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逆爱星光-你是我唯一的主角 > 第2章 “加钱” 背后的怨与疑!他盯着他发抖的指尖,CP 粉尖叫

“—— 加钱就行吧?”

话音落下的瞬间,田一宁没有回头,却能清晰地感觉到身后那道熟悉的目光骤然变得沉重。他维持着面向经纪人的姿态,指尖却在不知不觉中蜷缩起来,指甲轻轻掐进掌心,借着那一点微弱的痛感,强迫自己保持冷静。

其实话说出口的那一刻,他就后悔了。

后悔自己的冲动,后悔用这么刺耳的方式,把两人之间那层早已薄如蝉翼的窗户纸,撕得粉碎。可话已出口,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

他能想象到子瑜此刻的表情——或许是错愕,或许是难堪,甚至可能是厌烦。就像当年庆功宴上那样。

五年前,《逆爱》爆火后的那场庆功宴,镁光灯如潮水般涌来,记者的提问一个比一个尖锐,句句都绕着“CP 营业”“私下关系”打转。田一宁当时还带着少年人的锐气,想借着酒劲说些什么,哪怕只是承认“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可话还没到嘴边,就看到子瑜悄悄往后退了半步,避开了他无意间伸过去想搭在他肩上的手。

那天子瑜穿着一身白色西装,衬得他格外干净,却也格外疏离。面对记者的追问,他只是礼貌地笑着,一遍遍重复“我们只是合作关系,私下交流不多,希望大家多关注作品”。那笑容标准得像训练过千百遍,可田一宁却清楚地看到,他垂在身侧的手,指尖在微微发抖。

后来他才知道,子瑜那时候正背着六十万的债务。父亲做生意失败,把家里的积蓄赔了个底朝天,还欠下了一大笔钱,催债的电话每天都能打爆他的手机。他接《逆爱》的时候,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透明,片酬低得可怜,连还债的零头都不够。剧火了,他人也跟着火了,可债务像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娱乐圈从不同情穷人,更容不下“卖惨”的艺人。子瑜不敢跟任何人说自己的困境,只能拼命接工作,想趁着热度多赚点钱,尽快把债还清。所以当经纪公司提出“转型避嫌”的建议时,他几乎是立刻就答应了。文艺片虽然受众小,片酬却比偶像剧高不少,而且能快速摆脱“耽改演员”的标签,为长远发展铺路。

可那时候的田一宁不知道这些。

他只看到子瑜接了文艺片,一头扎进剧组,连后续的 CP 营业活动都推了大半。剩下的那些活动,只能由他一个人撑着。他对着镜头强颜欢笑,配合着粉丝的期待,说着那些早已烂熟于心的“营业话术”,却被子瑜的唯粉骂“倒贴”“蹭热度”“捆缚吸血”。那些恶毒的评论,像针一样扎在他心上,可他连反驳的立场都没有——毕竟,子瑜确实在刻意疏远他。

他不止一次地怀疑,当年在片场的那些瞬间,是不是只有自己当了真。

拍雪夜告别戏的时候,导演要求他们眼神里要有“隐忍的爱意”,田一宁看着子瑜泛红的眼眶,心脏像被什么东西揪紧,那句“我走了”说得格外艰难,连声音都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以为子瑜是入戏了,可后来才发现,或许那只是子瑜优秀的演技。

收工后一起去吃路边摊,子瑜吃得满脸通红,笑着跟他说“以后要是火了,还来这儿吃”,田一宁把这句话记了很久,甚至偷偷把那家店的位置存进了手机,想着以后一定要再带他来。可后来热度上来了,子瑜却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他甚至怀疑,子瑜接这部剧,是不是从一开始就只是为了钱。毕竟六十万的债务,对当时的他来说,确实是个天文数字。而《逆爱》虽然是小成本剧,却给了他一个难得的机会——一个能快速赚钱、摆脱困境的机会。

