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没写完,再写点。
免得自己对艾尔海森的印象出现偏差。
(纯粹个人视角出发)(逻辑混乱,容易偏题)(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朋友之间的交互故事会提及,应激者谨慎观看或可不看。)
(我支持全员友情向)
·
从艾尔海森的社会地位开始着手:学历,职位,财富。
须弥是个学术之都、智慧之国,因此学历一定程度上对等社会地位。艾尔海森在角色故事和NPC侧面语音中都提到过,他是个天才,还是个摸不到踪迹、敢于质疑权威、知名却不知其人的天才。
这其实很矛盾:锋芒毕露的天才,却不为人知。
同学只知道有这样一位同学年的天才,却对他本身知之甚少。(相反,其他角色在NPC对话中都有一定的认知,不至于见面却不识人。)
这代表他知晓藏拙,却会因多疑、不信权威而大胆直言……年轻人应有的意气风发?看不惯错漏?前者是我的推论,后者是文案中确实提到的。
二者能够互相映照。
·
既然如此,一个意气风发、没有经历过过多挫折(除开祖母离世),生活自我的天才出现在了教令院。
自我既代表了对自己想法的坚持、确信,也说明了他向外的注意力有一定的缺失。
(因此,在传说任务中他能注意到西拉杰的情况,我本身挺诧异的。他竟然会对并不亲近的且并非同届的人物有一定的印象。)
(也有可能是教令院本身的学术交流并没有对学资、学龄的强调?)
(但是卡维学长在给艾尔海森的留言中特意提到了自己的学长身份。)
(无法确定其中是因为卡维本身认为“尊敬学长”是个值得注意的礼貌行为,还是因为教令院本身就有类似的学龄差异的上下压迫。)
(前者是卡维学长的个人偏好问题。而后者更符合现实情况,包含了学/阀等必然会出现的垄/断阶层。从普尔希娜和普尔比鲁尼这两个学派分支就能看出,确实存在——参考层岩巨渊的支线任务)
他的角色故事中,只提到了一位明确朋友身份的卡维学长。且前提是,卡维听说有一位独来独往、见解独特的学弟而主动选择接触。
所以,可以大胆推论:艾尔海森在此之前并没有朋友。
风评往往是两极化的。
过分吹捧或者过分贬低,很少会有中间化的平庸(因为平庸者不为人记住)。
“见解独特”这个评价也可以换用另一种说法:这个人的想法与普通人不一样。人大多是群聚的,附和、沉默才是多数。
当一个人并不畏惧唱反调且格外坚持自身观念时,会被人下意识远离。
没有与朋友相处的经验,大胆直言,发言犀利且不会改变想法。这导致卡维在角色故事中直接提到,他一直被艾尔海森的言论气到,并在最后甩下狠话,选择绝交。
艾尔海森面对绝交宣言一言不发,直接划掉了合作关系的文书,转身走人。
——很明显的,也在气头上的表现。
——谁也没惯着谁。
但既然是朋友,还是个难得能在同一思维高度上进行学术辩论的朋友。
艾尔海森绝对也是珍惜这段友谊的。
(大概这样的学术水平才能被高傲的艾尔海森认同。)
(他确实是高傲的。虽然能说自己站在客观角度上观察他人,但他本身作为天才,思维难以与普通人同频时,他的厌蠢症会让他的表现不自觉偏向傲慢。)
(人是有立场的。自认客观也无法改变。)。
——气头上时,两个人在学术论刊上来回吵了多次。
(我不想评价cp粉的什么小情侣闹别扭,秀恩爱。难道他们和朋友吵架后不会大吵大闹?还会被人评价“磕到了”?当事人没准会气笑。)
(代入一下自己和朋友的吵架经历吧。真的是气到再也不想见面。)
——所以,气消后两人就没有了相关的联系。
(这点符合我的朋友论。如果还坚持爱情论,难道是没有类似的绝交经验?是没有朋友还是朋友太少没吵过?)
(反正我有经验。)
——而冷处理后,才会开始回忆、反思、反省并自我成长。
这才能解释,他为什么在后续的多年后愿意租房给卡维。
(别给我提破镜重圆梗,我嫌弃这个成语的一切)
·
不用管他的借口,反正艾尔海森他说服了他自己(他角色故事里的那句镜子我感觉我能嘲笑很久,太牵强了):
学术课题的合作关系在喊着绝交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划掉了。在道理上,卡维没有了任何的借口成为房主。因为他本人在课题最后提交了相关的文件,他本身是在思考后提交的。这点明确出现在他的角色故事中。他后期甚至是因母亲的改嫁和理想的实现就已经忙到焦头烂额,根本没管这个房产资源的后续发展。
在客观事实上,卡维和那个学术课题影响力而分配下来的房产资源没有关系。
即便卡维出力不少,在课题的进展方面帮助颇多,学术价值不可忽略。但在道理上,卡维和之前退出课题的其他学者是一样的,他们都没有坚持到最后。
难道艾尔海森会帮助每一个参与这个课题的学者?
