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溯流光 > 第50章 第 50 章

溯流光 第50章 第 50 章

作者:四五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6:43:55 来源:文学城

手握盛着“赤螭玦”的锦盒,楚玲珑并未在金陵久留。那夜“听潮阁”的经历如同一个幽深的梦境,带着真实的寒意。宫内大宦的出现,让这枚玉玦的来历和背后的意图都蒙上了一层更浓厚的迷雾。是皇帝赵珩授意抛出的诱饵?还是宫内其他势力借此搅动风云?无论如何,这玉玦已成了烫手山芋,却也可能是唯一的钥匙。

她连夜离开了金陵,并未返回姑苏,而是循着另一条线索,前往扬州。

据阿凝提供的资料,那位雅好古玉、且在宗室中颇有威望的宗正寺卿,老荣王赵懋,近期因督办漕运事宜,正驻跸于扬州行馆。这位老王爷年近古稀,是当今皇帝的叔祖,辈分极高。他为人刚正,颇念旧情,对幼时聪慧活泼的长公主阿凝一直颇为喜爱。更重要的是,他痴迷古玉收藏,尤其是带有历史印记的前朝玉器,其鉴赏眼光在宗室乃至朝野都享有盛名。

若能通过他,将这枚牵扯前朝秘案的“赤螭玦”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呈于御前,或至少引起皇室内部对长公主一案新的、更复杂的考量,或许能打破僵局。

但如何接近一位戒备森严的亲王?又如何让他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和她手中这枚烫手的玉玦?

楚玲珑在扬州城最好的客栈“春风楼”住了下来,选了一间临街的上房。她并未急着行动,而是每日坐在窗边,看似悠闲地品茶观景,实则目光敏锐地观察着街上往来车马,特别是那些前往荣王行馆的官员、士绅的仪仗。

她注意到,每隔三两日,便有一位身着青衫、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乘一顶不起眼的小轿前往行馆,门房对其极为恭敬,往往无需通报便直接请入。经过几日旁敲侧击的打探,她得知此人姓沈,名文渊,是扬州本地极负盛名的书画鉴赏家、金石学者,亦是老荣王此次南下来,时常召见清谈、切磋鉴赏的座上宾。

沈文渊……楚玲珑脑中飞快闪过阿凝资料中的信息。此人名声颇佳,性情清高,不涉党争,唯醉心于学问艺品。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这日午后,细雨霏霏。楚玲珑打听到沈文渊常去城西一家名为“墨香斋”的书铺淘换古籍,便提前到了那里,装作浏览书架的模样。

果然,未过多久,沈文渊撑着伞走了进来。他约莫四十许年纪,面容清癯,眼神澄澈,径直走向摆放金石拓片的区域。

楚玲珑耐心等待他挑选了片刻,才状似无意地走到他身旁的书架,取下一本关于古玉鉴定的残卷,轻轻叹息一声:“可惜,此书残缺,关于‘赤螭纹’的辨析竟缺失了最关键几页。”

她的声音不高,但在安静的书铺内足够清晰。

沈文渊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他转过头,看到是一位年轻姑娘,眼中掠过一丝讶异,但还是出于学者的本能接口道:“姑娘也对古玉纹饰有研究?‘赤螭纹’乃前朝宫廷特有,流传极少,辨识确需谨慎。”

楚玲珑转过身,对上沈文渊的目光,微微一笑,笑容清浅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从容:“略知皮毛。曾听家中长辈提及,前朝懿德太子有一贴身玉玦,便是以‘赤螭’为纹,中心蕴一丝天然血沁,极为独特,不知沈先生可曾见过相关记载?”

“赤螭玦?”沈文渊脸色微变,眼中瞬间爆发出浓烈的兴趣,但随即又被谨慎取代,“姑娘所言……此物牵扯前朝秘辛,记载罕有,多为野史传闻,做不得准。”他打量着楚玲珑,带着探究,“不知姑娘家中长辈是?”

