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睁眼已是深夜,烛火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将影子拉得忽长忽短。谢鹤修掀开身上盖着的薄毯,羊毛柔软的触感还残留着些许暖意,带着淡淡的皂角清香——这或许是沫白临走前悄悄为他披上的。
院中寂静无人,唯有秋风穿过廊下,卷起几片枯叶,发出簌簌的轻响。正房的窗纸上透出昏黄的灯光,像暗夜里唯一温暖的星子。谢鹤修推开虚掩的房门时,谢锦正独自坐在灯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见他进来,眸光微微一动,将手边一封素笺推过去:“贺柏派人送来的信。”
信纸很薄,墨迹却透着一股仓促。开头“见字如晤”四个字尚且工整,往后却渐渐潦草,尤其“邹叔已逝”处,墨点深重地晕开,仿佛执笔人手腕颤抖,难以为继。
谢鹤修的指尖刚触到纸页,便被那寥寥数行字钉在原地——邹寒死了。
那个会在他幼时偷偷塞给他麦芽糖、在他第一次执笔时在身后耐心教导的人,竟连最后一面都未能见到。
信纸簌簌作响,是他控制不住的发颤。谢锦起身将外袍披在他肩上,声音放得极轻:“虽是初秋,夜露也寒……”话音未落,却见谢鹤修抬起头,眼底通红地望过来,哑声唤道:“希景……”
谢锦浑身一僵,这个多年未闻的表字如同钝刀割在心上。他还未来得及回应,一滴滚烫的泪已砸在信纸上,将“万安”二字洇成一团模糊的灰影。谢锦慌忙用指腹去擦他湿润的眼角,动作急得近乎笨拙:“别哭……墨要花了……”
可谢鹤修的泪却落得更急,像骤然决堤的洪水。他猛地抓住谢锦的衣袖,骨节绷得发白,哽咽声里带着孩童般的无助:“希景……我没有亲人了……”这一声彻底击碎了所有克制,谢锦再顾不得什么礼数分寸,一把将他揽进怀中。温热的泪水迅速浸湿肩头的衣料,谢鹤修压抑的抽噎像受伤的幼兽,一声声敲在谢锦心上。
“我在,”谢锦将手掌轻轻覆上他颤抖的脊背,声音沙哑得厉害,“斯人已逝,生者如斯……邹叔若在天有灵,必不愿见你如此伤心。”怀中的身躯渐渐卸了力,重量完全倚靠过来。烛火噼啪一声,将相拥的影子投在墙上,融成一片模糊的暖色。
窗外秋风依旧,却吹不散这一室沉甸甸的暖意。
直至怀中人的呼吸逐渐平稳,谢鹤修紧绷的脊背微微放松,谢锦才小心翼翼地松开手臂。烛光下,谢鹤修眼角还带着未干的湿意,声音却已恢复了平静,只是那份平静之下,是深不见底的疲惫。
“谢锦。”
“我在。”
“我想回去。”谢鹤修抬起眼,目光直直地看向他,那双总是清亮的眼眸此刻像蒙了一层灰烬。
谢锦的心猛地一沉,沉默在两人之间蔓延。他看着对方苍白的脸,不忍刺痛这颗刚刚经受重击的心,可有些话必须说。他深吸一口气,终究还是咬紧了后槽牙,逼自己用尽可能缓和的语气,吐出不容置喙的三个字:
“朕不允许。”
空气仿佛凝滞了。谢鹤修静静地看了他片刻,眼底最后一点微光也熄灭了。他没有争辩,也没有质问,只是默默地解下肩头那件还带着对方体温的外袍,递了回去。
“你回去吧,”他转过身,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让我一个人静静。”
谢锦接过尚有余温的袍子,指尖蜷缩了一下。他想说江南路途遥远、局势未稳,想说京城需要他,想说自己……需要他。可所有的话语都在对方那片死寂的沉默前溃不成军。最终,他只是张了张口,一个字也没能说出,像个失魂落魄的影子般转身离去。
沉重的寝宫门“咔哒”一声合拢,将内外隔成两个世界。
谢鹤修站在原地,听着那脚步声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他开始在这座属于他的宽敞寝殿里漫无目的地行走,指尖拂过冰凉的玉屏风,描摹着紫檀木榻上熟悉的雕花纹路,目光扫过博古架上每一件似曾相识的摆设。这里的一切,从布局到器物,甚至熏香的味道,都极尽还原了他在北疆王府的居所。
“还真是……一模一样。”他低语,唇角牵起一丝苦涩的弧度。这精心的复刻此刻却像一座华丽的囚笼,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他已远离那片自由的天地。
最终,他在那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前停步。案上笔墨纸砚齐备,一如往昔。他缓缓坐下,研墨,铺开一张素笺。当笔尖蘸饱墨汁,悬于纸上的瞬间,他的神情变得无比专注,仿佛要将所有的悲痛与决绝,都凝于笔端。
“沫白。”谢鹤修对着空寂的宫殿轻声唤道,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粒石子投入沉寂的湖面,在夜色中漾开清晰的回音。
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一道缝隙,沫白侧身而入,始终谦卑地低垂着头,目光停留在自己鞋尖前三分之地,“大殿下有何吩咐?”他的声音恭敬而平稳,听不出多余的情绪。
谢鹤修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唇瓣微动,似乎有千言万语哽在喉间。他原本想命沫白备马,或是打探更多江南的细节,甚至是一股冲动想要不顾一切地离开……但最终,所有这些翻腾的念头都被理智死死压了下去。
