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午,食堂三楼人声鼎沸。
苏念端着一碗清汤寡水的素面,熟门熟路地绕开人群,在最角落靠窗的位置坐下。
这里是她的专属领地,安静,能看到楼下小花园里四季常青的香樟树。
她刚拿起筷子,头顶的光线忽然一暗。
一道高大的身影笼罩下来,伴随着餐盘放在桌面上的轻响。
苏念抬起头,筷子悬在了半空。
对面坐下的人,是陆屿深。
他的餐盘里,是一份清蒸鲈鱼,一碟翠绿的白灼菜心,外加一小碗热气腾腾的红枣银耳羹。
和她面前那碗寡淡的素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你……”苏念微微睁大了眼,一时间竟不知该作何反应。
陆屿深抽出筷子,动作自然得仿佛他们已经同桌吃过无数次饭。
他眼皮都没抬,只是淡淡地丢下一句:“听说你不吃辣。”
说完,他便垂下眼眸,开始安静地挑鱼刺,好像刚刚那句话不是出自他口,而这整件事,也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午餐。
苏念握着筷子的手紧了紧。
“听说”?他从哪里听说的?
然而,食堂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安静思考的时间。
不到三分钟,原本嘈杂的三楼,气氛开始变得诡异。
起初是窃窃私语,接着是越来越多毫不掩饰的目光,最后,是此起彼伏的、假装拍风景实则对准他们这桌的手机快门声。
“天啊!我没看错吧?那是陆学神?”
“他对面坐着的……是不是前几天论坛上那个中文系的苏念?”
“就是她!天哪,他们居然一起吃饭了!这是什么情况?”
很快,A大校园墙的最新热帖被光速刷新。
【爆!陆学神与绯闻女友苏念共进午餐,世纪同框!】
一张模糊的偷拍照下面,评论区在几分钟内盖起了数百层楼,几乎全是不可置信的哀嚎和质疑。
就在这风暴的中心,一个穿着精致套裙的女生端着餐盘,脚步有些不稳地走了过来。
是金融系的学霸李薇。
她也是陆屿深的高中同学,从入学起就对他穷追不舍,是全校公认的、最有资格站在陆屿深身边的人选之一。
“陆学长?”李薇的手指因用力而微微泛白,脸上却努力挤出一个完美的笑容,“真巧啊,你也在这里吃饭。不介意我坐下一起吧?”
她说着,目光扫过苏念,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优越感。
正在慢条斯理挑鱼刺的陆屿深终于抬起了眼。
他那双漆黑的眸子看向李薇,里面没有丝毫波澜,像结了冰的湖面。
“不巧。”他开口,声音清冷,“没位置。”
三个字,干脆利落,不留半分情面。
李薇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血色从她脸上褪去,又猛地涨红,红白交错,精彩纷呈。
她像是被无形的巴掌狠狠扇了一下,端着餐盘僵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最后几乎是狼狈地转身,快步离去。
不远处的另一张桌子,计算机系的王浩和几个队友看得目瞪口呆。
“天哪,老大这也太狠了,李薇好歹也是系花级别的啊。”王浩压低声音,满脸的难以理解,“他这是……认真的?那个苏念,到底是哪儿打动他了?”
旁边一个队友推了推眼镜,猜测道:“说不定是上次图书馆的事……老大就喜欢那种安安静静的类型?但这也太离谱了吧,全校最安静的人和全校最冷的人凑一块了,这以后约会是比谁话少吗?”
“我看悬。”另一个队友摇头,“光是现在这阵仗,换谁都顶不住。你没看论坛上怎么说她的,都快把她祖上三代扒出来了,全是普通人。这种压力下,迟早得分手。”
外界的惊涛骇浪,似乎完全没有影响到餐桌上的两个人。
苏念全程安静地吃着自己的面,偶尔抬头看一眼窗外飘落的树叶,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直到碗里的面快要见底,对面的陆屿深忽然再次开口。
“昨天,赵教授给我打了电话。”
苏念夹着面条的动作一顿。
“他问我,”陆屿深的声音依旧平稳,像是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那份关于敦煌残卷的补充分析,是不是我帮你做的。”
苏念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眼,看向他。
陆屿深将一块挑干净了所有刺的鱼肉,放进她面前的小碟子里,继续道:“我说,我没有帮任何人。我只是看到了一份让我很感兴趣的报告。”
他顿了顿,抬起眸子,目光第一次如此专注而清晰地落在她脸上。
“它来自一个会用《广雅》里的古音来校勘《玉篇》错漏的人。”
这句话,像一道只有特定频率才能接收的声波,精准地击中了苏念的心脏。
《广雅》校勘《玉篇》,是她在那份补充文本里,为了论证一个异体字的源流,所使用的一个极其冷僻的考据方法。
别说本科生,就连很多研究生都未必会注意到这个细节。
他看懂了。
不仅看懂了,还记住了。
苏念心头一震,第一次真正认真地打量起眼前的这个男人。
他依旧是那副冷淡的表情,但她却捕捉到,在他刚才说完话的瞬间,那紧抿的嘴角,似乎有一个微不可察的上扬弧度。
就在这片刻的对视中,几个打扮时髦的女生端着餐盘围了过来,停在他们桌边。
其中一个领头的女生举着手机,假装在和同伴自拍,声音却大到足以让半个食堂听见:
“哎呀,你看现在有些人真是命好,也不看看自己什么样,随便在学神对面坐一下,就真把自己当‘学神女友’了。要我说,还是得先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不配啊。”
刻薄的嘲讽,夹杂着压抑的窃笑,像针一样刺破了空气。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
苏念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正要开口,却被一个更快的动作打断了。
“哐当。”
陆屿深放下了筷子。
他站起身,一米八八的身高带来了极强的压迫感。
他没有看别人,径直走到那个举着手机的女生面前。
食堂里死一般的寂静。
“你刚才说,”他的声音不高,却像淬了冰,清晰地穿透全场,“‘随便坐一下’,就能成为谁的谁?”
