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网上常说,小说才需要逻辑自洽,现实从不讲逻辑。但话说回来,谁又不好奇,大燕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十年内,打趴下一个正处于巅峰时期的游牧民族呢?
我的答案有五:优秀的将领,充足的钱粮,精锐的兵卒,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皇帝的坚定支持。
前面几点是日后的视频内容,今天我们暂且略过,本期我们关注最后一点,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皇帝的坚定支持。】
这番话听得各位将军很是不服。
虽然他们是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下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但他们依旧觉得,另外四点的贡献不容忽视。
尤其是第一点!
所以,天幕凭什么一口咬定“皇帝的坚定支持”最重要?难不成皇帝还会主动投降不成?
得亏周晏不知道他们的心里话,否则他们容易得到两字真言——难说。
而天幕仿佛预判了他们的质疑,紧接着就给出解释。
【up主知道,自己的观点如果被那些将军看到,估计会有很多异议。
不过,这纯粹是因为他们过得太好,完全不懂得一个坚定主战的皇帝是多么珍贵。
见过往死里打压武将的皇帝吗?见过派文官去前线瞎指挥的皇帝吗?见过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投降的皇帝吗?
他们一个都没遇到。
这些将军极其幸运地遇到了武德充沛燕太宗。】
“不会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吧?”有将军忍不住问了出来,他实在难以相信,后世会有如此“奇特”的皇帝。
没人回答他。
不少武将已在脑海中推演,如果他们遇上天幕描述的皇帝,被处处打压,战场上被外行指挥……众人把头摇的仿佛拨浪鼓,这是什么阴间故事,太可怕了!
几个文臣听到那三个问题后猛灌茶水压惊,但仍恍恍惚惚:打压武将尚可理解,其他的……实在匪夷所思。
难道日后心窍不通者也能当皇帝?
还有记性好的人想起up主之前那句“栓条狗在皇位上都比某些类人生物强”,不禁心中暗叹:“原来天幕并非夸张,而是写实啊!”
“卿等安心。”周晏适时开口,打断众人的胡思乱想,“朕必不让尔等陷入那般境地。”
“陛下圣明。”这句话,众人说得真心实意。
对比产生美,他们陛下虽然一肚子坏水,但他至少英明神武,是个正常人啊!
【有黑子散播过一种洗脑包,说太宗本人没啥贡献,全靠臣子带飞,配不上武德充沛四字。
具体是这么说的:仗是将军和士兵打的,银钱都是百姓的赋税,武器升级更和太宗没关系,他就动动嘴皮子,下道圣旨,算什么贡献?
这和后宫嫔妃给皇帝送汤水,出锅前撒把调料搅合两下就当成自己做的有什么区别?
这比喻足够生动,乍一听还挺有道理。】
阿婆主,算祖宗求你,藏好自己的族谱。
你搞这么多奇奇怪怪的比喻,万一族谱暴露,祖宗得替你受过,陛下要是心狠一点……你可就没机会出生啦!
假如周晏知道他们的想法绝对会大声喊冤:“胡说,朕岂会因天幕一句戏言迁怒臣子,朕岂是滥杀之人?”
没听过外祖母悖论吗?若up主真是谁的后代朕八成杀不掉此人。如果能杀掉,估计是平行时空的人,这么做没意义。
明明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为什么没人相信朕是个宽容大度的好皇帝呢?周晏有些惆怅。
【但账不是这么算的。
刚才的说法很像我等卑微打工人的心声,太宗则被等价代换为现代职场里的奇葩领导。
我们受够了领导动动嘴,下属跑断腿,没事就说教,成天卡OA,还非要你整出五彩斑斓的黑。
说实话,这个品种的皇帝燕朝也有,但太宗真不是。
他更像是顶级上市公司的老板兼项目负责人:任务派发下来,砸锅卖铁给你搞资金,敢于提拔新人,谁卡审批他亲自协调,最重要的是,他尊重你的专业。
这项目最后成了,能说没有他的功劳吗?】
必然不能。
大臣们听不懂那些现代词,但他们无比肯定这个结论。
皇帝要做的事很多,如果只需要动动嘴,那谁都能当皇帝,他们期待明君做什么?来个昏君多好,更容易忽悠。
【好了,本期视频正文(正经内容)到此结束,下面是不正经的小彩蛋,大家随意观看。】
周晏:“!!!”
刚刚夸朕夸得头头是道,朕还以为你走先抑后扬路线,结果是先抑中扬后抑吗?
他习惯性地认为,彩蛋主角还是自己。
不幸又幸运的是,他猜错了。
【关于大燕的胜利,我给出了五个原因,最后一点是太宗的功劳,但其实第四点和太宗也有一丁点关系。
这点关系大概可以类比“我”和“我爸爸的三姨妈的大舅的表姐的邻居的堂弟的同学的妹夫的岳丈的侄女”之间的亲戚关系。】
“宗正何在?”周晏忽然起了坏心,连珠炮似地发问,“你可知朕和朕父皇的三姨妈的大舅的表姐是什么关系?”
