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我演过的剧靠天幕风靡古代(快穿) > 第8章 失恃公主or开国女帝(7)

天幕。

在这个小世界的大夏各地天空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但凡在大夏境内,只要是有人烟的地带,不管多么偏僻,都有这么一个积云堆成的“圆环天镜”。

准时、准点播放着姜柏弥和系统提前准备的好内容。

……

全都看到了。

天下人都看到了。

烈日炎炎下,听到动静,田间劳作的农夫勉强直起来佝偻的腰板,两手拄着锄柄,立于原地,黝黑的脸、木木的眼神,呆呆望向那触不可及的天空。

额间的汗珠一颗颗滑落。

有的还溅到眼珠子里了。

他却没了感官似的,感知不到了,也顾不得手抹一把了。

他的妻子——刚刚忙完纺织、牵着小儿、胳膊中拎着柳条食篮的妇人,也愣愣的,杵在了原地,仰头望天——她原是要晌午给丈夫送饭,顺带下地帮把手的。

等天上第一次出现那片金红色中的茫茫草原——

脸晒得红红的小儿指着天,莫名来了句:“草原、大草原,那天上长了草哩!”

“那天顶上的云彩,咋么个还变出个环环儿来咧?"

农妇顺着小儿可爱的话,也感慨起见过的神奇画面。

小儿很兴奋,一时动作太大了,脚一陷,幸好方才站的底下是浅泥窝,他怀里抱着的盛了大半水的葫芦水瓢险些全洒了。

农妇急急接过洒了不少的水瓢,又赶紧把小儿拽稳,嘴里埋汰语气,却是不轻不重锤了下小儿的背:“看着些,灰儿子,端个水也使唤不成,让你爹差点今儿就没水喝了。”

半晌,农夫才回过了神,低下头,望了望活生生的妻儿,抿了抿干裂的唇,眼皮咧着,眼底似乎同时蓄着湿意和笑意,他颤巍巍开了腔:

“天显灵嘞——”

同一句话,一声接着一声。

小儿也欢欢喜喜学他爹喊这句话。

妻子笑了。

一大一小喊着,此起彼伏。

传遍漫山遍野。

那些早看痴了的不用说。

那些没看见的……

附近埋头苦干的农夫们、驱赶牛羊的牧民、采摘果子或纺织的老少媳妇们齐齐抬起了头,个个见到了天幕,以为神迹。

太阳正毒,锄头早就给撂在地里,一家三口聚在一棵遮阴的大柳树下,农夫老汉端着碗,一口玉米面贴饼子,一口水。

和妻儿蹲坐着,共同观看那天幕的东西。

农夫:“你晓不晓得它讲了啥?”

农妇:“好像两伙人打仗,那个领头的还像是女娃,她这是在杀人吗……哎呀,那个神明声音说她姓姜?还是皇帝,那不就是我们国家那个开国女皇帝嘛。”

……

各地城镇的普通百姓纷纷涌上街来。

起先都是好奇、敬畏,后面竟都着了迷,痴痴看着那块天幕,还有嘴里念念有词做手势祈祷的,还有磕头祈愿的。家里家外,闺阁里的姑娘们不做女红了,做买卖的有的干脆收摊,哭丧人不嚎了,乞丐忘讨要铜子了,学堂里的学童也都跑了出来…教书先生是第一个跑出来的。

农夫、屠夫、猎户、茶户、铁匠、绣娘、镖师、乐师、舞娘、装裱匠、厨子、渔夫、商贾、伶人、士兵、宫人、贵妇人……但凡有名有姓的,没病得走不动的,在左呼右唤召唤下,几乎都中了蛊,往外走,往上看。

这种神乎其神的画面,在普通人心目中…简直是天神显灵了。

天幕上播着的这部历史剧,特点就是取景真实和考据严谨,制作精良,不少画面都是电影画质。

这些第一次看电视剧(天幕)的古代人群,本身也是有迷信思维的,很容易就把那电视画面当真,以为是真实存在过一些画面。

京城。

街道茶楼处本就聚得人多,尤其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神仙的功法?”

