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恰同学少年 > 第7章 Chapter7

恰同学少年 第7章 Chapter7

作者:陆涉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3:08:08 来源:文学城

公告栏上的名字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在宋晓尘的心海中激起的远非涟漪,而是汹涌的暗流。对手的确认,将抽象的备战化为了具象的目标。她像一位进入战前状态的指挥官,地图上已然标明了敌方主力所在的位置,剩下的,便是调动一切资源,完善攻防体系。

她的备战进入了更精细、更具攻击性的阶段。那个写着林知时名字的笔记本,开始被各种颜色的笔迹填满。红色标注他可能的攻击路径,蓝色是她预设的防御工事与反击策略,黑色则是需要进一步查证夯实的基础事实。

“主观恶意程度低……”宋晓尘用笔尖轻轻点着这一行,这是林知时极有可能着力渲染的一点,用以博取“合议庭”对未成年人的同情,并试图减轻其责任。她需要找到 counter-argument (反论),一个能有力驳斥“年纪小即无知”这一预设的论点。

她想到了案例材料中的一个细节:张某在发布诽谤帖时,刻意使用了多个匿名账号进行交叉发布,并选择了深夜流量较低的时段。这种行为模式,似乎显示出一定的预谋和反侦察意识,并非纯粹的“一时冲动”。

“或许可以从‘认知能力与行为后果的匹配度’入手……”宋晓尘沉吟着,开始在法律数据库中搜索相关判例和法学观点,寻找支持“即便未成年人,对其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有明确认知的,也应承担相应责任”的理论和实例支撑。

就在她沉浸于法律攻防的推演时,楚月带来了一个让她有些意外的消息。

“晓尘,你听说了吗?”楚月神秘兮兮地凑到她课桌旁,压低声音,“林知时他们辩护方那边,好像找到了一条新思路!”

宋晓尘从案例卷宗里抬起头,眼神里带着询问。

“具体不清楚,”楚月摇摇头,“但我刚才路过他们辩论队常用的活动室,听到里面讨论得很激烈,好像提到了什么……‘关键证人’?还说这个证人能证明张某发帖时‘精神状态不稳定’,受了什么外界刺激之类的。”

关键证人?

宋晓尘的神经瞬间绷紧了。案例材料里,并没有提及任何除了当事人双方和心理咨询师之外的直接证人。如果辩护方真的找到了一个能证明张某“精神状态不稳定”的证人,这无疑会打乱她原有的布局,极大地动摇对张某主观恶意的认定。

“消息可靠吗?”宋晓尘追问,语气依旧平稳,但语速略微加快。

“不确定,只是隐约听到的。”楚月摊手,“不过林知时那个人,鬼点子多,说不定真能从什么犄角旮旯里挖出点我们没想到的东西。”

宋晓尘沉默了。她习惯于在确定的规则和事实基础上进行推演,这种来自“场外”的不确定因素,让她感到一丝不适。她迅速在脑中重新梳理所有案例材料,确认没有任何关于“外界刺激”或“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暗示,也没有任何潜在证人的线索。

是林知时故布疑阵?还是他真的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案例材料之外的信息?抑或是,这只是辩护策略的一部分,试图在赛前制造烟雾,干扰她的备战方向?

各种可能性在她脑中飞快闪过。她不喜欢这种不确定的感觉。法律的战场,理应是在证据和规则划定的范围内进行公平较量。

“我知道了,谢谢。”宋晓尘对楚月点点头,重新低下头,看着自己的笔记,但笔尖却久久没有落下。

“关键证人”这四个字,像一根细微的刺,扎进了她原本严丝合缝的逻辑链条里。她发现自己无法完全忽略这个可能性。即使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是假的,她也必须为那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做好准备。

接下来的半天,宋晓尘的备战重心发生了微妙的偏移。她开始着重研究,在模拟法庭的规则下,对于突然出现的“新证人”,公诉方可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

·质疑证人资格与证明力:证人与张某的关系?其证言是否具有偏见?所谓“精神状态不稳定”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是否具有专业性?

·攻击证据的突然性:是否符合证据提交规则?是否给予了公诉方合理的质证准备时间?

·关联性质疑:即使张某当时“精神状态不稳定”,这是否能直接否定其行为的违法性?是否能切断其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她查阅了《刑事诉讼法》中关于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规则,以及模拟法庭往届比赛中处理类似突发情况的案例。她甚至模拟了在法庭上,面对这样一个“不存在的完美证人”时,她该如何进行犀利的交叉询问,揭露证言中的矛盾与漏洞。

这种被迫将精力分散到应对“未知”上的感觉,让宋晓尘有些烦躁。她更习惯于主动构建,而非被动防御。但同时,她也清醒地认识到,这或许正是林知时的策略之一——用不确定性和心理压力,来消耗她的精力,打乱她的节奏。

傍晚,她在图书馆门口遇到了刚从里面出来的林知时。他手里拿着几本关于青少年心理和情绪管理的书,看到宋晓尘,脸上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宋公诉人,还在为比赛废寝忘食?”他的语气轻松,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试探。

宋晓尘的目光扫过他手中的书籍,心中那根关于“关键证人”的刺微微动了一下。她面色不变,淡淡道:“尽职责而已。林辩护人似乎也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

林知时挑眉,晃了晃手中的书:“多准备几条路,总没有坏处。毕竟法庭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不是吗?”他的眼神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仿佛看穿了宋晓尘因那个“传言”而产生的细微动摇。

宋晓尘没有接话,只是平静地看着他。那一刻,她几乎可以肯定,“关键证人”即便存在,也绝非什么“完美”证人,更可能是林知时精心设计的一个战术环节,一个用来测试她反应、分散她注意力的“奇兵”。

她忽然不再焦虑了。无论对方使出什么招数,其核心目的无非是削弱她的指控。而她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逻辑堡垒足够坚固,坚固到无论对方从哪个方向进攻,都能岿然不动。

“确实,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宋晓尘终于开口,声音恢复了以往的冷静与笃定,“所以,更要用扎实的准备来应对。赛场上,一切自有分晓。”

她说完,微微颔首,便径直走进了图书馆,留下林知时站在原地,看着她毫不犹豫的背影,嘴角的笑意更深了几分,低声自语:“反应很快嘛……越来越有意思了。”

宋晓尘在法学类书架前站定,不再去寻找应对“关键证人”的特定策略,而是抽出了一本更厚的《证据法理论与实务》。她意识到,与其被对方的烟雾弹牵着鼻子走,不如回归本质,进一步夯实自己对证据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只要根基足够深厚,任何突如其来的“证人”或“证据”,都不过是需要依法审查的对象而已。

夜色中,图书馆的灯光温柔而坚定。宋晓尘坐在老位置上,重新沉浸入法律的微观世界。那个“不存在的完美证人”带来的扰动已然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沉静、更加专注的力量。她正在将自己的思维,锤炼成一件无论面对何种意外,都能精准裁决的法律武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