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 第39章 纵死侠骨香(上)

诗牌盛唐I:长安热搜榜 第39章 纵死侠骨香(上)

作者:吟凤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8:35:12 来源:文学城

卯正,陇右,洮州城北门。

寒气裹着陇右独有的风沙味道,霸道地灌进行人的衣衫。

盘查入城的队伍绵长,终于轮到了李白一行。

“姓名、籍贯、此行目的!”守门校尉的声音冰冷干脆,目光锐利扫过这群风尘仆仆,面带疲倦的旅人。

“李白,蜀中渝州,陪江宁王少伯携学生边塞采风。”李白从容应对。

“王昌龄,京兆太原,携学生来此采风。”

“裴五、刘七……均为江宁学子。”

诗牌上的公开信息如同流水般从中涌出、交汇,校尉一一核对,确认无误。

“身上可有利器?”校尉语气森然。

长剑、短匕、学生们携带的护身棍棒……逐一登记造册。士兵目光瞥过王昌龄腰间那古雅的折扇,未作停留,只当是寻常文人雅物,任由王昌龄不动声色地收好。

盘查终于结束,校尉一挥手:“过去吧。”

城门在他们身后沉重合拢。王昌龄暗自松了口气,靠近李白,低声道:“城防备严,李林甫的手再长,怕也伸不进这瓮城。待去过了洮河,我们即刻离开,想来不会有事。”

李白紧绷的下颌线稍微放松。环顾四周,城门甬道两侧守备森严,垛口上士兵弓弩的身影在薄薄晨雾中若隐若现。

“小心为上。”李白声音压得极低,眼中警惕未消,“返程新路……当绝密。你我心中所想路线……”

两人目光交汇,瞬间达成默契。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①”王昌龄吟出孟浩然的诗句,这位老友此时正隐居襄阳。

李白轻轻颔首:“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这是被士林追捧的《感遇·其一》,那位善用香草美人作比的张相公张九龄在荆州长史任上的得意之作。

两人相视一笑,路线敲定:不走原路,秘密绕道襄阳返回。

辰初,洮河西岸军营。

营帐里酒气熏天。

董彪宿醉醒来,衣衫不整地从军榻上翻身坐起。看着角落里堆积的酒坛,或完整,或破碎,不由得又是一阵心头火起:

“霍英华!你个狗娘养的!连给老娘送终都不许!老子给你卖命十几年,就值一句‘擅离者斩’?!”

他忍着头痛欲裂的不适,絮絮叨叨讲起自己从开元十六年以来的点点滴滴。固营盘、守烽燧、袭敌营、擒贼首……说着说着,话就转到了他许久没回去的家,以及临终都没能见他一面的娘。

“娘啊——儿不孝!”董彪脸上的愤怒被悲恸取代,抱着酒坛干嚎起来。

就在此时,帐帘微动,一个身穿中郎将亲兵服饰的生面汉子悄然闪入,恭敬行礼:“董校尉,中郎将大人有令,传校尉即刻前往主帐议事。”

“议事?议他娘的屁事!老子不去!”董彪收住声,转而怒骂道。

那亲兵上前一步,满脸堆笑,但笑容有些僵硬:

“校尉误会了。将军深感前日言辞过于刚硬。军情确然紧急,然将军亦知孝道大如天,特命下官悄悄引校尉前往大帐,正是要与校尉商议,如何既能使校尉回乡尽孝,又能避免贼人发现城防松懈。这是将军一番好意,事不宜迟,校尉请随我来。”

董彪浑浊的眼睛猛地一亮,酒意似乎都消散几分:“当真?!”

