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若是从这些角度出发,观察并审视原文……
那么,他是在奥摩斯港初期就在试探了?
虽然没有理清心中微妙的不安感来源,但身体早已先于理智做出了行动。
比起放任心中陌生的感触生根发芽,理智者更倾向于不断地实验、刺激,确认这份感触于本人而言的影响范围与深度。
被情感控制内心亦或是自身把握走向,后者才是【艾尔海森】会选择的。
所以……他才会将安全屋设置在祖母曾经的居所?收拾了大半的杂物,唯独留下了那本保留家人痕迹的笔记?
B谨慎地行动、对待重要性未知物件的态度,既是边界感明晰,也是她足够尊重【艾尔海森】的体现。
——当然,艾尔海森已从之前的同行中大致判断出她的态度与反应。
——但事情若未发生,谁也不清楚对方的真实品行为何。
这当然能成为他们进一步合作、信任的基础。
而在情感方面,这份审慎的态度远比B当初想到的“美食移情”更值得【艾尔海森】予以同等的重视。
·
讨论魔鳞病和死域时,艾尔海森若有若无的试探如玩笑般递出。
他观察的自然是B真实的态度。
【“魔鳞病……你也认可那是【人体的死域】这样的说法?”我回想起柯莱、以及她身上散发的阴燃的火星的气息。
“不,我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过魔鳞病。所以不会妄下论断。”
“但我信任你。”
最后一字被他咬的很重,重到我无法忽略。
“什么?”我慌张且茫然地扭头,被他青绿的眼眸定格在这一瞬间,僵硬不动。
“……你还真是学不会隐藏表情。”他略一挑眉,身体后靠了半分。“稍微冷静地反驳一句,就不至于这么容易被人诈出来了。”
——我谢谢你啊,没事还诈唬人。谈正事呢!
拳头攥起又松开,我回以克制的微笑。“喔~那我也很信任你哦,艾尔海森。”】
因系统提前告知的危机会出现在探究禁忌知识的必经之路上,艾尔海森自然需要信任B,也需要B的信任。
在这必须且必要的条件中,无论情感究竟为何,【他】的理智都会催促【他】学会信任B。
若理智为地上之河,情感是地下的暗流,那么这一举措无疑是挖通了河渠,使两方水源必然交汇、融为一体。
那么在这之后,水源还能再被分清上下吗?
·
“这段沙漠寻密和造神工程并行的情节,算是侧面点出了【艾尔海森】的记忆共通。”
“主动交换情报信息,是【艾尔海森】最为直观的行动与信任。”
“这是此前卷一中并未出现的态度。”
“至于B,她思考的方式开始趋近于【艾尔海森】,不断地质疑,思考事情的本质。由此,她才能察觉【艾尔海森】并未明言,选择与旅行者等人同行的真正意图。”
“沙漠民与雨林人的隔阂持续太久了。会被轻易挑拨情绪,说明他们的忍耐与愤怒即将抵达顶点,仅仅缺少一个突破口。这次通力合作,能有效减缓矛盾。”
“而真正的治根治本,放在了卷四的执政期间。”
艾尔海森坐在身旁,凑近观摩文本。
听着平稳又熟悉的声音解析,我才堪堪回过神来。
“在想什么?”他随意瞄来一眼,接过我手中的鼠标,滑动文本页面。
“嗯……只是在想,其实卷二一直在讲互相间的信任呢。”
“不只是【艾尔海森】和B,还有空和派蒙之间的信任与关照、白鸽和纳西妲之间的担忧与呵护,往大的方向说还有沙漠民与雨林人的合作与转变。”
我捏着下巴,组织着语言。
反观【博士】、【散兵】还有大贤者阿扎尔,他们之间存在着更为随意的漠视。
——无论是实验者与实验受体,合作者与合作者之间的行动,还是在手中即将成神的造物与渴求神明再次出现于须弥的人类。
——他们看似合作,却互相鄙夷、漠视私下里的动作,并嗤笑对方。
“‘转变’这个词语同样适用于卷二,【艾尔海森】和B不过是剧情里最为直观表现出变化态度的主角。”
“B,一个无视外物、漠视外界绝大多数变化的内倾者。她既不认可自己的生活意义,也不关注他人的生活。她很少会为他人的行动而产生情绪波动,为数不多的那一次便是【艾尔海森】无视个体安危、贸然接触禁忌知识后的救援行动。”
“这才是【艾尔海森】感受到的最直观的证据。”
“愤怒,纯然的担忧与后怕……还有随之而来的最为果决的判断。”
也是艾尔海森第一次感受到她的重视。
“她不再是被线索推动着前进,而是将所有的线索一并串联、整合,下定了决心。”
“她早就知道大半的信息,只是漠视。”
“正如平静无波的湖水突然被砸落了一颗巨石,巨石沉底,飞溅的水花、泛开的涟漪都将给湖水本身带来巨大的变化。”
“三十九章和四十章是情绪最激荡的时刻。她做好了准备与计划。借来神之心,抵达世界树,解决污染,当然还有前提……休眠数据体,和艾尔海森彻底切断链接。”
“分道扬镳。”我轻声吐露。
同时,这也是我最开始想到的两人的关系后续。
“没错。这次不再是艾尔海森意图离开,而是B打算彻底的消失。”
“以她实用主义的思想来看,一个人抵消影响须弥全境的知识污染,非常划算。”何况世界树影响的还是提瓦特本身。
“在没有牵挂的情况下,两人分离是再正常不过的结果。”
艾尔海森提笔勾勒了最初的两条平行线,线段在中途交汇、盘绕,直至此刻,一条线段扭曲了角度,意图向远处延伸。
这也是后续的时间循环试验中,最常出现的结局。
“但她还是秉持着人道主义,去安全屋探望了【艾尔海森】。”
“她需要确认【艾尔海森】安全无事,才好放心的执行计划。”
“没错。这就给了【艾尔海森】一个机会。示弱也好,暴露自己的情绪也好……亦或是那份劳务合约。都是延缓她行动、抓住她离开的手。”
“既然B接受逻辑,接受理性的决策,那么【艾尔海森】提供的建议就能达成目标——在识藏日共同行动。”
这样一来,【艾尔海森】就能更好地关注B的动向吗?
无论是与博士的合作亦或是其他,他都需要整合这份时间差。
·
我之所以会在后文写出时间循环试验,就是我的很多想法如同if线一样。
明明想到了很多,最后发现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正文的这一个结局。
就很奇妙,明明有太多的可能性成为我大纲中预定的结局,他们却在我的笔下走出了新的故事。
·
我曾经想过时间循环,因为魔圆的灵感,但是后续发展确实基于角色给我的想法。
而魔圆给我的灵感主要是那句“最好的朋友”,而不是时间循环。我当时被焰和小圆的这句对话包含的情感震撼到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4章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