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 第2章 第 2 章

天幕:朕是一个正经人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万年分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20:25:29 来源:文学城

“放肆!竖子安敢在此胡言乱语!”就算知道天幕素来喜欢胡说八道乱开玩笑,一位古板的老大人还是按耐不住,霍然起身,厉声呵斥。

先不提后世之人目无尊卑地称呼先帝为大兄弟,单说那不着调的理由就令他无法接受。

“先帝英明神武威仪棣棣,与陛下亦是父慈子孝天下典范,此乃满朝文武有目共睹之事。岂会有如此…”老大人憋了半响,总算寻到一个文雅些的词汇,“如此不合礼仪之举。”

在老大人看来,先帝绝不会做出此等不负责任之事,定是后世子孙胡乱造谣。

作为仅存的当事人,周晏在心里默默回复:老大人,您的明君滤镜未免开得太大了!天幕所言……非虚。朕的父皇确实英明神武,但也是真的不拘小节。

不过看老大人一脸忿忿之色,周晏也不想损害亲亲父皇的光辉形象,嘴上说出的话便成了另一番模样:

“卿稍安勿躁。”你先别生气,听朕给你编。

“朕知道卿是一片忠心,不忍见父皇威名有损。但父皇在世时视卿为心腹重臣,私下亦常和朕提起卿的忠心,定不忍心见卿气大伤身。”说着,周晏还招呼身边的太监干活,“三才,还不快扶大人坐下,在再请大人喝杯茶压压火气。今日散了后,立刻请太医为大人诊脉,身体要紧。”

此话一出,老大人顿时红了眼眶连连谢恩。

安抚好老大人,周晏暗自松了口气,接着开始为他父皇挽尊:

“约莫是风气不同,后世子孙惯爱说些俏皮话,父皇并未对朕说过那番话,卿等安心就是。”

朕可没撒谎,后世子孙确实爱胡说,父皇当年也不是这般说辞。虽然意思大差不差。至于你们自己想跑偏,那可和朕无关。

【还是《燕书》记载:六月庚戌,帝与张、何等校猎于汜水之阳。帝单骑出,遇刺伤重,崩于癸丑。

大白话就是六月末,大家一起去汜水北边打猎,皇帝落单遇刺伤得很重,大后天升级成先帝。

单从字面看这事不稀奇,毕竟古往今来遇刺身亡的皇帝不止一个,值得好好说道的是刺客的身份。】

先帝遇刺已是十四年前的事,可经历过的老臣还是忍不住后怕,今上继位不足半月就送了京城一场腥风血雨,刽子手的刀都砍钝了。

老臣回忆过往,新人也不敢多言,周晏只沉默地喝茶,不知不觉间殿内气氛沉闷得可怕,大家都静悄悄的,只有天幕欢快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提到刺客,大家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什么?受影视剧影响,up主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黑衣,长刀,面巾,沉默寡言。不过这波刺客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

锵锵锵!有请他们闪亮登场!】

话音落下,天幕给出刺客的形象。

周晏:“……”

大臣:“……”

最终,不知是谁打破了这片诡异的沉默,“这是…老虎?”

只见天幕之上,赫然出现两只……Q版的老虎。

【十多年前,史学界普遍认为高祖遇刺是逆贼趁机作乱。

经过不断考古发掘,七年前这个观点被正式推翻,各种史料互相验证,表明高祖只是单纯地倒霉,独自遇上两只猛虎。】

当年的亲历者表示:不愧是陛下,心真脏。

想当初,陛下信誓旦旦,咬定是城中逆贼勾结刺客谋害先帝,随后派兵将长安城犁了一遍,不知有多少人头落地。没想到啊没想到……真相竟如此……戏剧。

【以此为基础,太宗即位还衍生了一种整活说法——天命论。

太宗肯定是天命之子!你看,先是三次太白经天,之后不到一个月亲爹驾崩自己升级成皇帝。

这像不像老天爷嚷嚷着要换儿子但没人行动,它无奈之下只得亲自动手操作,否则那两只猛虎从哪里冒出来的?一定是老天爷想让他当皇帝!

别说,乍一听,还挺像那么回事。

但比起天命论,受众更广,得到人们广泛认同的还得看阴谋论。

熙朝某弑父夺位的大孝子曾暗戳戳表示自己只是效仿太宗,而作者不详的话本《嘉和秘史》则是三分假七分真地完善了这个说法。】

Q版老虎可可爱爱,天命论说合理中透着离谱,阴谋论猜测却让本该缓和的气氛骤然降至冰点。

给皇帝造谣被皇帝本人知道了。

这金砖真好看,这穹顶也不错,这茶叶真香,大臣们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人出声。

“心脏的人看什么都脏。”中书令谢弘慢悠悠说出一句话,打破了僵局。

一句话收获无数感激的目光,要不说为何您能官拜中书令呢!

起落起落起,心脏功能不错的大燕众人很荣幸地体验到后世娱乐项目——过山车。

【虽然只是话本,但普通人一看:诶呦!为了登基害死亲爹,真够劲爆!那个谁谁谁,我和你说,太宗他居然……什么?有人说消息是假的?我知道了,咱接着说。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发展到最后,野史竟变成了真相。

受此影响,古早历史剧大都按此套路演绎。

故而,许多人深信,太宗为了早日登基,默许甚至配合刺客刺杀高祖,否则皇帝打猎的地方怎么那么容易闯进刺客?

即便真相公布,他们想法也没改变。一样的道理,皇帝打猎的地方肯定要排查安全隐患,老虎怎么放进去的?

