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 第40章 纵死侠骨香(中)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第40章 纵死侠骨香(中)

作者:吟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8:35:12 来源:文学城

辰正,洮州,归云客栈。

一行人来到略显陈旧却还算整洁的客栈,一路的紧张终于得到了缓解,但随之而来的是难以抑制的疲惫。安排好三间相邻的客房后,王昌龄立刻招呼伙计准备简单的饭食。

“都先垫垫肚子,然后抓紧时间歇息。”王昌龄声音带着疲惫,但依旧指挥若定,目光平静而带着安抚力量地拂过众人,“太白,你与我同住一间。昨夜激斗,损耗最大,你务必多吃些,然后歇息。”

李白确实感到手臂还有些隐隐发酸,精力亦远不如平时充沛,但他更担心安全问题:“少伯兄说得是。不过,你也消耗不小,采买之事……”

他话未说完,王昌龄已经打断他,态度坚决:“我去集市一趟,置办些干粮饮水,路上用度。你们都需要休整。”

“不行!”李白立刻反对,声音不由自主提高了半分,“你一个人出去太危险!我同你一起去!”

王昌龄立刻竖起食指放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压低了声音,眼神锐利地扫了一眼略显空旷的厅堂。

“太白!你此刻体力未复,若真遇上昨夜那等强敌,如何应对?况且集市采买,人多眼杂,两人同行目标过大,不如一人利落。你速速休养,便是在护佑大家。”

李白闻言一滞,王昌龄的话切中要害。他现在状态确实不佳,强要同行,遇险反成拖累。

就在两人僵持之际,年纪最小、不过十七八岁的姚二十六站了出来,脸上带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

“夫子,太白先生!让我去集市吧!我学过些拳脚,寻常泼皮无赖伤不了我!而且我带着诗牌呢,真要有事,我立刻传信回来求救!保管速去速回!”

他拍了拍腰间别着的诗牌,小脸上一派认真。

“胡闹!”王昌龄想也没想就一口回绝,语气严厉,“此处非江宁,边城鱼龙混杂,你拳脚如何能敌蓄谋凶器?此事休提!”

姚二十六被训得脖子一缩,不敢再言。

气氛一时又陷入了僵局。裴五这时上前一步,沉稳地说道:“夫子,太白先生,二位都需歇息。学生精神尚可,不如由我陪姚师弟一同前往。姚师弟年轻腿快,我与他同行,彼此有个照应。夫子请放心,学生定会看顾好师弟,也定会谨慎行事,快去快回。”

王昌龄看着裴五沉静的脸庞,这孩子办事历来稳妥,心思缜密,是他最信任的学生。再看看自己,疲惫感如潮水般不断上涌,太阳穴都在隐隐作痛,确实需要稍微恢复一下,才能应对接下来的长途跋涉。

他沉吟片刻,终于无奈地点头,但语气依然充满严肃的告诫:

“也罢。你二人同去,但切记三点:第一,不准分开行动!第二,时刻保持诗牌联络畅通!第三,动作要快!采购清单我会发至你诗牌,捡紧要易得的买齐,不许闲逛!必须在巳正之前赶回客栈,我们午初必须离开洮州,明白吗?”

“学生明白!”裴五和姚二十六同时躬身应道,两人脸上都写满了郑重。姚二十六眼中更是闪过一丝雀跃的光芒,用力点头。

王昌龄迅速在诗牌上列好所需物品清单发给裴五:“速去速回!”

裴五和姚二十六立刻转身,快步走出客栈大堂,融入洮州城上午开始繁忙起来的街市人流之中。

巳初,归云客栈。

李白几乎是头刚沾枕头,沉重的疲惫感就如海潮般将他吞没。两个时辰的休憩,在昨夜那般激烈的搏杀之后,不过是杯水车薪。他沉入了无梦的深眠。

一旁的王昌龄却毫无睡意。他在床榻边坐下,脑海中便纷乱如麻:裴五是他最信任不过的,只要速去速回,想来不会有事。眼下更要紧的是,必须规划一条隐蔽且安全的路线,从这危险的洮州秘密绕行至襄阳,再北上长安或东去江宁。

