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囚云阙 > 第38章 第 38 章

囚云阙 第38章 第 38 章

作者:晏晏轻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9 09:40:27 来源:文学城

三夫人的芙蕖院坐落于唐府西隅一角。

虽地处偏远,却匠心独运地引活水入园,耗费巨资凿成一片人工湖,取依山傍水之意。

院内景致雕琢精细,一草一木,步步是景,皆透露出唐家一脉相承的奢靡。

时逢初夏,湖畔的荷花已结满花苞,清风拂过,在荷叶间摇曳生姿,亭亭净植。

唐九霄独自穿过曲折的水上回廊。

湖心筑有一水榭,他的父亲与母亲,此刻正于亭中赏景。

湖光山色虽好,大概此时此刻,也只有父亲尚有闲情观赏。

唐九霄漠然想着,抬手掀开竹帘,步入敞开的亭中,敛袖一礼:“儿子见过父亲,母亲。”

闻得动静,最先有所反应的,并非端坐椅中的男人,而是被他亲密揽在怀中的女子。

她有一头流金似的卷曲长发,眼眸是如宝石般的湛蓝。五官深邃明艳,是极具侵略性的美,几乎令人不敢直视。

唐九霄很清楚,自己这副容貌,十之七八承袭自母亲。

若非凭着这张与母亲极为相似的脸,先前在龙泉山庄,他违背父亲意图,擅自将筹码押注于大皇子时,便早已死无葬身之地。

那女子望着他发愣半晌,眼神懵懂,忽然指着唐九霄嘿嘿笑了两声,口齿不清地吐出几个字:“你……像……像我……”

她话音拗口,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得艰难。

唐九霄低下头,掩去面上转瞬即逝的异色。

有那么一刹那,他为自己拥有这样的母亲感到羞耻。

“来了。”

唐无痕略直起身,淡声应了句,随即极富耐心地低头对怀中的女子温言解释:“阿雅拉,这是你的孩子。”

“……孩子。”

名为阿雅拉的美丽女子似懂非懂,歪着头晃了晃,含糊地摇头:“没有……不是……”

自己的母亲,甚至全然忘却曾生育过他这个孩子。

唐九霄只觉荒唐得可笑,可当他真切地看着眼前这对状似亲密无间的男女,面对这幕近乎荒谬的伉俪情深,嘴角却沉重得牵不出一丝弧度。

“父亲先前交代的事,儿子已办妥了。”

他一刻也不愿在此地多留,索性开门见山,禀报起前番前往滇州的差事:“您要的东西,昨日已命人送至您院中。”

“不错。”

唐无痕稍稍正色,语气却依旧平淡:“欲令其亡,先令其狂。你大哥和他母亲在盛京城正风头无两,待你将蜀州的事务料理妥当,正好去帮他们添一把火。”

话里说的是相助,语调里却尽是冰冷的讥讽。

唐九霄对此置若罔闻,只回道:“营州那边,儿子尚有些首尾需得亲自处置。父亲若需人手襄助,不妨遣唐二白前去,我看他近日人在蜀州,倒是闲闷得很。”

“营州?”

唐无痕闻言,神情了然,毫不留情地戳破他的心思:“当真觉得为父看不出你的打算?营州与辽州相距不过数百里,所谓办事是假,惦念那女子才是真。”

“依我看,不如让你二哥去营州,你去盛京才对。”

“父亲多虑了。儿子对她恨之入骨尚且不及,何来惦念。”

唐九霄静默一瞬,再开口时,声线冷澈如冰。

唐无痕嗤地笑了声:“是么?那为父倒是不明白了,你费尽周折截那些秦州的家书,又是为何?”

“既要报复一人,自然该将其底细摸清,方能攻其软肋。”

唐九霄神色未变,语气平静无波:“何况,若真让她寻得时机回四时谷,届时再想出手,只怕要平添许多周折。”

“回……回。”

原本安静偎在唐无痕怀中的阿雅拉,像是被这个字眼刺中了某根神经,突然不安地扭动起来,口中反复念叨着:“要回,要回去!”

“累了?我们回去歇息。”

唐无痕立即收紧了环抱的手臂,低头温声安抚怀中的妻子,随即抬眼看向唐九霄,眼神已带上几分不耐,径自终止了这场无谓之争。

“年前便得线报,北境夷部近来颇不安分,眼下恐将按捺不住。”

“你就不必前去涉险了,此事交由唐二白处置。”

言罢,他俯身将阿雅拉打横抱起,径直越过伫立原地的儿子,头也不回地踏出了水榭。

转瞬间,偌大的湖心亭只余唐九霄一人。

残阳斜照,将他身影拉得细长。

他在原地伫立良久。

直至余晖在水面铺开一道道破碎的金光,而那对相拥离去的身影,早已消失在曲折回廊尽头。

昌平一十七年,八月。

北地大旱,赤地千里。

饥民如潮,流寇四起,更兼夷人铁骑乘虚南下,边关烽火连天。

辽州城内人心惶惶。米价一日三涨,各大粮铺早已被恐慌的百姓抢购一空。

流言如野火般在街头巷尾蔓延,皆言夷人的马蹄不日便将踏破城门。

胡府书房内,烛火摇曳。

沈卿云端坐案前,按着一卷摊开的账册,正听着管事略带些颤音的汇报。

“开胡家私仓,在四处城门设棚施粥,先稳民心动荡。”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镇定:“平辽军那边,可有新的战报传来?”

