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梧桐雨 > 第4章 抄经

梧桐雨 第4章 抄经

作者:渺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5 11:52:19 来源:文学城

常氏宅邸绵延数里而不绝,清悟所嫁,乃是常氏三房嫡子,族中行五,故称呼一声常五爷。

常五爷的生母,乃是前杭州通判之女,这位杭州通判恰巧姓杭。杭老爷中年辞官,只醉心于金石碑刻之中,除发嫁了杭家待字闺中的几位小姐之外,再不理杂务。

杭氏夫人也如同杭老爷一般,平素只是在院子里吃斋,再不管其他。

清悟出了远门,走了两刻钟,终于望见了湘筠院墙内飞出来的两杆竹。清悟悬着的心放下了一点,但看这两竿竹子,自己的这位婆婆至少不是唯利是图之人。

常三夫人杭氏倒不像殷皇后那样作怪,叫她与德妃站在外头一等便是半个时辰。见清悟来了,三夫人的大丫头急忙给她打帘子:“五奶奶您大安了。”

清悟略点一点头,正进花厅时,恰巧同两个抬着饭桌的婆子擦肩而过。

杭夫人坐在东厢,大丫环捧着青花卷草盂,婆母正放下手中的茶看了过来。

清悟心知来得巧了,急忙快走两步:“母亲,儿媳来迟,还请您宽恕。”

“哪里迟了。”杭夫人点一点自鸣钟,“叫我说,难得你这样勤勉——这会儿子才刚到时辰,你且看看,十娘那个懒丫头来了没有?”

哪想得到婆婆当着自己的面抱怨小姑子,清悟心里咯噔一下,回也不是,不回也不是。好在杭夫人不过随口一说,很快又丢开:“瞧你面色倒还好,想来身子是要好了?”

此时大丫头又端了茶上来,清悟顺手接过茶,微微福身:“托母亲的福,儿媳的身子好多了。母亲,儿媳自嫁入常氏以来,多有不足之处,全劳烦您费心周全,儿媳多谢母亲。”

杭夫人接过茶来,呷了一口,从鼻子里钻出一个嗯来,算是受了她的谢:“你傻站着做什么,十娘是晚辈,你是她嫂子,身子又才好些,没有站着等她的道理,坐下吧。”

清悟依言坐下,不多时,十姑娘热热闹闹地进来,娇声娇气地请安:“母亲,女儿给母亲请安了。”

杭夫人顿时撇下清悟,将十姑娘招至身前:“莹丫头,针凿功夫练得如何了?”

“回母亲的话,还是在练前些儿个学的缠针。女儿正绣着一副寒梅照水呢。”

杭夫人抚了抚她的肩,说一声好,旋即叫十姑娘去坐下。

清悟在宫中浸淫数十年,虽是一后二妃之中一等一的驽钝之人,却也并非完全不会看脸色。

她暗自想,或许杭夫人并没有认为十姑娘的针凿好,只是应付着,顺水推舟说出来的一个好字。

十姑娘一坐下便开始叽叽喳喳:“嫂嫂身子可算是大安了,不光是娘心里发愁,就连月莺姐姐都急得多长了两根褶子……”

“咳咳!”杭夫人咳了两声,吩咐道:“快给十姑娘端一盏熬得粘粘的桂花羹来。”

清悟悄悄在心头补上了没说出来的半句——喝了粘上嘴少说话。杭夫人都没发话说月莺是通房丫头,小姑子倒是先多嘴多舌起来。

十姑娘还笑嘻嘻地道谢,捧着桂花羹喝得津津有味:“七姐姐又做了新裙子呢,那料子和嫂嫂身上的差不多,只是嫂嫂的精巧些。”

清悟掌不住,悄悄看了她一眼——这小姑娘的脑子是不是缺根筋,这嘴一张,怎么什么话都敢往外冒呢?

