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食骨記 > 第11章 腊汁肉夹馍:肉香锁志的豪情

食骨記 第11章 腊汁肉夹馍:肉香锁志的豪情

作者:夜拾嫣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20:13 来源:文学城

一、墙根肉香,魂映红光

盛唐长安的城墙根下,总藏着最地道的烟火气。朱红城墙历经岁月冲刷,砖缝里还留着前朝的痕迹,墙根下的青石板路被行人踩得光滑,两旁错落着小铺 —— 卖胡饼的、煮茶汤的、缝衣裳的,吆喝声与笑声混在一起,顺着风飘出老远。而在这些铺子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李记腊汁肉夹馍铺。

铺子的门脸不大,门口支着一口黑黝黝的大铁锅,锅里咕嘟咕嘟炖着腊汁肉,肉香混着八角、桂皮的香气,能飘出半条街。每天清晨天不亮,掌柜李老汉就会掀开锅盖,用长勺搅动锅里的肉,油星子溅在锅沿,腾起的热气裹着肉香,总能把附近的食客都引过来。

陈墨背着装有《味魂录》的包袱,沿着城墙根慢慢走。自记录下樱桃毕罗的食谱后,他又在长安待了数日,总想着再寻一道藏着故事的吃食。怀里的银汤勺安安静静的,却在靠近李记腊汁肉夹馍铺时,突然轻轻颤动起来,勺身泛出一层淡淡的红光,像极了边关落日的颜色,与之前遇到的粉色光晕、奶白色柔光都截然不同。

“客官,来个肉夹馍不?” 李老汉看见陈墨,笑着招呼,“咱这腊汁肉,炖了整整一夜,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夹在热乎的白吉馍里,一口下去,满嘴香!”

陈墨点点头,找了个小桌坐下:“来一个,多加肉。”

没一会儿,李老汉端着一个肉夹馍走了过来。白吉馍烤得金黄,外皮酥脆,中间夹着满满的腊汁肉,肉汁顺着馍的缝隙往下滴,香气扑鼻。陈墨拿起肉夹馍,轻轻咬了一口 —— 馍的酥脆与肉的软糯瞬间在口腔里融合,腊汁肉的咸香里带着一丝花椒的麻、桂皮的辛,还有一股说不出的豪气,像极了他想象中边关将士饮酒吃肉的畅快,让人心里一暖。

可就在这时,怀里的银汤勺突然泛起更亮的红光,陈墨下意识摸出汤勺,勺身映出的画面让他愣住了:那是个穿着铠甲的将士,身材高大,面容刚毅,手里握着一把长剑,正站在边关的城墙上,望着远方的落日。他的身边放着一个油纸包,里面是个肉夹馍,他咬了一口,嘴角露出笑容,眼神却满是坚定,像是在说 “定要守住这长安”。

“这……” 陈墨刚想细品画面,银汤勺的光芒突然暗了下去,映出的将士身影也消失了,只留下勺身的缠枝莲纹,泛着淡淡的红光余韵。

李老汉正好端着一碗热汤过来,看见陈墨手里的银汤勺,眼神突然变了,声音带着几分沉重:“客官这勺子…… 能看见些特别的东西吧?”

“李掌柜何以见得?” 陈墨问道。

李老汉叹了口气,坐在陈墨对面,给自己倒了杯茶:“不瞒客官说,这腊汁肉的方子,是我家婆娘的阿爹传下来的。婆娘的阿爹,叫赵虎,当年是镇守边关的将士,最爱吃我婆娘做的腊汁肉夹馍。二十年前,边关告急,赵虎奉命出征,临走前,我婆娘给他装了满满一包袱肉夹馍,说等他回来,再给他炖肉吃。可谁知道,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 后来传来消息,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临死前还在念叨‘要守住长安的肉香’。”

陈墨心里一沉,握着银汤勺的手紧了紧:“赵虎将军的魂魄……”

李老汉点了点头,眼神望向锅里的腊汁肉:“婆娘说,赵虎走后,她每次炖腊汁肉,都觉得锅里的肉香里多了股豪气,像是赵虎还在身边。有几次夜里,我还看见锅里的肉自己动了动,像是有人在搅动。老人们都说,是赵虎的魂魄没散,缠在腊汁肉里,他还在守着长安,守着他最爱的肉香。”

陈墨低头看着手里的肉夹馍,那股豪气似乎更明显了,带着赵虎将军对长安的牵挂、对家国的坚守。他想起银汤勺里赵虎望着落日的眼神,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又敬又叹:“赵虎将军的墓,在边关吗?”

