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饲主他味觉失灵了 > 第27章 六安瓜片清茶

饲主他味觉失灵了 第27章 六安瓜片清茶

作者:兔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30 16:42:01 来源:文学城

烛火荜拨,映着苏慈惊惶未定的泪脸。

她抬头望着温砚礼,眼中水光未褪:“大人,那、那如今该如何是好?”

温砚礼一时未回应,眸色深沉,指尖漫不经心地敲着桌面:“此时需得细查,急不得。”接着他看向苏慈,“苏慈,你方才所言,句句属实?你苏家确是清白,未曾与番邦有任何勾结?”

“千真万确!”苏慈急急抬头,眼神恳切坚定,仿佛怕他不信,便又发誓,“若有半句虚言,叫我天打雷劈,我家只是本分经营食肆,爹爹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绝不敢行那悖逆之事。”

见她如此,温砚礼心中已信了十分。他默然片刻,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家中遭难后这两年,你是如何过来的?”

这话仿佛戳中了苏慈内心最深的痛处,她纤瘦的肩膀微微垮下,长睫垂落:“还能如何,东躲西藏罢了,那些往日里走动殷勤的远亲,听闻我家惹了这么大的事,还是那般杀头的大罪,都生怕沾染上一星半点,恨不得从未认识过我这个人,有时饿得狠了,去讨碗水喝,都要被远远赶开。”她说着,声音里又染上了哽咽,却又强忍着不让眼泪滑落。

温砚礼听着,眼前好似浮现出她孤身一人仓皇无助的模样,眉头不自觉地蹙起。

这时,他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既是如此,你又是如何入了我这首辅府?”

苏慈吸了吸鼻子,低声道:“后来、后来实在是无处可去,想起京城还有一门远亲,便是那苏家。我千辛万苦寻了去,他们起初收留开我,让我在后厨做些杂活。可、可那苏家夫人总觉得我…心思不正,勾引她家儿子,带累了他读书,平日言语间便诸多磋磨。后来、后来不知怎的,她偷偷将我的身契作了贱籍,卖入了府中。”

她说得艰难,每一个词都带着过往的心酸。温砚礼看在眼里,胸腔间莫名涌起滞涩之感。

他难以想象,眼前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这两年是在这样的颠沛流离度过的。他惯于处理朝堂风云,但从未学过如何安慰人,嘴唇动了动,那些惯常冷硬的话语在舌尖转了几圈,最终干巴巴地挤出四个字:“你辛苦了。”

这话语气生硬,可听在苏慈耳中,却像是拨动了她心底最委屈的那根弦的手指。

一直强忍的酸楚决堤而出,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扑簌簌地往下掉,起初还是无声的啜泣,很快便变成了压抑不住的哽咽。

温砚礼没料到这四个字有这般威力,顿时愣了一下。

看着她哭得肩膀颤抖,“不许哭”的话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他身体有些僵硬,迟疑了片刻,随即伸手,笨拙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哭吧。”

得了这生硬的允许,苏慈仿佛终于找到了可以短暂依靠的避风港,抽抽噎噎地哭得更凶了,像个受尽了委屈终于见到亲人的孩子,可怜得紧。

过了约莫半个钟,苏慈才渐渐止住了悲伤。

情绪平复后,她又想起一事,越想,那股想了解的冲动就上来了。

她悄悄抬起泛红的眼眸,打量了一下男人线条冷硬的下颌,随即伸出食指,轻轻戳了戳他放在膝上的手背,声音还带着哭过的糯哑:“大人,那、那您当年,是怎么中的毒?”

温砚礼还沉浸在某种难得的温存情绪里,被她这突兀又孩子气的一戳问得微微一怔。他反手将她那只不老实的小手握在掌心,随即又松开。

默了一瞬,方才开口,只是那声音平淡的,像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旧事:“几年前宫宴上,误饮了杯不该饮的酒。太医抢救了三天三夜,命算是捡回来了,只是这鼻子,”

顿了下,语气里多了一点极淡的嘲弄,“自此便闻不见任何气味了。”

苏慈听着心头发紧。她想象不出那是怎样的痛苦与凶险,会让一个原本鲜活的人失去感知世间百味的能力。

她仰起脸,灯火映着她湿漉漉的眼睛,神情十分认真:“大人,我一定会想办法治好你的。”

