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岁时莲心 > 第15章 归根

岁时莲心 第15章 归根

作者:吉伊本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04 来源:文学城

据苏醒过来的周伯所言,他儿子周临渊在江州做的也是镖局生意。

而他不惜冒险也要见儿子一面,为的还是那件倭寇疑似要在福州所寻找之物。

听闻福州惨遭倭寇屠城后,周临渊担心父亲安危,便急急往那边去了一封信,除了问平安外,还不经意提起了一桩事发半月前的奇闻。

那时周临渊走镖经过百里之外的淄河,在一家茶铺偶遇了几名行商,因着其中唯一的少女容貌出众,便多看了几眼。

就在这时,那桌的一个壮硕男子用倭语低声说了句话,随后那少女也笑着举杯,随着动作,包裹在手臂上的轻纱滑落一块,而印在雪白肌肤上的,赫然是只猩红的蜘蛛腿。

毕竟也走了近十年镖,走南闯北见的多了,周临渊连蒙带猜,也将那句话琢磨了个大概,应当是“有那东西就真能调大曜的兵?”

想到这里的周临渊顿觉毛骨悚然,越看越觉得那伙人不对,特别是那少女手臂的刺青,很是像近几年闹得人心惶惶的噬野教。

就这样,直到那伙人没了踪影,时隔近一个月回想起来,周临渊还是向父亲坦言自己吓得不轻,午夜梦回总会感觉有只血红的蜘蛛要将他吞噬。

可父子俩刚说会儿话没多久,巷子里就不知从哪钻出来几个黑衣人,武艺算不上顶好,但却会一些飞沙走石的邪术,把周临渊给截走了。

听完这件事后,几人心中大致有了决定。

能够如此迅速地截走周临渊博,并采用血腥残忍手段杀人抛尸,只可能是狗急跳墙的那伙倭人,而他们想要逼问的,很可能是与兵符有关物件的下落。

大曜六十九年,先皇正值盛年,亲自率兵出征北疆,不仅大破敌军连胜之势,还一鼓作气拿下失去已久的十余座城池。

北疆王为大曜军的士气所慑,亲自遣使臣送来数箱珍宝,并主动提出归顺条约,愿与大曜百年交好。

先皇大喜,特请福州第一铸铁匠人,也就是莲心的太公出山,用北疆进贡的赤金玄铁打造了一对云纹虎符。

据传言此虎符汲取天地之灵气,又受到真龙天子的一滴精血滋养,分可各调南北一方全军,若是合二为一,所生之力能让全域为之震颤。

说来说去,其实哪有那么玄乎,这两枚虎符所具有的,不过还是能调令全军的权力。

和平年代还没有什么,毕竟生杀大权都握在天子一人手里,再加上先皇文武双全,所以只是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闲谈,没有人真正放在心上。

可好景不长,眼瞅着大曜刚要走入正轨,有了几分建朝之初的盛景,可没想到先皇突然缠绵病榻,前后不过半年便撒手人寰了。

如今的天子萧镇是先帝膝下的独子,自十九岁加冕临朝后,已有十三年的光景。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天子,并没有像他父皇期望的那样肩扛日月,反而仍沉湎于玩乐,不仅疏远了肱骨老臣,还偏偏重用只知阿谀奉承的宦官。

在首席大宦官马富的操控下,但凡意见相左的朝臣都贬官的贬官,罢免的罢免,死的死,关的关。

放眼望去,原本风清气正的朝廷,成了只知弄权夺势小人的一言堂。

毕竟庙堂之事与江湖甚远,寻常百姓其实并不关心皇帝宠信谁,同样也不留心高官们又做了什么决定,出台了什么制度。

他们唯一关注的,只有日子稳不稳定,地里又熟了多少粮食,以及又发了多少钱票,能添上几件衣物棉被等等。

说到底,无论上面朝中的局势怎么变,只要还能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小日子,谁当权谁得势,他们没有半点关心。

只可惜,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些层层选拔的文官武将懂,但只知巧言令色的宦官们,却全然不知晓。

这些在底层受过屈辱打骂的“不全之人”,凌空一跃翻身成了天子近臣之后,全然摒弃了自己的来时路,反过来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所作所为毫无仁义道德可言。

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本以底层百姓支持起家的大曜朝,现如今也因着帝王昏聩,慢慢的失了民心。

特别是五年前,天子听信了马富的谗言,崇尚修仙之术,不仅将朝堂也布置成了炼丹的道场,还派遣使臣前往东倭,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这一去可不要紧,还真让东倭首领引他们去了一座海上孤岛,称为“蓬莱神岛”,相传是秦始皇未能寻得的人间仙境,其上的神水仙桃有延年益寿之功效。