李老汉点点头:“当年赵虎战死,朝廷把他的尸骨运了回来,葬在边关的忠烈墓里。婆娘每年都会带着肉夹馍去看他,说要让他尝尝,长安的肉香还在。”

“我想去看看赵虎将军的墓。” 陈墨的眼神很坚定,“赵虎将军的魂魄缠在腊汁肉里,定是想再看看长安的安稳,我想带一份肉夹馍去,告诉他,长安很好,边关也很好。”

李老汉愣了愣,随即眼眶红了:“好,好啊!我这就给你装几个刚炖好的腊汁肉,再烤几个热乎的白吉馍,你带着去,让赵虎也尝尝,咱这肉香,一直没断过。”

二、边关送馍,魂释壮志

第二天清晨,陈墨背着装有腊汁肉和白吉馍的包袱,骑着一匹租来的马,朝着边关的方向出发。从长安到边关,路途遥远,一路上要经过平原、山地,走了整整三天,才终于看到边关的城墙。

边关的城墙比长安的更厚重,墙面上还留着战争的痕迹,城墙上的将士们穿着铠甲,手持兵器,眼神警惕地望着远方。陈墨牵着马,来到城门口,向守卫的将士说明来意:“我是从长安来的,想给赵虎将军的墓送些肉夹馍。”

守卫的将士听到 “赵虎将军” 的名字,眼神变得恭敬起来:“赵将军是我们的英雄,当年若不是他拼死抵抗,边关早就被敌军攻破了。你跟我来,我带你去忠烈墓。”

忠烈墓在边关城墙的不远处,一排排墓碑整齐地立在那里,每个墓碑上都刻着将士的名字。赵虎将军的墓碑很显眼,上面刻着 “忠烈将军赵虎之墓”,碑前还放着一些野花,显然是有人经常来祭拜。

陈墨放下包袱,从里面拿出腊汁肉和白吉馍,找了块干净的石头,把白吉馍掰开,夹上满满的腊汁肉,做成一个肉夹馍,放在赵虎将军的墓碑前。他又拿出几个肉夹馍,一一摆在碑前,轻声说:“赵将军,我从长安来,给您带了您最爱吃的腊汁肉夹馍。李掌柜说,这肉香,二十年来一直没断过;长安的百姓也说,有您这样的将士守护,长安一直很安稳。现在边关也很好,将士们都在好好守卫,您可以放心了。”

就在这时,怀里的银汤勺突然泛起明亮的红光,勺身映出的画面让陈墨愣住了:赵虎将军穿着铠甲,站在墓碑前,手里拿着一个肉夹馍,咬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望向长安的方向,眼神里满是释然,像是完成了心愿。

“多谢你,把长安的肉香带来了。” 赵虎将军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豪迈,“我守了一辈子边关,就是想让长安的百姓能安稳地吃上一口热乎饭,现在看到长安好好的,肉香还在,我就放心了。”

陈墨看着赵虎将军的身影,心里满是敬意:“赵将军,您的壮志,长安的百姓都记在心里,您的守护,也一直都在。”

赵虎将军笑了笑,转身望向边关的城墙,眼神坚定:“我该走了,以后,就由年轻的将士们守护这边关、这长安吧。” 说完,他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像晨雾一样,慢慢消散在阳光下。

银汤勺的光芒暗了下去,恢复了原本的模样。陈墨看着墓碑前的肉夹馍,心里满是平静 —— 赵虎将军的壮志终于得以释怀,他可以安心地离开了。

当天下午,陈墨骑着马,慢慢返回长安。一路上,他脑海里总想着赵虎将军的身影,想着他对长安的守护,想着他对肉夹馍的牵挂。他知道,这道腊汁肉夹馍,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赵虎将军家国情怀的载体,是长安百姓对将士的感激。

三、记录食谱,传承豪气

回到长安时,已是傍晚。陈墨直接来到李记腊汁肉夹馍铺,李老汉看见他,赶紧迎了上去:“客官,怎么样?赵虎他…… 他还好吗?”

