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 第6章 第6 章

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第6章 第6 章

作者:万年分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0:25:29 来源:文学城

【就像大家猜得那样,这个刺客预备行刺太宗。

虽然我们经常调侃,哪怕栓条狗在皇位上也比某些类人生物强。但皇帝这差事,还真不是那么好当的。某种意义上讲,那些能把江山折腾的天翻地覆,还长长久久当下去的昏君也是个“人才”。

没错,皇帝确实生杀予夺,可说到底也是血肉之躯,脖子上挨一刀,同样会死。

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近五百位帝王中,正常死亡者仅占四成左右,非正常死亡占比超过一半。而且他们死法之离奇,令人瞠目结舌。

嗯,让我仔细想想……那些千奇百怪的死法包括但不限于:跌入粪坑溺毙,被关小黑屋活活饿死,遭马蹄践踏而亡,睡梦中被枕头闷死,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被捅死……相比之下,寻常的毒杀和勒死反倒显得缺乏创意,已然落伍。

凶手的身份更是五花八门,最普通的自然是职业刺客,但除此之外,它可能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结发妻子、皇子公主,可能是权倾朝野的大臣。对了,还得加上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宫女。

这么一算,感觉天下所有人都在盼着皇帝早点归西呢。

啧啧!

不愧是万恶的封建狗皇帝,真招人恨啊!】

天幕何其善变耶?跪伏于地的众人心里不免嘀咕:先前不是还夸赞陛下为千古明君吗?怎的转眼间就成了封建狗皇帝(划掉)?

或许有人有人要问:他们为何齐刷刷跪倒在地?

要知道,生死之事对普通百姓而言尚属忌讳,何况是万人之上,九五之尊的皇帝。托那句“所有人都在盼着皇帝早点归西”和“可能是权倾朝野的大臣”的福,大臣们岂敢不立刻跪地表忠心?万一被顶头上司暗地记下一笔,后果不堪设想。

周晏对此倒不甚在意。他早就知晓当帝王之位危机四伏,但为安众人之心,他还是很配合地回了句:“卿等忠心耿耿,朕心甚慰,都平身吧。”

至于那句封建狗皇帝,平心而论,他很赞同这个评价,的确是万恶的封建狗皇帝。

不过站哪个山头就得唱哪个山头的歌,如今是他端坐龙椅之上,成了自己口中的封建狗皇帝,他可以在心底支持这个观点,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但他绝不能明着表示认同。否则……呵呵。

有臣子窥见周晏始终心平气和,心中不住赞叹:被天幕指着鼻子痛骂,陛下仍能喜怒不形于色,不愧天幕认证的千古明君。

陛下,体面啊!

【太宗是幸运的,他是那寿终正寝的四成皇帝里的一份子,但他刚登基那几年,日子也不太平。

嘉和元年,距离乱世结束还不到十年,出生在大燕统治下的新一代尚未长成,各方残余势力并未完全死心,天下自然不乏盼着太宗早日驾崩之人。

所以,我们开始提到的那位刺客就此粉墨登场。

作为一名刺客,还是一名脑子正常的专业刺客,他没有选择在宫禁内动手刺杀——成功率低不说,最重要的是无论成败都不好脱身。

找不到机会的刺客每天这个愁啊,愁的饭只吃两碗。

忽然有一天,转机出现了。

刺客打听到太宗喜欢出宫暗访,他顿时眼前一亮,嘿,机会这不就来了嘛!】

朝中一位大臣素来看不惯皇帝频繁出宫,天幕此话一出,他自以为逮到良机,当即起身慷慨陈词。

那大臣说得唾沫横飞甚是投入,什么“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什么“礼仪体统”之类的,引经据典,晦涩难懂。

沉浸在自我世界的大臣并未察觉,御座上的周晏正似笑非笑地盯着他,目光越来越冷。

“卿是认为,朕行为不妥,合该老老实实待在宫中,是耶非耶?”自诩是一个仁慈且文明的皇帝,周晏决定给他一次机会。

“陛下圣明!陛下安危关乎国朝兴衰,为社稷计,臣请陛下勿要随意离宫,若陛下应允,臣不胜欣喜。”那大臣自觉说动了周晏,毫不犹豫地表示肯定。

“朕时常出宫,长安城的纨绔子弟多少会收敛些,朕亦能及时体察民情。若依卿所言,这些事该如何是好?”周晏想确认下,这人究竟是迂腐古板,还是别有私心的蛀虫。

周晏说出心中顾虑,那大臣听后认为成功近在咫尺,更加卖力劝说:“此等琐事自有京兆府、少府等官员处置。何况陛下治下四海升平,天子脚下岂有不法之事?”

