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玉劫:浮生如梦 > 第4章 昀归来兮

青玉劫:浮生如梦 第4章 昀归来兮

作者:满脸麻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20:28:45 来源:文学城

皖南深山,晨雾缭绕,鸟鸣清越。

李承昀是在一阵清雅的檀香和温暖的阳光中醒来的。他睁开眼,有瞬间的茫然,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简陋却洁净的竹榻上,身上盖着柔软的素色薄被。环顾四周,是昨夜见过的茅屋陈设,一桌一椅,墙上挂着那幅“放下”的字。

记忆如同潮水般缓缓回溯——他因诡异的梦魇和那枚青花玉佩来到此地,寻求一位名为慧寂的法师帮助,然后……然后他似乎经历了一场漫长而痛苦的梦境,具体内容却模糊不清,只残留一种心悸后的疲惫与……奇异的平静。

对,平静。那种萦绕在他心头数月,如同附骨之疽的悲伤和焦虑,竟然消散了大半。虽然精神仍有些倦怠,但那种被无形之物扼住喉咙的感觉消失了。

他坐起身,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那枚以丝绸包裹的青花玉佩,正安稳地贴放在内衣口袋里,触手温润,不再有之前那种引动心绪的诡异波动。

“施主醒了。”清冷平静的声音自门口响起。

李承昀抬头,见慧寂法师端着一碗清粥和一碟素菜走了进来。晨光中的僧人,依旧是一身灰布僧袍,面容清俊,眼神深邃如古井,但李承昀似乎隐约觉得,这双眼睛比昨日初见时,多了些难以言喻的东西,一种深藏的、克制的……温柔?

“大师。”李承昀连忙起身,恭敬行礼,“昨夜……多谢大师相助。”他虽然记不清具体过程,但确信是这位慧寂法师化解了他的困扰。

“施主不必多礼。”慧寂将粥菜放在桌上,语气平和,“困扰施主的梦魇,根源已暂时封印。日后当可安眠。”

“封印?”李承昀捕捉到这个不寻常的词。

慧寂垂眸,避开他探究的目光,淡然道:“世间执念,皆由心起。贫僧以佛法暂时安抚了那依附于玉佩上的残念,使其不再侵扰施主心神。但因果未消,施主与这玉佩的牵连,并未彻底断绝。”

李承昀似懂非懂,但能摆脱夜夜惊梦,已是万幸。他感激道:“无论如何,承昀感激不尽。大师若有任何需求,李家在上海滩尚有些许能力……”

“贫僧方外之人,无需这些。”慧寂打断他,声音依旧平淡,“施主用完斋饭,便请回吧。尘世纷扰,自有施主该行的路。”

他的话语带着明显的送客之意,李承昀虽有心再多问些关于玉佩的来历,但见对方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强求。他默默坐下,开始用饭。简单的清粥小菜,却带着山间特有的清甜,让他因长途跋涉和昨日梦境而亏空的身体,感到一阵舒适的暖意。

用罢早饭,李承昀再次郑重向慧寂道谢,并将一张名帖放在桌上:“大师日后若有用得着承昀的地方,可凭此帖到上海李氏商行寻我。”

慧寂看了一眼名帖,未置可否,只是微微颔首。

李承昀收拾好行装,最后看了一眼那枚被他重新收好的玉佩,心中虽仍有谜团,但更多的是一种卸下重负的轻松。他转身,走出了这座隐藏在深山竹林中的院落。

在他身后,慧寂(张云深)静静地站在廊下,目光追随着那个渐行渐远的、与记忆中挚爱容颜重叠又截然不同的背影,直到那身影彻底消失在竹林小径的尽头。

他抬起手,轻轻抚过廊下那第九十九盏新点燃的烛灯,烛火温暖,映照着他眼中复杂难言的情绪。

“这一世,换我等你。”他低声重复着昨夜的决定,眼神逐渐变得坚定。

是时候了却尘缘,再入红尘了。

……

李承昀回到上海的李公馆,已是数日之后。

他的归来,让担心许久的母亲松了口气。李敬尧虽然对他此行“考察”的具体成果过问不多,但见他气色似乎比离开前好了不少,眉宇间那股郁结之气也散去了,便也只淡淡叮嘱了几句“既回来了,就收收心,商行里积压了不少事务”。

生活似乎重新回到了原有的轨道。李承昀重新投入到繁忙的商务中,阅读报表,主持会议,会见客户。他惊讶地发现,那些困扰他许久的、关于梅树、白雪和月白袄子的碎片幻象,果然不再出现。夜晚,他能够安然入睡,虽然偶尔还会做一些寻常的梦,但再无那种惊醒后泪湿枕巾的极致悲恸。

