖回忆。月考的前一天,晚自习的复习格外安静,连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都比平时轻了几分。李小雨对着一道物理题皱着眉,手里的笔转了好几圈,还是没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她悄悄转头看了眼旁边的张宇,他正低头算着数学题,侧脸在台灯下显得格外专注,连额前垂下来的碎发都没在意。犹豫了几秒,李小雨还是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把物理卷子推了过去:“这道电路题,我总分不清串联和并联,你能帮我看看吗?”张宇立刻放下笔,把卷子拉到两人中间,又从笔袋里掏出一支蓝色的笔,在图上轻轻画着:“你看,这个开关闭合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来,会分成两条路——一条经过灯泡A,一条经过灯泡B和开关S2,最后又汇合回负极,所以A和B是并联的。” 他怕李小雨还是没明白,又找了张草稿纸,画了个简化的电路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电流的走向:“你记住,只要电流有两条以上的路径,就是并联;如果只有一条路径,就是串联。”李小雨盯着草稿纸上的电流箭头,突然恍然大悟,拿起笔在卷子上按他说的方法标注,果然很快就算出了答案。 “原来这么简单!”她忍不住小声欢呼,抬头时刚好对上张宇的目光,他眼里满是笑意,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别着急,你只是暂时没找到方法,慢慢来肯定能学会。”李小雨的脸颊瞬间热了起来,赶紧低下头假装看卷子,却没发现张宇的耳尖也悄悄红了,赶紧转回头继续看自己的数学题,只是手里的笔顿了好几秒才重新动起来。复习到九点多,李小雨的眼皮开始打架,她揉了揉眼睛,打了个小小的哈欠。张宇抬头看见,从书包里掏出一颗薄荷糖,剥了糖纸递到她嘴边:“含着这个,提提神,再坚持半小时我们就回去。”李小雨顺从地张开嘴,清凉的薄荷味瞬间驱散了困意,她看着张宇手里的糖盒,发现里面全是她喜欢的青柠味,显然是特意为她准备的。剩下的半小时,两人一起复习了历史的时间线。张宇拿着自己整理的笔记,把容易混淆的朝代按时间顺序列在草稿纸上,还编了个简单的口诀:“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乱,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代。”李小雨跟着念了几遍,发现果然好记多了,忍不住跟着他一起念,声音越来越大,连旁边收拾东西的同学都忍不住看了他们一眼,两人赶紧捂住嘴,相视一笑。到了该回宿舍的时间,张宇帮李小雨把卷子和笔记收拾好,又把自己的物理错题本递过去:“这里面有几道和你刚才问的类似的电路题,你明天早上看看,巩固一下。”李小雨接过错题本,发现封面贴了张新的银杏叶贴纸,比之前的那个更大,颜色也更鲜亮。“这个贴纸是我昨天在文具店看到的,觉得和你的错题本很配,就买了下来,”张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希望你明天考试能顺顺利利的。” 两人并肩走出教室,夜晚的风有点凉,张宇把自己的校服外套脱下来,披在李小雨的肩上:“晚上风大,别着凉了,明天考试要注意身体。”李小雨裹紧外套,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淡淡的洗衣粉味,和银杏叶的清香混在一起,格外让人安心。她抬头看了眼张宇,发现他只穿了件单薄的毛衣,忍不住把外套往他那边拉了拉:“你也别冻着了,我们一起穿。” 张宇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伸手把外套的另一边往自己肩上拉了拉,两人就这样披着一件外套,慢慢往宿舍走。月光洒在地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会有落叶从树上飘下来,落在他们的肩上,像小小的祝福。走到宿舍楼下,李小雨把外套还给张宇,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幸运符——是她中午用彩纸折的,上面画了片银杏叶,还写了个“过”字。 “这个给你,”她把幸运符递过去,声音有点小,“明天考试带着,希望我们都能考个好成绩。”张宇接过幸运符,小心地放进自己的笔袋里,眼里的光比月光还亮:“我会一直带着的,明天早上我在食堂等你,我们一起吃早饭。”李小雨点点头,转身跑进宿舍,刚上楼梯就忍不住回头看,发现张宇还站在原地,手里拿着那个幸运符,朝她挥手。回到宿舍,李小雨把张宇的物理错题本放在床头,又拿出那个幸运符的边角料,折了个小小的银杏叶,夹进自己的历史笔记里。她躺在床上,想起晚上张宇讲题的样子,还有他披给自己的外套,心里暖暖的,连对明天考试的紧张都少了很多。她拿出手机,给张宇发了条消息:“错题本我明天早上就还给你,你也早点睡,别熬夜了,晚安。” 没过几秒,张宇就回复了:“晚安,你也早点睡,明天我给你买你喜欢的肉包和豆浆,我们一起加油。”李小雨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时,脑海里全是和张宇一起复习的画面,她悄悄在心里祈祷,希望明天的考试能顺顺利利,也希望以后的日子里,能一直和他这样一起努力,一起进步。第二天一早,李小雨刚到食堂,就看见张宇已经坐在靠窗的位置了,桌上放着两个肉包、一杯豆浆,还有一个茶叶蛋——全是她喜欢的。“我怕来晚了肉包卖完,就早点来了,”张宇把豆浆推到她面前,“还是热的,快喝吧,一会儿要进考场了。”李小雨拿起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感觉从喉咙滑到胃里,格外舒服。吃完早饭,两人一起往考场走。路上遇到很多同学,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只有他们俩,手里拿着小小的复习资料,偶尔会互相提问一个知识点,气氛轻松又愉快。走到考场门口,张宇从笔袋里掏出那个幸运符,晃了晃:“你看,我带着呢,我们肯定能考好。”李小雨笑着点头,也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小的银杏叶:“我也带着,我们一起加油。” 监考老师开始检查准考证时,两人互相说了句“加油”,才走进各自的考场。李小雨坐在座位上,拿出笔和橡皮,突然发现笔袋里多了一张小小的便签——是张宇的字迹,写着“别紧张,相信自己,我在外面等你考完”。她看着便签,心里暖暖的,之前的紧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考试开始后,李小雨看着卷子上的题目,发现很多都是她和张宇一起复习过的,尤其是物理的电路题,和张宇给她讲的那道几乎一模一样。她拿起笔,胸有成竹地开始答题,笔尖在卷子上飞快地移动,连遇到难点都没慌,按照张宇教她的方法一步步推导,很快就得出了答案。