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首辅攻略手札 > 第21章 夜谈

首辅攻略手札 第21章 夜谈

作者:草一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04 21:07:34 来源:文学城

与两年前一样,去金华府仍走水路。

出行的都是孩子,最大的陈恕也不过十三岁,因此陈明修派了好几个武艺高强的护院随行,江氏也准备了一车行李,即便陈恕几人在金华待个一月两月也不愁。

茫茫运河上,陈恕端坐在二楼船舱中,从洞开的窗中看着河上来往的船只。

陈莹和陈愈垂头丧气地坐在旁边写字,原以为是跟着二哥出来玩的,但谁知道上船几天,就一直在做功课。

陈愈揉揉手腕,抱怨道:“二哥,为什么贞贞不用写?”

姜贞正坐在一旁边看游记边吃点心,闻言愣愣抬头。

陈恕睨了陈愈一眼,淡淡道:“我昨日布置的功课,贞贞俱已完成,你也是?”

陈愈张了张嘴巴,自知理亏埋下头。

四人到金华时,正逢一年一度的重阳灯会。

街巷四处都挂着各式灯笼,客栈的掌柜说,到了晚上,仁王寺那边还有更热闹的灯会。

落脚之后,陈恕先让人去打探那神医的消息,答应弟妹等晚上便去逛灯会。

到了夜里,果然如掌柜所说的那般热闹,大街小巷的灯笼映亮了半边天,仁王寺就在城中,建在护城河畔,只需步行即可抵达。

姜贞跟在陈家兄妹三人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这还是她第一次出来看灯会。

陈家姑娘们平日极少出门,即便是陈莹,也不能独自出去游玩,姜贞则不愿给二房添麻烦,也从未想过出府玩耍。

今日出门前,陈莹还有些不自在,想要戴帷帽,但陈恕却说她们都还是孩子,不必如此。

繁华的街景,让姜贞目不暇接。

路边有许多买吃食的小摊,煎饼、肫羊、糖水……陈恕给几个孩子一人买了一份樱桃煎,这是这时节的新奇玩意儿,甜丝丝的,姜贞珍惜地吃完了。

到了仁王寺,入目就是一座巨大的的灯山,将四周照的亮如白昼,数十个僧人正在分发河灯,因是重阳,河灯也做成了菊花样式,陈恕也去领了几盏回来。

姜贞没什么别的愿望,只希望祖母身体康健,她在河灯上一笔一字写好,虔诚地将河灯放入水中。

等她从河边过来,陈莹和陈愈还在写,应该是愿望太多,而陈恕拿着只空白的河灯,看了看又放下了。

“恕哥哥没有愿望吗?”姜贞好奇地问道。

陈恕低头迎上她澄澈的眼神,淡淡道:“命由自己,我不信这些。”

姜贞瞪大了眼,看了看周围的僧人,心道陈恕怎么这么大胆,在佛门面前如此言语。

她倒是坚信不疑的,毕竟她都能活第二次,这难道不是神佛的恩赐吗?

放完河灯,四人沿着河边闲逛,陈恕难得的好说话,陈莹陈愈看中什么都买下来,最后三个孩子手里各提了一大包吃食,路过的孩子都一脸艳羡地看着他们。

因是灯会,路边最多的就是卖灯的,不过那些样式好看的灯,却是不卖的,要以诗来换。

有陈恕在,自然不必担心,陈莹看中的桃花灯,陈愈喜欢的鹿儿灯,都赢了过来。

姜贞倒没有特别喜欢的,陈恕见她摇头,在挂起的诸多灯笼中扫了一眼,买了一只送给她。

“这只如何?”陈恕手里提着买来的灯笼,低头询问道。

姜贞抬眼看去,陈恕挑的这只灯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样式,但灯笼上画着两只鸟雀,乍一看,其中一只与她养的小黄鹂很相似。

姜贞一下就喜欢上了。

她接过灯笼,朝陈恕甜甜一笑,“我很喜欢,多谢恕哥哥。”

