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青玉劫:浮生如梦 > 第3章 入梦前尘

青玉劫:浮生如梦 第3章 入梦前尘

作者:满脸麻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0 20:28:45 来源:文学城

油灯如豆,在简陋的茅屋中投下摇曳的光影。桌上的那枚青花玉佩,在昏黄光线下仿佛活了过来,青底上的白色缠枝莲纹路,如同在水中缓缓舒展。

慧寂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玉佩上,那平静无波的面容下,是翻江倒海般的内心。十二年清修,九十八盏烛火,原以为早已将前尘洗涤干净,却不曾想,这一世,她竟会以这样的方式,带着这枚刻骨铭心的信物,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不,如今已是“他”。

眼前的青年,眉宇间依稀有着李清韵当年的清秀轮廓,却更多了男子的英挺与锐气。那双眼睛里,不再是记忆中温婉如水的眸光,而是充满了属于李承昀这个身份的困惑、疲惫,以及一丝不肯屈服的执拗。

“自得了这枚玉佩,”李承昀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便夜夜做同一个梦……”

他细细描述起来:那皑皑的白雪,那株在冰雪中怒放、红得刺目的梅树,那个穿着月白袄子、背影哀婉的女子,那支萦绕不去的凄清曲调,还有那每次即将看清面容时便戛然而止的惊醒,以及醒来后枕上冰凉的泪痕。

“……大师,”李承昀讲完,恳切地望向慧寂,眼中是深深的无奈与求助,“我并非迷信之人,可此梦太过真实,长久下去,我……我恐怕难以支撑。沈老先生说您能解梦断缘,还望大师慈悲,为我指点迷津。”

慧寂缓缓抬起眼,目光复杂地落在李承昀脸上。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僧袍下轻轻摩挲着,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连夜雕刻这枚玉佩时,玉石留下的微凉触感。

“这玉,”慧寂的声音比刚才更加低沉沙哑了几分,“有一段因果。”

“因果?”李承昀追问,“什么因果?与我有关?”

慧寂不答,反而问道:“施主可愿……入梦?”

“入梦?”李承铉一怔。

“不错。贫僧可助施主进入梦境深处,非是旁观,而是亲身经历,看清梦中人的面目,明了前因后果。”慧寂的语调平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唯有直面根源,方能化解执念。”

李承昀的心猛地一跳。亲身经历?那会是怎样的感受?他既渴望知道真相,又对那梦境中磅礴的悲伤心存畏惧。

慧寂凝视着他挣扎的神色,缓缓道:“只是——施主需知,有些因果,知道了,未必是福。过往如刀,剖开来看,或许是鲜血淋漓。你确定要知晓吗?”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在给予李承昀最后一次选择的机会。是继续被蒙在鼓里的梦魇折磨,还是勇敢踏入可能更加痛苦的真相?

李承昀脑海中闪过董事会上的失误、父亲不满的眼神、无数个从泪水中惊醒的夜晚,以及那枚玉佩带来的、无法言说的牵引力。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

“请大师助我。”他毫不犹豫,“无论真相如何,我愿一力承担。浑浑噩噩,不如明明白白。”

慧寂凝视他良久,那目光里似乎掺杂了太多李承昀看不懂的情绪——有怜惜,有愧疚,有一丝释然,还有……一种深埋的、与他僧侣身份格格不入的温柔?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叹。

“也罢,既是缘,躲不过。”

他起身,将油灯的灯芯拨亮一些,又从墙边一个古朴的木柜中取出一支细长的线香,在灯上点燃。一股清冷恬淡的檀香味弥漫开来,并不浓郁,却有种奇异的宁神效果,让李承昀焦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请施主闭目凝神,手持此玉,心中默念那梦中景象,摒弃杂念。”慧寂指引道。

李承昀依言照做,将微温的玉佩紧紧握在手心,闭上双眼。线香的烟雾袅袅盘旋,笼罩着他。渐渐地,他感到自己的意识开始模糊,身体变得轻盈,仿佛置身于一片温暖的云雾之中,不断下沉、下沉……

恍惚间,他听见慧寂低沉而清晰的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边,又似响在耳畔:

“接下来,无论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都莫要惊慌,莫要抗拒。那都是……过往烟云,伤不得你今世分毫……”

声音渐渐远去,他的意识彻底沉入了一片无边无际的黑暗。

……

确认李承昀已完全入定,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慧寂才缓缓站起身。他走到李承昀面前,低头凝视着这张与前世的李清韵有着七分相似,却属于男子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

