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的晨雾,像是被谁打翻的牛乳,浓得化不开,却又带着几分轻盈,在山谷间、田埂上、屋顶旁缓缓流淌。而这雾,似乎是被漫山遍野的茶香悄悄唤醒的。天还未亮透,东边的天际才勉强透出一丝微弱的鱼肚白,凤凰山的茶园里就已经有了星星点点晃动的身影。那是茶农们,他们背着沉甸甸的竹篓,借着朦胧的天光,指尖在茶树顶端的嫩芽间灵活翻飞。沾着晶莹露水的茶叶,被他们用指腹轻轻掐下,带着一股清冽的草木气息,“簌簌”落进竹篓中,仿佛连带着把周遭的晨雾也一并收了进去,让竹篓里也盛满了湿润的诗意。
山脚下的茶坊,早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古朴的木甑稳稳地架在灶上,里面码着新鲜的茶叶,蒸腾的白烟从甑口袅袅升起,像一条白色的丝带,慢悠悠地飘向天空,与山间的晨雾融为一体。旁边的杀青铁锅烧得滚烫,茶农们把刚采来的鲜叶倒进锅里,铁铲在锅中快速翻炒,“滋啦——滋啦——”的声响在清晨的寂静中格外清晰。鲜叶在高温的炙烤下,慢慢蜷缩起身子,原本带着的那股子青涩气渐渐褪去,化作一股愈发醇厚的茶香,顺着山谷的走向漫开,连空气都变得温润起来,吸一口,满是清醇与甘爽。
古镇的石板路,被一夜的晨露浸得油光锃亮,青灰色的砖墙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翠绿的叶片上缀满了水珠,风一吹,水珠便“滴答滴答”滚落,砸在墙角蔓延的青苔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晕开一圈圈浅浅的湿痕。通济桥的石拱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道沉睡的弯月,桥身爬满了深绿色的藤蔓,长长的枝条垂到水面,随着潺潺的流水轻轻摇晃,倒映在碧绿色的河水里,像是一幅被打湿的水墨画,墨色浓淡相宜,透着江南水乡独有的温婉。几个挑着担子的妇人从桥上走过,竹担两头的竹篮里装着刚采的茶叶,鲜嫩的绿色在竹篮里堆成小山,脚步声“笃笃笃”地敲在石板铺就的桥面,惊起桥洞下栖息的水鸟,它们扑棱棱展开翅膀,掠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慢慢扩散开去,又渐渐归于平静。
老街的铺子陆陆续续开了门,门板被一块块卸下,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像是在伸着懒腰。酱园里飘出浓郁的腐乳咸香,那香味醇厚而绵长,勾得人忍不住多吸几口。坛子里的豆腐块裹着红曲,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像是一块块精心雕琢的红玛瑙。老板戴着袖套,手里拿着细长的竹片,小心翼翼地翻着坛子里的腐乳,鼻尖凑过去轻轻闻了闻,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嘴里喃喃道:“再腌半月,滋味就透了,到时候香得能飘出半条街。”隔壁的薄饼摊更是热闹,鏊子被烧得通红,摊主舀起一勺面糊,手腕一转,面糊便在鏊子上铺开,再用竹蜻蜓快速摊成圆圆的薄饼,“滋”地一声抹上一勺猪油,瞬间香气四溢,接着撒上翠绿的葱花,卷成筒状,递到食客手中。咬一口,饼皮脆得掉渣,芝麻的香混着饼的麦香,在舌尖层层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午后的阳光渐渐变得热烈起来,透过古树浓密的枝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像是谁在地上铺了一块碎金拼成的毯子。三河坝的老码头,青石板铺就的石阶上长满了青苔,湿漉漉的,踩上去得格外小心。拴船的铁桩立在岸边,表面早已锈迹斑斑,却依然像个忠诚的卫士,牢牢地守在那里。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石阶上晒太阳,烟袋锅里的烟丝燃着,青烟袅袅升起,与空中的微尘缠绕在一起。他们慢悠悠地聊着天,话题总离不开当年商船往来的热闹景象。“那时候这码头啊,可真是船挤着船,人挨着人,卸货的号子能传到河对岸,响亮得很!”一个老人磕了磕烟袋锅,指着水面,“你看那水底隐约能看到的木桩,都是当年拴大船用的,结实着呢。”水面波光粼粼,阳光洒在上面,像是撒了一把碎银,又像是藏着无数被岁月尘封的往事,随着涟漪轻轻荡漾,仿佛在低声诉说着昔日的繁华。
茶农们趁着午后的好天气,把晒好的茶叶从竹匾里收起来。此时的茶叶已经变成了深褐色,透着沉稳的光泽,捻一捻,干燥得能捏成粉末,指尖都沾满了茶香。茶师坐在院子里的竹椅上,面前摆着石臼和木杵,他拿起木杵,在石臼里有节奏地捶打着茶叶,“咚咚咚”的声响不急不缓,茶叶在力道的作用下渐渐碎成茶末,香气却愈发浓郁,在院子里弥漫开来。他边捶边跟旁边的学徒说:“这功夫茶,讲究的就是一个‘细’字,捶得匀,泡出来的茶汤才醇厚,回甘才足。”旁边的陶壶里,水“咕嘟咕嘟”地开了,冒着细密的水泡。茶师放下木杵,开始娴熟地冲泡功夫茶,烫壶、置茶、冲注,每一个动作都行云流水,透着几十年的功夫。茶汤注入小巧的白瓷杯,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轻轻摇晃,抿一口,先尝到一丝苦涩,随后便是满口的甘甜,余味在喉间久久不散,让人通体舒畅。
傍晚的霞光染红了天际,像是老天爷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把天空染成了一片绚烂的橘红与绯红。古驿道上的石板被夕阳镀上一层金边,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见,仿佛刻满了岁月的密码。路边的老榕树投下巨大的阴影,像一位沉默的老者,静静地守护着过往的行人。放学的孩童背着书包从古驿道上跑过,他们的笑声清脆响亮,像是一串银铃在耳边摇晃。有的孩子手里拿着麦芽糖,边跑边舔,糖丝粘在嘴角,被晚风吹得微微颤动,映着霞光,闪着晶莹的光。远处的村落升起袅袅炊烟,与山间尚未散尽的雾气交织在一起,朦胧了屋舍的轮廓,只有祠堂那飞翘的屋檐在霞光中格外清晰,翘角上挂着的风铃“叮铃叮铃”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把时光拉得悠长。
大埔的日子,就浸在茶香的醇厚里,那醇厚里有茶农的辛劳与期盼;藏在古桥的石缝间,那石缝里有岁月的流转与沉淀;写在老街的砖墙上,那砖墙上有生活的琐碎与温暖。每一片茶叶都带着山的灵气,每一块石板都刻着岁月的痕迹,不张扬,却像陈年的茶饼般,透着经得住时光沉淀的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