每一个岔路,可能的村镇、落脚点,都需要在脑中细细推演。他取出来时的地图,仔细研究着路线,忽然听到楼下传来喧闹声。

吵闹声格外刺耳,王昌龄本就紧绷的心绪被搅得烦躁不安。他皱紧眉头,起身拉开房门,走到二楼的楼梯口向下望去。

掌柜正一脸为难地试图劝阻一位被众人簇拥的蓝袍文士。那文士神情激动,正大声道:“烦请掌柜通禀!下官崔清,率州学学子前来,只为向今晨于洮河边振聋发聩的‘诗家夫子’王少伯公当面求教!此乃洮州士林之幸事!”

掌柜抬起头,恰好与楼梯口面色不虞的王昌龄四目相对。掌柜眼中带着歉意和询问。

王昌龄心中焦灼如火——他的两个学生尚在西市,撤离之路尚在纸上,每一刻都耽搁不起!

可倘若此刻拂袖而去,置洮州这些热情的文士于不顾,不仅失礼,怕更要生出不必要的闲话和麻烦。况且,他确实记得这张脸:洮河岸边,那手持诗牌,将他所言一一记录的,正是此人。

王昌龄心中暗叹一声,只得强压下翻腾的焦虑,勉强挤出一丝得体的笑容,缓步走下楼梯。

“诸位雅意,昌龄受之有愧。”他拱手对众人,目光落在为首的蓝袍文士身上,语气温和,掩藏了所有的疏离与疲惫。“不知崔先生与诸位同道莅临,有何指教?”

崔清眼中精光一闪,上前一步,深施一礼:“少伯公过谦!在下忝为洮州长史兼沽文馆追镝使,今晨有幸聆听公于洮河边所发之宏论,句句如金石坠地,直击人心!将男儿铁血与桑梓柔情熔铸一炉,道尽我大唐将士戍边之真义!”

他神情激动,语速极快:“此等振聋发聩、激扬士气之宏音,正是洮州前线军民此刻最需要听到的!崔某冒昧率州学诸生前来拜访,只为求教于夫子,将夫子之高论更深地播撒开去,以鼓军心!”

王昌龄心中“咯噔”一下。沽文馆追镞使?岑参此前提及过自己的追镝使身份,却并未细说其职责,故而他并不太清楚这个崔清的目的是什么。

可现在容不得他细想,只得寄希望于崔清真如他所说只为求教。满足了这些人的好奇心,他也就能静下来关注学生和撤退路线了。

这样想着,王昌龄稳了稳心神,耐着性子,一一作答崔清提出的问题。

“夫子所言,将士拼杀,一半为社稷,一半为妻儿老小,以命换平安,深以为然!请问夫子,对此有无更详尽的阐发?”

“夫子对当前洮州军民提振士气,有何建言?”

王昌龄强迫自己集中精神,尽量将早上的言论用更加精炼、更具煽动性的语言复述出来,间或夹杂几句应景的勉励之词。

崔清运笔如飞,身边的文士们也纷纷取出自己的诗牌快速记录,眼中闪烁着对名家的崇拜与对素材的渴求光芒。

然而,这远未结束。人群中很快又起骚动。

“夫子!学生仰慕您那‘一片冰心在玉壶’久矣!可否赐墨宝?”

“夫子,学生最喜您那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求先生亲笔!”

“还有那首‘忽见陌头杨柳色’……”

狂热迅速升级。不知谁带的头,七八个年轻的文士竟将随身的宣纸笔墨铺在了桌上、柜台上,目光灼灼地恳求王昌龄亲笔书写他的名句。

王昌龄真想拂袖而去!可理智告诉他,在这个风口浪尖、强敌环伺的边城,若因一时之气得罪了这群有着“追镝使”和州府背景的热情文人,引来不必要的纠缠甚至非议,这只会让出城之事雪上加霜。

他深吸一口气,尽量保持着和煦的风度,来到最靠前的一位文士前,接过他递过来的笔:“承蒙诸位错爱。”

他没有拒绝,而是选择用最快的速度满足他们的要求,只求他们能尽快离开。

他手腕翻飞,龙飞凤舞地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写下。笔走龙蛇间,字字力透纸背,但仔细看去,笔画间的潦草暴露了书写者的焦躁不安。

叫好声此起彼伏,期间有人突然大声问:“咦?听闻谪仙人太白先生是与夫子一同到此?何不请出来一见?我等若能得见谪仙人,聆听仙音,此生无憾矣!”

