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 第5章 第 5 章

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第5章 第 5 章

作者:万年分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0:25:29 来源:文学城

周晏表现的过于激动,殿内群臣基本都是察言观色的高手,又岂会察觉不到?

纵然他们无法理解,也无从得知后世大学生对五十九分的怨念,但这并不妨碍宦海沉浮多年的朝臣一眼看穿症结所在,更不妨碍他们为皇帝铺好台阶。

御史率先起身进言:“陛下,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校勇于猛兽乎*?望陛下勿被天幕之言所惑。”

陛下啊,为君之道,在于知人善任,统御群英,而非逞匹夫之勇,天幕说的话,您可千万别当真。

尚书令则从另一个角度递台阶:“陛下恕罪,臣等无能,致使陛下案牍劳形,宵衣旰食,日夜不辍,以致无暇精研武事。臣等万死。”

这个锅臣等背了。是我们庸碌,才让陛下您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处理政务,荒废武艺。一切都是臣等有错,陛下您永远圣明。

二人之言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周晏微微颔首,觉得自己已经被善解人意的爱卿们说服。

正当他打算表演一出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的明君戏码时,某位大聪明再次开始展示他的聪明。

“陛下,臣先前便觉得天幕谬误甚多,如今看来果不其然。”大聪明脸涨得通红,异常亢奋,他觉得自己发现了盲点,“且看那‘登道巅峰’,天幕将‘到达’之‘到’写作‘道路’之‘道’,如此疏忽大意,陛下切不可轻信。”

方才未曾留心,经他提醒,周晏才注意到那“登道巅峰”的标签。

此‘登’非彼‘登’,作为穿越者,他心知天幕并未写错。但他明明是一个仁君,是朝野上下公认的温厚宽和,何处登了?即便是天幕,也不能信口开河。

周晏无意在此咬文嚼字,挥手示意众臣平身,又勉强挤出个笑容示意大臣们:爱卿们的话朕听进去了。

三省长官交换了眼神,皆看出周晏笑容中的勉强:竟能让陛下笑得如此勉强……那家伙到底是何方神圣?当真厉害!

果然,俗语说的不错:蠢人克高手。

【当然,此人物面板纯属娱乐,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就好,不要当真。】

众人:你不早说!

【了解完太宗文成武不就的事实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原因是什么?

要知道太宗的父亲太祖,亲自提剑定江山,太宗的侄子也是弓马娴熟,勇冠三军,为何只有他画风迥异,是个战五渣呢?】

是啊,为什么呢?

天幕言语间自带一股感染力,大臣们不自觉地被天幕调动思绪,跟着思索起来。

【关于太宗武艺不行的原因众说纷纭,但都难以自圆其说。下面的内容大家随便听听就好。

有人说太宗打小身体弱,没法习武。

可历史上太宗活了七十多岁,大半辈子都在劳心劳力当皇帝,零零七外加全年无休,看太宗起居录,我都替他感到疲惫。这种经历,怎么看也不像身体不好的人。】

陛下身体不好?谁说的?嘉和群臣第一个跳出来反驳。

他们家陛下朝会一次不落,每日批阅奏折至深夜,祭祀大典从不缺席,还会不时微服民间。陛下精力之旺盛,六岁孩童都自愧弗如。

谁懂他们半夜被喊起来议事的苦啊!陛下还会丝毫不心虚地说“爱卿亦未寝”。

呸!他要不是皇帝……

【有人说,太宗认为这样能更好吸引逆贼,方便朝廷一网打尽,所以故意让自己武艺不佳。

呃……这种说法透着一股脑干缺失的独特美感。

先不提太宗这种历史盖章的明君,即便普通人都知道,菜鸟或许是真菜鸟,也可能是大佬伪装的菜鸟。

武艺和身家性命挂钩,作为家有皇位给他继承的太宗,怎会为此原因抛弃?up主不是很理解这种想法,也不想尊重。

不过,这里面提到的,钓鱼执法对付逆贼,倒像是太宗的手笔。】

朝臣们虽然不曾听闻钓鱼执法之名,但结合语境也猜出七八分。

嗯,确实像他们陛下会干的事。

周晏忍不住揉了揉额角,只觉郁闷。

他很想知道,在后世人眼中,自己究竟是何等形象?为何越听越不像个正经皇帝。

他更想冲进天幕为自己正名:“朕,周晏,大燕皇帝,金口玉言,朕从未有过钓鱼执法的行为。皆是那群逆贼愚蠢,自寻死路,与朕无关。”

可惜朝臣不会读心,否则定会齐声附和:啊,对对对,陛下所言极是,都是那些逆贼愚蠢,绝非心脏手黑的人在钓鱼执法。

【还有人说太宗只是单纯不想学武。

怎么说呢,这个说法看似离谱,与太宗的历史形象不符,实际也很离谱。提出的人诡辩说:虽然有点OOC,但也没有证据证明它是错的啊!