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李小雨自信地交了卷子,走出考场,一眼就看见张宇站在考场门口的银杏树下,手里拿着一瓶温水,正朝她挥手。“考得怎么样?”张宇快步走过来,把温水递过去,“我刚才在外面等你,紧张得一直看表。”李小雨接过温水,喝了一口,笑着说:“考得很好,很多题都是我们一起复习过的,尤其是物理的电路题,一点都不难。” 张宇听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伸手揉了揉李小雨的头发:“我就知道你能行,走,我们去食堂吃午饭,下午还有数学考试,吃完午饭我们再复习一会儿。”李小雨点点头,跟着张宇往食堂走,阳光透过银杏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像撒了一层金粉,两人的脚步声轻快又坚定,仿佛连未来的路都变得格外清晰起来。午饭时,食堂里满是讨论考题的同学,李小雨和张宇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面前摆着两盘番茄炒蛋盖饭——张宇特意让阿姨多放了番茄,是李小雨喜欢的酸甜口。“下午考数学,你记得把我给你整理的函数错题再看一遍,尤其是求导的易错点,”张宇扒了口饭,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我早上把常考的题型公式抄在这上面了,你吃完饭拿着,考前再翻两眼。” 李小雨接过小本子,翻开一看,里面的公式按题型分类得清清楚楚:三角函数公式用荧光笔标了重点,导数的运算法则旁边画了小例子,连她总记混的圆锥曲线离心率公式,都用红笔写了“记住!e=c/a!”的提醒。“你也太细心了吧,”她忍不住笑,指尖划过纸页上工整的字迹,“有这个,我下午肯定不慌了。” 吃完饭,两人没回教室,而是去了教学楼后的银杏林。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风一吹,落叶就“沙沙”地响。张宇找了块干净的石头,让李小雨坐下,自己则蹲在她旁边,拿着小本子帮她梳理数学重点:“选择题最后两道别死磕,先做后面的大题,数列和立体几何是你的强项,先把能拿的分拿到手。” 李小雨点点头,把公式在心里默背了一遍,突然想起早上考试时笔袋里的便签,抬头问:“你什么时候把便签放进我笔袋的啊?我都没发现。”张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就是早上在考场门口,你整理东西的时候,我趁你不注意塞进去的,怕你紧张,想给你打打气。” 两人在银杏林里待了半小时,张宇帮李小雨过了一遍易错点,李小雨则给张宇讲了道他没弄懂的历史论述题,直到离考试还有二十分钟,才收拾东西往考场走。路上,张宇突然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片银杏叶——是早上捡的,边缘还带着点露水的湿气,他把叶子递过来:“这个给你,下午考试带着,就像我在旁边给你加油一样。” 李小雨接过叶子,小心夹进数学课本里,指尖触到叶片的纹路,心里格外踏实。走进考场前,她回头看了眼张宇,他正站在不远处的走廊里,朝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阳光落在他身上,像镀了层暖光。数学考试开始后,李小雨翻开卷子,先扫了眼大题——数列题和立体几何题果然是她熟悉的题型,心里瞬间松了口气。她按照张宇说的,先跳过难的选择题,从大题开始答,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移动,数列的通项公式、立体几何的辅助线,都顺利推导出来,连之前总错的导数题,都按照小本子上的步骤算出了正确答案。离考试结束还有十分钟时,李小雨终于把所有题都答完了,她检查了一遍,发现之前跳过的选择题也有了思路,赶紧动笔写完。交卷时,她特意看了眼桌角——那片银杏叶还安安静静地夹在课本里,像个小小的守护者。走出考场,李小雨一眼就看见张宇站在银杏树下,手里拿着瓶冰镇汽水——是她喜欢的橘子味,瓶身还挂着水珠。“考得怎么样?”他快步走过来,把汽水递过去,“我猜你肯定能答完,特意去小卖部买了冰镇的,解解暑。”李小雨接过汽水,喝了一口,清甜的橘子味在嘴里散开,连考试的疲惫都消失了大半:“都答完了,好多题都是你帮我复习过的,导数题也没出错!” 张宇听了,眼睛一下子亮了:“我就知道你可以!走,我们去操场走走,放松一下,明天还有最后两门考试。”两人并肩往操场走,汽水的凉气混着银杏叶的清香,格外舒服。走到操场的看台上,张宇从书包里掏出个小蛋糕——是他早上特意从家里带来的,用保鲜盒装着,还带着点奶油的甜味:“我妈昨天烤的,说给我们当考试后的奖励,你尝尝。” 李小雨拿起一小块蛋糕,咬了一口,奶油的香甜裹着水果的清爽,好吃得眼睛都亮了。“太好吃了!”她忍不住说,又拿起一块递到张宇嘴边,“你也吃,辛苦你这几天帮我复习了。”张宇张嘴咬下,看着李小雨满足的样子,嘴角忍不住上扬,心里觉得,这几天熬夜整理笔记、陪她复习,都是值得的。两人坐在看台上,边吃蛋糕边聊考试的趣事,偶尔有风吹过,落叶飘落在他们的腿上,张宇就帮李小雨把叶子捡起来,夹进她的书包里:“攒着,等考完试,我们一起把这些叶子做成标本册,记录我们的月考时光。”李小雨点点头,把叶子小心收进书包,心里开始期待考试结束后的日子——可以和张宇一起去捡更多的银杏叶,可以一起整理标本册,还可以一起去图书馆复习。聊了一会儿,夕阳开始下沉,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张宇看了眼时间,站起来说:“该回宿舍了,明天还要早起考语文和英语,晚上早点睡,别再想今天的考题了。”李小雨跟着站起来,两人并肩往宿舍走,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偶尔会有落叶从他们身边飘过,像在为他们的努力鼓掌。回到宿舍前,张宇把明天要带的英语笔记递给李小雨:“里面有常考的作文模板,你晚上睡前看一眼,明天写作文能省点时间。”李小雨接过笔记,发现封面贴了张新的银杏叶贴纸,和之前的那个不一样,这个是心形的,格外可爱。“这个贴纸是我中午在文具店看到的,觉得很可爱,就买了下来,”张宇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希望你明天英语考试也能顺顺利利的。” 李小雨看着心形的银杏叶贴纸,心里暖暖的,她抬头对张宇说:“明天早上我在食堂等你,给你带热豆浆和肉包,我们一起加油,考完试我们就去银杏林捡叶子做标本册。”张宇点点头,眼里的光比夕阳还亮:“好,我等你,我们一起加油!” 回到宿舍,李小雨把英语笔记放在床头,又拿出今天的银杏叶,夹进笔记本里。她躺在床上,翻看张宇给她整理的作文模板,发现里面不仅有模板,还有他写的例句,连容易写错的单词都标了拼音提醒。她想起这几天张宇为她做的一切——整理笔记、讲题、买零食、递温水,心里像被灌满了温水,格外温暖。睡前,李小雨给张宇发了条消息:“笔记我看完了,作文模板都记下来了,你也早点睡,别熬夜了,明天我们一起加油,考完试就去捡叶子。”没过几秒,张宇就回复了:“好,晚安,明天见,我已经把捡叶子的袋子准备好了,就等考试结束了。”李小雨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时,脑海里全是和张宇一起捡叶子、做标本册的画面,连梦里都飘着银杏叶和奶油的香味。