他沉默了一瞬,终究只是有些疲惫地偏过头,对着沫白的方向无力地摆了摆手,动作轻缓,带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放弃,“罢了……无事,你退下吧。”
“是。”沫白没有半分迟疑或探询,依言躬身,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寝殿,并轻轻将门重新掩好,隔绝了内外。
殿内再次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谢鹤修独自一人,沉默地坐在灯下,目光低垂,静静凝视着手中的两封信——一封是贺柏传来的噩耗,墨迹被泪水晕染;另一封,是他刚刚写就,笔锋锐利却注定无法寄出的决绝。两封信,轻飘飘的纸页,却重得几乎要压垮他的手腕。
良久,他缓缓站起身,走到那张紫檀木书案旁,拉开一个不起眼的抽屉。
他的动作很慢,带着一种近乎仪式般的郑重,将这两封承载着巨大悲痛与无声抗争的信笺,并排轻轻放了进去。
随后,“咔哒”一声轻响,抽屉被缓缓推回原位,仿佛也将所有汹涌的情绪暂时封存。然而,那紧握着抽屉铜环、直至指节泛白的手,却泄露了他内心远未平息的波澜。
——
御书房内龙涎香缭绕,先皇谢钦端坐于紫檀大案之后,目光如炬,落在下方跪着的那个小宫女身上。
“谂恪给你取名叫做沫白?”天子的声音不怒自威,在空旷的殿宇中回荡。
沫白伏在地上,心跳如擂鼓。她年纪尚小,从未如此近距离面见天颜,天子周身那无形的威压让她几乎喘不过气,声音细若蚊蚋:“回陛下,是。”
谢钦指尖轻叩桌面,目光在她单薄的脊背上停留片刻,“你很紧张?”
“奴婢……奴婢不敢。”沫白将头垂得更低,额头几乎要触到冰凉的金砖。
“抬起头来回话,”谢钦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谂恪平日待你如何?”
沫白小心翼翼地抬起头,仍不敢直视天颜。想到那位风姿卓绝的主人,她紧张的心绪稍稍平复,话语也流畅了些:“大殿下他……待人极好,英俊潇洒,温文尔雅,对下人也随和亲近,只是……”
“只是什么?”谢钦向前微倾身体,似乎对此格外关注。
沫白抿了抿唇,壮着胆子说出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只是……大殿下有时太过仁厚,心肠……太软了些。”她说出这话时,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是为主子在这深宫之中的处境担忧。
谢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化为一种难以捉摸的兴味。他没想到这小宫女竟有这般见识,饶有兴致地挑了挑眉,“哦?方才还战战兢兢,如今评论起你的主子来,倒是条理清晰。怎的此刻又不紧张了?”
“奴婢失言!陛下恕罪!”沫白瞬间脸色煞白,惊觉自己方才说了多么大胆的话,慌忙再次叩首,心中惶恐万分,生怕自己的言行会为谢鹤修招来祸端。
“无妨,”谢钦摆了摆手,语气竟缓和了几分,甚至亲自离座,走到她面前,虚扶了一把,“起来回话。”
沫白战战兢兢地站起身,垂手侍立,心中七上八下。
谢钦负手而立,目光投向窗外层叠的宫檐,声音沉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朕要你帮朕看住他,莫要让他行差踏错,生出什么事端来。”
沫白心中疑惑更甚。大殿下谢鹤修一向安分守己,性情淡泊,怎会无故生出事端?然而,未等她细想,谢钦接下来的话,如同惊雷炸响在她耳边:
“你,从今日起,便是朕的眼睛。日后,需得尽心竭力,为新皇提供关于谂恪的一切动向。”
沫白心中剧震,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她万万没想到,陛下绕了如此大一个圈子,最终的目的竟是这个!竟是要她监视自己侍奉的主人!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然而,天威之下,她一个卑微宫婢,岂有反抗的余地?她竭力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深深地低下头,掩去所有情绪,用尽可能平稳的声音应道:
“是……奴婢,遵旨。”
——
谢鹤修从漫长的回忆中抽离,那些泛黄的画面——先帝威严的目光、沫白当年稚嫩却惊慌的脸庞——依旧清晰地刺痛着他。他摇了摇头,仿佛要将这些沉重的过往甩开,唇角牵起一丝苦涩到极致的弧度。
就算没有先帝那道不容抗拒的旨意,结局就会不同吗?在这吃人的宫墙之内,权力如同无形的巨网,沫白那样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宫女,她的命运几时由得自己选择?
无论是被明确的旨意安排,还是被更隐晦的势力威逼利诱,最终,她都注定会被推到监视他的位置上。
区别或许只在于,一个是明晃晃的皇命,另一个,则是更肮脏、更不堪的交易罢了。
说到底,在这漩涡中心,真心是奢侈,背叛是常态。他谢鹤修,不过是这盘棋局中一枚比较显眼的棋子,而沫白,也同样是身不由己的、更微末的棋子。
想通了这一层,那被身边人监视近十年的刺痛感,奇异地淡化了些许,转而化作一种对命运弄人、对这座牢笼般皇城的彻骨寒意。他端起早已冰凉的茶,一饮而尽,那苦涩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