那个女生被他看得吓得后退了一步,手机都差点拿不稳,脸色惨白:“我……我没说你……”
陆屿深冷冷地盯着她,缓缓吐出四个字:“那你试试看。”
说完,他看都懒得再看她一眼,径直转身走回桌边,在全场数百道目光的注视下,做了一个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动作。
他牵起了苏念的手。
然后,将一张黑色的卡片,放进了她温热的掌心。
“我的校园卡权限,”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的人听清,“可以进地下一层的B区古籍特藏室。”
他看着她微怔的眼眸,语气放缓了些许,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引诱。
“下周,那里有一批新入藏的唐代写经展出。我想……你会喜欢。”
全场死寂。
苏念低头看着掌心里那张带着他体温的卡片,又抬头望向他清隽冷硬的侧脸,那一刻,心跳仿佛漏掉了一拍。
而她不知道的是,这张B区特藏室的通行卡,用掉的是陆屿深作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每学期仅有一次的内部预约名额。
那张卡片躺在她的掌心,沉甸甸的,像一个滚烫的承诺。
从周一到周三,不过短短两天。
那场食堂里的风波,和那张黑色的卡片,却在苏念平静的心湖里,反复掀起微澜。
周三清晨,苏念站在图书馆地下一层,B区特藏室厚重的雕花木门前,深吸了一口气。
周三清晨,图书馆地下一层。
空气里浸着一种独特的凉意,混合着旧纸、油墨以及若有若无的樟木香气。
与楼上那种属于年轻学子的躁动鲜活的气息截然不同。
苏念站在那扇厚重的雕花木门前,略微停顿,深吸了一口气,才从口袋深处取出那张黑色的卡片。
门禁感应区亮着一点幽蓝的光。她将卡片贴上。
“嘀”的一声轻响,在过分安静的廊道里显得格外清晰。
绿灯闪烁,厚重的木门应声开启一道缝隙,仿佛开启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境。
门内的空间比想象中更为幽深。
光线被严格控制,只有为保护古籍而设的柔和灯带,以及从高处气窗滤进来的、被削弱了的晨光,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几块模糊的光斑。
恒温恒湿系统发出近乎催眠的低沉嗡鸣,除此之外,万籁俱寂。
她放轻脚步,几乎是本能地屏住呼吸,走向展厅中央。
那里,新到的唐代写卷在特制的玻璃展柜内,向极少数的有幸者展示着跨越千年的墨迹。
然而,她的目光还未完全落在经卷上,便被另一个身影吸引了。
在最里侧,靠墙的一排高大榆木书架旁,陆屿深正站在那里。
他背对着门口,微微仰头,似乎在查阅架上一册厚重的古籍。
晨光恰好勾勒出他挺拔而略显冷硬的肩线,在那片静谧的光影里,他存在本身,就像一件与这环境融为一体的、沉静的古物。
他似乎听到了她极其轻微的脚步声,回过头。
视线交汇的刹那,他脸上没有任何讶异的表情,只是极其自然地对她点了点头,随即又转回头,继续翻阅手中的书册,仿佛她的到来,是早已约定的寻常事。
苏念的心轻轻落回原处,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定感取代了先前的些微紧张。
她走到展柜前,俯下身,很快便被那历经沧桑却依旧精神抖擞的泥金小楷完全吸引。
时间在笔画的流转间悄然滑过。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低沉的嗓音在她身侧不远处响起,打破了沉寂,却并不显得突兀。
“是《金刚经》的早期译本。”
陆屿深不知何时已来到她身边,与她隔着一步的距离,并肩而立,目光同样落在古老的经卷上。
“看这里,”他并未转头,只是抬起手,隔着洁净的玻璃,虚点着其中一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个‘住’字的笔势与结构,与后世通行的刻本有微妙的差异。”
苏念的视线立刻聚焦在他所指之处。
这正是她之前撰写那份补充分析时,曾隐约感到疑虑,却因无法亲见原件而无法确证的一个细节。
一种遇到知音的兴奋感瞬间掠过心头,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了下去:
“《说文解字》中,‘住’与‘驻’常可互通。此处的笔意,似乎更偏向‘停留、暂歇’的动态感,强调心念的流转不住,莫要执着。后世刻本将其固定为‘住’字,意境上……反而显得有些板滞了。”
话一出口,她才惊觉自己似乎有些过于投入,论述得过于急切了。
她下意识地侧过头,想观察他的反应。
却见陆屿深也正看着她。
他那双总是如同深潭静水、难起波澜的眸子里,此刻清晰地映着展柜柔和的灯光,以及她微怔的面容。
更深处,似乎有什么东西被点亮了,一种极淡的、却无法错辨的、名为“兴趣”的光彩。
他嘴角的线条似乎柔和了那么一瞬,声音依旧平稳,却比刚才更低缓了些:
“看来,”他说道,每个字都清晰地落在这片属于他们的安静里,“我这个名额,用得不亏。”
窗外,整个A大正在渐渐苏醒,喧嚣的人声、自行车铃响、课堂的钟声即将汇成白日的交响。
而在这幽深的地下一层,在这被知识与时光包裹的静谧空间中,只有书页被小心翻动的沙沙轻响。
以及两个习惯于沉默的灵魂之间,那初次真正交汇、无声却有力的共鸣。
“我喜欢你。”
嘻嘻,表白了吧?表白了吗?我好像忘了。[裂开]
这是个短片,还有几章就会完结。[亲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