第二天一早,李小雨刚到食堂,就看见张宇已经坐在座位上了,桌上放着两杯热豆浆和四个肉包,还有两个茶叶蛋。“我怕你不够吃,就多买了两个肉包,”他把豆浆推到李小雨面前,“还是热的,快喝吧,一会儿要考语文了,先暖暖胃。”李小雨接过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感觉从喉咙滑到胃里,格外舒服,她拿起一个肉包,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是她最喜欢的那家窗口的。吃完早饭,两人一起往考场走,路上遇到很多同学,大家都带着点紧张又期待的表情,李小雨却一点都不慌——有张宇在身边,有那些整理好的笔记,还有那些银杏叶的陪伴,她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走到考场门口,张宇从书包里掏出个小小的袋子,递给李小雨:“这个给你,考完试我们就用这个装叶子,我特意选了个大的,能装很多。”李小雨接过袋子,发现上面印着银杏叶的图案,格外可爱,她忍不住笑了:“谢谢你,这个袋子真好看。” 监考老师开始检查准考证时,两人互相说了句“加油”,才走进各自的考场。李小雨坐在座位上,拿出笔和橡皮,突然发现笔袋里多了一张小小的便签——是张宇的字迹,写着“别慌,发挥出你的水平,我在外面等你,等考完试我们就去捡叶子”。她看着便签,心里暖暖的,之前的紧张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语文考试开始后,李小雨看着卷子上的题目,发现作文题是“温暖的瞬间”,她一下子就想起了这几天和张宇一起复习的时光——他讲题的样子、递过来的温水、披给自己的外套、写满知识点的笔记,还有那些带着温度的银杏叶。她拿起笔,毫不犹豫地开始写,把那些温暖的瞬间一一记录下来,笔尖在卷子上飞快地移动,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平时写作文总卡壳的她,这次居然写得如此顺畅,仿佛有说不完的话要写。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时,李小雨自信地交了卷子,走出考场,一眼就看见张宇站在考场门口的银杏树下,手里拿着那个印着银杏叶图案的袋子,正朝她挥手。“考得怎么样?作文写的什么?”张宇快步走过来,把袋子递过去,“我刚才在外面等你,一直在想你会不会写我们一起复习的事。”李小雨接过袋子,笑着说:“考得很好,作文写的就是‘温暖的瞬间’,我把你帮我讲题、递温水的事都写进去了,写得可顺了!” 张宇听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他伸手揉了揉李小雨的头发:“我就知道你会写这个,走,我们去考最后一门英语,考完试我们就去银杏林捡叶子,做标本册!”李小雨点点头,跟着张宇往英语考场走,阳光透过银杏树叶的缝隙,落在他们身上,像撒了一层金粉,两人的脚步声轻快又坚定,仿佛连未来的路都充满了温暖和期待。英语考试也很顺利,李小雨按照张宇给的作文模板,很快就写完了作文,听力和阅读题也答得很顺畅。交卷时,她特意看了眼桌角——那片心形的银杏叶贴纸还贴在英语笔记上,像个小小的祝福。走出考场,李小雨深吸了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月考终于结束了,她可以和张宇一起去捡叶子、做标本册了。张宇早已在考场门口等她,手里拿着两瓶冰镇汽水,还有一个装满零食的小袋子。“考试结束了,我们先去银杏林捡叶子,然后去操场边做标本,”他把汽水递过去,“我带了吸水纸和硬纸板,我们可以现场压标本,这样叶子不容易坏。”李小雨接过汽水,喝了一口,清甜的橘子味在嘴里散开,忍不住欢呼:“太好了!我们赶紧去,不然好叶子都被别人捡走了!” 两人手牵手往银杏林跑,风从他们身边吹过,带着银杏叶的清香,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又明亮。走进银杏林,满地都是金黄的叶子,像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李小雨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捡起一片形状完整的叶子,递给张宇:“这个好看,我们把它放在标本册的第一页。”张宇接过叶子,小心放进袋子里,又捡起一片边缘有点卷的叶子:“这个像小扇子,和我们之前捡的那个很像,可以放在一起。” 两人在银杏林里捡了很多叶子,有的形状完整,有的颜色鲜亮,有的带着独特的纹路,很快就把袋子装满了。他们找了块干净的草坪,铺好硬纸板和吸水纸,把叶子一片一片铺平,再盖上吸水纸和硬纸板,最后用石头压好。“等明天我们再来拿,到时候叶子就压平了,可以放进标本册里了,”张宇坐在草坪上,看着满地的银杏叶,对李小雨说,“我们可以在标本册上写日期,写我们捡叶子的地方,以后翻起来,就能想起今天的事了。” 李小雨点点头,靠在张宇的肩膀上,看着远处的夕阳,心里格外踏实。她想起这几天的月考时光,想起张宇为她做的一切,想起那些带着温度的笔记、便签和银杏叶,突然觉得,高三的日子虽然紧张,但因为有张宇的陪伴,变得格外温暖和值得期待。她伸手拿起一片银杏叶,放在阳光下看,叶脉清晰,颜色金黄,像一颗小小的太阳,照亮了她的高三时光,也照亮了她心里的每一个角落。夕阳慢慢下沉,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银杏林里的叶子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美丽。李小雨和张宇收拾好东西,手牵手往宿舍走,袋子里的银杏叶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像在为他们的美好时光伴奏。他们知道,未来的高三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他们一起努力,一起陪伴,一起收集这些温暖的瞬间,就一定能度过一个充实又美好的高三,就像这些银杏叶一样,在时光的沉淀中,留下满满的温暖回忆。第二天一早,李小雨和张宇约好一起去银杏林拿压好的标本。刚到草坪,就看见压在石头下的硬纸板被风吹得微微翘边,张宇赶紧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掀开——里面的银杏叶已经压得平整干燥,金黄的颜色比昨天更鲜亮,连叶脉的纹路都清晰得能数出来。 “你看这片,”李小雨拿起那片像小扇子的卷边叶,指尖轻轻碰过叶片,“压平了更好看,边缘的卷度刚好,像特意设计的一样。”张宇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准备好的标本册,翻开第一页——封面是他昨天特意贴的银杏叶贴纸,内页还夹着张小小的便签,写着“我们的第一本标本册·高三秋”。他把卷边叶放在第一页,又拿出胶水,小心地在叶子边缘涂了一点:“别粘太牢,以后想拿出来看也方便。” 两人坐在草坪上,一页一页地整理标本。李小雨负责把叶子摆好位置,张宇就拿着笔在旁边写备注:“10月15日·操场角落·和小雨一起捡的第一百零一片”“10月17日·教学楼后小路·卷边小扇款”“10月20日·月考结束·夕阳下的金黄叶”。