温砚礼垂眸,对上她那双郑重其事的眸子,那里面近乎天真的决心,竟让他冰封已久的心湖泛起丝丝涟漪,甚至忍不住低低笑了一声。

“好,我信你。”

“我是认真的!”苏慈怕他不当回事,急急强调。

“我知道,”他收敛了笑意,目光沉静地看着她,语气也认真起来,“我也是认真的。”

得到他肯定的回应,苏慈像是瞬间被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她坐直身子,动作快得让温砚礼都有些反应不及。

“那我先回去翻翻爹爹留下的册子,再看看那些医食同源的古籍,说不定真有法子!”她说风就是雨,当下就站起身,理了理微皱的裙摆,一副马上就要回去挑灯夜读的架势。

温砚礼看着她又充满活力了,那句“再陪我说会儿话”在舌尖滚了滚,还是被首辅大人的矜持与冷傲压了下去,没说出口。

只微微抿紧了唇。

苏慈似完全没察觉到他细微的情绪变化,满心都想着医书食经,匆匆福了一礼:“大人也早些安歇,奴婢告退。”

说完,一转身便快步出了房门,身影在门边一闪便不见了踪影。

温砚礼独自坐在原地,怀中骤然空落,只余她身上的甜暖气息。

望着那扇被她轻轻带上的房门,半晌,才几不可闻地轻哼了一声。他起身,吹熄了案头多余的烛火,也转身走向内室。

夜色深沉,二皇子府邸的重重院落已陷入沉寂。

周然步履匆匆,穿过悬挂着防风灯笼的游廊,眉宇间凝着一层阴郁。他派去探查苏慈底细的人如今杳无音信,这结果本身已是最好的答案。

人,必定是落入了温砚礼手中。

他叩响内院书房的门时,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

屋内,二皇子刚卸下冠带,只着一件寝衣,面上带着被惊扰好梦的不豫。

听闻周然的禀报,他眼底顿时涌起怒意,随手抓起案几上的物什就要掷下:“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妥。”

“殿下息怒!”周然连忙躬身,声音沉稳异常,“人虽折了,却恰恰印证了那苏慈身份绝非寻常,更可见温首辅对其回护之紧,非同一般,我们或可从此处入手。”

二皇子掷物的动作一顿,眯起眼睛:“你的意思是?”

“温砚礼此人冷心冷情,从不近女色,如今却对一个来历不明的厨娘如此上心,其中必有蹊跷。若能坐实这苏慈与当年苏文渊通番旧案的关联,再牵扯出温砚礼包庇钦犯、甚至与之有染的嫌疑。于殿下的大业,岂非大有裨益?”

二皇子沉吟片刻,缓缓放下物什,指尖在玉面上轻轻敲击:“此言有理,只是那两人,后续可处理干净了?温砚礼的手段,若让他们吐出不该说的…”

周然闻言,嘴角露出冷笑:“殿下放心,那二人出发前,已依例服下了归西散,算算时辰,此刻药效也该发作了,便是温砚礼有通天之能,得到的,也只会是两具再也开不了口的尸体。”

二皇子这才满意地颔首:“既如此,便依计行事。下去吧,本王要安歇了。”

“是,臣告退。”周然躬身退出,轻轻掩上殿门。

与此同时,首辅府邸的暗牢里,被严密看守的那两名男子,原本萎顿在地,但突然同时身体剧烈抽搐,面色迅速转为青紫,口鼻中溢出黑血,不过几息之间,便已气绝身亡。

值守的护卫大惊,立刻唤来大夫,然而已回天乏术。

消息很快报至温砚礼处。

他正于灯下阅览公文,闻讯后,执笔的手未有半分停顿,面上亦无波澜,冷淡道了句:“知道了。”仿佛早已料到如此结局。

-

自那日苏慈立誓要治好温砚礼的味觉,温砚礼便直接下了话,让苏慈专心研习药膳食疗,将日常灶上的活计全权交给了张嫂子和钱嫂子两位老人。

每日清晨,苏慈准时出现在厨房。

她系着干净的围裙,站在张、钱二位嫂子身旁,细细叮嘱:“大人不喜油腻,煨汤时撇净浮油才好。”

“这道清炒芦蒿,火候需得足,但盐巴只能放这些许。”

