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晨风带着刺骨的凉意,吹过空旷的宫苑,卷起满地枯黄的落叶,在地面上打着旋儿,发出窸窸窣窣的轻响,如同不知疲倦的孩童在追逐嬉闹。
或许是初回这熟悉又陌生的牢笼,心绪难平,也或许是换了环境难以安眠,谢鹤修天不亮便已醒来。他披了件外袍,推开殿门,迎着微熹的晨光,漫无目的地走了出去。
脚下的青石路,是他儿时跑过无数遍的;路旁的亭台楼阁,是他曾与伴读们嬉戏追逐过的背景。一切都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却又仿佛隔了一层无形的纱,透着一种疏离感。谢锦显然早已下了严令,沿途遇到的宫人内侍,见到他无不垂首躬身,恭敬地行礼问安,口称“大殿下”。只是这恭敬背后,藏着多少探究与揣测,就不得而知了。
唯一让他感到不适的,是身后如影随形的目光。沫白亦步亦趋地跟在几步之外,低眉顺眼,却寸步不离。而更远处,在假山后、树影间,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另一道更加隐蔽、却更具压迫感的气息——那是石陌。他就像谢锦最忠实的影子,潜伏在暗处,确保他这只重新归笼的雀鸟,不会再次飞走。
谢鹤修心中泛起一丝无奈,他甚至想过回头对沫白说一句“我不会跑,不必如此”,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沫白只是奉命行事,她的“不听”,恰恰是谢锦“不放心”的明证。
罢了,由他们去吧。
信步而行,不知不觉间,竟走到了疏影园。这里是宫中较为偏僻的一处园子,不如御花园那般规整宏大,却更显野趣自然。园中的花草,依稀还是他离宫时的品种,只是时值深秋,早已繁华落尽,只剩下枯枝败叶在风中瑟缩,满目萧瑟,一如他此刻的心境。
他也不知自己为何会走到这里,许是潜意识里的指引。既然来了,便逛逛吧,总好过在那空旷的宫殿里独自面对令人窒息的寂静。
园子深处,靠近宫墙的一角,有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小屋门前,最显眼的便是那棵高大的枫树。此时枫叶已彻底染红,如火如荼,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又似天边绚烂的晚霞,在这片灰败的秋色中,显得格外夺目,几乎刺痛了他的眼睛。
谢鹤修的脚步在离小屋几步远的地方顿住了。这间小屋……是他年少时,背着父皇,偷偷央求几个信得过的工匠搭建的。那时他痴迷茶道,嫌宫中的茶室太过拘谨,总想有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小天地。他还记得当时偷偷运材料进来的紧张,以及小屋建成后的窃喜。
后来,这事终究还是被父皇知晓了。他当时忐忑不安,以为会换来一顿斥责,甚至被强行拆除。没想到,父皇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并未多言,算是默许了。他那时还天真地以为,是父皇宽容,理解他的雅趣。如今想来……那份“宽容”背后,或许掺杂着更多他当时无法理解的、属于帝王的复杂心思吧,比如,一种对自己毫无用处的孩子、最后的纵容?
谢鹤修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试图压下心头翻涌的酸涩。他伸出手,轻轻推开了那扇虚掩的木门。
“吱呀——”
一声轻响,尘埃在从门缝透进的阳光中飞舞。然而,预想中的蛛网密布、尘埃堆积的景象并未出现。屋内……异常干净。
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窗明几净,连他昔日常用的那套素色茶具,都静静地摆在原处,釉面光洁,仿佛昨日还有人擦拭过。墙角那个他用来存放珍稀茶叶的小柜子,也一尘不染。
这里干净得……不像是一间被遗忘了多年的旧屋,反而像是主人只是短暂出门,随时都会回来。空气中,甚至弥漫着一丝极淡的、熟悉的熏香气息,那是谢锦身上惯用的龙涎香。
谢鹤修站在门口,视线缓缓环顾着这间承载了他太多年少静谧时光的小屋。一切都保持着原样,仿佛时光在此停滞,他从未离开过。可正是这种刻意的、一丝不苟的“原样”,让他感到一种更深沉的悲凉。
谢鹤修走到那张熟悉的茶桌前,指尖轻轻拂过桌面,触感温润,没有一丝灰尘。桌案上茶具的摆放位置,甚至那个他惯用的、边缘有一道细微磕痕的紫砂壶,都与他记忆中别无二致。这种刻意维持的“原样”,让他心中五味杂陈,但至少,这熟悉的环境不至于让他感到完全的无措和陌生。
他定了定神,对垂手侍立在一旁的沫白吩咐道:“去取些西山新汲的泉水来。”声音平静,仿佛只是进行一项寻常的日常活动。
沫白低声应“是”,悄然退下。
待她离开,谢鹤修转身,打开身后那个他亲手设计的多宝格柜子。柜内,竟还整齐地码放着他当年珍藏的一些茶饼,虽不是顶级的贡品,却都是他素日喜爱的品类。他取出一小块用油纸包裹得严实的茶饼,回到案前坐下。