“北地遗族,不足挂齿。”楚玲珑含糊带过,话锋一转,“不过,晚辈机缘巧合,曾得见一物,形制纹样,倒与传闻中的‘赤螭玦’有七八分相似。”

沈文渊呼吸一促,身为顶尖鉴赏家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但他毕竟是谨慎之人,并未立刻追问,而是沉吟道:“此类器物,真伪难辨,且因果甚重。姑娘年纪轻轻,还是莫要轻易涉足为好。”

楚玲珑看出他的意动与顾虑,不再多言,只是从随身携带的锦囊中(并非那个盛放真品的锦盒),取出一张早已临摹好的、极为精细的“赤螭玦”图样,纸张古旧,墨迹沉黯,是她这几日精心仿制,足以乱真。

“晚辈亦知此物非同小可,不敢妄断。久闻沈先生乃金石泰斗,慧眼如炬,故而冒昧,想请先生一观此拓片,辨其真伪,以解心中疑惑。”她将图样双手递上,姿态恭敬而不卑微。

沈文渊接过图样,只一眼,神色便凝重起来。他走到窗边亮处,仔细审视那上面的每一道纹路,尤其是中心那抹仿绘的血沁,手指微微颤抖。

“这……这纹路……这沁色……”他喃喃自语,眼中光芒闪烁,混合着激动与难以置信,“笔意古拙,绝非近人所能仿造!这图样从何而来?”

“机缘所得。”楚玲珑依旧避重就轻,“先生觉得,此物若真存于世,当有何等价值?”

“价值?”沈文渊抬起头,目光灼灼,“若此为真,非金玉可衡量!此乃证史之物,关乎前朝一段公案!其历史意义,远胜其本身材质!”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带着一丝警告,“但也正因如此,此物乃不祥之器,持有者恐招祸端。姑娘,你……”

“晚辈明白。”楚玲珑截住他的话,收回图样,小心放入锦囊,“多谢先生指点。今日叨扰了。”她施了一礼,转身便欲离开。

“姑娘留步!”沈文渊急忙唤住她,脸上挣扎之色一闪而过,最终还是对珍稀古物的探究欲占据了上风,“若……若姑娘他日有幸得见实物,可否……容沈某一观?沈某愿以人格担保,绝不外泄!”

楚玲珑停下脚步,回眸一笑,那笑容在朦胧雨丝中显得有些缥缈:“若有机缘,自当请先生品鉴。只是……此物牵连颇广,恐非仅是金石雅趣那么简单。告辞。”

她不再停留,撑着伞消失在书铺门外的雨幕中。

沈文渊站在原地,手中仿佛还残留着那图样纸张的触感,心中波澜起伏。那少女气质非凡,谈吐不俗,所携图样更是惊世骇俗。她最后那句话,分明是意有所指。“牵连颇广”……难道这“赤螭玦”背后,还牵扯着当今的什么隐秘?

他隐隐感觉到,自己似乎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边缘。

接下来的两日,楚玲珑深居简出。她在等。

果然,第三日傍晚,客栈伙计送来一张拜帖,落款正是沈文渊。帖中言语客气,邀请楚姑娘明日过府一叙,品鉴新得的一幅古画。

楚玲珑知道,鱼上钩了。沈文渊必定将此事透露给了老荣王,而老荣王,对这枚可能存在的“赤螭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次日,楚玲珑应邀前往沈府。沈文渊热情接待,宾主落座奉茶后,他并未急于拿出什么古画,而是屏退了左右。

“楚姑娘,”沈文渊神色郑重,“前日所言‘赤螭玦’之事,沈某思之再三,寝食难安。不瞒姑娘,沈某已将此事禀明了荣王千岁。”

楚玲珑面露“讶异”:“先生何至于此?晚辈只是随口一问……”

“姑娘绝非随口一问。”沈文渊摇头,“千岁听闻此事,极为重视。想必姑娘也知,千岁雅好古玉,尤精前朝器物。对此等传闻中之物,更是心向往之。不知姑娘……手中是否真有此物?若能献于千岁鉴赏,千岁必不吝厚赐。”

楚玲珑沉默片刻,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轻叹一声:“不瞒先生,此物……确在晚辈手中。”

