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塞克之光 >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番外Ⅸ·回溯)

塞克之光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番外Ⅸ·回溯)

作者:拂晓空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6 16:36:14 来源:文学城

··

三角洲·帕贝斯特

愉悦之主·贝斯特女神的敬拜圣所,在富饶的三角洲腹地——这里地势平坦,植被翠绿,尼罗河的支流蜿蜒环绕。从远处望去,神庙建筑群气势恢宏:塔门宽阔高耸,青铜基座锤揲出繁复纹样;外墙以厚实的泥砖混合菱形石条垒起,顶上镶嵌彩色琉璃;通向神庙的主道边排列着许多猫首狮身像,它们姿态优雅地蹲伏,以慵懒而神秘的眼神,静静地注视着前来朝圣的信徒……

在猫女神的崇拜最为鼎盛的十七王朝,每逢尼罗河的支流盈涨之时,人们乘坐着无数小舟穿越茂密的泽地,来到此处进行盛大的朝拜活动——到了如今,贝斯特神庙虽然不复曾经的辉煌,却依旧在民间广为推崇。这里不仅仅是家庭守护,生育丰产的祈祷之地,更是猫的乐园——无数的猫咪优雅而高傲地穿梭于柱廊之间,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将自家猫的木乃伊送来供奉,或者虔诚地祈求一只猫跟随自己回家,为家族带来庇护和希望。

……

时光如水,万物更替,生命终有落幕的一日,而神的旨意亘古不变。

身着洁净衣袍的僧侣们,神色肃穆的为圣猫举办哀悼仪式,空气中弥漫着**焚烧后的芬芳烟雾,悠扬的乐曲伴随着不停歇的铃鼓,在低语、祈祷和唱诵中汇成一片嗡鸣。

阿米尼娅因梦中召唤而来,在此一连居住了十数日,陪伴日渐虚弱的圣猫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看着棺椁中小小的猫木乃伊,心中既难过又唏嘘……圣猫作为贝斯特女神在尘世的象征,它的离逝被视作一种预兆——西部沙漠的利比亚人来犯,黑色的沙暴席卷边境,人们的心中增加了许多不安,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筹备着新圣猫的遴选。

“阿米尼娅夫人,圣女们想要见您……”

在女祭司的引路下,阿米尼娅进入了贝斯特大神庙的主殿,纸莎草纹样的立柱廊投下交错的阴影,石板路踏出岁月的凹痕,沿路一幅幅浮雕壁画,皆是有关贝斯特女神的传说——从拉神眼中的火焰中诞生,在太阳船上战胜了混沌巨蛇,饮用血色美酒之后平息怒火……直至最后一幅,猫首女神头戴圣蛇日盘冠,挺拔婀娜地立于“神圣树”下,身边围绕着嬉戏的猫群——颅骨线条流畅,颈项曲线优雅有力,眼眸中带着穿透灵魂的犀利洞察,又蕴含着智慧与仁慈;她一手执生命之符“安卡”,象征赐予的生命与健康,一手执叉铃,驱散黑暗和邪灵,为世间带来喜悦与安宁……而在她脚下,原初之水映照出她截然不同的战士形态,神圣的盾牌与弯刀让她既是温柔的守护者,也拥有不可亵渎的威严与力量。

随着光线逐渐变暗,数百级台阶通向地底,直至一扇缀满绿松石的,錾刻猫神图腾的青铜门前。女祭司解释,此圣地只在最重要的仪式开启,除历代圣女外其他人不得擅自进入——阿米尼娅示意自己的女侍官们在旁静候,独自步入。

……

青铜门徐徐闭合,圣地显露出真貌:

这是一处年代久远的祭祀所,穹顶铺展整幅天青石星空图,银河以银箔嵌成,星空用珍珠点缀;二十八根高大的立柱上嵌凿莲花浮雕,拼贴装饰的猫眼石发出盈盈地灵动烁芒;墙面留有斑驳的凿痕,在地下水的浸润下形成细腻光滑的钟乳岩……那些圣水顺着岩石滴落,被蓄引到了祭坛中央,一块巨大的,金字塔样式的黑色晶岩矗立于水波中,显得尤为神秘。