他拿起小巧精致的茶碾,将茶饼放入其中,开始细细地、有节奏地研磨起来。动作舒缓而专注,仿佛要将所有纷乱的思绪都碾碎在这细微的劳作中。初升的日光透过窗棂,柔和地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清俊的轮廓。额前几缕碎发随着他低头的动作垂落,在光线下泛着浅金色的光晕。
就在这时,一阵秋风从半开的窗户吹入,拂动了窗沿上悬挂着的一枚早已褪色的旧平安符,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响。
谢鹤修下意识地抬眼望去——
却见谢锦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站在了门边,正倚着门框,静静地凝视着他。他穿着一身玄色常服,并未戴冠,神色晦暗不明,目光却像一张无形的网,牢牢地锁在他研磨茶叶的手上。不知已经看了多久。
谢鹤修心头猛地一颤,握着茶碾的手几不可察地收紧。他立刻放下手中的东西,站起身,垂下眼睑,依着规矩,用疏离而清晰的声线行礼:
“臣……见过陛下。”
这声“陛下”和规规矩矩的臣子之礼,像一根针,刺得谢锦眉头微蹙,心口泛起一阵酸涩的闷痛。他宁愿皇兄像从前那样斥责他,甚至打骂他,也好过如今这般,用最标准的礼仪,划出最遥远的距离。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恳求:“皇兄……这里没有外人,你我之间,何必在意这些虚礼?我……”
他想说“我很想你”,想说“我不怪你”,可千言万语涌到嘴边,在对上谢鹤修那双平静无波、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的眼睛时,又全都哽住了,最终只化作一声欲言又止的沉默。
他索性不再多说,上前一步,伸手拉住谢鹤修的手腕,力道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意味,将他重新按坐回茶案前的蒲团上。自己也顺势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
两人隔着袅袅即将升起茶烟的茶具,相对而坐。谢锦的目光落在那些熟悉的器物上,试图寻找一个安全的话题,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皇兄……这是要煎茶?”
“是。”谢鹤修的回答简短到不能再短,目光重新落回茶碾中的茶末,继续着未完的研磨,仿佛对面坐着的只是一尊雕像。
谢锦看着他低垂的眉眼和专注的动作,仿佛这间小屋的时光真的倒流回了从前。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渴望,渴望能抓住这片刻虚假的宁静。他几乎是脱口而出,声音里带着一丝小心翼翼的试探和不容置疑的陪伴:
“那我陪你。”
这句话不是询问,而是陈述。像一个固执的孩子,宣布自己要参与一件重要的事情。
谢鹤修研磨的动作微微一顿,指尖有些发白,却没有抬头,也没有回应。小屋内,只剩下茶碾与臼底摩擦发出的、细碎而单调的沙沙声,以及两人之间那沉重得几乎能压垮一切的寂静。
沫白很快提着一壶清澈的西山泉水回来,轻轻置于红泥小炉上。炭火渐旺,壶中开始发出细微的“松风”之声。
谢鹤修挽起衣袖,露出清瘦的手腕,开始专注于眼前的茶事。候汤、调膏、击拂、注汤、育华……每一个步骤他都做得行云流水,带着一种沉浸其中的、近乎禅意的专注。氤氲的水汽袅袅升起,模糊了他清俊的侧脸轮廓,也带来一阵阵清冽的茶香。
谢锦没有打扰他,只是用手肘支着桌面,掌心托着下巴,静静地凝视着。他的目光时而追随着谢鹤修修长手指的起落,时而又落在他低垂的眼睫上。眼前的景象与久远的记忆渐渐重叠,时光仿佛在这一刻悄然倒流,将他带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
那时,他还只是宫中最小的皇子,总喜欢像个小尾巴似的黏在皇兄身后。皇兄在这间小茶室煎茶时,他便乖乖坐在一旁,可没一会儿就坐不住了。看着皇兄全神贯注,完全不理会自己,他心里就痒痒的,像有只小猫在挠。
“皇兄,为什么水要烧出声音才好?”
“皇兄,那个小筅子为什么能打出泡泡?”
“皇兄……”
他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可皇兄只是偶尔抬眼对他笑笑,并不答话,手上动作不停。小谢锦觉得被忽视了,有点委屈,又有点不甘心。
他眼珠一转,偷偷从墙角捡起一根不知哪里来的小木棍,装作百无聊赖的样子,一下一下地去戳弄炉子里红彤彤的炭火,眼睛却偷偷瞄着皇兄,期待他能注意到自己的“破坏行为”,过来管管自己。
结果,乐极生悲。他没留神,木棍的前端“呼”地一下蹿起了火苗!吓得他惊叫一声,下意识想扔掉,手却被烫得一缩,燃烧的木棍掉在了旁边的草垫上!