每写完一片,他都会念给李小雨听,两人偶尔会因为叶子的摆放位置小声争论——李小雨想按颜色深浅排,张宇想按捡叶子的日期排,最后还是折中了:把同一场合捡的叶子放在同一页,再用不同颜色的便利贴标注日期。整理到一半,李小雨突然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个小铁盒——是她上周在文具店买的,盒盖印着银杏叶图案。“我把我们之前写的便签都收在这里了,”她打开盒子,里面整齐叠着十几张便签,有张宇写的“先喝牛奶”,有她画的小银杏,还有两人一起复习时随手写的知识点,“我们可以把便签夹在标本册里,和叶子对应上,以后翻起来更有纪念意义。” 张宇眼睛一亮,立刻接过铁盒,拿出一张写着“函数易错点:定义域别漏!”的便签,夹在那片月考复习时捡的叶子旁边:“这个对应得上!那天我们就是为了讲函数,才在操场捡的这片叶。”两人一边回忆,一边把便签和叶子一一对应,标本册的每一页都渐渐变得丰满,不仅有金黄的银杏叶,还有带着温度的字迹,连空气里都飘着回忆的甜味。收拾完标本册,已经快到早自习时间。两人抱着标本册往教室走,路过小卖部时,张宇突然停住脚:“等我一下,有个东西要给你。”他跑进店里,很快手里多了个小小的钥匙扣——是银杏叶形状的,金属表面还刻着“小雨”两个字。“昨天看到这个,觉得和你的钥匙很配,”他把钥匙扣递过来,指尖有点发烫,“以后你拿钥匙的时候,就能想起我们的标本册了。” 李小雨接过钥匙扣,挂在自己的书包拉链上,轻轻晃了晃,金属碰撞的声音清脆又好听。“我也有东西给你,”她从口袋里掏出个编织的小挂坠,是用浅黄的绳子编的银杏叶形状,“昨天晚自习编的,有点歪,你别嫌弃。”张宇立刻接过来,挂在自己的笔袋上,低头看了又看,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怎么会嫌弃?这是我收到最好的礼物,以后做题的时候看到它,就有动力了。” 走进教室时,同学们还在陆续进来,有人注意到他们手里的标本册,凑过来好奇地问:“这是你们捡的银杏叶做的标本吗?也太好看了吧!”李小雨笑着点头,翻开第一页给同学看,里面的叶子和便签立刻引来一阵惊叹:“你们也太用心了吧,连日期都标了,以后毕业翻起来肯定很有感觉。”张宇把标本册小心放在两人课桌中间的抽屉里,轻声对李小雨说:“以后我们每个季节都做一本,春天捡樱花,夏天捡荷叶,冬天捡松针,毕业的时候就能凑齐一套了。” 早自习开始后,李小雨看着桌角的钥匙扣,又想起标本册里的叶子,心里格外踏实。她拿出数学课本,刚想复习,就看见张宇递过来一张便签,上面画着一片小小的银杏叶,旁边写着:“下周末我们去图书馆复习吧,听说那里的窗边能看到银杏林。”李小雨忍不住笑,在便签背面画了个笑脸,递了回去:“好啊,到时候我们带上标本册,看完书还能去捡新的叶子。” 课间休息时,两人一起趴在桌上翻标本册,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书页上,把银杏叶照得像镀了层金。李小雨指着一片边缘带点绿的叶子,对张宇说:“你还记得这片吗?那天我们在小路捡的,你说它像刚睡醒的小叶子,舍不得让它被风吹走。”张宇点点头,指尖轻轻划过叶片:“当然记得,你还说要把它放在最中间,因为它是最特别的。” 正聊着,班长突然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张运动会的报名表:“下周要开运动会,你们俩要不要报个项目?比如接力赛,或者双人跳绳?”李小雨愣了一下,看向张宇——她体育不算好,有点怕拖后腿。张宇立刻接过报名表,笑着说:“我们报双人跳绳吧,我之前练过,我们这几天课间可以一起练。”他转头对李小雨眨了眨眼:“别怕,我带你,肯定能拿奖。” 李小雨看着张宇自信的样子,点了点头:“好,那我们就报双人跳绳!”班长笑着把报名表填好,又递过来两张运动会的贴纸:“这个给你们,提前预祝你们拿好成绩!”贴纸是银杏叶形状的,和他们的标本册格外配,李小雨立刻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张宇则贴在了标本册的封面上,刚好和之前的贴纸凑成一对。接下来的几天,课间休息时,李小雨和张宇就会去操场练双人跳绳。刚开始的时候,两人总踩绳,李小雨有点着急,张宇就放慢速度,轻声说:“别慌,跟着我的节奏,1、2、3,跳!”他还特意找了根长度合适的绳子,把手柄处缠了层软布,怕磨到李小雨的手。练了两天后,两人渐渐有了默契,能连续跳几十下不踩绳,连路过的同学都忍不住为他们鼓掌:“你们跳得越来越好了,肯定能拿第一名!” 运动会那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操场上飘着彩色的气球。双人跳绳比赛开始前,张宇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李小雨肩上:“别紧张,就像我们平时练习一样,跟着我的节奏来。”他又从口袋里掏出颗薄荷糖,剥了糖纸递过去:“含着这个,放松点。”李小雨接过糖,含在嘴里,清凉的味道驱散了紧张,她看着张宇坚定的眼神,深吸了一口气:“我们一起加油!” 比赛开始后,两人站在绳子中间,随着裁判的哨声,张宇轻轻喊着节奏:“1、2、3,跳!”绳子在他们脚下飞快地晃动,两人的脚步默契地配合着,没有踩错一下。周围的同学都在为他们加油,李小雨听着欢呼声,看着张宇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不管能不能拿奖,和他一起努力的过程,就已经很开心了。比赛结束后,裁判宣布他们得了第一名,李小雨忍不住跳了起来,张宇也笑着把她抱了一下,又赶紧松开,耳尖红了:“我就知道我们能行!”班长跑过来,把奖牌挂在他们脖子上——奖牌是圆形的,上面刻着一片小小的银杏叶,格外精致。“这个奖牌和你们的标本册太配了,”班长笑着说,“以后可以把它夹在标本册里,当纪念。” 运动会结束后,两人拿着奖牌,又去银杏林捡了几片新的叶子——这次的叶子带着运动会的热闹气息,边缘还沾着点阳光的温度。他们把叶子压进标本册,旁边夹上运动会的门票和奖牌的照片,张宇在旁边写了句备注:“10月28日·运动会双人跳绳第一名·和小雨一起的小胜利”。夕阳西下时,两人坐在银杏林的长椅上,抱着标本册,看着远处的操场。李小雨靠在张宇的肩膀上,轻声说:“高三的日子好像因为这些小事,变得一点都不枯燥了。”张宇点点头,伸手握住她的手:“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小事,我们一起复习,一起考试,一起捡叶子,一起拿奖,等到毕业的时候,我们的标本册肯定会装满满满的回忆。” 李小雨抬头看他,夕阳的光落在他脸上,温柔又明亮。她想起这几个月的点点滴滴——那些带着温度的笔记、便签、银杏叶,还有一起复习的夜晚、一起捡叶子的午后、一起跳绳的操场,突然觉得,高三最幸运的事,就是遇到了张宇,遇到了这个能和她一起收集温暖、一起对抗困难的人。晚风轻轻吹过,银杏叶落在他们的肩上,像小小的祝福。李小雨和张宇手牵手站起来,抱着标本册往宿舍走,袋子里的叶子发出轻轻的“沙沙”声,和他们的脚步声混在一起,像一首温柔的歌,唱着属于他们的高三时光,唱着那些藏在银杏叶里的温暖与期待。