“岂敢有假?将军就在帐中相候,还请校尉轻装简从,莫要声张,以免授人口实。”亲兵情真意切。

巨大的希望和回家的渴望瞬间冲垮了董彪的最后一丝疑虑。

“好好好!多谢将军!多谢兄弟!”他激动地抓起佩刀就要起身。

“校尉且慢,佩刀营内行走无碍,进大帐面见将军,按例需解除,下官替您暂为保管,出营时即刻奉还。”亲兵伸出手,姿态自然。

董彪不疑有他,爽快地将佩刀解下递了过去。

一走出自己的军帐区域,拐入一条僻静小道,亲兵的脚步略快了几分:“校尉,就在前面……”

董彪眉头一皱,这条路是营中早已废弃的粮道,去将军营帐,何必选这条路?

“我说,放着人走的道不走,走这粮道作甚?”董彪直言自己的疑惑。

亲兵回以一个和善的笑:“校尉莫怪,此道虽不走人,却是到将军营帐更近、更隐秘的路。”

话音未落,小道两侧阴暗处猛地扑出两条黑影!一个捂嘴锁喉,另一个手中短刃寒光一闪,精准地从董彪毫无防备的后腰捅入。

董彪连一声闷哼都未及发出,两眼一翻,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处理干净。”冒充亲兵的杀手冷冷吩咐,与同伴迅速将尸体拖走,染血的土也被挖走,填进新土,与周围土壤融为一体。

辰初,长安,暗阁。

夜枭靠在椅背上假寐,案上的飞天镜忽的震动了一下。

【灰雀】:事成,缺口已开。甲字。

一抹得意的笑在夜枭的脸上飞速划过,但很快又归于平静。他依旧紧紧盯着镜面,期待着另一个至关重要的讯息。

很快,飞天镜再次震动。

【灰雀】:吐谷浑商队通关文牒已验,顺利入洮州西市。驼二十峰,健仆三十五,羊毛及其他贵重货色,乙字。”

夜枭将飞天镜反扣在桌岸上,眼底翻涌着复仇的火焰和决绝的疯狂。他闭上眼,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辰初,洮州东北,黑山梁下。

低矮的黑山梁如同一条横卧的墨色巨龙,将奔腾不息的洮河水死死锁在山谷之中。冰冷的河水咆哮着冲出狭窄的河道,带起浑浊的浪花与白色的水汽。

“止步!此乃军禁要地!任何人不得擅闯!”

一队衣甲精良的玄甲骑兵扼守在通往河岸的道路隘口,神情冷硬如铁。冰冷的长戟交错,戟尖在阴沉的天光下折射出森森寒芒。

空气里弥漫着硝石和皮革混合的沉重铁锈味,远处河面上传来的风异常湿冷,带着高原河水的独特腥气。

王昌龄带着学生们,被这冰冷的戟刃和兵丁不带任何通融余地的警告阻在数十步远外,只能透过一片稀疏的柽柳树林,艰难地瞭望着那条象征着死亡与荣耀的滔滔大河——洮河。

彼岸,吐蕃人苍青色的毡帐,仿佛大片大片肆意滋生的苔藓,盘踞在对岸高低起伏的山坡上,一直绵延到视野尽头。其间偶尔能看见零星点点的火光,以及小股如蚂蚁般蠕动的人影。

一面面硕大狰狞、图案诡秘的牛尾大纛旗,在狂野的河风中张牙舞爪,带着**裸的敌意和杀机。

此岸,唐军大营依着黑山梁层层布防。营帐密密麻麻,旌旗蔽日,军容严整。成排成排的步卒披挂着冰冷的铁甲,手中长枪如林,枪尖斜指苍天。

浓重的煞气混杂着风沙与汗水的味道,沉甸甸地压在这方土地之上,几乎令人窒息。

年轻的学子们第一次直面这真实的战争前哨,那庞大的军阵、冰冷的兵戈、隔河对峙的森然敌意,将他们所有关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浪漫想象彻底碾碎。

每个人的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震撼、难以言说的惊恐,还有一丝被这磅礴军容激起的、陌生的热血。

王昌龄的目光从对岸那可怖的毡帐群落收回,一一扫过学生们略带怯意却闪烁着异样光芒的脸庞。他负手立于坡顶,寒风吹拂起他银线梅花的旧白袍衣袂。

“在江宁学堂里,总有学生问我,王夫子,您为何既书‘青海长云暗雪山②’,也写‘金井梧桐秋叶黄③’?就连那《从军行》里也有‘无那金闺万里愁’的句子。这豪放与愁肠,岂非矛盾?”