“希景!”谢鹤修脸色骤变,立刻放下茶筅,一把抓过他的小手,迅速拍掉上面的火星,语气带着罕见的严厉:“快松手!危险!”
随即,他毫不犹豫地端起旁边那壶刚刚煎好、滚烫的茶汤,“哗”地一下浇灭了草垫上开始蔓延的小火苗。一壶精心煎制的茶,就这么毁了,满室茶香混杂着焦糊味。
小谢锦看着皇兄紧张的样子和地上的一片狼藉,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吓得大气不敢出,眼圈都红了。谢鹤修看着弟弟吓坏的模样,眼中的严厉瞬间化为了无奈。他最终什么责备的话也没说,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揉了揉他的头顶,声音温柔了下来:
“下次可不许再这样捣乱了,知道吗?太危险了。”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茶室差点失火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父皇耳中。谢鹤修作为兄长,承担了全部责任,被罚在父皇的殿前石阶上,整整跪了两个时辰。
那时的谢锦并不知道这些。他直到很久以后,才从老宫人零星的叙述中拼凑出真相:那日跪到后来,天色已晚,石阶冰冷彻骨。谢鹤修起身时,膝盖早已麻木僵硬,一个踉跄险些摔倒,是旁边的内侍眼疾手快才扶住。也正是从那一次,他的膝盖落下了病根,每逢阴雨天气或寒冷时节,便会隐隐作痛……
——
回忆的潮水缓缓退去,谢锦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泛起阵阵酸楚的抽痛。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带着深深的愧疚,从谢鹤修专注煎茶的侧脸,缓缓下移,最终定格在他那双掩在衣袍下的膝盖上。
谢鹤修全神贯注于手中的茶事,但对面那道目光实在太过专注、太过复杂,带着沉甸甸的重量,让他无法完全忽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谢锦的视线从茶汤移开,最终落在了自己的膝盖上,那目光里混杂着回忆、愧疚与难以言说的痛楚。
几乎是下意识的,谢鹤修的膝盖微微动了一下,有一种想要将双腿藏到案几之下的冲动,仿佛这样就能掩盖住那段不为人知的过往和可能留下的痕迹。但他随即又自嘲地反应过来——事到如今,还有什么好藏的呢?那些旧事,那些伤痕,早已刻在了骨子里,不是藏就能抹去的。
他强迫自己放松下来,将那份不自在压了下去。此刻,茶已煎好,沫饽洁白如雪,紧紧咬住盏沿,茶香清冽,正是火候最佳之时。
他伸出双手,稳稳地端起那只温热的茶盏,递到了谢锦面前。动作自然而流畅,仿佛只是完成一道寻常的工序,声音也尽量保持着平静:
“试试看,味道如何?”
谢锦似乎还沉浸在方才的思绪里,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拉回了神。他抬起眼,目光有些恍惚地看向谢鹤修,当对上那双平静无波、却又深不见底的眸子时,他的心猛地一跳。他几乎是受宠若惊地伸出手,想要接过那盏茶。
然而,就在他的指尖即将触碰到盏壁时,谢鹤修的手却微微向后一缩,避开了他的触碰。同时,一句带着习惯性关怀、却又略显疏离的提醒,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小心,烫。”
这个细微的动作和这句熟悉的叮嘱,像一道暖流,猝不及防地击中了谢锦心中最柔软的地方。曾几何时,在他还小的时候,每次皇兄给他递热茶或汤羹时,总会这样提醒他。时隔多年,再次听到这声“小心烫”,竟让他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他怔怔地看着谢鹤修,又低头看向盏中那清澈透亮、泛着淡绿色光泽的茶汤,沫饽细腻如乳晕,久久不散。一股混合着炙烤谷物香与清雅茶香的温暖气息,氤氲而上,拂过他的鼻尖。
这一刻,所有的算计、偏执、隔阂仿佛都被这茶香暂时驱散了。谢锦的眉眼不由自主地软化下来,唇角微微向上弯起,露出了一个久违的、不带任何阴霾与伪装的笑容。那笑容里,有怀念,有满足,甚至有几分孩子气的欣喜。他轻声应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好。”
他小心翼翼地再次伸出手,这次谢鹤修没有再避开。他接过茶盏,指尖能感受到瓷器传来的恰到好处的温热。他没有立刻饮用,而是先用掌心感受着这份温度,仿佛捧着的不是一盏茶,而是一份失而复得的、脆弱易碎的温情。
茶室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变得柔和起来,只有茶香在静静流淌。这短暂的平静,像暴风雨来临前偶然透出的一缕微光,珍贵而虚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