那枚青花玉佩,被他依旧妥善收藏在床头暗格中。偶尔取出摩挲,只觉得玉质温润,纹路雅致,像一件寻常的古董,再无任何异样。他有时会想起皖南深山的那位慧寂法师,想起他那双似乎蕴藏着无数故事的眼睛,以及那句“因果未消”。但上海的繁华与忙碌,很快便将这点思绪冲淡。

他开始接受父亲安排的、与一些世家千金的“偶然”会面,虽然大多兴致缺缺,但至少不再像以前那样本能地抗拒。李敬尧对此表示满意,认为儿子终于“懂事”了。

然而,只有李承昀自己知道,有些东西,在内心深处,已经悄然改变。他偶尔会在听到某段悠扬的戏曲时微微失神,会在看到画作上的缠枝莲图案时心生亲切,甚至……他开始对身边那些对他示好的名媛闺秀,感到一种莫名的疏离,并非她们不好,只是似乎……缺了点什么。

一个月后的一天下午,李承昀正在商行办公室处理文件,秘书通报,有一位先生来访,自称是他在皖南结识的朋友,姓张。

皖南?朋友?李承昀微微蹙眉,他在皖南除了那位慧寂法师,并未结识他人。难道是……

“快请。”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一个身着浅灰色中山装,身姿挺拔的男子走了进来。他约莫三十岁上下,面容清俊,肤色白皙,鼻梁高挺,唇形优美,一双眼睛尤其引人注目,深邃如同寒潭,却又在看向他时,漾开一丝温和的笑意。

李承昀瞬间愣住了。

这张脸,他绝不会认错——正是皖南深山中的慧寂法师!

只是,此刻的他,褪去了那身灰扑扑的僧袍,换上了合体的现代服饰,头发也长出了短短的一层,虽然依旧带着出尘的气质,但整个人看起来,更像一位受过良好教育、温文尔雅的学者或艺术家,与之前那个古井无波的僧人判若两人。

“慧寂……法师?”李承昀几乎是难以置信地站起身。

男子走到他办公桌前,微微一笑,笑容冲淡了他眉眼间的清冷,显得亲切了许多:“李公子,许久不见。贫僧……不,我已还俗,不再用法号。我本姓张,张云深。”

他的声音依旧清朗,却比在山中时多了几分人间烟火的温度。

“张……云深……”李承昀下意识地重复着这个名字,心头莫名地悸动了一下,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他心底最深处的弦。这个名字,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

“是,张云深。”他肯定道,目光坦然地看着李承昀,“此次冒昧来访,是有一事相求。”

“张先生请讲。”李承昀迅速收敛心神,请他坐下,并让秘书奉茶。无论对方是因何还俗,毕竟是对自己有恩之人,他态度十分客气。

张云深端起茶杯,修长的手指骨节分明,姿态优雅,他轻轻啜了一口,然后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向李承昀:“我既已还俗,便需在这红尘中寻一立身之所。听闻李氏商行业务广泛,不知可否赏脸,允我在商行内谋一差事?我对古玩玉器、字画鉴赏略通一二,或许能有些用处。”

他的请求出乎李承昀的意料。一个刚刚还俗的僧人,竟然想到他的商行来工作?

“张先生……”李承昀有些迟疑,“商行事务繁杂,与清修之地大不相同。而且,以先生之能,屈就于商行,是否……”

“李公子是觉得我无法胜任?”张云深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了然和自信,“或是担心我另有所图?”

李承昀被他说中心事,略有尴尬,连忙道:“张先生误会了。先生于我有恩,我自是感激不尽。只是……”

“李公子不必为难。”张云深语气温和却坚定,“我并非要什么高位,只求一个能安身立命、学以致用的机会。或许,可以从顾问做起?商行想必也有涉及古玩交易的业务吧?”

李氏商行确实偶尔会涉及一些古董生意,多是作为人情往来或资产配置,并未设立专门的部门,通常是由几位老朝奉把关。李承昀看着张云深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想到他那神秘莫测的能力,以及自己对他那份莫名的熟悉感和信任感,一个念头忽然冒了出来:将他留在身边,或许……并非坏事?至少,关于那枚玉佩,若再有异动,也有个可以询问的人。

思忖片刻,李承昀点了点头:“既然张先生不嫌弃,那便委屈先生,先担任商行的特别顾问,主要负责与古玩、艺术品相关的业务评估,薪金待遇我会按市场标准支付。”

张云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和喜悦,他站起身,郑重地向李承昀行了一礼:“如此,便多谢李公子,不,多谢少东家。”

“张先生客气了,叫我承昀即可。”李承昀也站起身,伸出手。

张云深看着伸到面前的手,微微一顿,随即伸手与之相握。

他的手温暖而干燥,带着一种稳定的力量感。两手交握的瞬间,李承昀的心头再次掠过那种奇异的熟悉与悸动,仿佛这个场景,在遥远的过去,曾经发生过无数次。

他不动声色地抽回手,压下心中的异样,笑道:“那张先生何时方便入职?”

