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饲主他味觉失灵了 >
            第11章 吃螃蟹过敏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饲主他味觉失灵了 >
            第11章 吃螃蟹过敏
        
    苏慈又是一怔,看着那肥美的螃蟹,喉间不禁动了动。她确实许久未尝过了,可这…她犹豫地看向温砚礼。
温砚礼并未搭话,抬手拿起手边的茶盏:“难道还要本官请你?”
苏慈身子一哆,紧忙拿起银箸,起初还有些拘谨地吃着,但蟹肉的鲜甜很快征服了她,加之堂内并无旁人,她渐渐放松下来,动作也利落了许多,熟练地剔出蟹肉,吃得眉眼弯弯,满足之情溢于言表。
正吃得开心,忽听温砚礼道:“后日本官要南下公干,你随行伺候。”
她剔蟹肉的动作顿住,诧异地抬眼。自己一个厨娘…南下?
随即恍然,是了,大人吃惯了她做的饭菜,自然要带上她。她小声问:“大人要去多久?是去办什么要紧事吗?”
“些许公务,短则一月,长则数月不定。”温砚礼并未详说。
“哦。”苏慈低下头,心思转了几转。
半晌,她小心翼翼地将自己刚剔好的一小碟饱满蟹肉,轻轻推到温砚礼面前,“大人,您尝尝?这蟹肉很是鲜甜,不费事的。”
温砚礼看着那碟莹白的蟹肉,微微顿住,才拿起银箸夹了一些送入嘴里。
咀嚼片刻,他放下筷子:“下次不必如此,你自己吃便是。”
若是两个月前,听他这般说,苏慈定会吓得不敢再动。可如今,她虽仍敬畏他,却知他并非真正苛待下人,胆子便也大了些。
她一边继续剥着蟹壳,一边轻声道:“奴婢晓得了,只是想起小时候,家里吃蟹,父亲总是这样先把肉剔给我和母亲。”说着,脸上露出怀念的笑容,话匣子打开,絮絮地说起些旧事。
她说得投入,未留意温砚礼并未打断,只静静听着。直到她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似乎话太多了,啥时收声,忐忑地看向他:“奴婢失言了。”
“无妨。”温砚礼却道,“继续说。”
苏慈眨了眨眼,这才放下心来,又轻声细语地说了些家乡吃食的趣事。温砚礼偶尔抿一口茶,并未插言。
待到一顿蟹宴吃完,窗外早已月上中天,时辰已过戌时。一大篓螃蟹,大半都进了苏慈的肚子,她吃得心满意足,脸颊泛着红晕,只觉得这是入府以来最快活的一个夜晚。
苏慈因住得近了,近些日总是侍候到温砚礼快就寝时才离开。她端着一盏新沏的雨前龙井走进书房,刚将茶盏放在书案一角,忽觉唇上一阵异样的麻痒。
她下意识抬手摸了摸,触感竟有些肿胀紧绷。心下正疑惑,又觉舌根也隐隐发木,不太灵便。她无意识地微微张口,想缓解那不适感。
温砚礼垂眸批阅文书,察觉身旁人影迟迟未退,且呼吸声似有异样,便抬眸看去。
这一看,他素来没什么表情的脸上竟难得地露出几许惊诧。
只见苏慈那原本小巧的小嘴此刻红肿不堪,像熟透的果子胀裂开来,连带着下颔都有些圆润起来。
