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倾卿良策 > 第95章 证据确凿无可辩,将计就计昭雪冤

倾卿良策 第95章 证据确凿无可辩,将计就计昭雪冤

作者:水从川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5 19:22:43 来源:文学城

“……县令为保自己的乌纱帽,定了此案为用火不当、意外之灾……后来,我一路状告,却屡屡遭拒。进了京,我身无分文,被人卖到帅府为婢。本以为,我能在帅府的庇佑下平冤,却不料……走投无路之下,我哪还有顾虑,便求到了晋王殿下面前……”

朝堂之上寂静无声,只有香蕊颤抖的声音。

香蕊讲完,众人哑然片刻,纷纷唏嘘不已。

香蕊试泪:“今日上朝,并非是与殿下相送,而是将当年证物交由殿下,乞求殿下信我所言。”

卫衡取出金饰证物,展示给众人:“这便是今日,香蕊交给本王的,当年凶手遗落在案发现场的物证。”

他特意拿在温萦面前,温萦满脸慌乱,已是不知辩驳。

京兆府尹袁昉走上前:“娘娘,五日前的小巷一案,在现场也发现了同样的物证。”说着,他也取出金饰物证展示。

刑部侍郎董志便道:“如此,也就说明,十年前雾州的凶手与五日前小巷的凶手是同一人。”

“正是。”袁昉道,“此金饰是从玉带上被人扯下来的……”

温观识见着金饰,已是料到什么,他狡辩道:“袁府尹,你拿这么个物件,就想把小巷之案定成凶杀案吗?还有,十年前的雾州之案,时间久远,当时究竟如何谁也不知,总不能单凭这女子的一面之词,就推翻当年结论吧?

一年到头,各州县起火的案子数不胜数,总不能因为是起火,就将两案认定是一人所为。且不说这物件究竟是不是从玉带上掉下来的,单是前几日小巷周围居民的口供,便可确定小巷起火是意外之灾。袁府尹,你怕不是从何处找了伪证,想要攀诬什么人吧?”

袁昉道:“温侯此言差矣。小巷起火并非意外。仵作检查了死者,发现死者鼻腔、口腔中并无黑烟。若是意外之灾,死者必是因火烧而亡,他们会吸入大量黑烟,鼻腔、口腔中不会一点儿黑烟都没有。可事实是确实没有,也就说明死者在起火之前,便已被杀害。”

他又取出玉带,拿到温观识面前,将金饰挂于玉带之上:“温侯爷可认得此玉带?”

温观识哑口无言。

温言成早已料到此事必与温萦脱不开干系,她胸口重重起伏着,却不知所措。

袁昉拱手:“娘娘,臣还有一事要报。前日夜里,京兆府少尹外出查案回京时,从山间救下一人。此人坦白,他便是五日前,小巷的纵火之人。还有,昨日有人自首,坦白自己参与了十年前雾州卓家一案。娘娘,此两人均已在宫外候着。”

“宣,宣。”温言成只觉头脑昏沉,却又不得不追查下去。

应骁与鹭元被人带上殿前,不等开口,温萦便抖得不成样子。

二人详细阐述自己所为,并指认这一切都是受了温萦的指使。

“先杀害其家人,再玷污女子,再纵火……让证据灰飞烟灭……”

温萦跪倒在地:“胡说,胡说!娘娘,娘娘……他……他们做错了事,臣将他们训斥一番,赶出府去。他们……他们怀恨在心,在此攀诬,娘娘,他们所言不可轻信呐!”

袁昉将证物、证词摊到温萦面前:“温将军,您也承认,案发之日到过小巷,还有十年前,下官查过卷宗,当年您被太宗派往雾州。证物、证人、口供,证据确凿,温将军还拿什么狡辩?”

温言成晃晃悠悠起身,伸出的指尖抖动不止:“来人,将温萦拿下,押去刑部大牢。雾州卓家一案、小巷一案,两案并审,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务必彻查清楚!”

“是!”