瞬间,七八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王昌龄,充满期待。

王昌龄笔下一顿,一滴墨险些滴落纸上。他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如刀,语气斩钉截铁,再无半分商量的余地:“不可!”

这突兀而强硬的拒绝让众人都是一愣,崔请也投来诧异的目光。

王昌龄迅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努力放缓语调,却仍寸步不让:“太白先生……旅途劳顿,偶感风寒,此刻正在安歇,实不宜见客打搅。”

他飞快地扫了一眼周遭众人脸上明显的失望,补充道:“诸位放心,我们已准备在洮州多盘桓几日,待太白先生身体好转,必有机会畅叙。”他强调着“多住几日”,力求打消他们的疑虑和不快。

众人脸上虽难掩遗憾,但听他承诺多留几日,又有“谪仙人染恙”在前,倒也不好过分强求。

崔清是精明人,见王昌龄态度坚决,适时拱手道:“既如此,我等便不打扰太白先生静养了。夫子今日赐教,崔某感激不尽!文稿整理完毕,再请夫子斧正!”说罢,招呼着众人收纸笔,开始告退。

人群终于稀稀拉拉地涌出客栈大门,喧闹远去。

王昌龄长吁一口气,感觉浑身力气都被抽空了,后背已被冷汗微微浸湿。他立刻将手伸入袖袋,掏出诗牌。

只看一眼,心脏便猛地沉入深渊。

诗牌上端清晰地显示着:巳正!

然而整整一个时辰过去,裴五和姚二十六竟一条讯息也不曾发来。若说姚二十六年轻气盛倒还罢了,裴五可绝不会如此!这孩子向来严谨,每行动一步必然向自己说明。

他急切地点开裴五的名号,迅速发送信息:

【青海长云】:裴五?现在何处?为何无讯?速回话!急!

他盯着诗牌,屏住呼吸,甚至能听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

三息……五息……十息……没有任何回复。

他烦躁不安地将界面切到广文集贤,更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本应不断滚动更新诗词唱和、趣闻轶事的广文集贤公共诗贴,最新一条帖子发布时间是巳初。

这不是广文集贤该有的样子!

每个时辰,甚至每一刻都会有新帖发布,旁的不说,太史监每隔半时辰就会发一条金边诗贴,提醒校准诗牌时刻。

与此同时,本应热闹起来的街道也骤然安静,甚至不见有人影走动。这也不是一个颇具规模的城市该有的样子。

一种不祥的预感悄然滋生,这不寻常的死寂比刚才的喧闹更让王昌龄毛骨悚然。

“掌柜!外面发生了何事?为何如此肃静?!”他猛地转身,压低声音喝问。

掌柜也是面色凝重,从柜台后探出身子,带着同样浓重的不安:

“客官,方才衙署公差来递了军令——说值守洮河西岸的董彪董校尉,从辰初离开营地就再没回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中郎将霍将军急令全城戒严!城门紧闭,所有人员严禁进出!所有主要街巷,即刻封锁!刚才崔长史他们再晚走一步,怕是也被堵在街上了!”

“轰隆”一声,王昌龄只觉得脑海中像有什么东西炸开了。

裴五和姚二十六,一定是被这场突如其来的全城大索堵在了洮州西市!

涉及边防军校尉失踪,岂是小事?如今边事紧张,洮河西又是重镇,倘若真有人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只怕搜查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都远超想象。

他先前那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化为了冰冷的现实,沉沉地压在了心口,冷汗也顺着鬓角滑落。

今日……他们还能走出这座洮州城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