陈恕脸色平静地点点头。

在金华待了几日,陈恕依旧没能寻到那位神医的踪迹,有人说他早已离开金华,还有人说他是天上的神仙,已回到天庭去了,陈恕不死心,又四处打探消息,最终还是失望而归。

也不知是不是受心境影响,回去的路上,一连几日都阴雨绵绵。

河上风大,夜里路过一处山谷时,船只在石壁上碰撞了一下,好在船夫经验老道,并没有翻船,但姜贞被船身的颠簸晃醒了,迷迷糊糊地爬起来。

运河上船只络绎不绝,夜里,还有人在船上载歌载舞,姜贞听见一阵乐声,悄悄地推开窗往外看去。

昏黄的风灯照着一片船板,舷窗外站着个挺拔的身影,姜贞吓了一跳,仔细一看,认出来是陈恕。

他好似正对着那艘灯火通明的客船出神。

姜贞穿好衣服走出去,也扒在栏杆上看那艘两层的客船,船上所有的轩窗都敞开着,隐约可见几个窈窕的舞女正在跳舞,清脆的琵琶声飘在河上。

陈恕听见声响,看了过来,见是姜贞,蹙眉道:“夜里风凉,出来作甚?”

姜贞避开他锐利的视线,慢慢地挪到他身边,小声问道:“恕哥哥,对面那只船上好热闹啊,那跳舞的是胡女吗?”

陈恕轻声应了一句,事实上,不止船上跳舞的是胡女,弹琵琶的也是西域来的乐师,弹得是《龟兹舞曲》,那样神秘独特的曲调,与寻常婉转的琵琶曲大有不同。

他方才躺在床上,便是被这阵乐声唤醒的。

得到他肯定的答复,姜贞心下惊骇,更小声地问道:“可是朝廷不是禁止听胡曲吗?”

大燕开国之初,便灭了龟兹,但胡人善舞且貌美,还会酿上好的葡萄酒,许多世家大族都爱豢养胡奴,前朝时连皇室也染上此等风气,差点酿成大错,因此当今圣上甫一登基,便下令不得买卖胡奴,不得赏胡曲、胡舞。

姜贞就知道,她们镇上曾经有一位秀才,因为买了一本龟兹的琴谱,被投进了大狱。

陈恕笑了一声,不知是不是因为夜风呼啸,姜贞总感觉他的笑十分凛冽。

“上虽有令,但只要有利可图,便也不算的什么了。”陈恕垂下眼睫。

对面那一艘客船与他们一路同行,在码头时陈恕便注意到了,船上搭载的应该是一位去扬州赴任的官员,随行的十几位奴仆中,有些腰悬佩刀,应是那官员的随从皂隶。

白日里那船上倒还安静,到了夜里,却是笙歌曼舞,好不热闹。

这样的官员,到了扬州岂能办得好差事?

陈恕心中隐隐作怒。

夜风将他的声音吹得恍如呢喃低语。

“太爷爷曾说,姜大人是位好官。”

姜贞瞬间便知道陈恕在说爹爹,狠狠点头道:“没错,爹爹可好了,县里还给他立了祠,若不是那场洪水……”

她的声音蓦地低沉,那场洪水,不仅让百姓们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也让她没了父亲。

陈恕察觉她的颤抖,脸色一变,“对不住,我不是有意提起……”

姜贞朝他摇了摇头,“没事的恕哥哥,都已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爹爹也希望我好好的。”

她仰着脸朝他笑了笑。

陈恕一时无言,他终于明白姜贞身上的那股子鲜活从何而来,如果说陈家或者外面的那些姑娘都是娇艳的花,那姜贞更像是一根蒲草,饱经风霜,却始终坚韧。

他自诩活得通透,其实不然,比不上一个十岁的小姑娘。

姜贞忽而肯定地道:“恕哥哥,你将来也会做官对不对?那你一定要做个好官哦,就像我爹一样,不过,你要活得长长久久的。”

她是发自内心觉得陈恕会成为一位好官。

在金华的重阳灯会上,陈恕分明可以以诗文把那盏“雀儿灯”也赢下来,但他却付了双倍的银子,因为那卖灯笼的摊主是个老翁。

一路上,但凡见到弱小,陈恕都会施以援手。

摇曳的灯火下,女孩儿诚挚的眼神吹起心头涟漪,陈恕惊讶她竟与自己心中所想不谋而合,脸色瞬间柔和许多。

“好,我答应你。”他轻轻颔首。

古老而魅惑的琵琶曲在河面上飘扬,夜风吹拂二人的衣衫,远处青山静谧,一夜无梦。

回到扬州已是九月下旬,在全家人的期待中,九月底,乡试放榜了。

目前来说都是小孩,还不至于心动,小树只是觉得贞贞很特殊。

不出意外这几天都是晚上更,时间不定,写完就放上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夜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