贝斯特双圣女自圣猫降下预兆之后,便开始日夜忙碌,她们缓慢又沉稳地擦拭灯盏,添续油脂,一盏盏地将灯芯点燃。每一盏油灯造型各异,材质不同,边沿还烙印着不同时期制作的金色祈纹,犹如岁月无声地祷告。烛火融融,照亮了她们花白的头发,浑浊的眼眶和粗糙干瘪的双手,而她们的面容却永远地藏匿于纱巾,只有额上那道曾经被贝斯特女神救赎的印记——浅淡的疤痕愈加银亮。

阿米尼娅惊愕不已,这并非是她第一次见到贝斯特双圣女,在数年前,她曾有幸见过两位圣女随行于贝斯特女神的盛典,这之后,几乎每年她都会到帕贝斯特朝拜,直至陪伴圣猫的最后时光……在那时,两位圣女尚且拥有神赐的恩泽,时光历经七十余年不曾在这对孪生姐妹身上显现,可在如今短短十余日,两人竟垂垂老矣到如此程度!

“贝斯特女神通过猫瞳注视人间,真正显现神迹的是信仰之力。”

两位圣女丝毫不动摇修行之心,在她们看来,阿米尼娅同样是神灵使者,她的容颜不曾变化,她的生命不曾向前,永恒地停留在青涩的十七岁——这一切都是神灵的安排。

其中一位圣女迎上前,将一盏新制的油灯递到阿米尼娅的面前,眼神平和又饱含着深意;另一人则蘸取金砂,颤颤巍巍地在阿米尼娅的掌心描绘神之印记。

“女神一直在等您……”

一切无需多言,阿米尼娅接过油灯从祭台涉水而下,刺骨寒冷的地下水逐渐浸没全身,来到巨大晶岩跟前时,阿米尼娅伸手触碰光滑的晶石,很快在一侧的岩石缝隙中寻到通道。她将油灯托在手心,另一手缓慢划动,水波顺着她舒展优美的身姿,涟漪向四周荡漾,宛若游鱼般翩然。

进入缝隙,曲折的岩壁遮蔽视野,水深且阻之处,阿米尼娅将油灯巧妙地置于顶部的狭小石壁内,自己则深吸一口气,猛然下潜,直至游过倒塌的碎石后浮出水面,再取油灯继续前行……在经过最后一处险阻时,油灯不慎被旋流冲走,阿米尼娅急忙潜水去追却找不到换气口,慌乱中她感觉到一股亮光晃过,求生欲令她毫不犹豫寻追寻,脚下很快踏上了层叠的岩石。

“呼——”

阿米尼娅猛地从水中探出身,她用手抹去脸上的水花,大口地喘息着,发现油灯已被水波推上了浅滩,烛火欢欣鼓舞地跳动着。她一步步攀上浅滩,拾起油灯护在怀中,这才好奇打量周遭的景象——黑晶岩内部竟然是中空的洞穴,无数纯白的水晶沙砾铺满地面,空气中弥漫着不知名地芬芳,透亮的晶岩内壁中流转着隐动地流光。

几乎是在触及视线的刹那,无序的流光似有了感知,指引着阿米尼娅将油灯摆放在晶洞正中的灯台上——那一刻,整个晶洞微微震动,火焰点燃了信仰,在如棱镜般折射中,奇幻之光愈发明亮,黑色晶岩似乎因亘古地呼唤而苏醒,在内壁中汇聚成幻真的影像:

很久很久以前,在贝斯特女神的神迹指引下,第一位圣徒来到此地,从此便开启了古老信仰的传承……历经不同时期,许许多多女子的面容清晰闪现,流光将她们的影像烙印于晶岩,而她们的意志永远与神灵相连……即便生老病死,作为人一生短暂如瞬息,贝斯特女神的光辉却流淌,并在坚守的信念中具现。

