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围龙深处:梅州客家三百年 > 第24章 《梅州客家三绝:酿豆腐藏山水,盐焗鸡裹岁月》

梅州的烟火气,大半藏在灶台的铁锅里。若说客家菜有三块压桌的招牌,那定是酿豆腐、盐焗鸡与梅菜扣肉——它们像三位守家的老人,把山水的馈赠、岁月的沉淀,都炖成了化不开的乡愁。

先说酿豆腐。这道菜是客家人的“团圆符”,从选料到上桌,每一步都藏着过日子的讲究。豆腐得用本地土黄豆磨制,清晨五点,豆腐坊的石磨就“吱呀”转起来,黄豆在清水里泡得发胀,磨出的浆带着豆腥的鲜,点卤时石膏水要慢慢淋,像阿婆哄睡时轻拍的手掌,急不得。压制成型的豆腐块,嫩得能掐出水,却偏要在中间挖个小窝,这窝得挖得深浅适中,太深会碎,太浅装不下馅,像客家人处世,得有分寸。

肉馅是酿豆腐的魂。选前腿肉,肥瘦三七开,剁肉时要加泡发的香菇、虾米,再撒把葱姜末,剁得“咚咚”响,砧板震得案上的瓷碗都跳,这声响里带着客家话的硬调,透着一股实在劲。剁好的肉馅要拌上生抽、蚝油,顺一个方向搅,直到起了黏劲,像把日子拧成一股绳,紧实才不易散。酿的时候最见功夫,左手托着豆腐,右手捏起肉馅,拇指贴着豆腐边缘轻轻转,把馅嵌得严丝合缝,指尖的软,像梅江的水绕着石头走,生怕碰碎了这方白玉似的豆腐。

煎酿豆腐的铁锅,得是用了十年的老铁锅,锅沿烧得发黑,却越用越香。油烧得冒烟,豆腐块“滋啦”下锅,煎到两面金黄起皱,像老树皮般带着硬的风骨,这时候不能急着翻,得等一面定了型,再用锅铲轻轻推,不然会散。煎好后倒上骨汤,加生抽、老抽调味,盖上锅盖焖,咕嘟咕嘟的声响里,豆腐吸饱了肉香,连汤汁都变得浓稠,像把岁月的滋味都熬了进去。揭开锅盖时,热气裹着香扑面而来,夹起一块,豆腐的嫩、肉馅的鲜、汤汁的浓,在舌尖炸开,软得能把心都泡酥。围龙屋的年夜饭,桌上必有酿豆腐,老人总说:“豆腐像白玉,肉馅是福气,酿在一起,日子才能团团圆圆。”

盐焗鸡则是藏在粗盐里的温柔。选鸡要挑本地散养的三黄鸡,羽毛油亮,冠子通红,杀好后褪去鸡毛,用清水反复冲洗,直到腹腔里的血水都净了,这才用布擦干,像给娃娃洗澡,得干干净净。抹盐是关键,粗海盐要炒得滚烫,晾到微温,再拌上花椒、八角磨的粉,均匀地抹在鸡身内外,连鸡皮的褶皱里都要抹到,这盐得够量,才能锁住肉汁,像客家人守着祖训,一分都不能少。

腌好的鸡要静置半小时,让盐味慢慢渗进去,会发苦;太弱则肉生,咬不动。这时候的等待,像客家阿婆哄娃,急不得也慢不得,得守在炉边,听着砂煲里偶尔传来“滋滋”的声响,那是鸡油在盐里慢慢渗出。焗够一个钟头,揭开砂煲,一股热浪带着盐香、肉香猛地窜出来,烫得人直缩手。剥开牛皮纸,鸡皮黄得发亮,像涂了层蜜,用筷子轻轻一戳,能听到“噗”的一声,肉汁顺着筷子流下来,皮脆得像秋阳下的稻壳,轻轻一撕就裂开,肉嫩得像浸了晨露的芽,连骨头缝里都渗着咸鲜。

以前客家人远行,行囊里常裹着一只盐焗鸡,盐能防腐,肉能充饥,咬一口,那股熟悉的香就像揣着老家的灶火在赶路,再远的路都不觉得孤单。阿婆们说:“盐是硬的,鸡是软的,用硬盐护着软肉,就像日子再难,也得护住心里的暖。”

梅菜扣肉是时光腌出来的厚味。梅菜得选霜降后的芥菜,棵大叶绿,带着点清苦,这是山水给的底子。收回来的芥菜要晒,摊在竹匾里,让秋阳把水分抽走,晒到菜叶发蔫,再堆起来焖,让菜叶发酵变黄,这叫“堆黄”,像把青涩的日子捂出点甜。然后一层菜一层盐码进陶坛,盐要撒得匀,用石头压住,坛口封紧,让阳光与湿气慢慢把苦涩酿成醇厚,这一等就是大半年,少一天都不成,像客家人攒日子,得有耐心。

扣肉的五花肉要选三层肥瘦相间的,像玉带似的,煮得八成熟,用筷子能戳透就行,不能太烂。捞出来后用布擦干,皮上抹层糖色,晾干后下油锅炸,油要烧得冒烟,肉皮朝下,“滋啦”一声沉下去,炸到金黄起皱,像老树皮般带着硬的沧桑,捞出来浸在冷水里,让肉皮起皱,这叫“皱皮”,像岁月在人脸上刻下的痕,有了痕才够味。

切片时刀要快,切得薄如纸,码在碗里,皮朝下,得码得整整齐齐,像客家人做事,要有规矩。然后铺上泡发好的梅菜,梅菜要洗去多余的盐,挤干水分,切碎后用猪油炒香,加白糖、生抽调味,铺在肉上,要铺得均匀,像给肉盖了层被子。淋上酱油、料酒,上蒸锅蒸,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蒸到肉皮能抿化,油脂都渗进梅菜里,这时候的肉,肥而不腻,梅菜吸足了肉香,咸香里带着点回甘,是汗水浇出来的踏实味。

蒸好后取出来,找个盘子扣在碗上,猛地一翻,再揭开碗,红亮的肉与深褐的梅菜层层相扣,像客家人与土地的牵绊,扯不断。农忙时,一碗梅菜扣肉能下三碗饭,男人抡完锄头,扒拉着饭,就着扣肉,吃得额头冒汗,说:“这菜,顶饱,有力气!”

这三道菜,藏着客家人的生存智慧:酿豆腐是“外柔内刚”,用豆腐的嫩裹着肉馅的实,像客家人外表温和,骨子里却有韧劲;盐焗鸡是“以硬护软”,用粗盐的咸锁住鸡肉的鲜,像用硬朗的日子,护住骨子里的暖;梅菜扣肉是“时光入味”,让岁月把青涩酿成醇厚,像客家人守着土地,把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

它们不像粤式茶点那般精致,也没有川湘菜的浓烈,却像客家话的硬软调,把山水的馈赠、岁月的故事,都炖得浓浓郁郁。无论走多远,只要闻到酿豆腐的香、盐焗鸡的鲜、梅菜扣肉的厚,就会想起围龙屋的天井、灶台的烟火,想起阿婆掀开锅盖时那句“回来啦,吃饭咯”的软语,热乎得能焐暖所有漂泊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