可惜,他怕是等不到他期待的那句“爱卿所言甚是”了。

周晏嗤笑一声,语气玩味,“没有不法之事?”

“朕记得,你有一子吧。这么卖力劝朕待在皇宫,是怕朕哪天撞见他欺男霸女呢?还是怕……你为了包庇儿子所冤之人,会告到朕面前?”

周晏本无意即刻发难,奈何这人蠢出生天,自己屁股不干净,还偏要跑到他面前招摇,生怕旁人想不起他。

话音刚落,那大臣已扑通一声跪倒,被侍卫拖走时仍在狡辩,说什么“臣不敢”、“臣实不知”。

“众卿以为如何?”处置完出头鸟,周晏看向其他人,“诸位爱卿尽可畅所欲言,朕绝不因言降罪。”

方才那家伙自己持身不正,并非是朕因言降罪。

看着被拖走的同僚,不少大臣不禁咽了咽口水。他们还能说什么?他们还敢说什么?他们觉得皇帝出宫体察民情,甚好。

你说你,没事惹他作甚?

他们承认,他们心底盼着皇帝老实待在宫中:一是为了社稷安稳,二则……陛下不出宫,许多事操作起来方便不少。物价、收成等,他们稍微动点手脚,油水丰厚,好处多多。

可陛下大权在握,又打着体察民情的旗号,他们劝谏也未必奏效。不如老实苟着,争取熬过今上,待新君继位另行谋划。

周晏:你们想的挺美啊!

【大方向既定,余下的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刺客行动力惊人,迅速收买了宫中几名宫女太监,然后非常幸运地在太宗下次出宫前拿到了太宗此次目的地。再然后他就收拾收拾,出发蹲守太宗。

这里要声明一点:

某热播电视剧中演绎了这样一段情节:一个道士卜算后告诫太宗不要西行,否则必有血光之灾。偏偏太宗一身反骨,执意向西,结果遇上闲逛的刺客而受伤。

up主提醒各位,剧中道士算命等情节纯属虚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戏剧性。这部分内容,只有太宗遇刺是真的哈。

退一步讲,道士真算这么准何必在路边摆摊?去当国师不好吗?】

算命的:好主意!但导演不让去,我也没辙。

【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有疑问,皇宫内苑的人,就这么容易收买吗?

是的,就是这么容易。

皇宫占地广阔,人员复杂,皇帝出宫经手人员众多。

那时候大燕建国不久,本就人手不足,纵使太宗因为天象与太祖的崩逝一事将宫中犁了几遍,仍剩下不少前朝宫女太监。谁知道当中有没有忠心旧主的人,愿意给刺客行个方便?

即使没有,假设:有人给你一万块钱,只需要告诉他一个不只有你知道的老板信息,你干不干?

我干。】

周晏嘴角抽了抽,不予评价。他尊重up主的选择——毕竟,前世的自己也干得出这事。

周晏不想骂自己,旁人却无此顾忌。霎那间,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不忠不义等难听词全冒了出来。无论是前朝余孽作乱,还是宫人轻易被收买,都足以令他们破防。

【其实对比后世王朝的皇帝,大燕的宫禁也算上乘。

某朝的皇宫甚至可以找宦官买票入内参观,还有个朝代,百姓都跑午门里面卖大饼去了。

相较之下,大燕皇宫的治安管理称得上非常不错。

有句话说得好: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无上真理啊!】

听闻后世王朝宫禁松弛,宣室殿内的骂声戛然而止。各位大臣心态瞬间平衡,甚至还生出一丝骄傲:我大燕终究胜尔等一筹!

周晏的贴身太监三才暗忖:回去后定要严查,宫内犄角旮旯亦不能放过。虽然那丢脸之事未发生在大燕,但万一是他尚未察觉?他手下,绝不能出现此等疏漏!

