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清川秀志 > 第3章 第 3 章

清川秀志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卫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20:18:20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一大早,日头还没爬过县衙的墙头,李老栓就来了。他不是空手来的,胳膊底下夹着个粗布包袱,在县衙门口探头探脑,像只受惊的老鼠。

守门的衙役认得他,打着哈欠问:“李老栓,水都放到你田里了,还不赶紧插秧,又来触咱老爷的霉头?”

李老栓陪着笑,脸上的褶子挤成一团:“不敢不敢,是……是来谢青天大老爷的恩典。”他晃了晃手里的包袱,“家里婆娘烙了几张饼,还有……还有几个鸡蛋,给老爷……垫补垫补。”

衙役嗤笑一声:“得了吧,就你家那饼,硬得能崩掉牙。老爷再穷,也不差你这口。”话虽这么说,还是进去通报了。

孟寰海正对着那碗照例稀得能游泳的粥发愁,听说李老栓来了,还带了东西,眉头就皱了起来。他搁下碗,走到二堂门口。

李老栓一见他就要跪,被孟寰海一把拎住。“少来这套,”孟寰海瞥了眼他手里的包袱,“东西拿回去,本官不缺你这点嚼谷。”

“老爷,您千万别嫌弃……”李老栓急了,把包袱往前递,“要不是您,今年咱一家老小就得喝风了!这点心意,您一定得收下!”

孟寰海不接,只盯着他:“李老栓,你跟我说实话,崔家后来,真给你们送米了?”

李老栓一愣,眼神有些躲闪,支吾道:“是……是送了点,说是族里抚恤……”

“抚恤?”孟寰海哼了一声,“他崔家堵了你的水,再给你几粒米,你就感恩戴德了?这账,你倒是算得清楚。”

李老栓黝黑的脸皮有些发红,嗫嚅着说不出话。他心里的算盘确实打得噼啪响:孟老爷是青天,可崔家是地头蛇,两边都得罪不起。送点东西给孟老爷,是表心意;收了崔家的米,是怕日后被穿小鞋。老百姓的生存之道,就是在这些夹缝里求活。

孟寰海看他那样子,心里忽然有些索然无味。他挥挥手:“行了,饼和鸡蛋留下,人回去吧。好好种你的地,别整天想着这些歪门邪道。”

李老栓如蒙大赦,赶紧把包袱塞给旁边的衙役,千恩万谢地走了。

孟寰海看着那衙役拎着的包袱,叹了口气。他想起昨夜啃的冷硬干粮,对衙役说:“饼拿去分了,鸡蛋……晚上给本官煮了。”他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鸡蛋的诱惑。

衙役应了声,心里却想:这位爷,有时候混不吝得像块石头,有时候,又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别扭和实在。

同一天下午,崔敬祜出现在了城西的一处粥棚。这是崔家设的,每年青黄不接时,会施些薄粥。他穿着朴素的棉布长衫,站在一旁,看着族人给排队的贫户舀粥。神色平静,不像施舍,倒像在查看自家田里的庄稼。

几个老者认出他,颤巍巍地要行礼,被他用眼神止住了。

“崔家主仁义啊!”有人低声念叨。

“是啊,要不是崔家这口粥,这个春天难熬喽……”

崔敬祜仿佛没听见,目光掠过那些面带菜色的脸,最后落在粥棚角落里一个默默吃着粥的半大孩子身上。那孩子衣服破烂,但吃得很安静,一双眼睛黑沉沉的。

他招来旁边一个老仆,低声吩咐了几句。老仆点点头,默默退下。过了一会儿,那老仆拿了个小小的布包,悄悄塞给了那孩子。孩子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崔敬祜的方向,崔敬祜却已转身,走向了停在不远处的马车。

马车帘子落下,隔绝了外面的声音。崔敬祜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轻轻按着太阳穴。施粥是家族惯例,是做给活人看的场面。而给那孤儿的布包里,除了几块碎银,还有一本他手抄的《千字文》。这后者,是他的一点私心,做给谁看,他自己也说不清。

车轱辘压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的声响。他忽然想起早上眼线汇报的,关于李老栓去县衙送饼和鸡蛋的事。那个孟寰海,收了?

他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收了好,收了,就说明这位“青天老爷”,也并非完全不食人间烟火。只要有所求,就有路数可循。

而县衙里,孟寰海正对着那枚即将到口的煮鸡蛋摩拳擦掌,忽然连打了两个喷嚏。他揉揉鼻子,骂道:“哪个王八蛋又在背后算计老子?”

他大概想不到,算计他的王八蛋,和那个悄悄送书的人,此刻正坐在同一辆马车里。

清川县的日头,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走着。官有官的难处,民有民的算计,世家有世家的手段。日子像一锅温吞水,底下柴火添着,也不知哪天,就会咕嘟咕嘟滚开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