在如此璀璨光影中,阿米尼娅叹息着,内心升起一股难以言说地触动。

流光最终幻化为一团毛茸茸的身影,是它!“圣猫”轻柔地踱步,时不时回望——喜悦的泪水蓄满了阿米尼娅的眼眶,她不禁伸手触摸那近在咫尺的影像,可指尖却触碰到冰凉的水晶——光影中的“圣猫”越行越远,身后留下了一道从孕育出生到死亡离世完整地生命轨迹。

圣洁地歌声在此时响起,如同梦境重现:

“……到我的近旁来,为众神歌唱;

至月光深处去,以明镜为梭。

漫长轮回之中,它重返故土;

醒的人将沉睡,睡的人复醒来……”

……

祭祀厅内,随着白昼般地光将巨大的金字塔晶岩点亮,目之所及,皆辉煌如茫茫星海。

两位圣女盘坐在地,她们摊开手掌,手心中的金砂印记正在慢慢融化,在彼此沉默地对视中,其中一人叹息道:

“可惜她已入世俗,不能继任为新的圣徒。”

“贝斯特女神早有旨意,我等无需思虑。”

两位圣女相视了然,她们用失传的语言吟唱古老祷文,嗓音嘶哑,引动了整座祭祀厅共鸣般的震动——数千年沉淀在砖石中的信仰记忆,让贝斯特大神庙乃至整个帕贝斯特城在群猫一声声呼唤中苏醒。

……

晶岩内室中,阿米尼娅怔怔地出神,她的意识在圣洁之光中畅游:

一处祭坛,两个刚出生的女婴被族人视为不详,利刃高举,即将带来残忍又严苛的割礼,就在此刻,模糊的身影从天而降,打落的利刃划过额角……鲜血淋漓中,女婴们嚎啕大哭着获得了新生,然后慢慢长大,从婴儿到女孩再到少女,无数个日夜,祈祷修行苦度一生,直至即将完成人生的旅途……两位圣女的生命在影像中交织,尚未获得的未来正要点亮,而已然经历的过去则暗淡——或者说,这无数的岁月中的影像,应称之为命运的轨迹。

此时,循环往复的圣歌竟有了第二段唱诵:

“……爱恨的纠葛,抵不过人心;

身处俗世,将如何取舍?

山谷蜿蜒,河流汇聚,青白交汇;

说不出的来时,道不明的归去……”

顷刻间,阿米尼娅手心的金砂印记亮起——她感到浑身暖洋洋的,仿佛被一团看不见的,巨大的能量包裹,进入到了一个玄妙之境,那一刻,她好似不再是她,意识向上漂浮,化作舒展双翼的灵鸟,穿透云层,飞跃沙漠和绿洲,来到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河流之上……

那是命运流转的伊始,一段人生故事的本来面貌。

……

··

-------------------------【番外Ⅸ·回溯】-------------------------

尼罗河上的晨雾尚未消散,从埃赫塔顿前往底比斯的皇家船队如长蛇蜿蜒,岂料急流中船舱倾斜,坐在船尾的伊丝塔莉亚不慎落水。不悉水性的她在惊恐中抓住一块浮木,任凭河水将她带向未知的远方——当她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被冲到了一处河马栖息的浅滩。

正值沐休的年轻士兵发现了此处险境,他冒着生命危险驱赶河马,将奄奄一息的伊丝塔莉亚救起。尽管妆容糊乱、发辫散落,少女雪白的肤色和华贵的衣着仍显露出不凡的出身。士兵将她带回明亚郊外的家中,垂暮的老父和活泼的幼妹虽感诧异,却依旧给予了最朴素的善意:他们为她擦拭伤口,送来干净衣物,并递上一碗热腾腾的锦葵汤。“请送我回去。”伊丝塔莉亚用不熟练的埃及话恳求,又解下脖子的金叶项链作为酬劳。士兵的妹妹对这个神秘少女充满好奇,忍不住询问其名字含义,她轻语道,‘如星辰般闪耀’。

