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春,御花园中的牡丹开到极盛。这日太后在园中设宴赏花,各宫妃嫔齐聚一堂。
沈楚楚穿着一身新制的浅碧色宫装,安静地坐在末席。她小口品着新茶,听着妃嫔们争相献艺。德妃献上一首咏牡丹诗,贤妃展示了一幅工笔牡丹图,就连一向低调的淑妃也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
就在宴席将散时,太后身边的老嬷嬷捧出一幅经文书屏,叹道:"这是太后心爱之物,是当年孝惠太后留下的。可惜年久失修,边缘破损,绣线也褪了色。寻了几个绣娘,都修补得不尽人意。"
妃嫔们纷纷上前观赏。那书屏以深青色绸缎为底,上用金线、银线绣着佛经经文,边角处饰以莲花纹样。果然见边缘有几处破损,绣线褪色发暗。
"这可难办了。"德妃假意蹙眉,"这般精细的绣工,寻常绣娘怕是难以还原。"
贤妃也婉言推脱:"臣妾于刺绣一道实在不精,不敢贸然尝试。"
其他妃嫔更是面面相觑,无人敢应。谁都知道,修补好了未必能得多少赏赐,修补不好却可能惹太后不悦。
沈楚楚心中微动——这书屏她在"攻略"中见过,知道要用特殊的双面绣法才能还原其神韵。更巧的是,前些日子她刚在系统中解锁了"古法刺绣"技能,正需要实践的机会。
就在众人推辞之际,她缓步上前,轻声道:"太后娘娘,臣妾或许可以一试。"
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德妃眼中闪过诧异,贤妃则带着审视。淑妃投来担忧的目光,轻轻摇了摇头。
太后抬眸:"沈贵人懂得刺绣?"
"臣妾手艺粗陋,"她垂首,姿态谦卑,"只是幼时随母亲学过些古法绣技,瞧着这书屏的针法,与臣妾所知的有几分相似。若娘娘不弃,臣妾愿尽力一试。"
她话说得委婉,却恰到好处地引起了太后的兴趣。
"既如此,你便试试罢。"太后颔首,"成了最好,不成也无妨。"
【系统提示:接受任务[修补太后书屏]。】
接下来的日子,沈楚楚闭门不出,日夜赶工。她让莲香寻来特制的金线、银线,又托人去尚服局借来几本古绣谱参考。
修补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那书屏用的是一种近乎失传的双面绣法,正面是经文,背面是莲花,两面皆成图案。她必须小心翼翼地拆开破损处的线头,再用新线一针一针地补上,既要还原针法,又要保持两面图案的完整。
第一日,她光是拆解破损处的旧线就花了整整三个时辰。那些丝线年久发脆,稍不留神就会断裂。
"小主,歇会儿吧。"莲香心疼地递上热茶,"这活计太耗神了。"
沈楚楚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摇头道:"无妨,再绣一会儿。"
到了第三日,她的指尖已被针扎破数次,缠上了细布。眼睛也因为长时间专注而布满血丝。
这日淑妃派人送来些点心和明目用的枸杞茶,见她如此辛苦,不由劝道:"何必这般拼命?便是绣不好,太后也不会怪罪。"
沈楚楚浅浅一笑:"既然应下了,总要尽力而为。况且......"她顿了顿,轻声道,"这绣屏是孝惠太后的遗物,若能修补完好,也算是全了一份孝心。"
淑妃闻言,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也不再相劝。
第七日深夜,沈楚楚终于补完了最后一针。她仔细端详着修补好的书屏,新补的部分虽略显生涩,但远看已与原本的绣工融为一体。金线在烛光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莲花纹样栩栩如生。
"总算......完成了。"她长舒一口气,只觉得浑身酸软。
莲香连忙扶住她:"小主快去歇息,明日还要去向太后复命呢。"
次日,当修补好的书屏呈到太后面前时,老人家仔细端详许久,眼中露出惊喜:"这针法......竟是双面绣!"
她抚摸着书屏上新补的莲花纹样,连连点头:"好!好!这针法虽略显生涩,却将原作的韵味还原了七八分。更难得的是,你竟懂得用古法染线,使新线色泽与旧线相融。"
太后满意地看向沈楚楚:"哀家记得你,是个安静的孩子,没想到还有这般巧思和耐心。"
"太后娘娘谬赞了。"沈楚楚垂首道,"臣妾只是尽力而为。"
不久,晋封的旨意传来:沈贵人晋为正六品容华。
接到旨意时,听雨阁上下喜气洋洋。莲香带着小宫女们连连道贺:"恭喜容华娘娘!"
沈楚楚抚着新得的容华服饰,眼中终于有了真切的笑意。两次晋升,皆在她的谋划之中,却又都水到渠成。
夕阳西下,她站在听雨阁的院中,望着太乐坊的方向。如今位分已够,或许......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系统提示:位分晋升至[容华]。太后好感度 20,威望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