当然,也没有证据证明它是对的。

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更多嘉和年间的史料出土,才能弄清。】

“后世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听到无比接近真相的猜测,周晏在心中默默补充,“原因无非是他幼时不喜武艺,未曾用心;长大后想学,却又为时已晚。”

穿越前,他只是个连只鸡都没杀过的大学生;穿越后,他一时难以接受习武杀人。

穿越前,他冬天有暖气夏天吹空调;穿越后,他熬不住三九严寒,三伏酷暑。

因着这份不适应,幼时他没少偷懒逃课。待他终于接受现实,却已错过习武的最佳时机。既然当不成最顶尖的,他索性彻底放弃。安保多带些护卫便是——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历史总是充满未解之谜,也在还原真相和解答疑问中不断前进,这正是历史引人着迷的地方。】

是句难得正经的话。

周晏指尖轻叩龙椅,忽然萌生一个想法,“礼部尚书何在?国子监祭酒何在?”

下方两位老臣立刻起身出列,“臣在。”

“后世对我等有诸多荒谬揣测,皆因史料散佚所致。为防患于未然,朕以为应当多抄录备份。朕听闻国子监中不少监生家境贫寒。这样,尔等拟个章程,日后,国子监月考季考增设‘监生帮朝廷抄录一定数量的史书典籍’一项。工钱就按市价的八成付给他们。”

这些读书人,将来绝对是败坏朕形象的主力军,必须狠狠报复他们,现在就来给朕干活,工钱也得克扣!

吩咐完毕,周晏心情愉快地看向礼部尚书。

却见礼部尚书神色微妙,并未即刻领旨。世家典籍众多,子弟家学渊源,科举亦无法改变这点。但若依陛下命令推行,世家优势怕是会日渐消弭……

陛下的打压,是愈发不加掩饰了……

皇帝之言不能落空,国子监祭酒已率先叩首:“臣领旨。陛下圣明,此法一出,监生得沐天恩,日后自当竭力报效朝廷。”

书免费给他们看,抄书还有钱拿,对那群穷学子而言,这是天大的恩德,岂能不肝脑涂地,誓死效忠?

有人带头,群臣纷纷效仿,随之山呼陛下圣明。

周晏高坐御座,看着下方为他歌功颂德的爱卿们,心中甚是愉悦。

你问他若是臣子怀有异心该当如何?他不在乎。在这封建集权社会,皇权对其他人有天然的压制力。而不巧的是——

他,即是皇权。

【第一部分到此结束,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部分——文皇帝不讲武德。

说起武德,我总觉得燕太宗应该改个年号。别叫嘉和了,太过温吞,没有气势。听我的,改成武德,以武止戈,以德治民。最重要的是——

缺什么,咱们补什么。】

来了,来了,它又来了。

麻了,麻了,朝臣麻了。

罢了,罢了,朕看开了。

【武德,官方说法是指使用武力时应该具备的道德规范和品行准则*。

不讲武德,就是行为违反武术道德和原则。说成大白话就是,这个人不按套路出牌,不讲规矩。

要说太宗不讲武德,这一切的一切得从当年那位刺客说起。】

历经数次迫害,周晏觉得自己境界有所提高(更登了),他决定停止内耗,转为外耗——皇帝怎么可以不发癫呢?

只听大殿前方忽然传来鼓掌声,众人循声望去,就见皇帝陛下悠然坐于龙椅之上,抚掌而笑。

感受到群臣的目光,周晏环视众人,出声道:“天幕眼光甚好,朕素来不是墨守成规之人,专好推陈出新,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内鸦雀无声,众臣瞳孔地震:陛下这是……中邪了!以前可不是这般模样啊!

连素来有话直说的御史也在心中权衡:他是该现在就去面刺陛下之过,还是回去上书谏陛下?瞧陛下现在的状态,往日受上赏的行为,今天怕不是要被赐自尽。

正常人有所顾虑,某情商感天动地,听不懂弦外之音的大聪明却无所畏惧。

只听“咚”一声,大聪明结结实实跪倒在地,声情并茂道:“陛下圣明,臣定跟随陛下脚步,推陈出新,绝不墨守成规。陛下是指引臣方向的明灯,陛下好似高悬九天的太阳,天下万民无不仰仗陛下恩德,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番浮夸至极的奉承让周晏的脚趾不住抓地。太尴尬了,尴尬到脚趾能扣出一座长安城。

周晏决定撤回方才的豪言壮语,他道行还是太浅,需要继续修行。

人老成精的谢弘也幽幽地瞥向那位大聪明,此人给他的感觉莫名熟悉。像谁呢?曲意逢迎的小人,阿谀谄媚的佞臣……他身边哪个谁也要朝这个方向发展来着?

皇帝的贴身太监三才也觉得古怪:这些话,似乎该是他的词才对吧?总感觉这位大人的话,他这个身份来说会合适呢!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恭喜大聪明大人拿下本场MVP。

*劝谏话参考《三国志 张昭传》

*武德本意引百度。

周晏:我理解你的意思,但你很不够意思。

天幕:我马上会更不够意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 5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