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 第15章 第十五章

全汴京在等我的外卖 第15章 第十五章

作者:探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7:20 来源:文学城

阿虞的吆喝声终于吸引来几个探头探脑的人,其中有一高瘦少年挤到最前头,说道:“沈娘子,我愿意当个杂役,您不给我月钱都成,只要给口饭吃就行了。”

沈芙蕖听声音觉得有些耳熟,抬眼一看,正是前段时间被泼皮欺凌的卖鱼少年,不过,她当时让少年去投靠张记鱼行的张掌柜,怎么,他还没个着落?

“怎么是你?你没去张掌柜那……”沈芙蕖问。

卖鱼少年说:“张掌柜仁厚,收留了我。可是那泼皮隔三差五就来挑事,我怕连累张掌柜,所以……”

阿虞听得云里雾里,急得直跺脚:“你怕连累张掌柜,我们还怕被你连累呢,快走快走。”

沈芙蕖连忙说:“阿虞,你怎么说话呢。你叫什么名字?”

“张澈。”他说道。

“既然是双向选择,你且试试能不能当好这杂役。当然,食肆管饱是自然,该给的月钱,一文都不会少。”沈芙蕖将一方干净帕子递给他。

阿虞轻叹一口气,觉得沈芙蕖很像一个拾破烂的,见着无依无靠的便往铺子里揽,也不嫌麻烦。可转念一想,自己不也是这么被捡回来的吗?

沈芙蕖示意阿虞去灶台边盛面,自己亲手舀了满满一勺红烧羊肉浇头,厚厚地盖在面上,推给张澈:“先垫垫肚子,试工不急这一时。不够的话,还可以再添。”

张澈接过碗来,见到大块羊肉眼睛放光,吃得满嘴是油,阿虞在一旁嫌弃道:“你慢点,吃这么急,我怕你噎死在店里呢,饿死鬼投胎啊。”

“真好吃,真好吃!沈娘子,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面了。”张澈一边狼吞虎咽一边说道。

“阿虞说得对,你别噎着,我去给你打碗汤。”沈芙蕖说。

此时有人摇了摇门口的风铃:“这里还招堂倌吗?我们兄弟俩想试一试!”

阿虞抬头一看,两个穿着靛蓝短打的少年并肩立在门槛处,长得一模一样,原来是对孪生兄弟。

“我是大双,他是小双,我俩原来是在城西打铁铺里当学徒,师傅苛待,把我兄弟俩当驴使,天不亮就逼我们拉风箱,还不给口热饭吃!我俩一气之下,就跑出来了。”大双指着小双介绍道。

阿虞瞧着这对孪生兄弟,“噗嗤”一笑:“你们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若真留下来了,我们怎么分辨你俩呢?”

大双拨开额前碎发,露出一块铜钱大小的疤:“去年打铁时火星子溅的,他就没有。”

这兄弟俩的到来,仿佛打开了什么闸门。不多时,芙蓉盏里便挤满了试工的人。沈芙蕖一视同仁,都请了进来。

一天的忙碌下来,沈芙蕖问阿虞:“你觉得试工的人里,哪些适合当堂倌,哪些适合当杂役呢?”

阿虞想了想试工的表现,说:“双胞胎兄弟脑子灵光,手脚麻利,力气还大,是当堂倌的不错人选。张澈虽然木讷,但胜在干活细致,眼里有活,至于其他人,我觉得也就凑合着用吧。”

沈芙蕖点点头:“倒是和我想到一起去了,那咱们就定这三人。”

大清早,张澈便蹲在井台搓洗抹布,然后大力拧干,一会要送进前厅,又和阿虞一起,将一天所需要的蔬菜肉类洗干净切好。

前厅也忙碌起来,大双正将四张八仙桌摆成好,小双跟在后头,手里的抹布在桌沿擦出圆弧。

这对孪生子虽相貌难辨,干活却自有章法,大双摆筷永远筷尖朝右,小双添茶必定七分满。有回阿虞故意打乱顺序,他们竟凭碗底水渍就能辨出哪位客人用哪只盏。

沈芙蕖将虾仁在冰水里滚过,与鳝丝、嫩笋片、莴苣丁同入热锅。铁锅在她手中颠出个漂亮的弧度,青白相间的食材如珠玉纷落,临起锅时点几滴花雕,酒香裹着热气腾起,在灶台映出一弯朦胧的虹。最后一道浇头也出锅了。

阿虞撸起袖子揉面,手掌压着面团在案板上反复推碾,面团越揉越光滑,然后将它反复摔在案上,弹起又落下,这样揉出来的面才筋道十足。

“沈姐姐,我把面揉好了,你瞧,这面多漂亮!”阿虞喊道。

临近饭点,客人逐渐增多。

沈芙蕖立在柜台后调账,眼角却瞧着这满室生机。大双托着食盘穿梭如鱼,一盘三碗热面纹丝不动,小双正给漕工添第三回汤。

沈芙蕖满意地看着这家小店,此时从店门外走来一个娉婷身影。

“好贵气的女子!”沈芙蕖心想。那女子不过十四五岁,梳着惊鹄髻,髻间只簪一支点翠凤钗,但凤嘴里衔的东珠却有龙眼大。

来人正是陆却的庶妹陆惠善,她早就听闻草市坊的芙蕖小吃从摊子换成了食肆,特意来试试。

“这么大的店,怎么连个雅间也没有?”她身后跟着的丫鬟皱着眉说。

芙蓉盏不设雅间,做的是街坊生意,主打的就是个实在。一碗碗热腾腾的面条,浇头堆得冒尖,价钱却公道。来这儿的多是些脚夫、货郎,图的就是个快当,灶台的火候旺,面条下锅滚三滚就能上桌。

