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棉棉当然会做陶罐。
她不仅要做陶罐,还准备烧制竹炭。
为什么不烧制木炭呢?烧木炭太毁森林了,狼人的生存,也就是狩猎,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如果森林不存,猎物也就没有了,狼人们就都得饿死,她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相反竹子长得极快,漫山遍野到处都是,以灰狼部落百人的体量,绝对耗不过竹子的生长,完全够用。
族长的答复传下来了,说是如果明年春天还是有族人强烈要求要养羊,那他就答应大家。
柴棉棉请匠人们帮忙,仔细探听族人们的口风。
“养就养,不养就不养,为什么要推迟一年?”
“是啊,推迟一年有什么意义呢?反正到了明年,我也是一定要养的。”
“是,我也要养。到时候我们一起找族长!”
“……”
听来听去,族人们都在抱怨族长无缘无故推迟一年,但是没有很强烈的反对情绪。
柴棉棉放下心来。
她并不反对族人们养羊,但反对族人们一股脑全跑去养羊,若真要养,最好像她一样从100只养起。等缓解了族人们对储蓄的需求,到时候再慢慢规划就是了。
一个晴朗的早晨,柴棉棉随族长老祭司等人在广场为狩猎二队送别。
“高坚队长,挖盐土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千万不要一味地往下深挖,最多挖到手肘那么深就可以了,盐土一般是黑褐色或者青灰色的,舔一下有明显的咸味。如果在土层中看见色泽鲜明的黄土,舔起来一点儿咸味也没有,那不是盐土,可以扔掉。”
高坚拍拍胸膛:“放心!我都记着呢,等着我带盐土回来吧!”
柴棉棉望着那十几个背着大箩筐的背影远去。回去的路上,族长大强问她:“高坚这次背盐土回来,大概能腌出多少兽肉?”
柴棉棉摇头:“不清楚,里面的变数太多了,无法估量,不过很显然,一趟是不够的。”
大强道:“没关系,下一趟就让狩猎一队去,一趟又一趟源源不断,我也可以给那群崽子找些事情干,省得他们一天天的,想东想西……”
柴棉棉听着,没接话。
在族长和老祭司的授意下,柴棉棉开始组建临时烧炭队,成员多是从采集队里抽调。
有阿妈和伏冬姨姨提供消息,柴棉棉知道长生姨姨有丰富的管理经验,花花姨姨热心善良,风驰姨姨性情坚韧,荷花姨姨灵活多变……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
柴棉棉选了8个人,进行项目前期的攻坚克难。
一行人去了后山,在靠近竹林的地方找了一个缓坡。那缓坡上的泥土软硬合适,抓一把用手一捏便结块,再在掌心轻轻一搓,又散开了。
“长生姨姨,你带着四个人去竹林那边砍竹子,新竹含水量太高,要老一点的,生长1年以上的。”
柴棉棉则带着另外三个人清理缓坡上的石子,用木锄将上面的草全部连根挖净,并清理出一圈防火带。
她捡起一块尖石头,怼在地上,弯着腰两条腿不停倒腾,画出一个直径约为1.5米的圆。
“花花姨姨,麻烦你们按照这个线挖坑,坑的深度到你们腰高差不多就可以了。”
花花点头,三人扯掉衣裳扔在一起,齐齐变身成三只威风凛凛的成年大狼。
他们走进圆里,一人选了一个方向,飞快地刨起坑来。
一时间沙土乱飞。
柴棉棉把那些沙土堆在坑的边缘,用脚反复踩实,把炭窑的坑壁再垫高些。
没过多久,缓坡上的大坑初步成型。
长生姨姨她们也拖着砍倒的第一批竹子过来了。
柴棉棉拎起一根竹子,估摸着坑底的深度,用石刀砍下一截。
将竹段竖着放入坑中,顶部距离坑口刚好一掌宽,长度把握得刚刚好,柴棉棉抿嘴一笑,眼角眉梢中略带自得。
“长生姨姨,竹段就按这个长度砍吧,砍完之后竖劈一分为二,挖掉里面的竹结。”
“哎,我知道了。”长生姨姨响亮地答应了一声,招呼大家忙活起来。
“花花姨姨,咱们去河边一趟,弄些黏土回来。”
花花也应了一声,变成人形态穿好衣服,好奇地问:“棉棉,黏土是什么呀?”
柴棉棉一边走一边解释:“就是质地摸起来很细腻,加了水之后黏在手上不容易掉的土。”
花花恍然道:“哦,我明白了,这样的土河滩边确实很多。我们去洗兽皮不小心踩一脚泥,拿水涮涮涮不掉,还得用手搓才行。”
柴棉棉嘴角翘起:“对,就是这种泥巴。”
几个人说说笑笑到了最近的溪流边,找到黏土,装了一箩筐回去。
回到缓坡,柴棉棉把黏土倒在大坑旁边,加水,像和面团那样和起来。
水多了加土,土多了加水,直到黏土像面团那样成型,虎口一挤便是一个小球,搓成细条能像面条一样弯曲不断,就差不多了。
她滑到坑底,让花花姨姨把和好的黏土递给她,她一点一点地抹在坑壁上,抹到两个指节那么厚,全部抹匀称拍实。
然后开始在坑底铺枯枝。
先铺大树枝,又长又粗的那种,交替铺陈留出均匀的缝隙,然后让长生姨姨把劈好的竹段递给她。
她一根一根插进那些缝隙中,让竹段竖起来。
然后洒一些特意掰短的小树枝,使小树枝沿着缝隙滚落进去,既用来燃火,又帮助固定竹段。
做完这一切,她伸出双手,让两位姨姨把她拎上去。
花花看着坑里头密密麻麻均匀竖起的竹段,问道:“接下来干什么?”