所以他才会说出“加钱就行吧”这句话。

像是在自嘲,又像是在试探。他想看看,子瑜听到这句话时,会是什么反应。如果他只是为了钱,或许会皱眉,或许会尴尬地笑一笑,然后顺着台阶下;可如果他心里也有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或许会生气,会难过,会像当年庆功宴上那样,露出一点真实的情绪。

田一宁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子瑜身上。

子瑜坐在沙发上,头微微低着,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底的情绪。他穿着米白色的毛衣,阳光透过咖啡馆的玻璃窗,落在他身上,给人一种柔和的错觉。可田一宁却注意到,他放在膝盖上的手,指尖在微微发抖,连指节都泛出了一点青白。

看到这个细节,田一宁的心莫名地一紧。

他忽然想起,子瑜当年拍文艺片的时候,也总是这样。遇到难演的戏份,他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指尖微微发抖,像是在给自己打气。那时候田一宁去探过一次班,看到他穿着单薄的戏服,在寒风里反复练习走位,冻得嘴唇发紫,却还是不肯休息。

当时他问子瑜“为什么这么拼”,子瑜只是笑了笑,说“想多学点东西,不想被淘汰”。田一宁那时候还觉得,子瑜是太想证明自己了,可现在想来,或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他需要钱,需要稳定的工作,需要尽快摆脱债务的阴影。他没有资本去赌,更没有时间去犹豫。

“咳……”主持人最先反应过来,尴尬地咳嗽了一声,试图缓和气氛,“那个……一宁啊,你这玩笑开得也太大了,吓我一跳。” 她说着,还故意夸张地拍了拍胸口,引得旁边的工作人员跟着笑了起来,可那笑声却显得格外生硬。

田一宁没有接话,只是目光依旧紧紧地锁着子瑜,像是在等待一个答案。

子瑜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缓缓抬起头。四目相对的瞬间,田一宁清晰地看到,子瑜的眼底泛红,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打转,却被他强行忍住了。他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可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只是轻轻咬了咬下唇,然后又低下头,避开了田一宁的目光。

看到他这个样子,田一宁的心沉了下去。

他忽然觉得,自己刚才的行为像个跳梁小丑。他以为自己的试探能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却没想到,只换来子瑜的沉默和逃避。或许,从始至终,真的只有自己当了真。子瑜只是把这当成了一场普通的通告,一场能增加热度、提升商业价值的“营业”而已。

“哎呀,我看你们俩这互动,怎么跟‘离婚’了之后闹别扭似的?主持人见气氛还是尴尬,又赶紧开口打趣,还故意对着镜头眨了眨眼,“小两口之间的打情骂俏,大家感受到了吗?”

“感受到了!”

“啊啊啊!是真的!”

“我的 CP 又活了!”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台下突然爆发出一阵惊天动地的尖叫声。那些沉寂了五年的 CP 粉,像是被点燃的炸药桶,瞬间爆发了。她们举着当年两人的 CP 应援牌,激动地挥舞着,有的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嘴里不停喊着两人的名字,还有人在喊“亲一个!亲一个!”

尖叫声像浪潮一样,覆盖了场内的所有声音,连经纪人想开口说的话,都被淹没在了这股声浪里。田一宁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他不太喜欢这种失控的场面,可目光落在子瑜身上时,却看到他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看向台下那些激动的粉丝,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茫然,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怀念?

田一宁不知道,子瑜此刻心里在想什么。

他是不是也想起了五年前,那些挤满了机场、酒店、片场的粉丝?想起了那些举着应援牌、喊“我们会永远支持你们”的声音?想起了那些虽然疯狂,却也无比真诚的时光?

