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恰同学少年 > 第1章 Chapter1

恰同学少年 第1章 Chapter1

作者:陆涉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3:08:08 来源:文学城

九月初的阳光,依旧带着夏末的余威,透过礼堂高窗的玻璃,在空气中切割出明晃晃的光柱,尘埃在其中翩跹起舞。偌大的礼堂里,弥漫着一种独属于新学期的、混合着期待、慵懒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压力的气息。

“下面,有请学生代表,高三(一)班宋晓尘同学发言!”

掌声如同潮水般涌起,又缓缓退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从第一排站起身,步履从容地走向讲台的女生身上。

宋晓尘。

这个名字在清河一中,几乎是一个传奇。校园排名雷打不动的三甲,“行走的法典”,以及……一个略带神秘色彩的标签:那个遇到麻烦会背诵法律条文的怪胎。

她今天穿着干净的蓝白色校服,马尾束得一丝不苟,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她站定在话筒前,调整了一下高度,目光扫过台下黑压压的人群。那一张张面孔,有的充满好奇,有的带着审视,更多的则是属于高三学生的、一种混合着疲惫与茫然的放空状态。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她的声音透过音响清晰地传遍礼堂,不高亢,不激昂,却带着一种奇特的、不容置疑的稳定感。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作为学生代表,开启我们新学期的征程。今天,我想与大家探讨的,是‘秩序’。”她顿了顿,仿佛在给这个词汇留下回响的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开宗明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并非一句空泛的口号,它确立的,是我们所有人得以在此安心求学、追寻梦想的宏观秩序基石。而于我们自身……”

她的发言稿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将宏大的法律概念与校园生活巧妙地连接起来。从宪法谈到校规,从公民的权利义务谈到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她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那些在旁人听来枯燥艰涩的法条,从她口中吐出,却仿佛被赋予了逻辑的力量与一种独特的美感。

台下,靠近过道的位置,一个身材高挑、眉眼英气的男生——林知时,校辩论队队长,正微微侧头,对身边举着一个小型手持摄像机的文艺部长楚月低语:“每次听她发言,都像在上一堂普法公开课。”

楚月从镜头后抬起眼,笑了笑,镜头依旧稳稳地对准台上的宋晓尘:“但你不觉得,这种绝对的理性,很有魅力吗?像精密运转的仪器。”

林知时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目光重新投向台上那个冷静自持的身影。

宋晓尘的发言已近尾声:“……因此,无论是国家的宏大叙事,还是我们个人的微观修行,秩序都是自由的前提,是梦想启航的港湾。正如《民法典》第四条所确立的民事活动基本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在我们校园中,这份平等,体现在……”

就在这时,礼堂中后段靠近右侧的区域,突然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起初只是几声低呼,随即,那片区域的座椅发出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人群像被投入石子的水面,波动起来。

“有人晕倒了!”一个惊慌的声音隐约传来。

台上的校领导们皱起了眉头,交头接耳。主持老师快步走到台边,试图看清情况。台下的学生们纷纷伸长脖子,窃窃私语声如同涟漪般扩散,瞬间打破了礼堂原有的秩序。

宋晓尘的声音戛然而止。

所有人的目光,包括那些原本游离的,此刻都聚焦在了突发事件的中心,以及……台上突然沉默的发言者身上。有人担心,有人好奇,也有人带着一丝看热闹的意味,想看看这位永远冷静、永远引述法条的学霸,会如何应对这计划之外的混乱。

聚光灯下,宋晓尘的表情有了一瞬间的凝固。阳光勾勒出她微微抿起的嘴唇线条。然而,这种凝固只持续了不到两秒。

她没有惊慌失措地张望,也没有立刻放下话筒冲下台。相反,在极短的停顿后,她重新靠近了话筒,那个稳定清晰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场下的骚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

清朗而冷静的女声,背诵着严谨的法律条文,在原本充满焦虑和不确定性的空间里回荡。这奇诡的一幕,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就在她背诵条文的同时,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骚动区域,语速平稳,却带着明确的指令性:

“请事发区域周边的同学,保持冷静,不要围观,立刻向两侧通道有序疏散,为救援留出生命通道!”