“尚无音讯。”

管事忧心忡忡地摇头:“虽说府上去岁早有预备,屯了不少粮草物资,但战事若久拖不决……”

“周边州府呢?”

沈卿云打断他,眸光锐利:“边境战事已起多日,为何至今不见支援?”

管事闻言,脸上顿时浮现愤懑之色:“姑娘有所不知……唉!”

“辽州城有咱们压着,粮价尚且可控。但几百里外的营州,城里的粮食已经翻了足足十倍!官府非但不加管制,反而暗中纵容,这其中的好处,早就流进了他们的腰包!”

沈卿云翻阅账目的手随之一顿。

烽火连天,民生凋敝,于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宦而言,竟成了一场中饱私囊的盛宴。

他们非但不惧战乱,反而盼着这火烧得更旺些。

“既无粮草,也不派兵支援。”

沈卿云冷笑了声:“怎么,莫非真要等到城破人亡,抱着那些金银一同殉葬不成?”

数月独当一面的历练,叫她言辞愈发犀利,连带着眉宇间也褪去了从前的温软,添了几分凌厉。

沈卿云愈想愈是气愤,把账簿往案上重重一搁,沉声追问:“营州现在是谁在主事?我们派去营州购粮的商队呢?我记得那是年前早就定下的单子,难道如今他们竟要翻脸不认账?”

“利字当头,哪还顾什么情面信用。”

管事叹息道:“营州如今乱象丛生,官仓紧闭,市面上的粮食都被几家大商号联手垄断,这才敢如此坐地起价。听说背后主事的,是位从蜀州来的公子,月前便已抵达营州。此人来历不凡,手腕通天,如今官商两界,都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蜀州。

沈卿云眼皮一跳,胸臆中怒气更盛:“那公子可是姓唐?”

“不错。”

那管事察觉她语气里有异:“姑娘莫非认得此人?”

沈卿云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深深吸了口气,将话题转向正事:“商队现在到哪里了?”

“还在营州僵持着,对方既不交粮,也不肯赔偿。”

沈卿云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案面,情绪渐稳:“传信过去,两件事,第一,查清那位唐公子的名讳。第二,盯紧营州各处城门,每日记录粮车进出数量,时辰和去向,我要知道这些粮食的来龙去脉。”

管事忙垂首领命,悄步退下。

夜色已深,子时的更声在寂静中敲过两响。

沈卿云盯着账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指尖用力按着抽痛的额角,却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唐家人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在营州,时机巧合得令人心惊。

如今盛京城局势波谲云诡,崔家风头正劲,唐家既已彻底倒向三皇子,其一举一动,必然与夺嫡之争紧密相连。

千里迢迢奔赴营州操控粮价?蜀州本就富甲一方,如此大费周章,所图谋的,绝不可能只是这点蝇头小利。

门扉轻响,沈卿云应声抬头,见是青篱端着汤盅走了进来。

“怎么还没歇息?”

她吐出一口浊气,勉强松了松紧绷的心神:“说了多少回了,不必特意顾着我。”

“姑娘说得轻巧,哪回我不来催,您不是直接在书房熬到天亮的?”

青篱将盅轻轻搁在案上,揭开盖子,里头是熬得米粒开花的白粥,缀着两枚殷红的枣子,米香混着枣甜扑面而来。

她边盛粥边轻声道:“本想寻些燕窝的……可眼下这光景,好东西也不多了,得紧着点用。”

“这已是极好不过的了。”

沈卿云却没再如往常般搁置不用,而是极为珍惜地捧起了那只碗。

她望着碗中黏稠的米粥,叹道:“白日我去铺子时,特意绕到城门口看了一眼……那些灾民,个个面黄肌瘦,躺在城墙根一动不动,我实在不忍,差人快去寻些吃的来。”

“谁知人心惶惶,铺子里的陈米都被一扫而空,一时拿不出像样的粮食。底下人没法子,找来几麻袋榨过油的豆饼。”

沈卿云指尖抚过碗沿,声音里带着压抑的不忍:“那是喂牲口的豆饼,又硬又糙,没有半点油盐滋味……可他们,竟都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还跪在马车边,不住地向我磕头道谢。”

“姑娘怕是没听说,这些从北边逃难来的人,进辽州城之前,莫说是豆饼,就连草根树皮,甚至泥土都能挖来充饥。”

青篱叹了口气:“您今日做的,已是功德一件,至少让他们吃上了一顿饱饭。”

本该湿润的米汤,在喉头滚了几道,如砂砾般滞涩难咽。

“我于心不忍,不是因为豆饼。”

沉默片刻,沈卿云搁下瓷碗,摇了摇头:“是即便咱们现在开仓放粮,也只能缓解一时,终究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

“我始终想不明白一件事,同样是人,为何有人能高坐明堂,坐地起价为富不仁,而有人却要在饿死的边缘挣扎?难道真是命数使然?只因为前者生来富贵,后者便活该被前者践踏,任人宰割?”

她抬眼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不禁自嘲道:“过去的我实在天真可笑,凭医术救回几条性命,便发自内心地以为自己真的是在拯救苍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