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桌面快捷
            桌面快捷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石刻诉情 >
            第14章 第 14 章[番外]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石刻诉情 >
            第14章 第 14 章[番外]
        
    姜宛儿从破庙后方的坍塌处滚出,冰冷的夜气和泥土的气息灌满口鼻。她不敢回头,攥紧手中那块沾满石洵鲜血、冰冷沉重的玄铁令牌,依着他最后的话语,沿着洛水河岸,深一脚浅一脚地向下游拼命奔去。
脚底的伤、心中的痛、身后的追兵,一切都化作了求生的本能。她不知跑了多久,直到天色泛起鱼肚白,河水在晨光中显出浑浊的轮廓,一座看起来荒废已久的小小渡口出现在眼前——黑水渡。几块烂木板搭就的栈桥歪斜欲坠,岸边芦苇丛生。
一个戴着破斗笠、身形干瘦的老者,正蜷在一艘乌篷小船的船头,像是睡着了一般,对周遭的一切漠不关心。
姜宛儿踉跄着扑到岸边,气息急促,几乎说不出话。她举起那块令牌,声音嘶哑破碎:“……找……找老刀……‘甲四’……求您……”
那老者(老刀)缓缓抬起头,斗笠下露出一双精光四射、与这荒凉环境毫不相称的眼睛。他的目光掠过她狼狈不堪的模样,最终定格在那块玄铁令牌上,特别是那个深深的“甲”字。他的眼神微微一凝。
“甲四?”老刀的声音干涩得像磨砂,“那小子……还活着?”
“他……他为了救我……”姜宛儿的眼泪涌了出来,“求您……”
老刀沉默地看了她几秒,似乎在评估风险和真假。最终,他伸出一只枯瘦的手:“上来。”
乌篷船悄无声息地滑入洛水主流,顺流而下,速度快得惊人。老刀摆船的技术出神入化,巧妙地利用水流和岸形,避开了一切可能的盘查。
在船上,惊魂稍定的姜宛儿,断断续续、却无比清晰地将自己的遭遇、沈知言的真正死因、三皇子的丑事、孩子的真实身份、以及沈家与三皇子府的勾结,尽数告知了老刀。她深知,这是唯一的机会,这块令牌和“甲四”这个名字,或许是通往真相的钥匙。
老刀始终沉默地听着,只在听到“三皇子”时,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极深的讥诮和寒意。
数日后,船只在一个更为偏僻的河湾停下。老刀将她交给另一伙沉默寡言、行动却极为利落的人。她明白,这是“甲四”这条线背后的力量在接手。
她被秘密安置在一处安全的据点。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一边艰难地躲藏,提心吊胆地等待着石洵的消息,老刀派人回去查探,只带回破庙有激烈打斗和大量血迹、人已不见踪影的消息,生死未卜,一边在引导下,开始系统地、细节清晰地陈述所有冤情。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哭泣逃跑的弱女子。复仇和洗刷冤屈的意志,以及腹中逐渐成长的孩子,给了她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清晰思路。她记得沈知言书房里每一份可疑的信件片段,记得他暴毙前夜与神秘人的低语,记得婆婆和三皇子府嬷嬷之间隐晦的交流,甚至记得那碗被沈知言误服的毒药的气味和颜色。
这些细节,被专人以特殊渠道,一字不差地记录、整理,并通过极其隐秘的途径,直送京城。
这块“甲”字令牌,属于皇城司一个极为隐秘的旧部体系,独立于现有架构,直接向皇帝负责,专门处理一些见不得光、却又牵涉皇族秘辛的棘手事务。“甲四”石洵,曾是其中的佼佼者,因厌倦内部倾轧和滥杀而隐退。但他的代号和令牌,在某些特定系统中,依然拥有极高的可信度和能量。
这份由“甲四”以性命送出的血证,通过旧日渠道,被直接呈送到了御前。
与此同时,京城中,三皇子一派的政敌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风声。他们或许早已暗中收集三皇子的错处,这份关于“谋杀朝廷命官、混淆皇室血脉、逼迫贞烈妇人”的惊天血证,成了他们发动攻击的绝佳武器。
一场朝堂上的风暴悄然酝酿。
皇帝震怒。
并非全然出于对沈知言之死或姜宛儿冤屈的同情,更是因为此事触及了皇权底线:皇子私德败坏至斯,竟与臣妻私通,甚至可能谋害臣子、企图混淆天家血脉,这简直是皇室丑闻!更何况,其中还可能牵扯到皇城司旧部灭口、地方官员(沈家、洛州官府)勾结欺瞒等重重黑幕。
皇帝秘密下令,由亲信太监、御史台及皇城司另一派系组成联合调查组,彻查此案。所有行动都在极度机密中进行,以防打草惊蛇。
调查组效率极高。他们暗中控制了沈家主要知情人如姜宛儿的婆婆、负责熬药的心腹仆人、三皇子府的相关嬷嬷,甚至找到了那个被“遗弃”的、真正身份不明的婴儿,严密的审讯和证据比对下,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沈知言确系被三皇子派人灭口,原因正是他企图以丑事要挟换取权势。那碗毒药本是给姜宛儿的。所谓的“遗腹子”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骗局。姜宛儿的贞烈与冤屈得到了证实。
案情明朗后,皇帝为了维护皇室颜面,至少是表面上的颜面,快刀斩乱麻三皇子,被严厉申饬,剥夺一切实权差事,圈禁于宗人府,彻底失去争夺储位的资格。
沈家族长及姜宛儿婆婆等主犯,以“欺君罔上、勾结皇子、谋害人命、混淆血脉”等重罪论处,抄家罢爵,主要人员流放或秘密处决。御赐“贞节贤良”匾额被收回销毁。洛州官府相关涉案官员被革职查办,流放千里。
姜宛儿诏告天下,为其平反昭雪,表彰其贞烈,恢复名誉。因其夫沈知言已被证实系被谋杀,她自然脱去“寡妇”身份约束,也不再是“罪妇”。
那个被用作工具的孩子,可能被送入寺庙或某个偏僻宗室抚养,彻底消失在众人视野中。
关于石洵他的“死亡”在这场官方平反中可能被模糊处理记为协助姜宛儿逃亡时被追杀,下落不明。这正合他意,让他可以彻底摆脱“甲四”和“石匠”的过去,以一个清白的身份,与姜宛儿开始新的生活。皇帝或许默许了他的“消失”,既是对他当年功绩和此次送信之功的某种补偿,也是将皇城司这件不光彩的旧事彻底掩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