朕已经手下留情,删掉了不少人。宗正,还不快谢谢朕。
混乱的辈分听得宗正五官扭曲,他试图向同僚求助,可那群没人性的家伙只一副看好戏的嘴脸。
忽然,宗正脑中灵光一闪,连忙回禀:“陛下,臣万万不敢混淆皇室血脉……”
“嗯?”
“先帝他……他没有三姨妈啊!”
“哈咳咳,是吗,那是朕记错了。”记不全自家亲戚有谁的皇帝乐完就收,把此事轻轻揭过。
【上期我们说过,聪明如太宗,有一条到死都没发现的,官至二品的漏网之鱼。
因为没被发现,这条鱼可以继续为大燕发光发热,然后他就在改进武器装备上发挥了关键作用。
没错,这条鱼就是后来官至工部尚书的于兆安于大人。】
终于来了。
被天幕点名的于兆安异常淡定,甚至有点靴子落地的释然,他先整了整衣冠,一言不发地走到大殿中央,默默跪下等候皇帝发落。
今上不喜杀人全家,他自己死猪不怕开水烫,棺材都备好了,爱咋咋地。
于兆安的波澜不惊倒让很多人对他刮目相看,继而惋惜,“于……唉,怎么就做过这种事呢!”
众臣惋惜之际,周晏在做什么?
周晏在进行一场激烈的龙脑风暴。
于兆安的那点破事他早知道,当年也是他主动放过此人,毕竟于兆安是古代难得的工科人才,是珍宝!
但是天幕就这么水灵灵地点出来……
求问:有什么理由可以在保下于兆安的同时不失皇帝的体面和公正?在线等,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门打怪得先升级装备。作为武器专家,于兆安改良的东西在大燕对外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不过与他那仿佛老天爷追着喂饭的工科天赋相反,于兆安干其他事时……废到一言难尽。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废的水平,元和五年的天象案为什么没查到他身上?
从史书记载和高祖日常看,太宗查案时,从幕后主使府中搜出了一份同党名单和对应的往来书信。
但是,神奇的来了,这上面没出现于兆安的名字。
排除太宗故意放水的可能,up主只能说傻人有傻福。
当你废到一定程度,你干的事会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负责人都会忘记队伍里有你这号人。】
皇帝尚未表态,于兆安仍安静跪着,等候发落。
天幕的评价再次将众人注意力引到于兆安身上。
不少人暗戳戳地打量他,随后脑海中蹦出五个字——人不可貌相。看长相挺聪明一个人,怎么政斗废成这样……
你问他们为什么不怀疑皇帝故意放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天象案事涉皇位,这种事皇亲国戚沾上边都凶多吉少,他于兆安算老几?
【靠着自身过硬的专业实力,于兆安一路顺风顺水官至工部尚书,最后寿终正寝还得了个美谥。
直到太宗崩逝,新帝继位后,御史汤林不知从哪找翻出新线索,向新帝弹劾于兆安生前曾参与天象案,这才在结案几十年后逮住这条漏网之鱼。
说句题外话,于兆安这人生经历,和后世某知名养龙达人有异曲同工之妙,莫不是他投胎转世了?】
养龙达人?
是个人才,他们佩服!
群臣面面相觑,他们自诩见多识广,未曾想竟是井底之蛙,后世的“人才”真是敢想敢干。
天幕还说那人和于兆安的经历异曲同工,莫非那人最后寿终正寝?
凭什么呀!
【以上就是本期视频全部内容。
至于下一期视频,up主决定暂时放过太宗。】
需要朕谢谢你吗?周晏忍不住露出死鱼眼。
【这个系列既然叫大燕二三事,就不能一直讲皇帝,正好这期末尾说了于兆安,明天我们就来仔细欣赏一下他的抓马人生和各种发明。】
天幕具有福晦二象性,周晏和于兆安的看法证明了这点。
于兆安:有你真是我的晦气,我一帆风顺官至尚书的安稳人生全被你毁了,你还想继续鞭尸,做人不能这样!
周晏:有你真是我的福气,朕想到怎么体面的保人了。
天幕最后的话让龙脑悟了。
今日先用拖字诀,明日,天幕九成九会细说于兆安未来功绩,理由这不就送上门了。假如碰上那百分之一怎么办?大不了朕豁出体面,皇权特赦!
思路理顺,周晏心情大好:“于卿,平身吧。既然明日视频的主角是你,今夜就留在宫内好好休息,不必多想。”——今天不会要你小命,老实待着宫里,别吓跑你脑子里的智慧。
“臣,谢陛下隆恩。”
第二次死刑转死缓,于兆安内心毫无波澜,已麻。
我努力写写写写写,求评论,求收藏[求求你了]
先放过周小晏两天,迫害其他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 8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