他们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他们一起走下去,就一定能把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带着银杏香的美好时光。运动会结束后的周末,李小雨和张宇约好去图书馆复习。早上八点,两人在食堂门口碰面,张宇手里拎着个帆布包,里面装着复习资料、标本册,还有两个温热的肉包和一杯豆浆——特意给李小雨带的。“昨晚我妈烤了点饼干,我装了点在包里,饿了可以吃,”他拉开拉链,露出里面的玻璃罐,饼干是银杏叶形状的,金黄酥脆,一看就很用心。李小雨接过豆浆,咬了口肉包,甜糯的肉馅在嘴里散开,是她喜欢的味道。“你也太细心了,连饼干都做成银杏叶的形状,”她忍不住笑,指尖碰了碰玻璃罐,“我们复习累了,就拿出来当零食,刚好配图书馆的热水。”张宇点点头,伸手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两人并肩往图书馆走,晨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连脚步都变得轻快起来。图书馆的窗边位置果然能看到银杏林,金黄的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一幅流动的画。李小雨把标本册放在桌角,刚想拿出数学题,就看见张宇递过来一张写满字的纸:“这是我整理的数学压轴题解题思路,分了好几种题型,你先看看,有不懂的我们再一起讨论。”纸上的字迹工整,每种题型都标了重点,还举了具体的例子,连辅助线的画法都画得清清楚楚。 “你花了多久整理这个啊?”李小雨翻着纸页,心里暖暖的。张宇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就昨晚熬夜整理的,想着周末有时间,我们可以把压轴题攻克一下,以后考试就不怕了。”李小雨抬头看他,发现他眼底有点淡淡的青黑,显然是没睡好,忍不住皱了皱眉:“以后别熬夜了,身体重要,复习可以慢慢來。” 张宇笑着点头,从包里拿出热水壶,倒了两杯温水,递了一杯给李小雨:“刚接的热水,你早上总忘了喝水,现在补点。”李小雨接过水杯,喝了一口,温热的水顺着喉咙滑下去,连心里都觉得暖暖的。她把数学题摊在桌上,按照张宇整理的思路开始做题,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圈出来,等张宇做完一道题,就凑过去问他,两人头挨着头,小声讨论着解题步骤,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们身上,连时光都变得慢悠悠的。中午的时候,两人去图书馆楼下的食堂吃饭,张宇特意点了李小雨喜欢的番茄炒蛋和糖醋排骨,还买了一份水果沙拉。“多吃点水果,补充维生素,”他把沙拉推到李小雨面前,“你昨天练跳绳肯定累了,今天要多补补。”李小雨拿起叉子,叉了一块苹果,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她看着对面认真吃饭的张宇,突然觉得,有个人能把自己的喜好放在心上,能在琐碎的日子里给自己递上温暖,大概是高三最幸运的事了。吃完午饭,两人没立刻回图书馆,而是去了楼下的银杏林散步。周末的银杏林格外安静,只有偶尔的风吹过,叶子“沙沙”作响。李小雨弯腰捡起一片形状特别的叶子,边缘有点像爱心,她递到张宇面前:“你看这个,像不像爱心?我们把它压进标本册里,当爱心叶。”张宇接过叶子,对着阳光看了看,笑着点头:“像!等下回去我们就把它压好,放在标本册的中间,当最特别的一页。” 两人在银杏林里逛了一会儿,张宇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递给李小雨:“这个给你,上周去文具店看到的,觉得很适合你。”李小雨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支钢笔,笔身是浅黄的银杏叶图案,笔尖还刻着小小的“雨”字。“你怎么知道我想要一支新钢笔?”李小雨有点惊讶,她之前只是随口提过一句自己的钢笔不好写了。张宇笑着说:“上次你说的时候,我就记下来了,刚好看到这支,觉得和你很配。” 李小雨握着钢笔,笔尖的温度透过指尖传到心里,暖暖的。她拿出笔记本,用新钢笔写了几个字,字迹流畅又好看,她抬头对张宇说:“以后我就用这支笔做笔记,写作业,看到它就想起你。”张宇看着她眼里的光,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好啊,以后你用这支笔写的笔记,我都帮你整理,我们一起把学习变得更有意思。” 回到图书馆,两人把那片爱心叶压在标本册里,张宇还在旁边写了句备注:“10月29日·图书馆楼下银杏林·小雨发现的爱心叶”。整理完标本册,他们又开始复习,李小雨用新钢笔做笔记,字迹比之前更工整了,张宇则在旁边帮她检查错题,偶尔会在她的笔记本上画个小小的银杏叶,作为鼓励。下午的时候,图书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周围都是翻书和写字的声音,安静又专注。李小雨做累了数学题,就拿出历史笔记背知识点,张宇则在旁边默默陪着她,偶尔会提问她几个问题,帮她巩固记忆。等到夕阳西下,图书馆的窗户被染成了橘红色,两人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李小雨抱着标本册,张宇拎着帆布包,两人的影子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今天真开心,”李小雨轻声说,“不仅复习了很多知识点,还捡了爱心叶,收到了新钢笔。”张宇点点头,伸手握住她的手:“以后我们每个周末都来图书馆,复习累了就去银杏林散步,捡新的叶子,慢慢把标本册装满。” 李小雨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格外踏实。她想起这几个月的日子,从刚开始的陌生到现在的熟悉,从一起复习到一起参加运动会,从收集银杏叶到制作标本册,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温暖和回忆。她知道,未来的高三还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有张宇在身边,有这些温暖的回忆陪伴,就一定能度过一个充实又美好的高三。回到宿舍前,张宇把帆布包递给李小雨:“里面还有点饼干,你晚上饿了可以吃,明天早上我在食堂等你,我们一起去教室复习。”李小雨接过帆布包,点了点头:“好,明天见,我会把今天的笔记整理好,明天给你看。”张宇笑着点头,看着她走进宿舍,才转身离开。回到宿舍,李小雨把标本册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又拿出那支新钢笔,放在笔记本旁边。她打开帆布包,拿出一块银杏叶形状的饼干,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裹着淡淡的奶香味,好吃得眼睛都亮了。她拿出手机,给张宇发了条消息:“饼干很好吃,钢笔也很喜欢,今天谢谢你,明天见。” 没过几秒,张宇就回复了:“喜欢就好,你也早点休息,别熬夜整理笔记了,明天我们一起弄。晚安。”