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提瓦特冒险记录手册 > 第158章 156

提瓦特冒险记录手册 第158章 156

作者:真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1:27:34 来源:文学城

156

“你是指让大贤者猜测B和他是恋人,从而将B视作艾尔海森弱点的烟雾弹?”我第一时间想起这个情节桥段。

“不。【艾尔海森】不会主动和人扯上暧昧的关系。”

艾尔海森摇头否认,“还记得他们在维摩庄的遭遇吗?”

“你是指B演技不佳但成功敷衍了那位愚人众暗谍的那次对话?”

“孩子的失踪本就因暗谍而起,他找上两人帮忙也不过是为了让他们进入森林,成为愚人众绑架的下一个目标。”

“所以艾方索(暗谍)才无视了B较为差劲的演技,直接请求。”

“不错,那么身为【博士】麾下一员的艾方索,是否会上交情报给【博士】?那时的愚人众已经和教令院高层搭上了线。两人的行动路线很有可能被大贤者看在眼里。”

“那时候,艾方索认出了B的身份……”

我突然想起。

“没错。基于此前B的活跃,她在愚人众悬赏榜单上显然有些许声望。”

“大贤者对她存在关注,但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艾尔海森】这个向来独行独往、行踪不定(失踪了也不会有人及时发现)、传闻中难相处的书记官身上。”

“想要拿捏这个书记官,他就需要一个可控的弱点。”

“神明的智慧必然是学者追求目标之一,但那还不够。【博士】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其让对方思考如何拿捏,发觉异样,不如主动提供一个破绽。”

艾尔海森在纸上画下圆圈:“不是告知对方,而是若有若无的让他关注到破绽。学者自以为掌握智慧,经过思考得到的结果往往更具信服力。”。

“你是指……【博士】?”

——排除了恋人剧本,唯一有关联的便是那位愚人众执行官。

“摧毁了一个愚人众营地后,内里的大半文书资料丢失。”

“教令院和愚人众再怎么合作往来密切,也不可能知晓对方的研究资料内容。”

“【艾尔海森】与B离开后,去道成林寻找提纳里处理后续。化城郭自然有学者行动,他们佩戴虚空终端,也就成为了一个行走的信息接收点。”

“两人路途的大致情况,都被看在眼里。”

艾尔海森解释,一边引导我思考的方向。

“是奥摩斯港的那次会面邀约?”从外人看来,离开愚人众营地并缴获文书的书记官,与上门讨要资料的愚人众进行交易,合情合理。

“【博士】邀请的是B,但艾尔海森与她一同出面。”

“在其他人眼中,并非优秀学者仅是初学者的B不会成为对话的中心人物。而书记官,一个负责教令院书面档案的掌握足够信息量的教令院人员……”

“那么在大贤者眼中更合理的猜想是:这是【博士】与书记官的交流。B只是附带的跟随者。”

“毕竟那时候愚人众潜藏在人群中,间接把持了附近的路人安危。”

“相关的学者只能远望。”

——他们获知的信息并不全面。

“如果两个人确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这对大贤者而言绝不是一个好消息。”

“麾下并不确定是否忠诚的教令院书记官与愚人众执行官合作?隐患太大了。所以,他当初的恋人论更多的是一个借口,必须要说服在场的各位而给【艾尔海森】扣下的帽子。”

“他需要对【艾尔海森】进行隔离或流放,才能避开对大贤者自上而下权力结构的侵蚀。”

“在识藏日当天,【艾尔海森】见B被刀剑相向时的态度其实就能说明这一点。他太冷静了,行动并不符合阿扎尔的恋人论说辞。”

“而【艾尔海森】看出来了大贤者的意图,仅仅是简单反问了几句……是将计就计?”我没想到艾尔海森会这么解读这个情节。

“嗯,那么大贤者阿扎尔对没有反驳的B夸奖一句:‘倒是识时务’,就显得合理。”

——从未想过的剧情分析角度出现了。

——前后文细节这样串联起来,反倒推演出了潜藏的政治/暗线。

“阿扎尔的恋人论,灵感来源也是识藏日前一天艾尔海森为了伪装、同以往的书记官行为相反而做出的举动吧?”

“大贤者对他们早有提防,会暴露伪装也很正常。”

我信服地点头,从他的思路开始延伸、推测:

【艾尔海森】本就是要暴露,让阿扎尔找到正常合理的可攻讦的点。

大贤者阿扎尔,一个政治人物,绝不可能会在处理外力(旅行者等人)时主动暴露教令院与(声名狼藉的)愚人众的合作,哪怕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的事实。

“……不止。”艾尔海森可疑的沉默了一会。

“重新回答感情线吧。不能光顾着梳理剧情线的逻辑。”

难道他是指那时候的【艾尔海森】……已经有了感情线苗头?

·

“从第十三章开始吧。”

艾尔海森笔下的空白区域肉眼可见的减少着。

“提纳里出现并与两人的交流,对话开始于【艾尔海森】的身份。两人互不相识,但有一个中间人作桥梁,那就是曾经因死域导致工程破产的妙论派学者卡维。”

“当时,【艾尔海森】在B的眼中仍然是数据体的身份。他不该认识任何除她以外的人。”

“离开咖啡屋、抵达旅店后两人的对话与动作足够说明,B起了疑心却没有发难。”

“眼下是个同等情境的考核,而【艾尔海森】不会答错。”

“先发制人,反问对方的看法,自我评价(“看起来冷漠孤僻,一副不好惹的样子?”)后观察提纳里的态度。因为这份回应足够的尖锐,正常人都会打圆场转移话题。”

“【艾尔海森】成功避过了这次身份危机,并加深了周围人对他的印象。”

“B认为【他】在自述,而提纳里会为这份精准描述而略显尴尬,因为卡维很有可能就是这么倒苦水的。”

“嗯,没错。我确实是抱着这个想法写出来的。”

他终于有一处想法和我当初一致了。

“提纳里转移话题的方式是询问B的身份。”

“在这段简短的对话中,B下意识的回答让身为巡林员的提纳里生出好感。并不仅是提供帮助、减少巡林员的救援频率,且提及巡林员本身也会疲惫,不该过分使他人辛劳。”

“人以群居。提纳里从这次对话和救援孩童的行动中、看出了品格,他们值得交付信任。”

“在【艾尔海森】看来,无论是否发自真心,B的这段对话都具备效率、为后续艾尔海森与提纳里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信任的基础。”

“B解决愚人众营地后,【艾尔海森】交给B的压缩饼干,应当是B寻找兰那罗之前提到的‘饥饿’回礼。”

“获取的方式大概率是找上了还未彻底离开的巡林员交换物资。”

“毕竟在须弥城酒馆告别前,B将任务报酬都交给了【艾尔海森】。作为数据体,他也拥有了可支配的财款。”

“逻辑正常,但细节琐碎。”

艾尔海森简单定义,将整条逻辑链梳理后写在白纸上。

“正因视角在B的身上,不是上帝视角。这份片面的,不完全的视角,才需要【艾尔海森】来补足。”

“这听起来像在说……艾尔海森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大概是我语气揶揄,忍不住笑容,艾尔海森斜睨我不自觉靠近的模样,抱臂回应:“这是客观事实。”

——切,也不害羞一下。

·

我发现你们意外的挺喜欢我的阅读理解现代篇的,是我的错觉吗?

让艾尔海森解读他自己的想法与感情线……嘿嘿,我还挺坏心眼的。

一直在用理性思维参与解读,又不得不承认感情线存在的发展苗头~还要把这些全部摊开来讲出,作为编辑去解析【艾尔海森】对此产生的好感与信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8章 15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