还是说,他只是觉得这些粉丝很可笑,觉得她们还在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田一宁不敢再想下去。他怕自己得到的答案,会让他彻底崩溃。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里翻涌的情绪,对着镜头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好了,别闹了,继续录吧。” 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经纪人见状,赶紧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对对对,时间不早了,我们继续录节目。” 她说着,还瞪了田一宁一眼,眼神里满是警告,显然是怕他再说出什么出格的话。

工作人员也赶紧调整状态,重新摆放好提词器,主持人也努力找回之前的热情,开始按照台本继续提问。

可田一宁却觉得,气氛已经完全变了。

他坐在沙发上,看着身边的子瑜。子瑜虽然重新配合着回答主持人的问题,可田一宁却能感觉到,他的心不在焉。他的回答总是很简短,甚至有些答非所问,目光也总是不自觉地飘向别处,像是在躲避什么。

田一宁忽然觉得很累。

他想起五年前,两人一起录综艺的时候。那时候的子瑜虽然有些腼腆,却很爱笑,眼睛里总是闪着光。他们会一起开玩笑,一起吐槽节目组的任务太难,一起分享口袋里的零食。那时候的他们,虽然也在“营业”,却带着一种纯粹的快乐,一种不需要伪装的默契。

可现在,他们之间只剩下沉默、尴尬和试探。

他不知道,这五年到底改变了什么。是时间,是娱乐圈的现实,还是他们自己?

录完节目后,田一宁没有停留,跟工作人员简单打了个招呼,就转身离开了。他没有看子瑜,也没有跟他告别,像是在刻意回避。

走到停车场,坐进车里,田一宁才终于卸下了所有的伪装。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脑海里却不断浮现出子瑜刚才的样子——泛红的眼底,颤抖的指尖,还有那句未曾说出口的话。

他拿出手机,点开了一个隐藏的相册。里面存满了五年前的照片,有两人在片场的合照,有一起吃路边摊的抓拍,还有粉丝送的 CP 应援物的照片。他翻到一张照片,照片里的他和子瑜,在雪地里笑得格外灿烂,背景是《逆爱》的拍摄现场。

那是拍雪夜告别戏的那天,收工后,子瑜提议一起拍张照留念。田一宁记得,那天子瑜冻得鼻尖通红,却还是笑得很开心。他说:“等以后我们老了,再看这张照片,肯定会觉得很有意思。”

田一宁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可眼底却泛起了一层水汽。

他忽然很想知道,子瑜现在还保留着这张照片吗?他还会偶尔想起,当年在雪地里说过的话吗?

“嗡嗡……”手机震动了一下,打断了田一宁的思绪。他拿起手机,看到是经纪人发来的消息:“明天有个访谈,对方希望你能谈谈当年拍《逆爱》的经历,你准备一下。”

看到“《逆爱》”这几个字,田一宁的心脏猛地一跳。

他看着手机屏幕,久久没有回复。

五年了,他以为自己已经把那些回忆封存了,可没想到,只是一个名字,就能轻易地勾起他所有的情绪。

他忽然很想知道,当年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像他想的那样。子瑜当年的疏远,是不是真的只是因为债务?他当年的那些笑容,那些关心,是不是真的只是演技?

或许,明天的访谈,能让他找到一些答案。

或许,他该好好回忆一下,五年前,他们到底是怎么走到一起,又怎么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田一宁深吸一口气,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敲下两个字:“知道了。” 然后,他发动汽车,车子缓缓驶出停车场,消失在夜色里。

而咖啡馆里,子瑜看着田一宁离去的背影,手指紧紧攥着毛衣的衣角,眼底的情绪复杂难辨。他知道,田一宁刚才的那句话,像一根刺,扎在了他的心上。可他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回应。

他看着田一宁的车尾灯渐渐消失在街角,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攥毛衣时留下的褶皱触感,恍惚间竟重叠了五年前的温度。那时候拍《逆爱》的冬天,夜戏冷得能哈出白汽,他裹着剧组发的薄羽绒服,还是忍不住发抖。田一宁总是趁导演调整设备的间隙,把自己的暖手宝偷偷塞过来——那是个印着幼稚卡通图案的暖手宝,田一宁说是粉丝送的,“放我这儿浪费,你拿着用”。其实子瑜后来才知道,那是田一宁自己买的,特意选了他喜欢的浅蓝色,只是不好意思承认。