李小雨看着消息,忍不住笑了,把手机放在枕头边,闭上眼睛时,脑海里全是今天和张宇一起在图书馆复习、在银杏林散步的画面,连梦里都飘着银杏叶和饼干的香味。第二天一早,李小雨刚到食堂,就看见张宇已经坐在座位上了,桌上放着两杯热豆浆和四个肉包,还有一份水果沙拉。“我怕你早上没胃口,就买了沙拉,”他把豆浆推到李小雨面前,“还是热的,快喝吧,一会儿要去教室复习了。”李小雨接过豆浆,喝了一口,温热的感觉从喉咙滑下去,格外舒服,她拿起一个肉包,咬了一口,还是熟悉的味道,是她最喜欢的那家窗口的。吃完早饭,两人一起往教室走,路上遇到很多同学,大家都在讨论着周末的复习进度,李小雨却一点都不慌——有张宇在身边,有那些整理好的笔记,还有那些带着温度的银杏叶,她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走到教室门口,张宇从包里掏出一本新的笔记本,递给李小雨:“这个给你,封面是银杏叶的图案,你可以用它记历史笔记,之前的笔记本快满了。” 李小雨接过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就看见扉页上贴着片小小的银杏叶标本,旁边还用细笔写着“小雨的历史笔记·高三秋”。她抬头对张宇说:“谢谢你,我会好好用它的,以后我们一起把历史知识点都记牢,月考肯定能考个好成绩。”张宇笑着点头,眼里的光比晨光还亮:“好,我们一起努力,一起进步。” 走进教室,两人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李小雨拿出新笔记本,用那支银杏叶图案的钢笔开始整理历史笔记,张宇则在旁边做数学题,偶尔会抬头看她一眼,两人相视一笑,又低下头继续学习。教室里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落叶声,安静又温暖,仿佛连时间都停留在了这一刻,停留在了这个充满回忆和期待的高三秋天。日子在书页翻动和银杏叶飘落间悄悄溜走,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天气渐渐转凉,教室的窗户上开始凝起薄薄的水汽。李小雨早上到教室时,总发现自己的桌面被擦得干干净净,桌角放着一杯温好的牛奶——不用想也知道是张宇提前来准备的。这天早自习,课代表抱着一摞月考成绩单走进来,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变得轻了些。李小雨心里有点紧张,指尖无意识地攥着笔袋上的银杏叶挂坠,直到张宇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小声说:“别慌,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都一起分析错题。” 成绩单分到两人手里时,李小雨看着自己名次栏里的数字,惊喜地睁大了眼睛——比上次进步了二十多名,数学和历史的分数尤其亮眼。她转头看向张宇,发现他也在看自己的成绩单,眼里带着笑意:“你看,我们一起复习的效果是不是很好?”张宇的成绩也稳在年级前十,物理和数学都是满分,他把成绩单折好,放进标本册的夹层里:“以后每次考试的成绩单都夹在这里,毕业的时候就能看到我们的进步了。” 课间,班长拿着一张文艺汇演的报名表走过来:“月底要办文艺汇演,每个班要出两个节目,你们俩要不要试试?比如合唱,或者乐器合奏?”李小雨愣了一下,她唱歌不算好听,有点不好意思地看向张宇。张宇却接过报名表,笑着说:“我们试试合唱吧,我会弹吉他,可以伴奏。”他转头对李小雨眨了眨眼:“你声音很好听,我们练几次肯定能行。” 接下来的几天,每天放学后,两人都会去音乐教室排练。张宇抱着吉他,指尖在弦上轻轻拨动,熟悉的旋律慢慢流淌出来——是首温柔的民谣,歌词里写着“落叶、晚风、并肩的人”,和他们的日子格外契合。李小雨刚开始有点紧张,声音放不开,张宇就停下来,耐心地帮她调整气息:“别紧张,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把情绪放进去就好。” 练了几次后,李小雨渐渐找到了感觉,两人的声音也越来越默契。有次排练到天黑,窗外的银杏叶被路灯照得像金色的碎片,张宇突然停下吉他,看着李小雨说:“我们在歌词里加一句‘银杏树下的约定’吧,就当是我们的小秘密。”李小雨笑着点头,轻声跟着吉他的旋律唱出来,那一刻,音乐教室里的空气好像都变得温柔起来。文艺汇演那天,后台挤满了准备表演的同学,李小雨有点紧张,手心都出了汗。张宇递过来一瓶温水,又帮她理了理衣领:“别慌,就像我们在音乐教室排练一样,我在你身边呢。”他把吉他背好,指尖轻轻碰了碰李小雨的手背,给了她一个坚定的眼神。轮到他们上场时,聚光灯落在两人身上,台下传来阵阵掌声。张宇坐在椅子上,拨动吉他弦,温柔的旋律瞬间填满了整个礼堂。李小雨深吸一口气,跟着旋律唱起来,当唱到“银杏树下的约定”那句时,她转头看向张宇,两人相视一笑,眼里的光比聚光灯还亮。表演结束后,台下的掌声久久不息,连班主任都笑着鼓掌:“你们俩配合得太好了,简直是我们班的王牌组合!”走下台时,李小雨还没从激动中缓过来,张宇递过来一块巧克力:“奖励你的,你今天表现得特别好。”她接过巧克力,剥开糖纸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暖暖的幸福感。文艺汇演结束后,天气越来越冷,银杏叶渐渐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李小雨看着窗外的景象,忍不住有点失落:“叶子都落完了,以后不能捡新的叶子做标本了。”张宇却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几片晒干的银杏叶,还有一些松针和干花:“我上周去后山捡的,虽然不是银杏叶,但也很好看,我们可以做一本‘冬日标本册’。” 两人利用周末的时间,一起制作冬日标本册。张宇负责把松针和干花摆成好看的形状,李小雨就用彩笔在旁边画小小的图案——有戴着围巾的银杏叶,有飘着雪花的窗户,还有两人并肩走在雪地里的剪影。张宇在标本册的扉页上写下:“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我们的约定也会一直都在。” 期末考试前的日子变得格外忙碌,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和背不完的知识点。但李小雨却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因为每天都有张宇的陪伴——早上的温牛奶,课间的错题讲解,晚上一起在教室复习的时光,还有偶尔递过来的小零食,都让紧张的复习生活充满了温暖。有天晚上,两人在教室复习到很晚,窗外下起了小雪,细小的雪花落在玻璃上,很快就融化了。张宇看着窗外,突然说:“等放寒假,我们一起去看雪吧,听说后山的雪景特别美,还能看到挂着雪的松树,我们可以捡点松针回来,补充我们的冬日标本册。”李小雨笑着点头,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小的雪人,旁边写着“寒假·后山·看雪”。期末考试结束那天,天空放晴,阳光洒在积了点雪的地面上,反射出耀眼的光。