“请靠近门口的同学,确认出口通畅,并引导闻讯赶来的校医和老师进入!”

“各班班长、班委,请协助维持本班秩序,确保同学留在原位,避免混乱升级!”

她的指令,精准地嵌入了法律条文的背诵间隙。那原本看似不合时宜的法条背诵,此刻却仿佛成了稳定人心的咒语,为混乱的现场注入了一种奇异的秩序感。法律,在这里不再是纸面上的文字,而是化为了即刻的行动指南。

台下,林知时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欣赏。他立刻站起身,对着自己班级的方向打了个手势,示意大家保持安静。楚月的摄像机,则忠实地记录着台上那个在突发事件中,以独特方式掌控局面的少女。

校医和几名体育老师很快赶到了现场。晕倒的同学被迅速抬出礼堂,送往医务室。骚动的区域在宋晓尘的“条文指挥”和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很快恢复了平静。

当礼堂重新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再次汇聚到台上时,宋晓尘停止了背诵。她静静地站在那里,等最后一点杂音消失,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稳:

“你看,秩序,有时就是生命线。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她没有再多说一句,微微鞠躬,转身,步履依旧从容地走下了讲台。

掌声,迟来了几秒,然后如同雷鸣般爆发开来。这一次,掌声中不仅仅是惯例,更包含着惊叹、佩服,以及一种劫后余生般的激动。

宋晓尘坐回自己的位置,旁边一个戴眼镜的男生——理科天才陈峻,推了推眼镜,小声说:“《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十六条,适用场景判断准确,执行有效。厉害。”

宋晓尘只是微微偏头,低声道:“情况紧急,权宜之计。”

她的表情恢复了惯常的平静,仿佛刚才那个在意外中力挽狂澜的人不是自己。只有她自己知道,在事件发生的那一瞬间,心脏也曾剧烈地跳动。而背诵法律条文,是她对抗不确定性、梳理混乱、重新建立内心秩序的唯一方式,也是她最本能的方式。

开学典礼在后续略显仓促的流程中结束了。学生们如开闸的洪水般涌出礼堂。

宋晓尘随着人流慢慢走着,阳光照在她身上,有些暖。她听到周围不时传来关于刚才事件的议论,以及自己的名字和“法律”这个词被频繁地提及。

“宋晓尘。”

一个声音从身后叫住了她。她回过头,是林知时和楚月。

林知时走到她面前,脸上带着阳光爽朗的笑容,伸出手:“正式认识一下,高三(三)班林知时,辩论队的。刚才的表现,非常精彩。那不是简单的应急反应,而是基于深厚积累的临场判断力。”

楚月也笑着晃了晃手中的摄像机:“全程记录哦,宋大神。要不要考虑来我们文艺部?下次校园微电影,你可以本色出演一个用法律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宋晓尘看着眼前热情的两人,稍微愣了一下。她不太擅长应对这种直接的、带有社交性质的赞美。她下意识地在脑海中检索了一下关于“礼貌回应他人赞美”的相关社交礼仪,而非法律条文。

“谢谢。”她最终选择了一个最简洁的回答,然后看向林知时,“我记得你。上学期校际辩论赛决赛,你是最佳辩手。你的结辩陈词,逻辑很严密。”

林知时眼睛一亮:“你看过那场比赛?”

“嗯。”宋晓尘点头,“关于‘程序正义是否重于实体正义’的辩题,你的论述角度很独特。”

楚月看着这两人一来一往就开始讨论起辩论赛,忍不住扶额:“喂喂,两位学霸,能不能聊点我们学渣也能听懂的话题?”

三人不由得都笑了起来。一种微妙的、属于志同道合者之间的默契,在空气中悄然滋生。

阳光正好,穿过走廊边梧桐树的枝叶,在三人身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影。青春的气息蓬勃而张扬,充满了无限的可能。

宋晓尘看着身旁神采飞扬的同伴,又望向远处教学楼里那些为梦想伏案苦读的身影,心中默念着来年那个遥远而清晰的目标——中国政法大学。

路的尽头是国徽下的庄严,而此刻,正是奔赴理想的,最好年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