“你…”他放下笔,眉头蹙起,“吃了螃蟹,身上起疹子了?”他并未往过敏上想,只当是吃了发物起了风疹。
苏慈想开口解释,却发觉舌头果真肿得不利索,发出的声音含糊不清:“奴…婢,嘴…”情急之下,她竟微微伸了伸那同样肿胀的舌头,想让他看看。
温砚礼眸光触及那粉嫩肿起的舌尖,轻咳一声,便移开了视线,喉结却滚动了一下,声音陡然沉了几分:“福安。”
守在外间的福安应声而入:“大人有何吩…”话未说完,瞧见苏慈的模样,吓得倒抽一口凉气,“哎哟,苏慈姑娘你这脸。”
“去请大夫,快!”温砚礼语气严厉。
福安不敢耽搁,连滚爬爬地跑了出去。不过一刻钟功夫,便领着一位睡眼惺忪的老大夫急匆匆赶来。
老大夫提着药箱,仔细查看了苏慈的面色、口舌,又问了晚间饮食,最后捻着胡须道:“这位姑娘乃是风邪蕴结,湿热内困之症,通俗来讲,便是食蟹过敏了。蟹肉性寒,有些人久不用或体质有变,便易引发此类症状。老夫开一剂清热消肿止痒的方子,煎服后好生休息,明日应能缓解许多。”
苏慈听得迷迷糊糊,此刻嘴巴又麻又胀,心里更是纳闷,自己从前在家乡也是吃过螃蟹的,虽不常吃,却从未如此过啊。
温砚礼端坐椅上,听完大夫的诊断,看向苏慈那肿得变了形的嘴唇,不可避免地注意到了她饱含委屈的秋眸,线条冷硬的下颌似乎绷紧了一瞬,才开口道:“原是此故,怪本官。”
苏慈虽口舌不便,闻言却连忙摇头,发出含糊的“唔唔”声,表示并非他的过错。
温砚礼转而对福安道:“按方子去抓药,煎好了送去她房里。”
说罢又转向苏慈,语气稍微缓和,“明日你不必来正院了,好生歇着,后日便要启程,需养足精神。”
苏慈此刻脑袋也有些发沉,闻言赶紧点头,含糊地谢了恩,在福安同情的注视下,捂着肿痛的嘴巴退出了书房。
-
夜阑人静,温砚礼沐浴后,仅着一件素色中衣,墨发微湿披散,躺在紫檀木拔步床上,打算阖目入眠。
莫名地,苏慈那肿着嘴唇,泪眼汪汪的模样却不期然浮现在眼前,他蹙了蹙眉,翻了个身,将那些莫名的影像驱散。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沉入模糊的睡意之中。然而梦境光怪陆离,方才驱散的身影竟又清晰地出现。
不再是书房,而是一处暖香氤氲的陌生所在。苏慈就站在他面前,仍然穿着那身浅青衣裙,却比平日更显身姿窈窕。她微仰着脸,眸内水光潋滟,带着几分委屈,竟朝着他,轻轻探出那有些红肿的舌/尖。
“大人,”梦中的她声音含糊,带着哭腔,“您瞧瞧是不是还肿得厉害?好难受…”
话落,不由来的热流猛地窜上温砚礼的脊背,身体绷得僵硬如铁,梦中他厉声呵斥:“放肆,成何体统,还不退下!”话虽如此,声音莫名沙哑得厉害。
眼前的苏慈被他呵斥,眼圈红了,小巧的鼻尖微微抽动,那眼神分明在控诉:“是您让奴婢吃了那么多螃蟹才这般的,您还凶我。”
温砚礼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口干舌燥。梦中竟有一丝理亏的情绪蔓开,他偏开视线,冷硬道:“是本官疏忽,已准你明日歇息,还不够?”