还是因为他珍惜这段友谊啊。
·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他知道卡维的能力水平,知道这份收留不会持续太久。短时间的个人空间让步与友情,这个天平倾斜度是确定的。
以及,卡维是建筑设计师。这点不知道读者清不清楚一点,那就是他跟土木工程相似,属于基本不回家,直接住在工地里的职业。只有进行了实地考察,才能准确的根据地形、气候等主客观因素设计出相贴合的房屋。
卡维的角色故事里出现过:他毕业后一直被妙论派的前辈们使唤,忙碌到没影,就能侧面说明建筑设计的工作强度。
所以,照常理而言,艾尔海森的私人空间基本上也没有让步多少。
(就这还要人每个月交房租,这人真坏)
(可能也是损友嘴欠吧?我朋友也一个德行,非要揪着一点不放的毒舌人——单纯喜欢看我反驳。)
(我在这方面还是有相似经验的。)
卡维是在酒馆喝了数天的酒,破产、理想的痛苦而自我折磨。
艾尔海森则是在数天的相遇后才出手相助,因为他判断卡维在短时间内需要一个落脚点,拖延经济破产后的回血期。从赛诺买下卡维的七圣召唤牌背的对话来看,卡维的赚钱能力不错,每个月既能支付房租也能分期还多莉的债务。
这就更能说明艾尔海森相信卡维的能力,能够振作起来,解决财政问题并不再需要这个落脚点了。
(这份信任的友谊不容玷污。)
(少在那里扯永远的捆绑关系。)
(分析角色要的是从故事出发,而不是从标签和**感情叙事梗出发。)
(虽然我知道,游戏官方不会这样做的。麦麸的热度与吸金能力更符合他们的商业需求。)
(当初“盛典与慧业”活动出现时我惊讶了很久,以为官方真的愿意让卡维学长的身份独立出来,不再强行捆绑麦麸了。没想到最后会是这样的结局。)
(不过卡维的角色弧光也终于出现了,值得高兴。)
·
游戏角色的设计往往是时间停滞的,不会因为剧情时间的推进而改变。也就是说,艾尔海森的角色动作与语音大多是卡在了一个固定的时间点,正好是卡维在须弥城的这段时间。
所以旅行者才能遇到卡维并与他同行。
据传,须弥这一版本是官方改变运营策略,试图麦麸扩圈的试水品。因此,只有须弥出现了大量的男角色,并且cp捆绑关系格外明显。
蒙德只有两位成年男角色,但热度不算高。
(可能是我入坑时间太晚)
(蒙德更多是一般向,那时候的剧情最为纯粹、冒险感强烈。)
璃月的角色根本是纯粹的拉郎,因为同样只有这两位成年男角色。但凡从故事与角色性格与立场出发就知道站不住脚。
(要是一定要扯宿敌梗,我是想说,忽略了年龄与阅历的差距是错误的。)
稻妻就更不用说了,主线叙事破碎,观感极差。绫人和托马,一个出场较少,一个在同行任务中表现了对旅行者的好感。cp不算火热。
至于一斗,太过有童心,感觉和派蒙一队比较合适。难怪生日在儿童节。
而枫丹又回归了之前的态度,说明麦麸后的策略不符合官方预期,捆绑力度减弱。
这些从角色故事中也能看出端倪。
须弥四人组的角色故事总会出现朋友的影子,但其他国家的角色甚至须弥的女角色都不会过多的提及朋友,更多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
赛诺和提纳里的友情倒还好,没有出现强烈的影子。
甚至卡维学长本身也没有过多提到影响,更多是父母与理想。
但艾尔海森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这才是我随便逛逛评论区就能看到掐架的和磕cp的真正原因。
·
正如我前文所提,绝交后艾尔海森与卡维学长两个人互骂了一段时间,就没有了互动。
冷处理时,容易出现反思,我指的是艾尔海森。
(学长没时间思考这么多,就去工地干活了。)
和难得认可的朋友吵到这个地步,也许是艾尔海森没有想到的。越是聪慧的人越是多思,三观会在经历的打磨下变得逐渐丰富,圆融自洽。
他在游戏主线里的一些表现以及活动“盛典与慧业”的彩蛋对话就能很好的解释了。
过直易折,不是所有情况下、言论直指核心都符合情况的。
绝交就是不受控制也不在预期内的发展结局。
·
所以,主线里旅行者提出了艾尔海森隐瞒了他藏起神明罐装知识后。
艾尔海森是这样的回答,大意是指:如果我的行动冒犯了你,惹怒了你,我可以对你道歉。
(我对此印象极深。因为大多人不会去特意点明,因为大部分人好面子,因为大部分人拉不下脸。)
(他在这个环节表现得很利落。让我第一时间思考,他会不会是为了计划能够正常执行,而作为关键执行者的旅行者不该对此有旁骛,所以才理性出发的、为了大局考虑的道歉。)
(现在回忆起来,何尝不是一种成长?他真的因为过去的故事而成长了。)
(这是我第一次明显看到角色的过去与现在的成长差异。)
而活动“盛典与慧业”的彩蛋对话,是艾尔海森见到卡维在苦恼、内耗,他没有去戳卡维的痛苦,而是借着平常的毒舌语气转移话题。换做过去的他,只会直戳要害。
(大多人看出了温柔、别扭,我看到了成长。)
(所以我根本不认同所谓的“艾尔海森不存在了”这句过激发言。)
(他们究竟把一个角色视为什么了?)