连老百姓都知道,若真有他们说的这么神,那东倭岂不是近水楼台,又怎么会寸守在弹丸之地,仅仅只有不到大曜一个城的人口。

许是感到岁月流逝,惧怕年华不再,求神若渴的天子自我蒙蔽了双眼,为了早日得道获得长生,甚至不惜同意了东倭那边占据南海通商十五城的要求。

幸好朝中仍有肱骨老臣寸步不让,太子太傅甚至自刎于问政台,连太后都亲自出宫劝阻,这才勉强拦住了天子,没有签订书面上的协定。

大曜这边松了口气,可眼见到嘴鸭子飞了的东倭哪里肯罢休,见与马富内外勾结不成,索性也不再装了,直接将战船开到南海,想要靠武力夺城。

可他显然低估了南海驻军保家卫国的决心,跟别提还有福州总督陆毓的用兵如神,一套“银枪鸳鸯阵“下来,直让陆家军把倭人给打得落花流水。

眼瞧着福州这边讨不到半点好处,而由武家军把守的潞州和隋家军把守的涿州,也和远在福州的陆督军默契配合,三地如同砌起了铜墙铁壁,密不透风。

眼见持续两年南海海战,大曜这方已经转守为攻,正要一鼓作气之时——

京城皇宫中的天子却派驿官八百里加急,送来了一道鸣金收兵的命令,甚至还主动修书一封与东倭言和。

大曜军将不解,百姓不解,也许连东倭都会庆幸,遇上这样一位软弱昏庸的天子,当真是上天垂怜,要给他们一次卷土重来的机会。

这样憋屈的日子又过了不到一年,也许是苍天感念帝王无道布下怒火,又或者是空手而归的倭寇又起歹心,反正大曜平静的日子,也走到了尽头。

不是在地方突然爆发、死伤无数的瘟疫,就是连年无雨、颗粒无收的旱灾,百姓们就这样在疫病与饥荒中苦苦挣扎,流离失所已是常态。

莲心还在福州的时候,也亲眼见过不少逃难而来的灾民,他们一个个形容枯槁、面黄肌瘦,除了奄奄一息的老人外,最多的便是妇孺儿童。

南境因着有几位将军在,虽然疫病频发但尚且还算是安宁,可北地的百姓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匈奴和北疆匈奴早就蠢蠢欲动,见大曜此时因疫病和饥荒人心惶惶,更是趁乱落井下石,纷纷南下频繁侵扰边境。

眼见生存都是奢望,底层的穷苦百姓积压已久的怒火也爆发出来,不少郁郁不得志的武官干脆辞了官职,联合家乡父老想要揭竿而起。

于是乎,由武官、农民各自领导的民间团体,也在大曜各地纷纷而起,喊的是“驱初外敌,复兴大曜”,可实际做的,却也只是和官军的自相残杀。

这下那两枚号称能使天地震颤的虎符,变成了海内外梦寐以求之物。

眼见形势越来也不好,饶是一心修道的天子也慌了心神,亲自写下了“字字泣血”的罪己诏。不仅开辟了大曜首个自行问罪的先河。

还因为朝中遍无能用之人,特下诏书召地方一品官员入京,商讨化解内忧外患之策。

这不,陆时礼的父亲陆珺,便是在一月前奉令入京的。

思绪理到这里,事情的基本脉络已经有了眉目。

可奇怪的是,四人兵分三路往下查了大半个月,愣是没有丝毫线索,别说痕迹,连个毛儿都没有找到。

这天夜里,几人又在南院闲置的那间厢房碰了头,商讨各自进展以及接下来的安排。

“江州能去的镖局我也都去了,当今形势不好,师傅们大多没有多少生意,送的也基本都是临城的商货。我查了又查,跟周大哥打过交道的都没发现什么异常。”

莲心这边关于镖局没有进展,周伯和安澜在龙啸山也什么都没找到,场面一度沉郁得异常安静。

作为几人中唯一的一点希望,陆时礼深吸口气,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很遗憾,我暗中动员书苑的同学进行走访,茶馆酒坊都问了个遍,也仍是没有找到周大哥口中的那行人。”

意料之中的答案,但几人眼中好不容易燃起的一点火苗,还是慢慢暗淡了下去。

“大家这段时日都辛苦了”,莲心给众人各倒了一杯茶,“对方预谋而来,且始终藏在暗处,我们人数又少,一时找不到线索也是正常的。”

周伯也深吸了一口气,“莲心说的对,力也尽了,急不得只能慢慢来。老头子这些天也给你们这些小辈添了不少麻烦。来,咱干一杯,以茶代酒也算给我这糟老头送个行!”

“周伯这是要走?”陆时礼急忙问道。

“落叶归根啊”,周伯苦苦一笑,“不管报没报仇,渊儿的骨灰怎么也得埋回祖坟。更何况到了这把年纪,不管那伙人罢不罢休,我死也得死在福州的土地上。”

见他这么说,几人也没再阻拦。

莲心端起茶杯遥遥一碰。

“那就祝周伯一路顺风,静候我们这边的好消息!”

求求收藏,爱你们么么哒[比心][比心][比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归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