“随时都可以。”张云深的目光始终温和地落在他身上。

“好,那我让秘书帮你安排办公室和相关事宜。”

就这样,还俗的张云深,以一种出乎意料又顺理成章的方式,进入了李承昀的生活和工作圈层。

起初,商行里的一些老人对这位空降的、背景成谜的“张顾问”颇有些微词,尤其是他过于年轻俊美的外貌和那身与众不同的沉静气质,显得与商界的氛围格格不入。但很快,张云深便用他渊博的学识和精准的眼光,让众人刮目相看。

一次,商行收到一批抵押的古董,其中一件号称是宋代官窑的瓷瓶,几位老朝奉都打了眼,认为是真品,准备高价收下。张云深只是上手摸了摸,看了看釉色和底足,便淡然指出几处破绽,断定是清末仿品,价值不足真品十分之一。后来经过多方验证,果然如此,为商行避免了一大笔损失。

还有一次,他在一个不起眼的旧货摊上,花极低的价格淘到一方田黄石印章,经他鉴定,竟是明代一位著名篆刻家的真品,价值翻了几百倍。

不仅如此,他在处理一些复杂的商务谈判时,也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冷静和智慧,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关键,提出双赢的解决方案。他虽言辞不多,但句句在理,让人信服。

李承昀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对张云深的好奇与欣赏与日俱增。这位曾经的法师,仿佛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总能带给他惊喜。他开始越来越多地倚重张云深,不仅是在古玩方面,在一些重要的商业决策上,也会征求他的意见。

而张云深,始终恪守着顾问的本分,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他细心周到地协助李承昀处理各项事务,却从不逾矩。他就像一道沉默而可靠的影子,悄然融入李承昀的世界,细心观察着他的喜好,在他疲惫时递上一杯恰到好处的热茶,在他遇到难题时提供独到的见解,在他被各方势力纠缠时,巧妙地为他挡去不必要的应酬。

李承昀发现,有张云深在身边,他似乎能更专注地思考,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而且,不知从何时起,他习惯了在做出决定前,问一句:“云深,你怎么看?”也习惯了在加班至深夜时,抬头能看到隔壁办公室那盏为他亮着的灯,以及灯下那个沉静阅览文件的身影。

这种陪伴,无声无息,却润物细无声般地渗透了他的生活。

这一日,李承昀因为一单与洋行的大生意,连续忙碌了数日,终于在所有细节落定后,感到了深深的疲惫。晚饭时也没什么胃口,只草草吃了几口,便回到办公室,靠在沙发上闭目养神。

不知不觉,竟睡了过去。

朦胧中,他似乎又闻到了那清冷的、带着一丝梅香的檀香气息,仿佛回到了皖南的茅屋。然后,他感觉到有人轻轻为他盖上了毯子,动作轻柔得如同呵护一件稀世珍宝。那人的指尖,似乎无意间拂过他的额发,带着一种熟悉的、令他安心的温度。

他迷迷糊糊地想睁开眼,却困得厉害,只含糊地呓语了一声:“云深……”

守在沙发边的张云深,听到这声无意识的低唤,身体猛地一僵,深邃的眼中瞬间翻涌起滔天的巨浪,有震惊,有狂喜,有难以置信,还有那压抑了太久太久的、几乎要决堤而出的深情。

他缓缓蹲下身,近乎贪婪地凝视着李承昀熟睡的容颜,灯光在他柔和的脸上投下长长的睫毛阴影。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几乎控制不住地想要去触碰,去确认。

但最终,他只是紧紧攥住了自己的手,将所有的情绪死死压回心底。

现在,还不行。

他不能吓到他。

这一世,他必须以全新的身份,一步一步,重新走进他的心里。

他就那样静静地蹲在沙发边,如同最忠诚的守护者,直到李承昀的呼吸重新变得深沉平稳,才悄然起身,熄灭了大部分灯,只留下一盏昏暗的壁灯,然后轻轻退出了办公室,带上了门。

门外,月光如水。张云深靠在冰冷的墙壁上,仰起头,深深吸了一口气。胸腔里,那颗沉寂了十二年的心,正为了办公室里那个人,而剧烈地、鲜活地跳动着。

他知道,这条路很长,很难。

但他甘之如饴。

(第四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