两人抱着整理好的复习资料,一起走出教室,李小雨看着手里的成绩单,开心地说:“我们都考得很好,这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张宇点点头,伸手握住她的手:“这只是开始,下学期我们还要一起努力,一起迎接春天的樱花,一起做更多的标本册。” 放寒假的前一天,两人一起去后山看雪。雪后的后山银装素裹,松树挂满了白雪,像一个个白色的巨人。李小雨弯腰捡起一根带着雪的松针,递到张宇面前:“这个可以放进冬日标本册里,上面还有雪的痕迹呢。”张宇接过松针,小心地放进袋子里,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雪球,轻轻放在李小雨的手心里:“给你,冬天的小礼物。” 两人在雪地里慢慢走,脚印深深浅浅地留在雪地上,像一串长长的省略号,预示着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日子。李小雨看着身边的张宇,突然觉得,高三的日子虽然紧张,但因为有他的陪伴,因为有那些装满回忆的标本册,因为有银杏树下的约定,变得格外有意义。寒假里,两人偶尔会用手机聊天,分享各自的复习进度,还有看到的好看风景。张宇会给李小雨发后山的雪景照片,李小雨则会发自己画的春日樱花草稿,约定着开学后一起去看樱花。有次聊天时,张宇突然说:“等高考结束,我们一起去看真正的银杏林吧,听说有个地方的银杏林特别大,秋天的时候全是金色的,特别好看。”李小雨笑着回复:“好啊,到时候我们带上所有的标本册,在银杏林里拍很多照片,留下我们的回忆。” 开学的时候,天气渐渐变暖,校园里的樱花树开始冒出花苞。李小雨和张宇一起把冬日标本册放进抽屉里,又拿出新的笔记本,准备制作春日标本册。张宇从书包里掏出一包樱花种子:“我妈给我的,说春天种下去,秋天就能开花,我们把它种在教室后面的花盆里吧,等它开花了,我们就用它做标本。” 两人一起在教室后面的花盆里种下樱花种子,李小雨每天都会去浇水,张宇则会记录种子的生长情况——哪天冒出了芽,哪天长出了新叶,都仔仔细细地写在笔记本上。看着种子慢慢长大,李小雨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就像这颗樱花种子一样,他们的努力也会在未来开出美丽的花。日子一天天过去,樱花树渐渐开花,粉色的花瓣飘落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地毯。两人一起捡粉色的樱花瓣,制作春日标本册,张宇在扉页上写下:“春天来了,樱花开了,我们的约定还在继续。”李小雨看着标本册里的樱花瓣,又想起秋天的银杏叶,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不管是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荷叶,还是秋天的银杏,冬天的松针,只要有张宇在身边,每个季节都会充满温暖和回忆。高考越来越近,教室里的学习氛围也越来越浓,但李小雨和张宇却一点都不慌。他们一起制定复习计划,一起攻克难题,一起在疲惫的时候互相鼓励,一起在课间的时候看看窗外的樱花树。有次模拟考试后,李小雨有点沮丧,觉得自己的成绩没有进步。张宇递过来一张便签,上面画着一片小小的银杏叶,旁边写着:“别着急,慢慢来,我们一起努力,一定会等到花开的那天。” 李小雨看着便签,心里的沮丧渐渐消失,她知道,只要和张宇一起努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她把便签夹进春日标本册里,又拿起笔,在旁边写了句:“和张宇一起,加油!”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两人一起去看了校园里的樱花树,花瓣已经开始飘落,像粉色的雪。张宇看着樱花树,对李小雨说:“等高考结束,我们再来这里,看看它结的果子,到时候我们再捡点叶子,补充我们的标本册。”李小雨点点头,伸手握住张宇的手:“好,我们一起等高考结束,一起迎接新的开始,一起把我们的标本册装满每个季节的回忆。” 夕阳西下,粉色的樱花花瓣在风中轻轻飘落,落在两人的肩上,像小小的祝福。李小雨和张宇并肩站在樱花树下,手里握着装满回忆的标本册,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待。他们知道,高考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日子在等着他们——有春天的樱花,夏天的荷叶,秋天的银杏,冬天的雪花,还有永远不会变的,银杏树下的约定。高考前的最后一周,教室里的倒计时牌翻到了“7”,讲台上堆着厚厚的试卷,窗台上的樱花盆栽却开得正好,粉色的花瓣偶尔会飘落在翻开的课本上。李小雨早自习时整理错题本,发现每一页的角落都有张宇画的小银杏叶——有的带着笑脸,有的裹着小围巾,像是藏在字里行间的小惊喜。 “这些都是你什么时候画的?”李小雨举着错题本问,指尖划过一片画着腮红的银杏叶。张宇正在写数学压轴题,闻言抬头笑了笑:“每次你不注意的时候,比如你低头背单词,或者认真算题的时候,觉得可爱,就忍不住画了。”他说着,从笔袋里掏出一支浅粉色的笔,在错题本新的一页上画了朵小樱花:“快高考了,换个花样,祝你像樱花一样顺利绽放。” 最后一节班会课,班主任给每个人发了一张明信片,让大家写下对自己或对朋友的祝福。李小雨趴在桌上,认真地在明信片上写:“希望和张宇一起,考上想去的城市,一起看秋天的银杏林,一起把标本册装满每个季节。”写完后,她悄悄把明信片推到张宇面前,张宇看完,眼底亮得像有星星,他拿起笔,在明信片背面画了两个并肩的小人,手里捧着标本册,旁边写着:“一定能实现。” 高考前一天,学校放了假,让大家回家调整状态。李小雨收拾书包时,张宇帮她把所有的复习资料整理好,又把那本春日标本册放在最上面:“带着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别紧张。”他还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小的香囊,里面装着晒干的银杏叶和樱花瓣,“这个是我妈昨天做的,说能安神,你放在笔袋里。” 李小雨接过香囊,放在鼻尖闻了闻,淡淡的清香瞬间驱散了心里的紧张。两人在校门口分开时,张宇反复叮嘱:“晚上别熬夜,早点睡,明天记得带准考证和身份证,考试的时候仔细读题,别慌。”李小雨点点头,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路口,才转身回家。高考那天,天很蓝,阳光温和得不刺眼。李小雨走进考场前,在人群里一眼就看到了张宇,他穿着简单的白T恤,手里拿着两瓶温水,正朝她挥手。“加油!”两人异口同声地说,相视一笑,所有的紧张好像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考试很顺利,每一门科目结束后,张宇都会在考场外等她,递上温水,听她吐槽题目难度,或者分享做得顺手的题。最后一门英语考完,李小雨走出考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张宇笑着走过来,递给她一个冰淇淋:“庆祝高考结束,我们终于可以去做想做的事了!”