他的声音不高,却被身后怒涛和眼前军阵的肃杀衬托得无比清晰:“今日所站之处,便是答案。”

“边塞诗中的金戈铁马,是为报国志;闺怨诗里的泪眼相思,是为家中情。它们如同……”

他从袖袋里拈出一枚开元通宝,高高举起,让清晨的微光照亮它外圆内方的轮廓:“如同这枚通宝的两面。”

正面阳文,昭示国号。

“这一面,是男儿热血,沙场忠魂!当如眼前这千军万马,甘愿以血肉之躯化为铜墙铁壁,死守脚下国土寸寸!”

背面阴刻,镌刻产地。

“而这一面,便是那深闺柔肠,万里离愁!是慈母倚门的白发,是爱妻的暖阁孤灯,是姊妹窗前不眠的月光,是她们在后方日夜揪心的期盼!”

他翻转着铜钱的两面:“缺了哪一面,都算不得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大唐男儿!保家卫国,以命守寸土,此乃本分!”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金石般的撞击力,目光灼灼如炬,扫过每一个年轻而震撼的脸庞:

“然,亦当谨记在心:无论你身处何方——是金戈铁马的沙场,是案牍劳形的衙署,还是田间陇亩的春桑秋获,你身后,永远有人翘首期盼,盼你平安,盼你归家!”

“将士们奔赴战场,浴血厮杀,不光是为了金銮殿前领一爵酒!更是为了让守在老家桑树下白发苍苍的老娘不至于无人送终!为了让在灯下缝补的糟糠之妻夜里能有暖床!为了让绕膝嬉闹的儿女不至于在寒冬里饿毙!”

“为的是那些日夜等在家里……等着他们的亲人……能活得不比他人差上分毫!这……才是他们以命相搏的真相!这血与柔肠,方才是我大唐立国的根基!”

字字铿锵。如暮鼓晨钟。回荡在怒涛风沙间。

寒风如刀割过土坡,裴五、刘七等人怔怔听着,眼眶莫名发酸。李白也用力揉了揉眼睛,终于理解了为何王昌龄执意于洮河讲学。

仅仅教授平仄用韵,如何写得出好诗?那诗中情,句中意,非亲眼观之,亲身历之,方能凝练、升华。

远处,戍守在警戒线旁、原本神情肃杀如冰雕的玄甲兵士之中,有几人多眨了几下眼,有几人嘴角不自觉地抽动了一下。

他们的背脊挺得笔直,目光依旧警惕地注视着前方危险的河岸线,眼角的余光却难以抑制地朝着那坡上的白袍文士的方向瞟去。眼眸中翻涌起被深深触动的复杂情绪。

从前,他们只知道自己是洮州黑山梁下的一个小小戍卒,领着一份微薄的军粮。他们来此地守土,不懂太高太大的道理,只知不能让凶残的吐蕃人过了河,踏碎家里的田地,掳走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弟妹。

而现在,王昌龄那番关于“守家”的血肉之言,狠狠凿进了他们心底最坚硬也最柔软的地方,凿得他们心头发酸,眼眶发烫。几个年轻的士兵头略微转动,望向故土的方向,目光变得无比坚定。

这番不落言筌却直抵心窝的肺腑之言与周围人强烈的情绪共振,清晰地落在一旁一位蓝袍士子眼中。他取出诗牌,悄无声息地捕捉着现场的气氛、王昌龄沉痛而铿锵的音容、学生及军士们的震撼表情……

很快,朱雀门诗板上最显眼的位置,轰然投出一条简短却字字千钧的词条:

#诗家夫子洮河亲授诗热血柔肠两面归一体#

①出自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出自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③出自王昌龄《长信秋词·其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纵死侠骨香(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