她边说着,边用纤细的手指比划着分量。

两位嫂子听得认真,她们知晓这姑娘的手艺是得了大人青眼的,自然不敢怠慢。

久而久之,送去正院的菜肴竟真的大合温砚礼的脾胃,连赵福都啧啧称奇。

而苏慈自个儿,借着小厨房的炉火和各式材料,一心扑在研究药膳上。

她面前总摊着几本旧籍,对照着父亲留下的册子,不时抓取些枸杞、当归、天麻等物,细细斟酌分量,在小砂锅里慢慢熬炖试验。

府里的下人瞧在眼里,私下不免窃窃议论。瞧苏慈姑娘这架势,哪还像个寻常厨娘,大人特意免了她的杂役,许她这般耗费心力钻研,怕是早已将她看作房里人了。

这般的体面与信任,不是贴身侍女,又是什么?众人心中暗自掂量,对苏慈的态度愈发恭敬起来。

四月里的天,孩儿面似的,方才还晴着,转眼就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雨丝敲打着小厨房的窗棂,苏慈正守着一个红泥小砂锅,里头煨着调理脾胃的药膳。

雾气氤氲,染湿了她额前细软的碎发。

前阵子因公务繁重,温砚礼饮食不规律,胃脘又不适起来,几日都食欲不振。

苏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翻遍了手中的药膳食籍,斟酌着配了这方温补调理的汤膳。

只是药材总有股清苦气,纵使她尽力用火腿、干贝等鲜物提味,温砚礼每次用起来,那眉头总是不自觉地微微蹙着。

脚步声自廊下传来,沉稳有力。

苏慈忙将炖得恰到好处的药膳倒入白瓷碗中,刚端到正院花厅的八仙桌上,温砚礼便撩袍走了进来。

他肩头微湿,带着一身清润雨气,眼睛落在那碗深色汤羹上,俊眉微微挑起。

“今日能否少进半盏?”他声音平淡,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

苏慈将碗推近些,语气温和但很坚持:“大人,张太医说了,需得连服七日才见效,昨日您只用了大半,今日断不能再少了。”

温砚礼抬眼看了看窗外,见四下无人,小厮皆不在近前,方才倾身靠近些许,压低了嗓音,唇角噙着一点似笑非笑:“日日灌这些苦汤水,喝得人胆火燥旺,辗转难眠,又当如何?”

苏慈先是一愣,待品过他话中深意,一张净白的小脸霎时飞起红云,连耳根都透出粉色。她慌忙低下头,手指揪着月白裙襕:“那我、我去给大人沏一盏清火的六安瓜片来。”

温砚礼看着她羞窘的模样,低笑一声,随即认命地端起那碗药膳,眉头微蹙,但还是一口气饮尽了。

用过晚膳,门外响起了福安谨慎的叩门声。

“大人,金陵老家的信,八百里加急送来的。”

温砚礼面色微凝:“进来。”

福安躬身入内,呈上一封密封的信函。

温砚礼拆开一看,是金陵本家二叔的亲笔,言道其大公子不日大婚,恳请首辅侄儿务必拨冗回金陵参加婚宴,以光耀门楣。

苏慈在一旁也瞥见了内容,轻声问:“大人要去吗?”

温砚礼将信笺随意搁在桌上,神色淡漠:“近来朝中事务繁杂,再说吧。”

苏慈瞧出他眉宇间一闪而过的厌烦,又想起此前老太太下药之事,心下隐约明白他与本家关系恐怕并不和睦。

待温砚礼去了书房处理公务,她便寻了个由头,找到在廊下安排事务的福安。

“福安哥,”她斟酌着开口,“大人他…似乎不太愿回金陵?”

福安叹了口气,看看左右无人,才低声道:“苏慈姑娘既问起,唉,大人在本家,其实没得过什么温情。老太爷在时,就偏宠二房,对咱们老爷,就是大人的父亲,很是冷淡。后来老爷夫人去得早,大人那时年纪尚小,在本家更是…唉,若非大人自己争气,科举入仕,一步步走到今日这位子,只怕境况更难。如今那边见大人显赫了,才又热络起来。”

苏慈静静听着,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扎着,泛起酸涩的疼。

想起温砚礼那总是厌世孤僻的性子,原来那般煊赫权势之下,藏着的竟是这般无人疼惜的童年时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