堂里从不讲究那些虚礼。食客们捧着海碗,吸溜面条的声响此起彼伏。几口热汤下肚,话匣子就打开了,东家娶媳妇西家闹分家,说得比茶馆里的说书先生还热闹。赶上饭点,这喧嚷声能掀翻屋顶,倒比外头街市还多了几分鲜活气儿。

张澈机灵,看出此女身份不一般,于是搬来一张屏风,将她与其他人分隔开。那屏风上绘着汴河漕运图,虽非名贵之物,倒也干净雅致。

“这倒是勉强也行。”丫鬟见陆惠善轻轻点头,立刻将自带的甜白釉碗碟摆开,又拿出手绢,将那桌椅都抹了一遍。

大双问道:“这位娘子,我们店里有麻辣面片、葱油拌面,还有蟹粉鳝丝、红烧羊肉、松茸豆腐、金丝素臊子四种浇头。您想吃点什么?”

丫鬟骄矜道:“都来一份吧。”

没过一会,桌上就堆了六七碗面。陆惠善执起银箸,先挑了根金丝素臊子里的面筋。核桃仁烤香碾末,与芝麻酱、酱油、醋调成浓汁与面条拌在一起,面筋也吸饱了酱汁,最是浓郁。她小口咬下,眉尖微微一挑,确实不一般。

“这松茸豆腐倒有些意思。”她又换了碗,舀了勺雪霞羹,豆腐在勺中颤巍巍的,衬着莼菜碧绿的卷边,真如雪里藏翠。

最得她欢心的是那碗蟹粉鳝丝面。这也是沈芙蕖得意之作,黄鳝必取汴河三桥下二斤半活鳝,清水养三日吐净泥沙。河蟹择选重阳后母蟹,拆肉时留完整蟹膏,鳝丝与蟹粉同烩,便可以堆出金谷堆雪之形。

陆惠善执箸的姿势极是讲究,三指虚握银箸尾端,箸尖轻点浇头时,连碗沿都不曾碰响。

虽然每种浇头都很爱吃,可非常克制,每碗坚决不肯超过三筷子。她抿了口雪梨水冲淡嘴中余味,帕子按过唇角也不见半点油光。

“味道甚好。”陆惠善说。话音刚落,丫鬟立刻又说:“劳驾,蟹粉鳝丝面再来一份,装到我们自带的食盒里。”说罢,递上一个精致的鎏金盒子。

等陆惠善离开,阿虞终于憋不住道:“怎么这么浪费呢?每碗就吃了三口,几乎就没动,这和直接倒掉有什么区别?”

张澈说:“这可糟蹋不得!我都拿去喂了鸡。”

怕面坨掉不好吃,陆惠善一路上催着轿夫加快脚步。

陆却今日难得踏进府门,陆夫人喜得连声唤人添茶。细细打量这月余未见的儿子,但见他面色红润,连官袍的腰封都紧了几分,不禁更加高兴。

“快尝尝这醋溜黄鱼,你最爱吃的。”早膳时,陆夫人亲自执箸,转眼间便将碟子堆成小山。

可陆却依然没吃几口便说饱了,又一头扎进书房,到了中午,又借口胃疼没用午膳。

陆惠善在一旁着急,怕陆却的胃病又犯,这才亲自到草市坊买面,就为了让他吃口热乎的。

推开书房门时,却不见陆却如平常般翻阅卷宗,只是手握着一支缠枝莲纹银簪出神。

陆惠善瞧了,这簪子花纹普通,样式老旧,街上随便拉一个姑娘过来,戴的簪子也比这个强些。

“哥,这是什么新的物证吗?”陆惠善走过去,把刚买的面端了过来。

陆却将那支银簪收起来,不自然道:“不是物证。”

“那难道是府上哪个小丫鬟丢的,被哥捡到了?”陆惠善笑笑:“哥尝一下这个面条,保管让你忘不掉这味。”

陆却说:“确实是旁人丢的。”

陆惠善来了兴致:“在哪里捡到的?这银簪款式很旧了,不是汴京城里时兴的样子,也许是个年纪很大的人,也许,这簪子是个念想,所以一直带在身边。”

“在……膳房捡到的。”陆却回答。

陆惠善一想到这簪子的主人可能是个膀大腰圆的厨娘,顿时没了兴趣,只是一味将面推到陆却面前。

陆却一向不肯拂妹妹好意,所以就着碗吃了几口,忽然觉得这味道……有些似曾相识。

见陆却发愣,陆惠善推他道:“怎么了哥,不好吃吗?我特意到草市坊买的,芙蓉盏生意很火爆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