从明亚返回底比斯路途遥远,恰逢汛期船只难以往上游前行,士兵一家为此犯难,恰巧寻找王后失物的宫人途经此地,其中一位亲族认出了伊丝塔莉亚的身份,很快将她送上了皇家大船——目的地不是底比斯,而是新王都埃赫塔顿。

此时的埃及政权混乱,法老的改革以失败告终,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瘟疫蔓延……在多方势力暗中较劲之际,伊丝塔莉亚的意外失踪与寻回,只在暗流中激起了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而她的身世却承载着太多的秘密——血缘上她既是法老的侄女,又是王后的族妹,作为私生女的她仅有一枚黑曜石护身符证明身份,寄人篱下而处境微妙。

很快,她再次见到了法老阿肯纳顿,他病了——米坦尼亡国一事,他与王后奈菲尔提提的决裂已无法挽回,后者携幼年子女,米坦尼族人和所有亲信,愤然回到了底比斯旧宫,余生未再踏足此地。伊丝塔莉亚本该被一同带离,却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拨弄着她的命运,又让她重新回到原地。现在的她,与一年前刚来到新王都的她,心中是同样的诚惶诚恐,不同的是,没有了王后奈菲尔提提的嫉妒干预,她不再被各种刁难和搪塞。

阿肯纳顿确实起了心思,一方面是因为伊丝塔莉亚姣好的容貌,另一方面也是想迎娶兄长图特摩斯王子的唯一血脉,以增强自身王权的统治。可疾病一日日加重,法老意识到自己已时无多日,终不再表露此意,而是以长辈身份为她拟定了一道婚旨。

阿肯纳顿在内忧外患中离世后,继任者斯门卡拉匆匆上位,作为王室亲族,这位年轻贵族英俊而彬彬有礼,周身带着迷人的孤独气质。曾经,他对伊丝塔莉亚一见钟情,许诺会请求法老赐婚——只可惜,权力的滋味改变了初心,在各方施压中他最终娶了法老的女儿。如今当他以法老之姿面对昔日恋人,便强行压下了那道尚未公布的婚旨,许诺将纳伊丝塔莉亚为妃……只可惜,命运的无常再次降临,在位仅一年,斯门卡拉与他的王后就在突如其来的瘟疫中,双双离世了。

最终,阿肯那顿唯一的幼子图坦卡顿(后改名图坦卡蒙)继承了王位。小法老在摄政者的辅佐下,颁布赦令,恢复了阿蒙神及其他众神的崇拜,试图终结阿玛纳时期带来的混乱——而这一切,都与伊丝塔莉亚这个看似尊贵实则卑微的孤女毫无关系。在瘟疫横行的岁月里,伊丝塔莉亚被安置在宫中偏僻的角落,仅有微薄的供给,甚至需要做杂务度日,处境变得愈发艰难,而日复一日地见证着生命的消逝,死亡的气息令人胆颤又逐渐麻木……

直至灾祸结束,黑土地逐渐恢复往日生机,小法老回到新王都,并在此举办盛大的宗教庆典。欢歌悦舞的喧嚣不属于伊丝塔莉亚,她独自漫步在略显残破的宫殿角落,目之所及,尽是物是人非的凄凉,所有熟悉的容颜都已逝去,极致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茫然让她不禁泪湿衣襟。偶然中,她与气势日盛的北方将军荷伦希布偶遇,对方无形的压迫感让她几乎喘不过气,亦无法鼓起勇气去询问婚旨一事。