哦,还加了一条:如果不是太宗心虚,史书为何不如实记载,反而含糊其辞,其中定有隐情。】

没人敢看陛下的脸色。

与群臣预想的勃然大怒不同,周晏竟然抚掌大笑,笑得眉眼弯弯。

这作者……厉害啊,周晏心中暗想。造谣不算本事,能将谣言变成真理才是本事。这种人才为何不降生在大燕?如此,于宣传上能为他省下不少钱财和心力。

有人以为周晏是怒极反笑,也有人悟到周晏想要的东西。

根据皇帝的话造谣,选大家不得而知但好奇的事儿,内容七分真掺三分假,让人自愿传播……翰林院修撰,亦是今科状元章玄河,越思考眼睛越亮,恨不得仰天长啸:“大师,我悟了!”

【但他们还真冤枉太宗了。

当时出土的起居郎随笔和其他史料表明,太宗真没掺和这事,他是清白的。

他也觉得高祖死得蹊跷,所以他把随驾大臣和侍卫查了个底朝天,最终却一无所获。

后来缓过神的太宗又觉得高祖死得过于草率,恰巧当时的史官还是太宗迷弟,两人合计一番后,史官便施展春秋笔法,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遇刺重伤”。

谁规定刺客必须是人?

可惜太宗不知道,他的起居郎把这些内情偷摸记了下来。

不过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换个角度看,没有这个起居郎,太宗至今可能还是父辞子笑的形象呢!

插句题外话,up主很好奇,太宗要是知道自己维护亲爹形象的操作让后人怀疑自己在亲爹驾崩上掺了一脚,心中作何感想?】

天幕害我!

起居郎老老实实跪伏在地,心中却在疯狂呐喊。自己偷摸写点东西,本打算带进坟墓,怎么就被天幕给捅出来了。起居郎此刻无比理解于大人先前的感受。

周晏挥手示意人平身。天幕问他作何感想?他很想让起居郎记下自己和亲爹情深似海,张嘴却只有一句:“为朕正名,卿有功无过,平身吧。”

没用的,记下只会越描越黑,届时,那些人会更兴奋,“看吧,我早说有问题,解释就是掩饰。”

那些人也不想想,他是父皇唯一的儿子,没人和他抢皇位,亲爹在世时,无论他如何折腾都有亲爹撑腰,他那么做图什么?图当皇帝全年无休?还是图御史天天盯着他挑错?

呼——他真的不憋屈,一点也不,周晏不断告诉自己。

【下面就是我们熟悉的内容。高祖驾崩次日,十六岁的太子周晏灵前即位,元和五年八月行登基大典,次年改元嘉和,是为嘉和帝。

至此,太宗上位过程全部讲完。

一句话总结:寿终正寝秒变中道崩殂,正式批皇帝爆改提前批。真是个悲伤的故事。】

正当大家以为今日视频到此结束的时候,天幕仍在继续。

【纵观周晏一生,相信很多人都要感叹一句天之骄子。

虽然没有出生在世家豪强,却也可以衣食无忧。虽然年幼丧母,但父亲给了他全部的关怀。作为开国之君的太子,十六岁名正言顺继承大统,未及而立便四夷宾服,天下大治。

如此一帆风顺的人生让很多人产生了错觉——我上我也行。

基于这种观点,各类雷文应运而生,比较流行的是穿越太宗某个不存在的兄弟自己上位或者穿成将军走篡位线。

对此up主只能说:自信是个好品质,但别过度。】

额……后世人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

大臣们很不理解,大臣们感觉自己被侮辱。之前不是说后世已经普及教育,为什么会有人有这种想法?真以为随便什么人都能让他们老老实实当臣子吗?退一万步讲,真有这好事儿他们不会去吗,哪轮得到后世人?

周晏并未生气也没脚趾扣地,雷文他前世见多了,这才哪到哪,天幕说的那些洒洒水啦,你继续,朕扛得住!

可惜周晏无法预知后面几期内容,可惜周晏似乎只混男频,不然他绝不会这么想。

要知道雷文主题可以是龙傲天凤傲天搞事业,也可以是两个人谈一场千古流传的恋爱。

【当时的大燕江山是什么情形?虚弱,动荡。晋末乱世连年征战,天下人口减半,南涝北旱天灾频发,粮食减产严重,皇帝意外身亡导致朝局动荡,北方的胡人在外虎视眈眈。

你会看到路边秃鹫在啄食尸体,看到空荡荡的破屋子,看到烈日下干裂的土地,看到大水中腐烂的庄稼根茎……大燕不是你我记忆里那个盛世王朝。

扪心自问,你有能力做好这个皇帝吗?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反正up主不行。】

up主过于具体的描述把周晏的思绪带回了刚继位的日子,那时才刚入秋。

他第一次穿上帝王衮冕,只觉得沉重,不到一刻钟就累得汗湿重衣,十二冕旒挡在前面,晃得人眼晕。

他端坐在最高处,底下人山呼万岁,御案堆满了来自天南地北的奏折,皇帝能看到的仅有这些,皇帝身上担着的,远不止这些。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两仪殿的烛火消耗都是皇宫之最,墨锭和纸张也消耗飞快。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禀告地方叛乱的折子越来越少,空得能跑老鼠的国库渐渐丰盈,胡人首领终要恭敬地跪在他面前叫父亲。

十四年过去,他已习惯了那身衮冕的重量。

正当周晏沉浸在往昔时,up主欢快的结束语打断了他的思绪。

【好啦,本期视频到此结束,下期视频我们将要了解文皇帝时期充沛的武德,顺便揪出本期提到的那条漏网之鱼。敬请期待。】

啊?

听到这话,于大人决定出宫就去订棺材,待工匠完工,他便可以……躺进去了。

周晏:我是独子,我绝对不会这么做!

后世:哦,知道了,你是犊子。

于大人,咱就是说,你考没考虑皇帝直接给你扔乱葬岗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