不少一向看不起宦官的臣子则再度坚定了看法:宦官实乃祸国之源。给钱便敢带人私入禁宫,若是钱给够了,岂不是敢偷盗玉玺?细思极恐。

【好了,闲聊结束,我们回归正题。

上面说到刺客跑去蹲守太宗,最后真被他蹲到了。但刺客发现目标后又遇到新难题,他该怎么凑到太宗身前?

太宗毕竟是皇帝,就算微服出宫身边也跟了不少随从,硬贴上去肯定不行。

这个刺客非常幸运,老天爷亲自出手为他解决难题。他们在的地方恰好是闹市,没有别的特点,就是人多,闹腾。不过一会功夫,太宗和侍卫被人流隔开段距离。

机不可失!刺客见状三下五除二掏出一把刀直接捅过去。】

就算知道陛下定然无恙,大臣们的心仍不禁悬了起来。

哎呦喂,我的陛下啊,您可千万不能出事儿啊,这大燕社稷,天下子民都在您肩上担着呢!您定要平安无事啊!

周晏:谢邀,慎言,朕并不想当举重冠军。

【好在太宗运气也很不错,险而又险地躲了过去。刺客一击不成并未放弃,打算再刺一刀。

经过前面的讲解,我们都已知道,太宗就是个战五渣,面对这种近战决斗,他该如何应对?】

众人:别卖关子,有何妙招速速讲来,我等也好学上两招,人身安全更有保障。

【答案是——从袖口抓一把面粉往刺客脸上洒,然后转身逃跑。

被糊了满脸面粉的刺客当时估计非常懵:套路不对啊!你不是应该跟我一对一搏斗吗?不应该怒斥我是乱臣贼子吗?不应该试图以仁德感化我吗?

你怎么……嘶,眼睛进面粉了,疼。

好你个狗皇帝,不讲武德,偷袭我这个年轻刺客。】

“术业有专攻,谁要同你对砍啊,你怎么找朕比治国呢?”周晏内心戏十足,“再者,你都骂朕是狗皇帝了,朕若不狗一点,如何对得起你的赞美?”

本以为会见识到绝招的大臣:“……”

陛下,体面啊。

【up主看过一篇整活文,那位太太以论文形式,从获取、携带等多维度,深入分析了太宗撒面粉战术的优越性。

看的时候up主总忍不住脑补:幸好当年太宗站在上风口,否则撒出去的面粉被风吹回来……嘿嘿嘿。】

天幕不怀好意的嘿笑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朝臣们的好奇心呲溜呲溜地往外冒。

陛下的脸……沾满面粉……头发想必难以幸免……牙是白的,倒看不出来……不能再想了,要笑出声了。

只能说不管什么年代,打工人对老板的乐子总是喜闻乐见。

【那一把面粉无法阻挡刺客多久,但让太宗避开致命一击,再拉开些距离却足够了。武力不够,智慧来凑,接下来是太宗的show time。

只见太宗又从袖子里拿出一把铜钱,猛地扬向半空,高呼:“天上下铜钱了,快来捡!!!”

还记得他们在什么地方吗?

闹市。别的不多,人管够。

听到有钱可捡,本就喧闹的地方顿时炸开了锅,极大阻碍了刺客追击的步伐。

他逃,他追,他追不上,诶嘿!

忽然有点怜爱这名刺客了,居然碰到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

故事的最后,大燕皇帝终于等来了他忠诚的侍卫救驾。鼓掌!】

鼓掌,大燕的江山社稷总算稳住了。

除此之外,大臣们很是疑惑:陛下,你袖子里都装了些什么?

【或许又有人有疑问:太宗最初为什么不撒迷药呢?让刺客直接晕过去多方便。

科普小知识:现实中并不存在闻一口就晕的迷药,浓度不够,电视剧进行过艺术加工,大家不要轻信哈。

再额外提醒大家一句,太宗的做法看似不太……嗯……嗯,但如果不幸需要在人群密集处逃跑,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希望大家永远不会用到。】

不愧是千古明君,千年后的人都认可陛下的自救之策。

陛下,体面啊!

阅读理解:

问:本章“陛下,体面啊”共出现了几次

答:三次。

问:你认为都代表了什么含义?

答:略,言之成理即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