当伊丝塔莉亚得以回到底比斯,发现幼年的居所早已坍塌,旧物所剩无几。王太后奈菲尔提提召见了她,并向外界正式宣告了她的身份——特殊的王室血统和米坦尼贵族背景,让伊丝塔莉亚成为各方势力觊觎的对象:库什总督,皇家士官,邻国使臣,底比斯的大祭司、孟菲斯的财政官、三角洲的世袭贵族等纷纷前来提亲……其中不乏真心爱慕,但更多的人是看中伊丝塔莉亚的政治价值,她就像如同一件珍贵的商品,在各派势力间流转,却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这期间,库什总督胡伊对她念念不忘,甚至派人强行将她接到宅邸中,幸得民间势力干预才得以脱身。岂料,胡伊的养子亦被她面纱下的容颜惊艳——父子二人竟为此产生争执,争锋相对中被政敌爆出贪污亵渎一事,最终努比亚氏族在政治斗争中被打压彻底。

经历此番风波,伊丝塔莉亚对婚姻、对命运,已彻底失去了憧憬。她深知自己的血统和美貌是原罪,宁愿整日待在房间里,编织,看书,写字,以此来逃避无常的命运,和王太后非凡的手段。她默默无言,只求一方安稳的净土,至于朝堂上反复迁都,宫闱中巫咒琐事……她既不关注,亦从未参与其中。

王太后奈菲尔提提认为伊丝塔莉亚的性情温顺,已无法对自己构成威胁,便逐渐信任了她,渐渐也让她协管后宫事务。此时,时光已缓缓流逝近十年,王后阿肯娜媚因数次流产,迟迟未有子嗣而苦闷不已。伊丝塔莉亚奉王太后之命陪伴劝解,并与年轻的图坦卡蒙法老有了数面之缘——法老因她与生母有着相似气质,流露出些许好感……微弱的情愫爆发于一场宫宴之后,酒醉的图坦卡蒙拉住了她的衣裙。生性胆怯的伊丝塔莉亚不敢有任何逾越,她最终未能如王太后所愿,代王后生下子嗣。

图坦卡蒙英年早逝时,王室里没有子嗣可以继承王位,眼见国内局势不稳,王后阿肯娜媚却不愿下嫁臣子,并悄悄写信向赫梯寻求王子成婚,以此引发了更大的祸端。北方将军荷伦希布平息此事有功,但王位最终还是落入了权臣伊特努特-阿伊之手——这位三朝元老在继任法老之后,与王太后奈菲尔提提分治内外,而王后阿肯娜媚被关在深宫,终日以泪洗面,深宫寂寞中竟与皇家卫军长官纳克赫特曼之间生出私情,私奔未果之后最终香消玉殒。

这期间,伊丝塔莉亚活得平静如水,或许是因为她酷似王太后早逝的女儿,这份移情让她得以在神庙中喘息,每日与神像、经文为伴,在信仰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她发下誓愿要成为一名女祭司……可仅过了三年,她就被王太后从神庙召回,这一次,她成为了埃及新任法老荷伦希布的王后‘穆特努玛特’。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政治联姻,两人相敬如宾却毫无温情,荷伦希布需要的只是一位能证明其正统性并诞下继承人的“王室妻子”。然而,此时的伊丝塔莉亚已不再年轻,孕育的能力在长期的压抑中损耗殆尽。她多次受孕,却经历了反复的流产,在最后一次生产中,她陷入了难产的绝境——当生命随着鲜血一点点流逝,伊丝塔莉亚躺在床榻上,向着冥冥中的神明发出最后的诘问:

‘我这一生,为什么而活?’

‘有谁真正的爱过我?’

“我究竟从何来,又能够向何去?”

弥留之际,伊丝塔莉亚回顾自己孤独、匮乏与忍耐的一生,被估价,被利用,渴望真情却从未得到,想掌控命运却又怯懦,最终满是遗憾——而那块至关重要的,蕴含神秘力量的玻璃陨石,直至少年法老离世后才被制成护身符,放置于棺椁之中——圣物永恒地陷入沉睡,不曾复苏,不曾触及她的生命,一切都像是命运无情的安排,而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孤独的局外人。

伊丝塔莉亚闭上眼,流下了绝望的眼泪,如同一颗坠入尼罗河的星辰,转瞬即逝,只留下一道无人记得的光芒。

……

前世今生,一切的因果循环,来自无尽的虚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番外Ⅸ·回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