柴棉棉:“接下来要找连枝带叶的几簇树枝盖在上面,半掩着让空气进去,然后就可以点火了。”
荷花立刻说:“我知道这样的树枝叶,我去砍。”
风驰道:“那我来钻木取火!”
没过多久,荷花姨姨举着两簇梧桐树枝叶跑来了,柴棉棉看了看,折断了几根分枝稍作修理,使得这一簇树枝叶像平平展开的大扇子。
把这两把大扇子盖在竹段上,顶上的空间就基本遮住了三分之一。
风驰姨姨钻出了火,点燃了一根树枝,柴棉棉拿着这根树枝,将燃着火的那一端伸到坑底去,插进坑底粗枝缝隙里,将里头的小树枝点燃。
坑底缝隙冒出点点橙红色火星,像小虫子一样爬向周围的粗树枝,同时有细细的青烟从坑底往上冒,顺着竹段间的缝隙、顶部梧桐枝叶的空隙飘出来。
过了大约5分钟,青烟变成白烟,烟量大了起来,从缝隙当中连绵不绝地往上冒,如同一团浓厚至极的云雾。
柴棉棉伸出手,小心翼翼地靠近坑口,掌心感觉到微烫的热度。
而白烟在持续不断地往上飘,透过白烟往里瞧,坑底的火星已经不见了,却仍在燃烧着,只是由明火转变为了阴燃。
柴棉棉道:“可以封顶了。”
于是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以梧桐枝叶为网均匀铺上更多的细树枝,然后抓起黏土往细树枝上面糊,将坑顶完全封住,在坑顶两边对称留下两个两指宽的透气孔。
“完工!”
柴棉棉拍了拍手,开心地大声宣布。
长生道:“这样就可以了吗?”
柴棉棉点头:“这样让它烧3-5天,等没烟了再堵住透气孔闷一天,就可以起窑取出里面的竹炭了。”
荷花想了想:“那是不是得防着下雨啊?”
柴棉棉恍然,肯定道:“对!我们再搭一个草棚子吧。”
于是大家又忙活起来。
柴棉棉道:“长生姨姨,烧制竹炭期间炕窑不能离了人,需要辛苦大家轮流值守,麻烦你安排一下。”
长生满口答应:“没问题!包在我们身上!”
到了第4天,烧炭队过来报告,说坑顶不冒烟了。
柴棉棉过去一瞧,猜测竹段水分基本烧干,已经在转化为炭了。
她用黏土将两个透气孔彻底堵死,让坑内余热把竹炭焖透,第二天早上召集烧炭队全员,一起起窑。
长生蹲在窑边,指尖试探着触摸坑顶,然后整个手掌贴上去,各处摸了一遍。
花花迫不及待地问:“怎么样?凉吗?”
长生点头:“是凉的。”
“是凉的?”花花眼睛露出欢喜,“棉棉说凉的就可以起窑,那我们现在就可以起窑了呀!”
大家欢呼兴奋起来,风驰拿起一把木锄头,递给棉棉:“来,开窑吧。”
柴棉棉笑着接过,在坑顶边缘小心翼翼地锄了一下,锄出一条缝隙。
她放下锄头,蹲下来,用手指头抠住那条缝隙,掰开一层泥巴,露出下面的细树枝和梧桐枝叶。
这个时候,这些细枝叶已经部分碳化了。
她继续扒拉,露出下面的竹炭。
手伸进去,握住竹炭的上部,先轻轻晃了晃,确认根部脱离后,再慢慢把它拔出来,递给旁边的长生姨姨。
只见它黑黑的一条,带着一层细腻的光泽,竹子的纤维纹理隐约可见,带着沉甸甸的质感,敲一下,能听到咚咚的清脆声响。
长生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这就是可以烧很久的竹炭吗?真漂亮啊。”
柴棉棉眉眼含笑:“是,这就是可以烧很久的竹炭。”
荷花好奇追问:“这样一根竹炭可以烧多久啊?”
柴棉棉:“应该能烧一个多小时。”
她看见众位姨姨目露迷茫,便明白自己说了一个陌生概念,于是重新举例:“与同等大小的竹段相比,竹炭的燃烧时间要长一倍、再长一倍。”
荷花脑中估算了一下:“那岂不是可以煮熟一锅肉?”
柴棉棉笑道:“差不多吧。”
“真好啊。”荷花看着长生手里的竹炭,伸手过去摸了摸,“这么一根就能煮熟一锅肉,真方便啊。”
长生把竹炭递给荷花,让她过瘾,又好奇羡慕地看着坑窑:“棉棉,这竹炭,我能不能也拔一拔啊?”
柴棉棉不假思索:“可以啊。”
她爽快又大方地说:“姨姨们都可以过来拔几根玩一玩,就是小心些,别弄碎了。”
狼阿姨们眼中顿时迸发出兴奋的光芒,开心又热闹地排起队来。
感谢吃瓜看戏小天使灌溉的1瓶营养液,我会继续努力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2章 第 72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