梦中的苏慈却仿佛没听到,反而又向前逼近了一步,两人之间仅剩寸许距离,那股熟悉的清气混着女儿家特有的暖香愈发清晰,丝丝缕缕萦绕上来,无孔不入。
温砚礼抬手欲将她推开,指尖几欲触碰到那纤细的肩臂时,他却仿佛被无形的丝线缚住,迟迟落不下去。
呼吸微促,他试图以惯常的方式威慑:“再不退下,扣你三月月钱。”
可她恍若未闻,那双水盈盈的眸子就这般望着他,带着某种固执的委屈。就在他心神震荡之际,梦中的苏慈忽然身子一软,竟整个儿跌入他怀中。
温软馨香撞了个满怀,细腻的衣料摩擦着他的中衣,隔着薄薄的布料,温砚礼甚至能感受到那玲珑有致的曲线,以及温热的体温。他脊背挺得笔直,喉间发出一声极其细微的抽气声。
下一瞬,温砚礼睁开眼,胸膛剧烈起伏,额角竟沁出了一层薄汗。
窗外天色漆黑如墨,万籁俱寂,只有他急促的呼吸声在寂静的寝殿内清晰可闻。温砚礼低头看去,怀中空无一物,方才那旖旎温软的触感已然消散。
他拧紧眉头,顿觉荒谬至极。
不过一个合心意的厨娘,做得一手对他胃口的饭菜罢了,他怎会无端梦到她?甚至还因那莫须有的“过敏”生出愧疚,简直是荒唐。
他烦躁地掀被下床,赤足踩在金砖地上,走到桌边提起青瓷茶壶,也顾不得倒进杯里,径直对着壶嘴灌了几口冷茶。
冰凉的液体滑入喉中,丝毫压不下心头那股莫名的燥热。
定是近日公务繁忙,耗神太过,才会做这等不着边际的怪梦。
他如是告诉自己,将那梦中纷乱的影像强行压下,抬手按了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眸色沉得不见底。
-
翌日上午,当值房内。
福安垂手禀报着南行一应车马、护卫、文书等事宜的安排。然而,案后的温砚礼却有些心不在焉。他视线落在窗外一株摇曳的芭蕉上,指尖漫不经心地摩挲着一枚青玉扳指,半晌没有动静。
“大人?”福安提高了些声音,小心提醒,“您看如此安排可还妥当,是否还需添减些什么?”
温砚礼闻声回过神,像是被从什么深远的思绪中拉扯出来,眼眸微动,随即恢复了惯常的冷寂:“你方才说什么?”
福安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将方才的话又精简重复了一遍:“小的说,南行的车驾、人手、通关文书皆已备齐,明日寅时末便可出发,不知大人可还有别的示下?”
温砚礼垂下眼帘,语气有些淡:“就按你说的办,沿途一应事务,你自行斟酌即可,不必事事回禀。”
“是。”福安躬身应下,心里暗暗称奇。自家这位爷向来心思缜密,尤其是出行之事,更是要求巨细靡遗,今日竟连随行名单都懒得过目,实属反常。他偷偷打量,只见大人虽坐得笔直,但那眼神却不时飘忽一下,似是有什么难以排遣的心事萦绕。
福安不敢多问,大人的心思岂是他能随意揣测的?紧得小心地退了出去。
午后,温砚礼自衙门回府。刚踏入二门,便见苏慈从抄手游廊的另一头走来。她已换了一身婢女服饰,昨日的红肿似乎已消退殆尽,脸颊白净,唇瓣恢复了樱桃色泽,眼眸清澈如水,见到他,她停下脚步,规规矩矩地屈膝行礼。
福安跟在温砚礼身后,见状忙笑着打了个招呼,关切问道:“苏姑娘,身子可大好了?脸上瞧着是消腫了。”
苏慈抬起头,唇角弯起一个感激的浅笑,声音温软:“劳福安哥记挂,已经无碍了。”她目光转向一旁的温砚礼,似乎想为他昨日请大夫和准假道谢,嘴唇微动,刚唤出“大人”二字。
却见温砚礼瞥了她一眼,随即像被什么烫到一般,竟脚步未停,直直越过她,朝着正堂快步走去,留下一个挺拔却莫名透着点仓促意味的背影。
苏慈愣在原地,维持着半屈膝的姿势,脸上的笑意僵住了,神情略微无措。她是说错什么了吗,还是昨日过敏的模样太过丑陋,惹得大人不快了?
福安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着大人算得上是“落荒而逃”的背影,随后看向立在原地的苏慈,赶紧凑近两步,压低了声音急急道:“姑娘莫多想,大人他今日也不知怎么了,从早上起就有些心神不属,许是朝务繁忙,累了。总之今日且小心些当差,千万别去招惹。”
苏慈回过神来,连忙点头,将那份小小的疑惑压回心底,轻声应道:“是,我明白了,多谢福安哥提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吃螃蟹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