“赵将军很好,” 陈墨笑着说,“他吃了您做的肉夹馍,说很开心,还说看到长安安稳,他就放心了。现在他的魂魄已经释怀,不会再缠在腊汁肉里了。”

李老汉的眼泪掉了下来,哽咽着说:“好,好啊!二十年了,他终于可以放心了。我这就去炖肉,让客人们也尝尝,这带着安心的肉香。”

陈墨坐在铺子里,看着李老汉掀开锅盖,搅动锅里的腊汁肉。这次的肉香,没有了之前的豪气,却多了几分安稳,像边关的阳光,温暖而坚定。他拿起一个刚做好的肉夹馍,咬了一口 —— 腊汁肉的咸香里满是踏实,让人吃了心里暖暖的,再也没有了之前的壮烈,只剩满满的安心。

当天晚上,陈墨在客栈里,拿出《味魂录》,开始记录腊汁肉夹馍的食谱。他借着油灯的微光,一笔一划地写着,将李老汉做腊汁肉夹馍的步骤,还有赵虎将军的故事,都细细记录下来.

写完步骤,陈墨看着布帛,脑海中浮现出赵虎将军站在边关城墙上吃肉夹馍的身影,还有李老汉炖肉时的专注。他顿了顿,在步骤下方添上一段小字:

“此肉夹馍初藏将士壮志,腊汁咸香中含豪迈,食之若见边关落日;今释情怀于忠烈墓前,香里满是安稳,似长安晨光。赵虎将军以血肉守家国,以肉香寄乡愁,将一生壮志,都融于这卤汁与白吉馍之中。今记此谱,不仅为传制馍之法,更为传一份赤诚:世间美食,可藏乡愁,可载壮志,可让平凡吃食,成家国情怀之寄托。愿尝此馍者,皆能忆起:长安城墙根下曾有将士,以肉香为念,守一方安稳;亦愿此后做馍者,皆能在卤汁中藏入敬意,让寻常肉夹馍,也成纪念英雄之礼。”

落款处,陈墨写下 “盛唐长安城墙根下,陈墨记于李记腊汁肉夹馍铺”,而后又想起李老汉说的话 —— 赵虎将军当年最爱把卤汁浇在白吉馍里,说这样更入味。他又在注解旁添了一行小字:“赵将军偏爱:将卤汁少许浇入馍中,风味更浓,更显豪迈。”

写完,陈墨小心翼翼地将《味魂录》叠好,放入包袱中。窗外的月光洒在桌上,与油灯的微光交织,温柔得像长安的夜色。他摸了摸怀里的银汤勺,勺身微凉,却仿佛还留着边关红光的温度 —— 那是赵虎将军释然的笑容,是这段故事最珍贵的印记。

次日清晨,陈墨带着记录好的食谱,再次来到李记腊汁肉夹馍铺。李老汉正在给客人装肉夹馍,见陈墨进来,赶紧迎上去:“客官,你来得正好!今天的肉夹馍卖得格外好,客人们都说,这肉香里满是安心,吃着心里踏实。”

陈墨笑着点头,拿出《味魂录》,翻开关于腊汁肉夹馍的那一页,递给李老汉:“李掌柜,这是我记录的腊汁肉夹馍食谱,里面还加了赵将军偏爱的吃法,您看看,要是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

李老汉接过布帛,仔细读着,眼泪又掉了下来:“没错,没错!这就是我家婆娘阿爹当年爱吃的味道,尤其是浇卤汁的吃法,一点都不差。陈公子,谢谢你,把赵虎的故事和这手艺都记了下来,这份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李掌柜不必客气。” 陈墨说,“赵将军的壮志,还有这腊汁肉夹馍的手艺,都该被好好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长安不仅有繁华,还有这样一位英雄,用生命守护着百姓的安稳,守护着这人间烟火。”

李老汉把食谱还给陈墨,又递给他一个刚做好的肉夹馍:“拿着路上吃,以后不管你走到哪里,想吃肉夹馍了,就回长安来,我给你做。”

陈墨接过肉夹馍,咬了一口,腊汁肉的咸香与白吉馍的酥脆在口腔里散开,满是安心的味道。他谢过李老汉,转身走出铺子,沿着城墙根慢慢离开。怀里的《味魂录》又厚了一页,银汤勺贴着布帛,仿佛在轻轻呼应 —— 他知道,这道腊汁肉夹馍,不是旅程的终点,往后还有更多藏着故事的吃食,等着他去遇见,去记录,去传递那些跨越时光的心意与情怀。

走在长安的晨光里,陈墨抬头望向厚重的城墙,心里满是敬意。他知道,正是因为有赵虎这样的英雄,长安的烟火才得以延续,百姓的安稳才得以守护。而他的《味魂录》,也会带着这些故事,带着这些人间烟火,继续记录下去,让更多人知道,每一道美食背后,都藏着最动人的情感与最珍贵的记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