沈文渊眼中爆出惊喜的光芒。

“但是,”楚玲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凝,“此物得来不易,且如先生所言,因果深重。晚辈不敢以此物求取富贵,只愿它能在明辨是非、德高望重之人手中,得其归宿,或许……能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纷争。”

她的话说得含蓄,但“化解纷争”四字,落在沈文渊耳中,结合那“赤螭玦”牵扯的前朝宫闱背景,他立刻联想到了如今皇室与江湖之间那桩最大的“纷争”——长公主私奔案!他心中剧震,看向楚玲珑的目光充满了惊骇与探究。这女子,究竟是何来历?她献玉是假,借玉插手皇室恩怨是真?

“姑娘……你的意思是……”沈文渊声音干涩。

“晚辈别无他意。”楚玲珑神色平静,“只是觉得,有些陈年旧事,或许需要一件旧物来勾起回忆,厘清脉络。荣王千岁乃宗室长者,德高望重,又精研古玉。此物由千岁品鉴,再合适不过。至于其他……非晚辈所能置喙。”

她将一個更烫手的山芋,轻轻推给了老荣王。既点明了意图,又未曾明言,留下了转圜余地。

沈文渊额头沁出细汗,他意识到自己卷入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局面。但事已至此,他已无法退缩。荣王对“赤螭玦”志在必得,而这少女显然也意图通过荣王做些什么。

“此事……沈某需再禀千岁。”沈文渊艰难地说道。

“有劳先生。”楚玲珑起身,“晚辈静候佳音。不过,时机稍纵即逝,望先生与千岁早做决断。”她留下这么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再次告辞离开。

当夜,荣王行馆书房内,老荣王赵懋手持沈文渊呈上的、楚玲珑临摹的那张“赤螭玦”图样,久久不语。烛光映照着他布满皱纹却依旧锐利的眼睛。

“赤螭玦……竟然真的现世了。”他喃喃道,声音沙哑,“还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在一個来历不明的女子手中……”

沈文渊垂手站在下首,大气不敢出。

“她提到了‘化解纷争’?”荣王抬起眼,目光如电。

“是……虽然语焉不详,但学生猜测,恐与……长公主殿下之事有关。”沈文渊低声道。

荣王冷哼一声,将图样拍在桌上:“好大的胆子!竟想借前朝旧物,来干预当今圣上的家事国事!”

书房内一片死寂。

良久,荣王脸上的怒色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与追忆。他想起那个小时候会缠着他要糖吃、会脆生生喊他“叔祖”的小丫头阿凝。那孩子,如今也不知流落何方,吃了多少苦楚。

这“赤螭玦”牵扯的前朝秘案,他当年亦有所耳闻,深知其中龌龊。皇帝赵珩对此事讳莫如深,若这玉玦真品现世,并且与阿凝之事被巧妙地关联起来,确实会讓事情变得极其复杂。皇室颜面、前朝旧案、当今圣意、江湖恩怨……将纠缠成一团更难解的乱麻。

那女子,是看准了这一点。她不是来献宝的,是来投石的,要问这潭死水的路在何方。

“她想要什么?”荣王沉声问。

“她未曾明言,只说愿将玉玦献于千岁鉴赏,望得其归宿。”沈文渊如实回禀。

荣王沉吟片刻,眼中精光一闪:“告诉她,明日晚间,本王在行馆‘澄心堂’设宴,请她携物前来一叙。本王倒要看看,这究竟是個怎样的女子,敢下这样一盘棋!”

“是!”沈文渊躬身应下,退了出去。

书房内,荣王独自对着跳跃的烛火,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那枚尚未得见的“赤螭玦”,仿佛已经带着冰冷的触感和历史的尘埃,压在了他的心头。

他知道,明晚的宴会,绝不会只是一场简单的古董鉴赏。那將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博弈,关乎一個女子的命运,也关乎皇室与江湖之间,那持续了太久、流了太多血的恩怨,能否找到一个体面的终局。

而那个名叫楚玲珑的神秘女子,就是这场博弈中,最不确定,也最关键的变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