十二年的枯坐,十二年的超度,他原以为早已勘破红尘,放下了张云深的爱恨痴缠。可当这枚玉佩再次出现,当“夙缘”二字从眼前这人口中吐出时,他才明白,有些刻骨铭心,即使用佛经包裹,深埋心底,也从未真正消散。

他轻轻伸出手,指尖微颤,想要触碰一下李承昀的额头,如同前世无数次轻抚李清韵的发丝那般。但在即将触到的瞬间,他猛地收回了手,如同被火焰烫到。

不,他是慧寂,是出家人。而眼前之人,是李承昀,是男子,是有着全新人生的独立个体。

他盘膝在李承昀对面的蒲团上坐下,双手结印,闭上双眼。他不需要线香,不需要仪式,只需心念一动,便能循着那玉佩与李承昀意识之间的连接,进入那片由执念构筑的梦境空间。他要去护持他,避免他在过于强烈的前世记忆中迷失。

更重要的是,他要去亲眼确认,那段他愧疚了半生、痛苦了半生的往事。

意识沉沦,时光倒流。

慧寂(或者说,此刻他更接近那个叫张云深的玉器铺少东家)感到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眼前不再是茅屋的昏暗,而是光绪二十六年冬天,北京城灰暗压抑的天空。

(以下为李承昀/张云深共享的梦境视角)

李承昀发现自己站在一条熟悉的街道上,是梦境里出现过的那座府邸的后街。四周是惶惶不安的人群,马蹄声、哭喊声、零星的枪响从远处传来,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恐惧的味道。他低头,发现自己穿着一件半旧的藏青色棉袍,手指上还沾着些许玉石的粉末。

他是张云深。

一种强烈的、不属于他的焦虑和担忧充斥着他的胸膛。他顾不上周围的混乱,快步奔向街角那座熟悉的府邸——翰林编修李鹤年的家。

后门虚掩着,他闪身进去,府内一片狼藉,下人几乎跑光了。他熟门熟路地穿过庭院,来到后花园。

然后,他看到了她。

梅树下,那个夜夜在他梦中背对着他的女子,此刻正面对着他。

她穿着月白色的袄子,领口袖边绣着淡蓝色的缠枝莲,和他手中玉佩上的图案一模一样。乌黑的发髻有些松散,脸上带着泪痕,却有一种决绝的美丽。正是他曾在梦中拼命想看清的脸——清丽、温婉,此刻写满了惊恐与不舍。

她是李清韵。

“云深哥哥!”看到他,李清韵如同看到救星,扑了过来,紧紧抓住他的衣袖,声音带着哭腔,“城里乱了,爹爹说洋人就要打进来了,我们……我们马上就要南下避祸了。”

李承昀(张云深)的心像被一只大手攥紧,他反手握住她冰凉的手:“我知道,我知道。别怕。”

“跟我一起走!”她仰起脸,泪眼婆娑,“现在就走!我们一起南下!”

张云深(李承铉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摇了摇头,声音沙哑:“清韵,我不能。铺子里还有一批珍贵的玉料,爹娘年纪大了,我不能丢下他们先走。你……你跟李伯伯先走,等局势稍定,我一定南下寻你!一定!”

“若是……若是寻不到呢?”她的眼泪滚落下来,滴在他的手背上,灼烫。

他心如刀绞,猛地从怀中掏出那枚尚带体温的青花玉佩,塞到她手里:“你看,这是我连夜为你雕的,本想成婚时送你。缠枝莲,寓意连绵不绝,永不分离。你带着它,就像我陪在你身边一样。”

他握住她的手,一字一句,斩钉截铁,如同誓言:“天地为证,日月为鉴,张云深此生,非李清韵不娶!若寻不到你,便终身不娶!”

李清韵看着手中温润的玉佩,又抬头看着他坚定的眼神,猛地扑进他怀里,紧紧抱住他,仿佛要将自己融入他的骨血。

“好,我等你。”她的声音闷在他怀里,带着无尽的信任与眷恋,“你若不来,我便终身不嫁。”

雪花,开始一片片飘落,落在他们的肩头,发上,如同瞬间白首。

……

场景骤然切换。

混乱的码头,拥挤的人群。李承昀(张云深)拼命挤向前,却只看到李家登上的那艘客船缓缓离岸。他看到了李清韵站在船尾,穿着那件月白袄子,正拼命向他挥手,嘴唇翕动,似乎在喊着什么。风雪太大,他听不清,但他知道,她在说:“等我!”

他也在心中呐喊:“等我!”