宫门高耸威严,门前侍卫身姿挺拔,双目炯炯有神。

叶端等在宫外,一动不动注视着大殿。

梁行上前施礼,欲言又止。

叶端低声道:“她一切都好,你不必挂念,等时机成熟,我会让你二人相见。”

梁行颔首,又慢慢退下。

终于,大殿上有人出来,百官三五成群,交头接耳着渐渐散去。

叶端视线不离大殿,直到看见香蕊走出……

“姑娘。”

香蕊走出宫门跑向叶端,二人相拥,喜极而泣。

卫衡远远停在二人身后,静静看着两人……

“温萦知道你我之事,定会因此大做文章。可他沉默至今,一定是有所顾虑,让他不敢提起自己到过小巷一事……”

卫衡眼前浮现叶端沉着的神情,她谨慎与卫衡分析着。

“殿下故意引起温萦疑心,让他除掉小厮,他便认为世上再无知他罪行之人,依他之性,必会肆无忌惮。

我得给他送个证据,要他相信你我确有私情。不过这个,需得殿下助我……”

“不能让京兆府在宫外抓捕温萦,一来温萦必会狡辩,二来他身份最贵,又是一军主将,若他耍起横来,袁昉只会放任他……

就在殿上坦白一切,让百官作证,让太后决断。就算有太后偏袒之心,百官面前,也由不得她……”

“剩下的,就靠殿下在宫中多多照应了……”

安和宫,温言成手撑着额头,长吁短叹。

温观识不住道着:“娘娘,他可是你的亲侄儿,你可得救他啊……”

周誉在旁一言不发。

温观识说得急了,温言成一下拍在桌上:“够了!哀家为你们做的还不够多吗?温萦这个逆子,终日只知饮酒作乐,你身为父亲,可曾管教过他?他若有半分改正之心,何至于落到如今这种地步?”

温观识哑口,他大叹一声,懊恼地垂头,呜咽着哭起来。

温言成看一眼周誉:“周相,你可有什么法子?”

周誉为难许久,才开口道:“娘娘,依臣看,为今之计,与其救出温萦将军,不如……弃车保帅。”

温观识一听,立时竖起眉毛:“周誉,你此言何意?”

周誉道:“温侯息怒,且听我把话说完。唉……温萦将军做得确实过分了。

温萦将军应是不知应骁和鹭元还活着,他才在朝上欲攀诬晋王与叶端,却不料中了晋王的计,让袁府尹在百官面前把新案旧案一起揭露出来,闹到如此地步,实在让人措手不及。

想来温萦将军与晋王私下定有怨愤,两人都是有备而来,只是晋王技高一筹,如今晋王已是占了上风,又怎会轻易放过温萦将军?说不定,他还留着后手。如若我们从中动了手脚,若被晋王发现,只怕事情会更糟。

宁济侯府能有今日有多不易,旁人不知,我三人可深有体会。娘娘,温萦将军所为,难为世人所容,救他便是在拿侯府的荣耀做交易,彼时救下温萦,而侯府与娘娘的威望一落千丈,这真的划算吗?故而,依臣看,不如就顺应民意,严惩温萦,或许还能保住侯府荣华。”

“可……他是我的亲儿子,我不能见死不救啊。”温观识哭诉,“从小到大,他跟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冷眼,我自知亏欠他,平日里便对他多有骄纵,都是我的不是。”

温言成看看周誉:“周相已有办法了,是不是?”

周誉轻叹一声,仰了仰首:“偷梁换柱,金蝉脱壳。”

温言成与温观识相视一眼,瞬间安静下来。

尚无竹进来:“娘娘,晋王殿下来了。”

温言成示意一眼温观识,他忙抬袖口擦了擦泪,三人稍稍松一口气,温言成又看一眼尚无竹,便让他宣卫衡进殿。

卫衡进殿,扫视三人一眼,接着施礼直言:“娘娘,臣弟是为北江使臣而来。他们离京之期在即,我朝是该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了。”

卫衡细细分析着两国形势,北江的优势为何,劣势在哪儿,长荣该如何应对……

温言成与温观识只是点头应着,显然思绪并不在此。倒是周誉与卫衡适时应承几句。

温言成道:“……就照晋王说得去做吧。”

卫衡颔首:“是。”

盛夏,树上蝉鸣格外响亮。

送北江使臣启程,万胜大叹一声:“唉……总算是走了。”

卫衡淡淡道:“万尚书就这么不愿看见北江使臣?”

万胜笑笑:“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他压低声音,“不瞒殿下,老夫虽已垂垂老矣,可这腰间之剑,想出鞘久矣,将要按不住了。”

卫衡闻言,看一眼万胜,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好!”卫衡道,“我朝有万尚书此般勇毅之臣,何愁不胜!万尚书,待秋来,征收粮草,广纳兵员,一切按计划行事!”

“下官明白!”

皇宫大殿,董志汇报调查的温萦一案。

“……主犯温萦,犯罪行为属实,证据确凿,按我朝律法,当判处斩首;从犯应骁、鹭元,犯罪行为属实,念其有自首行为,且心怀悔过,按照律法,或可从轻处置,死罪可免,改判流刑,或送去边境充军……”

温言成阅完折子,道:“温萦罪大恶极,不必等秋后问斩。来人,拟旨,判处温萦斩首,立即执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