“你嫂子身上的是南京的贡缎,当然更华丽精巧。”杭夫人的眉间捏起了一点波澜,又转瞬放平:“你也大了,既如此,叫针线房的人给你添一两条裙子。”

“多谢母亲。”

杭夫人嗯了一声,嘱咐道:“时辰不早,你便回去吧。夫子虽告假了,你们姐妹也不能一个劲儿的傻玩傻乐。若把夫子教的都扔了,她不说,我这个做母亲的都要罚你。绣花什么的倒也不急,莫要平白无故地把眼睛弄坏了。”

常十姑娘的脸上的欢喜落了两分,她期期艾艾地说了一句“看书也眼睛疼”,得了杭夫人的瞪眼,赶快一溜烟儿地跑了。

清悟莫名其妙地,从杭夫人的脸上读出两分悲悯来。

杭夫人打发完女儿,转头想打发儿媳,却见清悟垂手站着:“母亲,儿媳驽钝,又是新妇。夫君久久未归,儿媳心中也是千种忧心。儿媳想帮着母亲抄一抄经书。”

杭夫人素来有抄经的习惯,但她膝下的几个女儿是从来不爱看这些的。

丈夫流连于歌儿舞女身侧,深宅大院里,上年纪的夫人们的寂寞,是一枚长在深深天井中的苔。

人来人往,除了佛堂里的菩萨,无人看见过苔的滋生。苔只会在一夜夜晦暗的雨中,越长越凶。

“你不是不爱看书么——怎么这会儿又想着抄经?”杭夫人说到一半,自知失言,赶忙找补道:“想来也是你爹爹娇宠女儿,生怕咱们要拿什么大诰为难你,所以才说你不爱看的。”

杭夫人越说越错,清悟充耳不闻,只道:“母亲说得也不错,妾身开蒙虽早,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学着,自是当不得一句好学,也不敢说自个儿读过什么书。”

上辈子吃了梗着脖子的亏,见到什么都要和人争两句。这辈子清悟又想学一学放下身段,只是学得不伦不类地,远远及不上皇后和德妃。

“母亲,儿媳实在惶恐不安,彻夜难眠啊。”

清悟再抬头时,两串儿泪珠已从眼里滑出来,滑到一半就没了影子。

清悟有些尴尬,复而埋下头去:“儿媳从通州远嫁,所能依托者,不过是夫君。您是夫君的母亲,自然是最为夫君担忧的。儿媳虽未曾见过夫君,可内里的酸楚,也与母亲的别无二致。还请您让我尽一尽做妻子的心吧。”

她声泪俱下,杭夫人一想到她前些时日凄惶的样子,又想到不知走到哪里了的儿子,冷着的心骤软了两分。

到底,也是为阿雍祈福的。

杭夫人开口:“罢——你既有心,就来吧。”

清悟搀着杭夫人进了小佛堂,两张紫檀大桌已摆在了佛堂内。因杭夫人不爱人伺候笔墨,便指着靠窗的那一张道:“你自抄你的,抄完一卷,便拿去供上。”

说罢,杭夫人自抬笔写去不提。

原在宫中之时,清悟无宠,心绪淤堵,笔法锐中带涩,枯内藏丰。皇帝与新宠调笑,言“贤妃有废官笔法”,气得清悟几日睡不着觉。

而今清悟想起,倒觉得皇帝如市井小民,同嫔妃嚼舌头,真是滑稽非常。自己白捡来一条命,旁的不说,达观是十足十的。

清悟抬笔之时,初还干涩,写到中间,笔墨飞动,竟捡回少女时的清峻傲气来。不多时,清悟写完一卷,手里笔感正好,又扯了一张纸来写。

听得换纸声,杭夫人笔下一顿——这小丫头抄经好生敷衍。

她放下笔,直起身去看清悟置在白檀纸架上的那一页经。

杭夫人不敢自称书家,年少时却也跟父亲在任,见识过古今碑刻种种。只用了简简单单一支鼠须笔,这个儿媳写出来的字,却神采飞扬,华彩多姿。

她幼年学字,记得父亲言:“临贴如排布如列阵,阿晨笔下秀雅,然不脱小女儿气,仅纵横于胭脂场中。”

彼时杭晨好奇,问父亲:“什么才能称作字中之将帅?”

父亲如何答:或骨气清畅,风神俊逸,或典雅富丽,彩绣金繁。此二类虽奇,然终不鲜见与藏书之家。至于纵横而不孤,清旷之余,笔力豪健者,鲜矣。

她这个儿媳的字,朗秀清新,自生标格,排布之间疏朗有风,点顿之内灿然有神,可谓帅矣。

杭晨不由得赞道:“好!清畅舒俊,华灿多姿,你这一笔字雅丽之中藏雄健之气,真好!”

有了这一笔字,常夫人再看徐清悟时,便多了几分喜爱。族中为老五说的这门亲事,也并非那样不堪,媳妇虽不算一等一的美人,但面容清秀端庄,又妆奁丰厚……除了那一双脚,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