还有一次他胃病犯了,趴在化妆间的桌子上冒冷汗,田一宁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个保温杯,里面是温热的小米粥。“我让酒店厨房煮的,你赶紧喝了,别让你经纪人看见,不然又要骂你不按时吃饭。” 田一宁说话时眼神飘向别处,耳尖却泛着红,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子瑜捧着温热的杯子,粥香混着田一宁身上淡淡的木质香,暖得他鼻尖发酸。那时候他总觉得,田一宁的关心像冬日里的碎阳光,不刺眼,却能悄悄钻进心里。

可这些画面,后来都被他亲手藏进了记忆深处。庆功宴后,经纪人把他叫到办公室,把一沓催债单拍在桌上:“子瑜,你现在不是自己一个人,六十万的债,你不趁现在火起来多接资源,难道要等着被催债的找上门?”他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又想起田一宁在庆功宴上想搭他肩膀的手,最终还是咬着牙点头,答应了“转型避嫌”的要求。

之后田一宁一个人跑 CP 营业活动,被他的唯粉堵在酒店门口骂“倒贴”“吸血,”那些难听的话,他在车里隔着玻璃看得清清楚楚。田一宁只是低着头,没辩解一句,可子瑜却觉得那些话像鞭子一样抽在自己身上。他想下车,想跟那些粉丝说“不是这样的”,可经纪人死死按住他的手:“你现在出去,之前的努力全白费,债也别想还了。”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田一宁被助理护着走进酒店,背影单薄得让人心疼。

后来他接了文艺片,进组前和田一宁在公司走廊偶遇过一次。田一宁手里拿着《逆爱》的剧本,好像还在看,见了他,愣了一下,然后扯出个生硬的笑:“听说你接了新戏,挺好的。” 他想说点什么,比如“对不起”,比如“你别听那些粉丝乱说”,可话到嘴边,只变成了“你也加油”。那天走廊的灯光很暗,他没看清田一宁的表情,只记得田一宁转身时,手里的剧本掉在了地上,纸页散了一地,像他们那段没说出口的情愫,碎得捡不起来。

他其实也留着那张雪地里的合照。不是存在手机里,是洗出来放在钱包的夹层里,每次换钱包都会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再放进去。照片里的田一宁笑得露出虎牙,把围巾往他脖子上又裹了一圈,说“别冻感冒了”。他无数次在深夜翻出这张照片,指尖摩挲着田一宁的笑脸,心里反复问自己:如果当时没有那六十万的债,如果他敢再勇敢一点,是不是现在就不会是这样的局面?

咖啡馆的工作人员开始收拾东西,脚步声和说话声把他从回忆里拉回来。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刚才因为紧张而发抖的指尖,现在已经平静下来,可心脏却像被什么东西堵着,闷得发慌。他知道田一宁刚才的“加钱就行吧”里藏着怨怼,也知道自己当年的逃避有多伤人,可他不敢解释——解释了,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些年从没放下过;承认了,就怕连现在这点“营业”的交集,都会消失。

子瑜缓缓站起身,拿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窗外的阳光已经西斜,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他那些没说出口的话,又长又沉。他走到门口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刚才和田一宁坐过的沙发,仿佛还能看到田一宁坐在那里的样子,眼神里带着期待和试探。

当年的那一场,是不是只有田一宁一个人当真了?子瑜走出咖啡馆,冷风灌进衣领,他裹紧外套,心里却泛起一阵熟悉的、又酸又涩的疼。其实他也当真了,从田一宁把暖手宝塞给他的那一刻,从他喝到那杯温热的小米粥的那一刻,从雪地里田一宁笑着说“老了再看”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当真了。只是这份当真,被债务压着,被现实裹着,藏了五年,藏得连他自己都快以为是错觉。

而他和田一宁之间的故事,也远远没有结束。

或许,是时候该好好回忆一下,五年前的那些日子了。那些关于梦想、关于挣扎、关于爱与隐忍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