“是真有神仙庇佑我大夏吗?看上面东西十有**是当年发生过的事,你听它后面说的话,那个天幕上骑马射箭女的估计就是咱们太祖皇帝。”

“看懂了,这上面讲的是一百五十年前我太祖昭文皇帝当年北征时活捉北戎首领的事。”

“那为啥会这时候会显现一百五十年前的画面。”

“估计是上天来警示人们的,话本子里大多是这么写的。”

“……哎呀,神仙是有什么用意嘛,使我徒劳伤心,干脆使用神力让那皇宫里的老昏君死了算了,太祖皇帝怎么有了这么孬的后代。”

“我们都见着了,皇宫那位能看得见吗?”

“皇帝老儿,那个暴君,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坐他紫宸殿,根本听不见。”

有些话看似大逆不道,聚在此处的人却有一个算一个,平日里都爱茶楼里几个人拉个包间,谈天论地,谈着谈着,就绕到皇宫里头了,放宽了心调侃骂骂皇帝后妃,骂会儿狗皇帝,再骂会儿那皇亲国戚和奸佞贪官。不说外省小县小城,哪怕在天子脚下,平头百姓的,倒真没有人或者官府闲来无事专门抓起处理他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说明白点,视而不见,根本不在意,知道翻不了天。

*

皇宫。

人人几乎沉浸在这种壮丽恢宏的场景中。

只有皇帝是最畏惧的。

刚刚一会儿的功夫,他叫来了钦天监的,又叫来一些自称会仙法的大师,还不忘问左右太监。

他问这个天幕出现的缘由。

那些大师统一口供,或打哑谜,或直言相告,或模糊其词,总而言之,和神有关。

皇帝急躁无比,他差点骂出声,他自然知道这非人力可为……他瞥向台下悠然自得的姜柏弥,想起了对方立在风中质问天理的那一幕,天幕!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就是在她说完那句话后出现的。

有何用意暂且不知道,但对方的一段痛诉能引来天鸣,怎么看都——

显得他是错的喽!

老皇帝也不知道这个天幕要做什么,会不会说出对自己不利的内容,他心底始终有一种算不上好的预感。

他比谁都清楚自己干过多少亏心事,越是亏心,越爱杀人,倘若真的有神灵这种东西,那…是否会有一日审判自己?

——但那小六要杀他!一个女儿,要杀了她的亲生父亲!他要杀她,于情于理,都无愧于世,何过之有?

大师们平时忽悠人也有一套,如今却遇到了真神迹,这种迹象一看也绝非造假的,他们错愕之余,也比谁都看得清当时的情境——这六公主质问完天,天就回应,绝不像巧合…他们中不乏聪明人,不约而同想起了那窦娥冤六月飞雪的场景。

但在这个掌握他人生杀大权的皇帝面前,他们自然不敢说出真实想法——哪怕皇帝猜到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也绝不能说出口,更哪敢说出“审判”这个词,一怒之下还能活么…也不敢说那是妖法作怪,否则皇帝不就要问他们对策么?便故意东拉西扯,忽悠得一套是一套。

皇帝不耐烦了,挥手让他们下去。

待人走后,贤妃开腔:“陛下,刚才据胡天师和外头报信的人所言,这天幕是在京中上空都有了,近畿诸县也有,估计外省可能也是有的,世人都见着了,这未必是一年坏事。”

皇帝顾盼左右,压低声音:“…可朕管控不了,朕……”他停顿下来了,想说出内心所想,但碍于面子,没继续说。

贤妃似乎看透了他的惶恐所在:“陛下无需担忧,这未必是为了弥儿来的,余家勾结外人、通敌叛国,证据确凿,早已天理不容,您是对的。再者,这天幕所讲,竟是我朝夏太祖擒获北戎首领之事,臣妾以为,这恰恰利好您。”

皇帝:“怎么个利好法?”