……

场景再次切换。

三个月后,残破的江边小庙。老和尚摇着头,将一只被水浸泡得变了形的香囊递给他,那上面依稀可见精致的绣工。“施主节哀,那日从江中打捞上来的尸首……都葬在后山了。”

李承昀(张云深)只觉得天旋地转,整个世界在他面前崩塌。他踉跄着跑到后山那片孤寂的乱坟岗,对着那座连名字都没有的新坟,跪了下去。巨大的悲恸如同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失声痛哭,拳头狠狠砸在冰冷的土地上,直到血肉模糊。

“清韵……我来晚了……我来晚了啊!”

那种撕心裂肺的绝望、那种深入骨髓的悔恨,通过梦境的连接,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了作为体验者的李承昀。他感同身受,几乎无法呼吸。

……

梦境之外,慧寂的僧袍已被冷汗浸湿。他感受着李承昀意识中传来的剧烈波动,知道他已经经历了最痛苦的部分。但他知道,这还不是全部。当年,他是在很久以后,才得知了另一个更残酷的真相。

他引导着梦境,向着更深层、更隐秘的记忆角落探去。

……

梦境画面变得模糊、扭曲。几年后,已成为游方僧人的慧寂(张云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遇到了当年李家的一名侥幸未随船南下、而是留在京城亲戚家的老仆。

老仆老泪纵横:“小姐……小姐她根本没上那艘船啊!临行前夜,她不知为何,突然改了主意,说是不放心云深少爷,要留在京城等他……结果,结果就遇上了乱兵……为了不受辱,她……她投了井!就在李家老宅后院那口井里!听说……听说她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枚玉佩……”

“轰——!”

如同九天惊雷在脑海中炸开!

梦境中的李承昀(张云深),以及梦境引导者慧寂,同时感受到了那种极致的、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冲击与崩溃!

她没死在南下的路上!她一直在等他!她是因为等他,才遭遇了不幸!至死,都攥着他送的玉佩!

原来,他这些年的悲痛、自责、出家,都建立在一個错误的真相之上!他甚至连她真正的葬身之地都不知道!他从未真正祭奠过她!

这种被命运戏弄的荒诞感,这种迟来的、更加深重的愧疚与绝望,比当初得知“死讯”时,还要强烈百倍、千倍!

“啊——!!!”

梦境中,张云深(李承昀)发出了一声凄厉得不似人声的哀嚎,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整个世界在他眼前彻底陷入黑暗。

……

茅屋内,盘坐的李承昀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额头上青筋暴起,冷汗如雨下,嘴角甚至渗出了一丝血迹。他手中的玉佩,发出微弱却急促的嗡鸣。

慧寂猛地睁开双眼,眼中充满了痛苦与了然的悲悯。

他知道了。他终于亲身体验到了,当年张云深在得知最终真相时,那种毁天灭地的悔恨与绝望。

他看着眼前痛苦蜷缩的李承昀,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佛前一夜白发的自己。

前世他负了她,让她孤零零含恨而终。今生,难道还要让承载着她灵魂转世的李承昀,再次背负这沉重的、本不属于他的记忆和痛苦吗?

不。

慧寂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甚至带着一种决绝的温柔。

他双手合十,口中开始诵念一段玄奥的经文。那不是超度,而是封印。经文化作点点柔和的金光,如同温暖的雨露,缓缓渗入李承昀的眉心。

李承昀剧烈颤抖的身体渐渐平复下来,紧蹙的眉头缓缓舒展,脸上痛苦的表情被一种恬静的安详所取代。那枚嗡鸣的玉佩,也重新恢复了平静。

慧寂看着他安详的睡颜,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背负上了新的东西。他伸出手,用僧袍的袖子,极其轻柔地拭去李承昀嘴角的血迹,动作小心翼翼,充满了珍视。

“清韵……”他低声呢喃,用的是那个尘封已久的名字,声音轻得如同叹息,“不,承昀……”。

“这一世,换我等你。”

他起身,走到廊下,取出一盏新的烛灯,郑重地将其点亮,悬挂在第九十八盏灯之旁。

第九十九盏烛火,在深山的夜风中,轻轻摇曳,稳定而温暖地亮起。

烛光亮起的刹那,一滴清澈的泪,终于挣脱了束缚,悄然滑过慧寂平静却难掩哀伤的面容,精准地滴落在那枚青花玉佩上,溅起一朵微不可见的水花,很快便浸润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

窗外,月色正明,清辉如水。竹影摇曳,沙沙作响,仿佛千百年来,从未变过,静静地见证着这跨越轮回的痴缠与守望。

(第三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