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忙着估分、填志愿,每一次讨论都充满了期待。他们选了同一个城市的大学,虽然不在一个校区,但坐地铁只要半小时。填完志愿的那天,他们一起去了之前约定好的银杏林——虽然不是秋天,叶子还是绿色的,但风吹过树叶的声音,依然让人觉得安心。 “等秋天叶子黄了,我们就来这里捡叶子,做一本‘高考后纪念册’,”张宇蹲下来,捡起一片翠绿的银杏叶,递给李小雨,“到时候我们带着所有的标本册,在这里拍很多照片。”李小雨接过叶子,夹进手机壳里:“好啊,还要把我们的准考证、明信片都夹进去,做一本最特别的标本册。” 暑假里,两人一起去了图书馆打工,一起去看电影,一起在后山的小路上散步。有次下雨,他们躲在凉亭里,看着雨水打在树叶上,张宇突然说:“我把我们的故事写进了日记里,还贴了很多叶子标本,等开学了,我把日记给你看。”李小雨笑着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听着雨声,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八月底,录取通知书寄到了家里,两人拿着录取通知书,在校园的樱花树下拍了照片——樱花树虽然没有开花,但枝叶茂盛,像在为他们祝福。张宇把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夹进春日标本册里,在旁边写着:“我们的约定,第一步实现了。” 开学前一天,两人一起整理标本册,从秋天的银杏叶,到冬天的松针,再到春天的樱花瓣,每一页都充满了回忆。李小雨翻到最后一页,发现张宇贴了一张他们在运动会上的合影,照片里的两人戴着奖牌,笑得格外开心。“以后我们还要拍更多照片,贴满每一本标本册,”张宇握住她的手,眼里满是期待,“大学四年,还有以后的很多年,我们一起收集更多的温暖瞬间。” 开学那天,张宇送李小雨到学校门口,帮她拎着行李,反复叮嘱:“记得按时吃饭,别熬夜,周末我来陪你去图书馆,或者去看新的风景。”李小雨点点头,眼眶有点红,却笑着说:“你也是,别总只顾着学习,记得想我。” 两人分开时,张宇从口袋里掏出一片压好的银杏叶,递给她:“这个是我上周在银杏林捡的,提前压好了,想我的时候就看看它,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李小雨接过叶子,小心放进钱包里,看着张宇的身影渐渐远去,心里却充满了力量——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日子在等着他们,还有很多叶子要捡,很多标本册要做,很多约定要一起实现。大学的日子很充实,两人每周都会见面,一起去图书馆复习,一起去城市里的公园捡叶子,一起去吃喜欢的小吃。秋天的时候,他们如约去了银杏林,金黄的叶子铺满了地面,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两人捡了很多叶子,制作了“高考后纪念册”,还在银杏林里拍了很多照片,贴在标本册里,旁边写着:“第一个大学的秋天,和你一起。” 寒假的时候,他们一起回了高中母校,看到教室后面的樱花树已经长得很高了,花盆里的樱花种子也长出了小小的树苗。他们在高中的银杏树下散步,回忆着高三的日子,那些一起复习、一起考试、一起制作标本册的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你还记得吗?高三那年的运动会,我们一起跳双人跳绳,拿了第一名,”李小雨笑着说,“那时候我还很紧张,怕拖你后腿。”张宇点点头,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我记得,你当时跳得特别好,是我见过最厉害的搭档。” 时光慢慢流逝,大学四年很快就过去了,两人都顺利考上了研究生,依然在同一个城市。他们的标本册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摞,从高中的四季,到大学的每个重要时刻,每一页都记录着他们的故事,每一片叶子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研究生毕业那天,两人穿着毕业服,在学校的银杏林里拍了毕业照。张宇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盒子,里面装着一枚银杏叶形状的戒指,他单膝跪地,对李小雨说:“从高三那年在银杏树下捡第一片叶子开始,我就想和你一起走过每个季节,一起收集更多的回忆。你愿意嫁给我吗?让我们一起把未来的日子,都写成属于我们的故事。” 李小雨笑着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流了下来。她伸出手,看着张宇把戒指戴在她的手上,戒指上的银杏叶在阳光下闪着光,像他们一起走过的那些日子,温暖又明亮。很多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小家,家里的书架上放着一摞厚厚的标本册,从高中到大学,从恋爱到结婚,每一本都记录着他们的幸福时光。他们依然会在每个季节去捡叶子,制作新的标本册,依然会在银杏树下散步,回忆着那些美好的日子。 “你看,这是我们高三那年做的第一本标本册,”李小雨翻着最旧的那本,眼里满是温柔,“那时候的我们,还在为高考努力,却已经悄悄约定了未来。”张宇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轻声说:“是啊,幸好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就一起走过来了,以后的每个季节,每个日子,我们都会一起走下去,把我们的故事,写得更长,更温暖。” 窗外的银杏叶又黄了,阳光透过窗户落在标本册上,把那些金黄的叶子照得像镀了层金。两人并肩坐在沙发上,翻着标本册,偶尔会因为某一片叶子、某一张便签笑起来,空气中弥漫着银杏叶的清香,和属于他们的,满满的幸福。

写第三章的时候,总忍不住想起高三那些“偷偷努力又悄悄温暖”的瞬间——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递过来的一杯温牛奶、草稿纸上标红的易错点,或是一起蹲在银杏树下捡叶子时,不小心碰到的指尖。 小雨和张宇的复习日常,藏着我对“陪伴”的小期待:不是互相催促着赶路,而是你怕数学难,我就把公式抄成小本子;你担心考不好,我就陪你在操场练跳绳,用一句“别怕,我带你”给足底气。那些夹在课本里的银杏叶、写满鼓励的便签,其实都是平凡日子里的小光,让紧张的高三也变得软乎乎的。 特意让他们一起攒银杏叶、做标本册,是想让这些小物件成为时光的“容器”——多年后翻起,看到的不只是一片叶子,还有那个秋天里,两个人一起为了目标努力,又偷偷藏起小浪漫的自己。 也希望读到这里的你,不管是正在为某件事努力,还是回忆着过去的时光,都能想起曾有人陪你走过一段路,哪怕只是递过一张纸巾、讲过一道题,那些温暖的瞬间,都值得被好好记住呀。[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银杏叶的第一百零一片约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