贤妃:“世人皆知,您最推崇那昭文太祖皇帝,供奉香火最为虔诚,如今天上播了太祖皇帝的事迹,实则是边关战事紧急,祖灵庇佑,为扬我大夏之威、振奋人心,方出此幕;另外,既然您最推崇太祖皇帝,那这不恰恰与上天的意思一样么?世人也会记起、感动于您一向尊崇这位铁血女皇的行为,上天褒扬太祖皇帝,也就是褒扬支持您的统治。”

一番话下来,把皇帝听得身心舒畅,仔细琢磨,居然也有几分道理。

贤妃这番连自己都不信、拿出来忽悠安抚皇帝的鬼话,逻辑上还算说得通——只可惜那位荧幕上的“女皇”和刚刚被宣布叛国的姜柏弥生了同一张脸,只是众人刚未能看到,现在不知而已 。

天幕播放至此,众人依然看不清那位开国女皇的真容。

他们的心都迫切了起来。

开国皇帝,一个在历朝历代都极为特殊的存在,一般来说,这类人骑马打天下,都会比较有人格魅力,他们所在的时代又是开国初期,经历战乱未久,人口死了很多,大片土地荒芜,地广人稀,为休养生息,也为安抚稳定人心,统治者起初对百姓的政策往往相对会宽和,甚至早期大片无人垦荒的土地都可以分出去,比如“均田制”——为尽快发展生产力、恢复税基。王朝衰微后,官府最后的土地和资源调配基本都会失灵。比起守成或昏庸无能的后继之君,在有主观和客观因素加成下的开国皇帝在普通人心中的朴素感情中到底不一般——哪怕是实心做事的后继皇帝,愈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只是少了那分传奇色彩,容易名声不显。

总而言之,还是有不少人希望看到那位开国皇帝的真容。

陆贤妃也是煎熬的。

她那些话哄哄皇帝还好,她自己也心神不宁,她收买刺客咬了六公主一口,偏生出了这天幕搅局。这是关键时候,她很怕出了什么变故,还不受自己掌控。

陆贤妃提醒:“陛下可加紧京城与各省戒严,免得有些人在这时候浑水摸鱼,也要赶紧派人去外省和边疆探查防守。”

皇帝逐渐恢复理性,拍了下脑袋:“衣荷所言有理,朕是差点丢了魂,朕这就先派人给京营提督送话,叫他最近用点心,加紧巡逻,管控言论,莫教那些刁民文人借题发挥诽谤朝廷,再教聆风司的人去外头聪明行事。”

皇太后忽然加入对话:“儿,你且记住,这世上别有用心之人多了,可别光把劲儿往一处使,让人家钻了空子。”

她不留痕迹地扫视了陆贤妃一眼。

皇帝:“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陆贤妃不动声色翻了个白眼,心中暗骂这老妖婆明里暗里都不消停非要挑拨是非,陛下有段日子冷不丁对陆家疑心大涨,十有**也是有她背后挑唆…贤妃本人脾气也不好,和这个太后婆婆很不对付,然而在皇帝面前,她克制住了,一字一句道:“陛下,莫担心,布置得当,有些人,在城里翻不了天。”

皇太后:“儿,倒把那个丫头叫过来,审一审她,哀家倒要看看,神仙有没有给这丫头递什么话。”

“儿子正有此意。”皇帝面色惶然。

贤妃面色不显,心里倒打了鼓,愈是这种时刻,她愈是不能露出破绽。

位高权重的几人不约而同望向台下的姜柏弥。

……

“罪魁祸首”姜柏弥倒是立在原地,腰板挺得更直了,还用心声和她的系统006交流。

姜柏弥用一种逗小孩的语气:

【刚才没掉链子,也没弹出小广告,给你一个口头表扬。】

006:【……】

谢谢,不稀罕。

一个侍卫悄然朝着她过来。

颇有理冷处理的架势。

此人态度还算客气,简明说了来由,说陛下想找她叙叙话,最后还递来了一个“请”字。

姜柏弥:【你猜猜皇帝老儿要问我什么?】

006:【他不会觉得是你干的吧。】

姜柏弥:【这倒不至于,天幕一看非人力可为,他是怕了,找我问虚实的。】

姜柏弥正色,抖擞下裙袖,也不遮掩着,大大方方随着侍卫过去了。

一时倒引起一些有心人注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