·
欸,我发现我又偏题了。
回正一下。
学历以及成长讲完了,讲职业。
艾尔海森他对书记官的身份真的很满意。
大世界挂机时没少说书记官的事务简单轻松,听得我都心动了。
(高中时我就梦想当类似的工作,比如图书管理员或者清洁工)
进入须弥前,我们对学术之都的印象基本上挺刻板的,大多认为:书记官?那不就是书记员,书记长?那不是超级的厉害?结果告诉我们,只是简单的整理资料。
(哦。)
(那我更羡慕了。)
然后这位知识分子就利用这些资料里的小知识钻空子去了。
——充分听从了祖母的教诲呢。(嗯嗯。)
至于成为代理大贤者,这件事其实在政、治、分、红上属于正常对策。
在清理前任大贤者及其党羽的前提下,能确保立场对立、绝不会手软的便是参与救神计划的这一批人。所以赛诺也在蒙德版本(好像?记不清了)的对话中表示,自己之前一直在忙碌,之后才有时间休假。
哪怕我翻阅了百度百科,知道因论派的贤者伊斯坎德并没有参与计划,这位阅历、资历足够的贤者也没有成为代理大贤者,而是由资历不深的书记官艾尔海森担任。
至于生论派贤者,也就是提纳里的老师,自然也没有成为代理大贤者。
因为这是政/治事件的延续。所以艾尔海森这位怕麻烦的书记官才没有拒绝,而是在担任一段时间后,维持住了稳定,在学者与普通人都淡忘了事件影响后才卸任。
(他的政治敏锐度一向不错。)
(他的卸任成功让他本身的角色弧光更为明显,这代表他没有被权利等虚假的伪饰品蒙蔽,而是正确的、理性的看待。)
(说明他还是记着祖母的教诲!)
面对权势、地位,要么是真的看淡,要么是理性的反证的看待。
真正会去警惕的人是不会去接受这份腐蚀物过久的,所以尽早卸任是正确的做法。因为我认为没有人能真正长期的面对这份诱惑而不动摇。一旦动摇而行小恶,大恶就不远了。
(除非是个理想主义团体,例如季汉)
(那种团体氛围才能让人潜移默化的放弃权势)
所以当机则断,能过早的卸除职责,艾尔海森的行为值得我印象深刻。
当然也可能是他嫌麻烦?毕竟要开大量的会议,处理鸡毛蒜皮的各类杂事?还要负责审批文书与课题申请?
(好的,没准真有这个原因在内。)
·
至于金钱。从试图与多莉合作,艾尔海森为收购神明罐装知识而顺手交给旅行者五十万摩拉,这两件事就能看出:这人不缺钱。
还有那句“谁让我经济自由呢”的名言,深刻说明了某位书记官真的踩在灰色地带。
不然普通的书记官工资够说出这句话吗?
(他可真嚣张。)
(其实提纳里也是。他认识多莉,且推荐旅行者去多莉手中购买少见的商品时就能看出,这位巡林员也有点东西。)
(赛诺观察提纳里多时,这点还真不冤。)
加上赚钱能力足够的室友定期还房租,代理大贤者卸任后依旧保持高一级的工资水平……这家伙哪里是起点家男二啊,明明就是男主角。
·
至于长相。
哦,这个还用说嘛?所以就不谈了。
·
本来新一章写好了初稿的,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所以先放出来我对艾尔海森的印象总结,再一点点辩证着写作。
(辩证的写作,这个组合好魔幻。)
(可能还要多改改下一章的草稿,直到我自己认可。)
(虽然这本小说还有很多的逻辑硬伤,但我还是希望结尾能平稳落地。)
(但越是这么想,就越想磨细节,剧情线反而会更加的拖拉,这点还是需要决断的。)
(再次感谢看到这里的读者们。没有你们的追读,我可能真的坚持不下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8章 番外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